- 年份
- 2024(5626)
- 2023(8158)
- 2022(6602)
- 2021(6216)
- 2020(5128)
- 2019(11589)
- 2018(10992)
- 2017(20462)
- 2016(10968)
- 2015(12113)
- 2014(11441)
- 2013(11437)
- 2012(10545)
- 2011(9734)
- 2010(9228)
- 2009(8593)
- 2008(8291)
- 2007(6936)
- 2006(5971)
- 2005(5196)
- 学科
- 济(46643)
- 经济(46595)
- 管理(28287)
- 业(27004)
- 方法(22030)
- 数学(20538)
- 数学方法(20444)
- 企(19476)
- 企业(19476)
- 中国(15501)
- 贸(13143)
- 贸易(13138)
- 农(12974)
- 易(12937)
- 财(10720)
- 学(10547)
- 业经(8774)
- 农业(8594)
- 环境(8462)
- 制(8153)
- 出(7353)
- 银(7312)
- 银行(7279)
- 行(7021)
- 关系(6891)
- 融(6881)
- 金融(6881)
- 技术(6553)
- 划(6404)
- 发(6035)
- 机构
- 大学(161891)
- 学院(157868)
- 济(75674)
- 经济(74815)
- 研究(62521)
- 管理(59281)
- 理学(52367)
- 理学院(51778)
- 管理学(51081)
- 管理学院(50818)
- 中国(47430)
- 科学(38858)
- 农(35221)
- 京(34840)
- 所(32403)
- 研究所(30352)
- 财(29888)
- 业大(29137)
- 农业(27942)
- 中心(26655)
- 财经(25159)
- 经济学(24998)
- 经(23497)
- 院(22859)
- 经济学院(22785)
- 北京(22441)
- 科学院(20187)
- 江(19874)
- 财经大学(19221)
- 农业大学(18780)
- 基金
- 项目(116038)
- 科学(91401)
- 基金(88836)
- 家(82315)
- 国家(81738)
- 研究(76600)
- 科学基金(67776)
- 社会(53077)
- 社会科(50573)
- 社会科学(50562)
- 基金项目(46936)
- 自然(44886)
- 自然科(43867)
- 自然科学(43849)
- 自然科学基金(43164)
- 省(40922)
- 划(36699)
- 资助(36072)
- 教育(33383)
- 部(26848)
- 重点(26819)
- 编号(25928)
- 发(24791)
- 国家社会(24353)
- 创(24174)
- 中国(24097)
- 科研(23264)
- 创新(22885)
- 计划(22821)
- 教育部(22526)
共检索到222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彦禹 张艳华 李晓晨
【目的】研究饥饿补偿对中国林蛙肌肉生化组成的影响。【方法】在室内环境条件下,将1 000只供试中国林蛙随机分成饥饿0(CK),3,6,9,12d5组,每组200只,饥饿结束后恢复投喂饵料,试验时间均为22d,比较各组中国林蛙饥饿结束和试验结束时的粗蛋白、脂肪、糖原含量以及体质量和摄食率的变化,并对中国林蛙补偿生长过程中的能量来源进行分析。【结果】饥饿不同时间后,各饥饿组中国林蛙肌肉中的糖原、蛋白质含量均有所降低,其中糖原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各饥饿组中国林蛙的脂肪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其中饥饿12d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他各组差异均不显著,但饥饿6,9...
关键词:
中国林蛙 饥饿 补偿生长 糖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小涛 周小壮 于赫男 林继辉 许忠能
对南美白对虾(初始湿重1.427±0.018g)在29.5±1.5℃条件下进行不同饥饿时间处理后再投喂的实验。实验设对照组C以及饥饿处理组S_1、S_2、S_3、S_4、S_5和S_6共7组,分别饥0d(对照组)、1d、2d、3d、4d、5d和6d后再投喂。实验共进行20d。在饥饿1-6d的过程中,南美白对虾体重、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和能值下降,而水分、灰分含量增加,但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改变。实验结束时,S_1、S_2和S_3组体重与C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虾体的生化组成也均接近或达到了C组水平,而S_4、S_5和S_6组体重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虾体的生化组成与C...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饥饿 生化组成 补偿生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峰 吕小康 刘阳阳 楼宝 陈睿毅 王立改 詹炜
为了研究饥饿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幼鱼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取大黄鱼幼鱼540尾,体重均值为(40.80±3.40)g,分组进行为期0 d(S0)、4 d(S4)、8 d(S8)、12 d(S12)、16 d(S16)、20 d(S20)的饥饿处理,测定背部肌肉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测定的大黄鱼背肌的16种氨基酸中,蛋氨酸含量在不同饥饿处理时间之间差异显著(P0.05),但均表现出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6 d时达到最高,20 d时明显降低。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及氨基酸总量的变化趋势与上述15种氨基酸一致。在不同饥饿处理组的大黄鱼背肌中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但所有处理组均稍大于对照组(S0);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则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在S12组时达到最低,其值为31.87%±0.65%。由上可知,通过适当的饥饿处理,可以改变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从而较好地改善大黄鱼的肉质风味。
关键词:
大黄鱼 饥饿 氨基酸 脂肪酸 肉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波 孙耀 唐启升
在 2 0℃条件下 ,对真鲷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后再投饵的恢复生长实验。饥饿 1 5d的真鲷体重下降7.0 5 % ,鱼体水分含量略有上升 ,蛋白质含量和比能值略有下降 ,脂肪含量和灰分含量没有明显改变。这表明真鲷在饥饿过程中主要消耗蛋白质作为身体的能量来源。分别给饥饿处理 0 (对照 )、3、6、9、1 2和 1 5d的真鲷投饵 ,在饱足摄食的条件下生长 2周。各饥饿处理组的鱼体生化组成及比能值均接近 ,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饥饿 3、6d处理组在恢复生长中的特殊生长率、摄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食物转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饥饿9、1 2和 1 5d处理组的特殊生长率和食物转化率均显著...
关键词:
真鲷 饥饿 补偿生长 生化组成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江丽华 朱爱意 苑淑宾
在室内可控环境下对褐菖鲉进行了不同饥饿时间处理,通过分析饥饿对褐菖鲉消化道指数及肌肉成分的变化情况,研究了饥饿对褐菖鲉消化道指数及肌肉成分的影响。褐菖鲉在饥饿胁迫下,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其肠道萎缩,比肠长逐渐变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比肝重、比胃重、比幽门重指标均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其中比肝重下降幅度最大,饥饿21d的比肝重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了85.033%;饥饿对褐菖鲉肌肉中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变化有显著影响,蛋白质、脂肪含量皆显著下降(P<0.05),水分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灰分含量变化不大,差异并不显著(P<0.05)。
关键词:
褐菖鲉 饥饿 消化道指数 肌肉成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楼宝 史会来 毛国民 骆季安 郑代明
探讨了饥饿及恢复投饵过程中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196±38)g]肌肉组成分及鱼体非特异免疫水平的变化。实验设S0组(对照组,持续正常投喂),S5组(饥饿5d后恢复正常投喂),S10组(饥饿10d后恢复正常投喂),S15组(饥饿15d后恢复正常投喂)。S0组每隔5d取样,S5,S10和S15组分别在结束饥饿及恢复投饵后每隔5d取样测定。结果显示:饥饿程度对花鲈肌肉组成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S10组饥饿结束时肌肉的总脂含量显著降低;S15组饥饿结束时肌肉的总脂含量和粗蛋白含量都显著降,同时显著增加了肌肉的水分含量。表明饥饿过程中花鲈先动用肌肉脂肪,后动用肌肉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向军 梁拥军 张升利 苏建通 尤宏争 姜志强
采用饥饿不同时间后再恢复投喂相同时间的方法,在温度19±1℃、盐度32±1的条件下,对相同规格的星斑川鲽(26.02±0.30 g)鱼体和粪便的生化组成以及能值等相关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饥饿后再投喂对星斑川鲽鱼体内水分、脂肪和灰分的含量影响显著,对鱼体内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对粪便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影响显著,对粪便中灰分无显著影响;对鱼体能值影响显著,对粪便的能值无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饥饿处理时间越长,各相关指标变化越显著;随着恢复投喂的进行各相关指标逐渐恢复到对照组水平,饥饿处理时间越长,恢复到对照组水平所需要的时间越长。
关键词:
星斑川鲽 补偿生长 饥饿 生化组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建 王琨 陈建春 叶继丹
为了探讨尼罗罗非鱼对不同循环饥饿投喂模式的补偿生长效应,本实验分别采用每天投喂(S0)及饥饿1 d+投喂3 d(S1F3)、饥饿1 d+投喂5 d(S1F5)、饥饿1 d+投喂7 d(S1F7)、饥饿2 d+投喂3 d(S2F3)、饥饿2 d+投喂5 d(S2F5)和饥饿2 d+投喂7 d(S2F7)6种不同的循环投喂模式,用含33%蛋白质和8%脂肪的饲料饲养尼罗罗非鱼(均重13.50 g),饲喂期为43 d。结果显示,S0组的增重率(806.74%)最高,与S1F3、S1F5和S1F7组差异不显著,但分别比S2F3、S2F5和S2F7组显著提高40.3%、33.6%和10.4%;S0组的特定...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苏胜彦 盘文静 张希昭 黄才姬 张成锋 唐丹 徐跑
为探究黄河鲤新品系幼鱼在饥饿-饱食循环状态下的生长补偿特点,选用初始均质量(23.44±3.21)g的黄河鲤幼鱼360尾,随机分成4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按处理组A组:饥饿5 d(S5)饱食20 d(F20);B组:S7-F28;C组:S15-F60;对照组Con:F75的投喂方案饲养,养殖实验为75 d。研究表明:(1)经过不同时长的饥饿,在恢复饱食投喂阶段,A组的特定生长率(SGR)为1.70%,显著高于B组的1.08%、C组的0.87%以及对照组Con的0.60%;(2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姚峰 甄恕其 杨严鸥
在(28±1)℃水温条件下,以4种循环饥饿的投喂方式饲养初始体重为1.58 g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幼鱼,研究其补偿生长和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实验分为四组,第一组每天投喂,为对照组,第二组投喂4 d后饥饿1 d,第三组投喂2 d后饥饿1 d,第四组投喂1 d后饥饿1 d,4种方式分别以C、R1/4、R1/2和R1/1表示,试验持续60 d。结果显示,3个试验组的实际摄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饲料转化效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导致3个试验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下降,体重未赶上对照组,而且饥饿时间越长,体重增长率越低。鱼体的蛋白质、灰分含量未受...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柳敏海 彭志兰 施兆鸿 罗海忠 傅荣兵 毛志增 陈超
以点带石斑鱼幼鱼为试验动物,进行短期饥饿和再投喂对其生长、生化组成及行为的影响试验。对照组(S0)持续投喂30 d,饥饿组S2、S4、S6、S8和S10分别饥饿2 d、4 d、6 d、8 d和10 d后再分别恢复投喂28 d、26 d、24 d、22 d和20 d,试验设3平行。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点带石斑鱼幼鱼全长、湿重、粗蛋白、粗脂肪、糖类的含量和能值均逐渐减少,粗蛋白、粗脂肪和糖类的相对损失率顺序为糖类>粗脂肪>粗蛋白。再投喂后,S2湿重超过S0(P>0.05);各试验组粗蛋白含量除S10外,均与S0差异不显著(P>0.05);S2粗脂肪含量超过S0组,且差异显著(P<0.05...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龙章强 彭士明 陈立侨 刘超 张伟 王玥 叶金云
在室内水温23~26℃的条件下,分别对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幼鱼进行不同时间的饥饿(0d、3d、5d、10d、15d、20d)处理和饥饿20d后的恢复投喂(3d、5d、10d、15d)实验,每个处理组各设3个重复,分别测定其体质量、肥满度、肝体指数、肌肉与血清主要生化组成以及肝脏消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饥饿过程中,黑鲷幼鱼体质量、肥满度、肝体指数均显著性下降(P0.05),而肌肉蛋白含量在饥饿5d以内...
关键词:
黑鲷 饥饿 再投喂 生化组成 消化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区又君 刘泽伟
研究了在22.5~31.9℃条件下,千年笛鲷幼鱼在不同饥饿时间(0、2、4、6、9、11d)处理后再投喂的补偿生长。千年笛鲷幼鱼的体重在短时间(2~6d)的饥饿后下降不大,9d以上的饥饿可导致幼鱼的体重明显下降。经过饥饿11d后,鱼体蛋白质含量明显下降,脂肪含量略有下降,灰分含量有所上升,水分含量明显上升,表明千年笛鲷幼鱼在饥饿过程中主要依靠消耗蛋白质作为能量来源。恢复投喂后,各组的鱼体生化组成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饥饿11d组鱼在恢复投喂后全部死亡,半致死时间为10~11d。结果表明:饥饿2d组的千年笛鲷幼鱼在恢复生长过程中具有超补偿生长能力,该补偿现象通过提高食物转化率达到;饥饿4d组幼鱼具...
关键词:
千年笛鲷 幼鱼 饥饿 补偿生长 致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姜志强 贾泽梅 韩延波
对两种不同规格 (8.2 5± 0 .5 0g ,4 0 .4 1± 2 .4 5g)的美国红鱼分别在 18~ 2 0℃和 2 0~ 2 4℃条件下进行了不同饥饿时间处理后再恢复投喂实验。在实验的 30d内 ,两次实验结果均表现为饥饿 5d组的美国红鱼生长略快于对照组 ,而饥饿 10d和 15d的鱼在相同的时间内 ,体重的增加量未能赶上对照组。各组间生长虽有差别 ,但都未达到显著水平。饥饿使鱼体水分、灰分含量增加 ,脂肪含量下降 ,蛋白质含量变化不大 ,但各成分从恢复投喂到实验结束时又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各组间摄食量随饥饿时间延长而逐步下降 ,而饵料转换效率逐步上升。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 ,标准代...
关键词:
美国红鱼 饥饿 补偿生长 机制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龙龙 罗鸣 陈傅晓 谭围 张俊彬 李向民
研究了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在不同饥饿时间(1、2、5、7 d)处理后再恢复投喂的补偿生长。室外水泥池和近海网箱两次实验结果均显示,在前15 d、30 d内,饥饿1 d、2 d组卵形鲳鲹生长略快于对照组,出现完全补偿生长现象。第一次实验饥饿5 d、7 d组的鱼在相同的时间内,体重的增加量未能赶上对照组,为部分补偿生长。饥饿组饲料转化效率高于对照组,且随饥饿时间的延长呈增大趋势;摄食率也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但饥饿1 d、2 d组摄食率低于对照组,各饥饿组总摄食量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卵形鲳鲹幼鱼的补偿生长主要是通过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来实现的。对鱼体进行生化组成的结果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