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6)
2023(7444)
2022(6146)
2021(5523)
2020(4572)
2019(9910)
2018(9745)
2017(17572)
2016(9963)
2015(10782)
2014(10718)
2013(10053)
2012(9142)
2011(8152)
2010(7971)
2009(7305)
2008(6962)
2007(6127)
2006(5190)
2005(4380)
作者
(31887)
(26612)
(26417)
(24816)
(16617)
(12849)
(11884)
(10628)
(10239)
(9222)
(9126)
(8747)
(8630)
(8351)
(8327)
(8165)
(8035)
(7931)
(7635)
(7505)
(6937)
(6475)
(6436)
(6097)
(6095)
(5865)
(5838)
(5713)
(5529)
(5437)
学科
(33717)
经济(33665)
管理(27862)
(25082)
(19504)
企业(19504)
方法(14616)
数学(12930)
数学方法(12815)
(10810)
(10145)
(9910)
中国(9778)
(8358)
业经(7784)
(7587)
贸易(7586)
(7385)
农业(7151)
(7106)
(6337)
银行(6284)
地方(6125)
技术(6114)
(6036)
财务(6016)
财务管理(6007)
(5975)
(5970)
金融(5968)
机构
学院(138047)
大学(137646)
(51799)
经济(50746)
研究(50148)
管理(49838)
理学(43813)
理学院(43278)
管理学(42340)
管理学院(42121)
(36375)
中国(35957)
科学(35077)
农业(29270)
(28991)
业大(28783)
(26946)
研究所(25191)
(22955)
中心(22547)
(20580)
农业大学(19615)
财经(18556)
(18333)
北京(17475)
(17371)
技术(17028)
(16988)
(16742)
师范(16337)
基金
项目(102339)
科学(78474)
基金(73601)
(68548)
国家(67975)
研究(66684)
科学基金(56084)
社会(42198)
(41323)
社会科(39919)
社会科学(39908)
基金项目(39506)
自然(38754)
自然科(37881)
自然科学(37863)
自然科学基金(37190)
(35255)
教育(30348)
资助(28901)
编号(25169)
重点(23532)
计划(22208)
(21743)
(21548)
(21263)
科研(20499)
创新(20409)
科技(20278)
(19513)
成果(19265)
期刊
(52553)
经济(52553)
研究(34724)
学报(34040)
(32141)
中国(27561)
科学(26856)
大学(24005)
学学(23255)
农业(21322)
(17427)
管理(16638)
教育(13119)
(11402)
(10396)
金融(10396)
业大(10326)
技术(10034)
业经(9860)
经济研究(9663)
(9250)
农业大学(8924)
财经(8801)
科技(8167)
(7529)
问题(7139)
商业(6612)
林业(6515)
中国农业(5975)
统计(5969)
共检索到194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封功能  杨文平  王爱民  李静  许杭峰  韩光明  徐跑  
为了解饥饿胁迫对鲤形体、鱼体生化成分及血液生理的影响,在18~22℃条件下对鲤进行了0 d、10 d、20 d、30d的饥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鲤饥饿时间的延长,肥满度、肠体比、肝体比呈现下降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鲤肌肉中水分和粗灰分呈现升高的趋势,粗脂肪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粗蛋白呈现下降的趋势,差异显著(P<0.05);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值显著下降(P<0.05),白细胞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血糖含量先下降后稳定下来。说明短期饥饿胁迫使鲤形体发生一定改变、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鲤首先动用肌肉中的脂肪,再动用蛋白质来维持体内的正常代谢,同时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波  何庆国  唐永凯  谢骏  戈贤平  徐跑  
实验选取90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平均体质量137.18g,随机分为6个平行组,饥饿处理0d、7d、14d、21d,测定饥饿对鱼体的生长、血液生化指标、应激蛋白HSP70基因表达以及鱼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0~21d过程中,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鱼体体质量、内脏质量、肝体比、内脏比、血清甘油三酯、血清一氧化氮浓度、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肝脏HSP70的mRNA水平、鱼体能量、肌肉粗脂肪、肝脏灰份、肠系膜脂肪含量等指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血清丙二醛浓度呈现增加趋势,并且与饥饿前相比在饥饿21d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皮质醇与总蛋白浓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钱云霞  陈惠群  孙江飞  
设定不同饥饿时间研究养殖鲈鱼 (Lateolabraxjaponicus)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变化。实验进行 4周 ,每周取样。结果表明 ,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分别在饥饿 2周、2周和 4周开始显著下降 ,而红细胞脆性和沉降率则分别在饥饿 1周和 3周显著上升 ;血糖浓度在饥饿第 1周显著下降 ,以后几周则较为恒定 ;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在饥饿 1周和 2周时均有上升 ,3周后开始下降 ;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均在饥饿 3周开始显著下降 ;Na+ 和Cl 浓度在饥饿 3周显著上升 ,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力分别在饥饿 2周和 1周时显著下降。饥饿对K+ 、Ca2 + 浓度和碱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成辉  蔡勋  刘霞  韩志忠  曲立  隋波  吕延玲  
将哲罗鱼(Hucho taimen)幼鱼进行7 d、14 d、21 d和28 d的饥饿处理后恢复投喂,研究饥饿和再投喂对其血液生理与生化指标的影响,各组实验期为56 d。结果显示:饥饿过程中哲罗鱼幼鱼血液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和白细胞数均在饥饿14 d后显著上升(P<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辨非  童响波  罗静波  
对体长9·7~12·0cm、平均体重8·3g的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在正常摄食和饥饿4~16d状态下的血液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红细胞数量呈下降趋势,在饥饿的第4d、8d、12d和16d,红细胞数量分别是正常摄食时数量的67·5%,63·0%、61·3%和60·5%,差异极显著(P<0·01);红细胞的体积变大,饥饿到第16d时,红细胞的长径和短径分别比正常摄食时增加了2·8%和13·0%;白细胞数量呈上升趋势,在饥饿的第4d、8d、12d和16d,白细胞数量分别是正常摄食时数量的114·3%、121·7%、137·1%和139·4%...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常玉梅  匡友谊  曹鼎臣  梁利群  孙效文  雷清泉  
A total of 85 interspecific hybrid F_2 (Cyprinus carpio var.wuyuanensis ?Cyprinus pellegrini pellegrini) were cooled to specific temperatures and held at those temperatures over a maximum of 4 days in a water-recycled and temperature-controlled aquarium inside.As a result,the blood homeostasis of ex...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崔畅  杨祖晶  窦峥  陆维  邢强  黄晓婷  胡景杰  包振民  
为了比较3种扇贝血液中的钾离子(K~(+))、钠离子(Na~(+))、钙离子(Ca~(2+))、氯离子(Cl~(-))浓度,血氧(pO_(2))和血二氧化碳(pCO_(2))气体分压及血液酸碱度(pH)的差异情况,实验利用血气分析仪对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和海湾扇贝的血液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扇贝的血液生理指标呈现显著的物种差异,其中栉孔扇贝血液的K~(+)浓度[(15.74±1.47) mmol/L]、Na~(+)浓度[(388.07±11.38) mmol/L]、Cl~(-)浓度[(462.43±6.88) mmol/L]和pO_(2)[(140.13±15.35) mmHg]含量最高。此外,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的Ca~(2+)浓度和pCO_(2)含量较高,而海湾扇贝的pH最高。对相同月龄不同大小栉孔扇贝血液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栉孔扇贝的血液pH值与其壳高呈正相关(r = 0.611),而生理指标与壳高呈负相关。随着温度的升高,栉孔扇贝血液的Ca~(2+)浓度显著增加而pO_(2)显著下降,K~(+)、Na~(+)和Cl~(-)浓度先升高后恢复到初始水平,而pH和pCO_(2)保持相对稳定。研究结果为贝类血液生理研究提供参考,也为贝类生理状态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田青  荣小军  李彬  廖梅杰  姜燕  范瑞用  王印庚  李强  
为了探究饥饿胁迫对刺参免疫和生长的影响,在11?13℃条件下,研究体质量为(20±0.15)g的刺参在不同时间(0、10、20、30、40、50、60 d),饥饿胁迫对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溶菌酶(LZM)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呼吸爆发(RB)活性、吞噬活性以及对刺参体质量、脏壁比、存活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刺参体腔液中的ACP活性、LZM活性呈现降低的趋势,饥饿60 d后,比初始值分别下降47.06%、17.57%;SOD活性、RB活性和吞噬活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饥饿胁迫第20、20、10天时达到最高值依次为32.88、0.328...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于淼  樊启学  程鹏  张磊  刘文奎  杜海明  
通过对鲤(Cyprinus carpio)3 h急性拥挤胁迫(密度70g/L)实验,并在胁迫开始前(对照)、胁迫结束后的第0至168 h采样测量几项血液指标。实验结果显示在3 h拥挤胁迫结束之时(0 h),鲤血清皮质醇、血糖和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胁迫前对照值(P<0.05),而游离脂肪酸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值(P0.05)。该结果提示3 h拥挤胁迫可引起鲤体内血清皮质醇水平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发生改变,这可能是为了弥补应激期间机体对能量需求的增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邢月婷  管峰  李诗语  张世雄  罗媛媛  
为了探究饥饿胁迫对日本医蛭唾液腺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本实验通过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分别对饥饿30 d处理组(D30)和饥饿0 d (D0)对照组的日本医蛭的唾液腺组织进行双端测序,对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及从头组装,获得145 981个unigenes,平均长度为675 bp,N50为1 127 bp。针对CDD、KOG、COG、NR、NT、PFAM、Swissprot、TrEMBL、GO和KEGG等数据库的序列比对分析,145 981个unigenes均能得到注释。通过引入TPM(transcripts per million)来估算基因表达水平,并通过DEGseq进行基因表达差异分析。以饥饿0 d为对照组,显著差异基因筛选条件设置为Q value2,获得2 650个差异基因,其中667个基因显著上调,1 983个基因显著下调。选取日本医蛭唾液腺4个重要功能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结果证明转录组测序分析可靠。将所有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显著富集到175条途径,其中胞质核糖体途径富集程度最为显著,核糖体途径次之,且参与这些途径的差异基因基本均下调。KEGG通路富集分析进一步证明,差异基因在核糖体通路中富集程度最为显著。此外,差异基因中4个基因被预测参与抗凝、抗血栓、抗菌、抗炎和抗肿瘤过程,这可能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核糖体通路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表明日本医蛭唾液腺通过降低蛋白质代谢以应对饥饿环境。该实验结果为深入研究日本医蛭唾液腺饥饿胁迫适应的分泌调控机制以及药用价值基因的发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材料,并为其他医学蛭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闻婧   陈传悦   梁泽玮   廖智   严小军   张晓林  
为探究贻贝在饥饿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响应及分子适应机制,本研究以2龄厚壳贻贝为对象,开展了正常投喂(对照组)和饥饿处理(饥饿组)条件下的存活率统计、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测定以及性腺转录组测序及分析。结果显示,厚壳贻贝在90 d的饥饿处理下存活率高达86%;饥饿胁迫下贻贝性腺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活性显著增加,己糖激酶(HK)、磷酸果糖激酶(PFK)、琥珀酸脱氢酶(SDH)、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均显著降低。通过Illumina Hiseq ×1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对照组和饥饿组厚壳贻贝性腺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别获得31 596 762和26 810 506个在其基因组上具有唯一注释的有效数据,并筛选出4 130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2 082个上调和2 048个下调表达基因。GO功能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在富集在代谢过程、细胞器组织以及酶活性等功能。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在DNA复制、错配修复、碱基切除修复等与细胞分裂有关的代谢通路上。研究表明,贻贝在饥饿下通过降低细胞的能量代谢以及减缓细胞分裂等生理活动来维持饥饿胁迫下的生存。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厚壳贻贝在饥饿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响应和分子调控机制,为今后深入解析贻贝应对饥饿胁迫的分子策略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为揭示其适应饥饿胁迫的能量利用和再分配以及生理对策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亚晨  温海深  李兰敏  冯启超  
为探究鱼类对温度突变水体的适应性和恢复性,将妊娠期许氏平鲉由正常水温(16℃)直接转入高温(25℃)和低温(7℃)水体,急性胁迫2 h后再恢复至16℃,检测恢复期第0、6、12、24、48和72 h时妊娠期许氏平鲉血清皮质醇(COR)和血液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25℃急性胁迫导致2尾鱼发生产仔行为;25℃和7℃急性胁迫后的恢复过程中,血清(COR)、血糖(GLU)、球蛋白(G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P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OT)和白细胞(WBC)水平均显著升高,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降低,血清钙(CA~(2+))、镁(M...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於叶兵  江世贵  林黑着  王煜恒  王爱民  
在基础料中分别添加4%的鱼油、豆油、猪油、花生油和混合油(鱼油、豆油、猪油质量比为3∶4∶3),制成5种等氮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6.04±0.05)g的异育银鲫60 d,以考察5种脂肪源对异育银鲫形体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猪油组的肝体指数与脏体指数均最高,猪油组肝体指数显著高于鱼油组,猪油组脏体指数显著高于混合油组(P0.05);各试验组总蛋白(TP)含量和白蛋白(ALB)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均为鱼油组显著高于猪油组(P0.05);各试验组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谷丙转氨酶(ALT...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帅  任道全  宋勇  陈生熬  陈根元  
本文探讨了饥饿胁迫对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hedinichThys)yarkandensis(day)]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适宜条件下将试验叶尔羌高原鳅饥饿30 d,分别测定饥饿第0、1、3、5、10、15、20和30天其血清、肝胰脏和肌肉的总抗氧化酶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叶尔羌高原鳅血清、肝胰脏和肌肉中Mda含量和T-aoc水平均为先降低后升高,饥饿第30天时均显著高于第0天(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饥饿初期无明显变化,试验第10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韩加凤  华雪铭  黄旭雄  王军  于宁  周洪琪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的壳聚糖,采用3种不同的投喂方式(方式A:连续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方式B:连续投喂添加0.5%壳聚糖的饲料,连续组;方式C:先投喂0.5%壳聚糖饲料再投喂基础饲料且每15天间隔投喂,不连续组)饲喂初始体重(19.46±0.04)g的草鱼60d后,对草鱼进行饥饿胁迫处理[各投喂方式分为投喂组(feeding,F)和饥饿组(starvation,S)],以生长、一氧化氮(nitrogenoxide,NO)含量和溶菌酶(lysozyme,LSZ)活性为指标考察壳聚糖不同投喂方式对草鱼抗饥饿胁迫处理的能力。结果显示,(1)连续组和不连续组60d时草鱼增长率和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