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34)
- 2023(8709)
- 2022(6689)
- 2021(5875)
- 2020(4807)
- 2019(10217)
- 2018(10082)
- 2017(18679)
- 2016(10530)
- 2015(11477)
- 2014(11273)
- 2013(10627)
- 2012(9332)
- 2011(8186)
- 2010(7906)
- 2009(7275)
- 2008(7050)
- 2007(6045)
- 2006(5277)
- 2005(4708)
- 学科
- 济(39645)
- 经济(39599)
- 业(29174)
- 管理(28573)
- 企(22557)
- 企业(22557)
- 方法(16231)
- 数学(14170)
- 数学方法(14051)
- 农(13384)
- 中国(12633)
- 业经(10830)
- 财(9731)
- 学(9408)
- 农业(9317)
- 贸(8254)
- 贸易(8251)
- 易(8055)
- 地方(7655)
- 技术(7631)
- 制(7041)
- 产业(6797)
- 环境(6361)
- 发(6325)
- 务(6065)
- 银(6056)
- 财务(6044)
- 财务管理(6038)
- 银行(5998)
- 企业财务(5775)
- 机构
- 学院(148430)
- 大学(148037)
- 济(57592)
- 经济(56579)
- 管理(53768)
- 研究(53169)
- 理学(47711)
- 理学院(47149)
- 管理学(46073)
- 管理学院(45853)
- 农(37868)
- 中国(37276)
- 科学(37262)
- 京(30902)
- 业大(30594)
- 农业(30348)
- 所(28649)
- 研究所(26836)
- 财(24009)
- 中心(23216)
- 江(21435)
- 农业大学(20428)
- 财经(19992)
- 院(19002)
- 北京(18641)
- 经(18400)
- 范(18362)
- 师范(18013)
- 经济学(17867)
- 省(17766)
- 基金
- 项目(110752)
- 科学(86170)
- 基金(81015)
- 家(75152)
- 国家(74549)
- 研究(71926)
- 科学基金(62220)
- 社会(46894)
- 社会科(44483)
- 社会科学(44471)
- 省(44346)
- 基金项目(43601)
- 自然(42788)
- 自然科(41864)
- 自然科学(41846)
- 自然科学基金(41132)
- 划(37637)
- 教育(32666)
- 资助(31044)
- 编号(26560)
- 重点(25697)
- 发(23917)
- 创(23804)
- 计划(23399)
- 部(23031)
- 创新(22338)
- 科研(21935)
- 业(21454)
- 科技(21192)
- 国家社会(20300)
共检索到204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帅 任道全 宋勇 陈生熬 陈根元
本文探讨了饥饿胁迫对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hedinichThys)yarkandensis(day)]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适宜条件下将试验叶尔羌高原鳅饥饿30 d,分别测定饥饿第0、1、3、5、10、15、20和30天其血清、肝胰脏和肌肉的总抗氧化酶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叶尔羌高原鳅血清、肝胰脏和肌肉中Mda含量和T-aoc水平均为先降低后升高,饥饿第30天时均显著高于第0天(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饥饿初期无明显变化,试验第10天...
关键词:
叶尔羌高原鳅 饥饿 抗氧化能力 抗氧化酶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东东 吴成宾 郑国栋 陈杰 邹曙明
#N/A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章承军 刘健 陈锦辉 吴建辉 李家乐 王玲 沈和定
在海水温度8~11℃,盐度20~22,pH7.4~7.9的条件下,将采自福建宁德的5种规格缢蛏(平均壳长0.7cm、1.4cm、2.0cm、4.0cm、6.0cm分别记为N1、N2、N3、N4、N5,其中N1、N2、N3为稚贝)饥饿6d后投喂单胞藻5d,以淀粉酶活力、纤维素酶活力、丙二醛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为指标,研究了饥饿再投喂期间不同规格缢蛏消化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过程,对缢蛏的补偿生长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显示,缢蛏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有随个体增大而下降的趋势,总抗氧化能力随个体增大而升高。饥饿阶段:N1组消化酶活力迅速大幅下降,N2、N3、N4组不同程度升高后下降,N5组在饥饿期间无明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薛明 柯才焕 王德祥 魏永杰
在(25.8±1.7)℃条件下,测定了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不同饥饿期(7d、15d、25d、40d)后再投喂(30d)过程中足肌、肝胰脏的抗氧化体系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显示,分别饥饿25d和40d时幼螺两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饥饿25d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较对照组逐渐增强,当禁食达40d时却显著减弱;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力饥饿状态下先略上升后下降,肝胰脏、足肌中分别于饥饿25d和40d时显著降低;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力及谷胱甘肽(GSH)含量随禁食延长均呈下降趋势。恢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韩加凤 华雪铭 黄旭雄 王军 于宁 周洪琪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的壳聚糖,采用3种不同的投喂方式(方式A:连续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方式B:连续投喂添加0.5%壳聚糖的饲料,连续组;方式C:先投喂0.5%壳聚糖饲料再投喂基础饲料且每15天间隔投喂,不连续组)饲喂初始体重(19.46±0.04)g的草鱼60d后,对草鱼进行饥饿胁迫处理[各投喂方式分为投喂组(feeding,F)和饥饿组(starvation,S)],以生长、一氧化氮(nitrogenoxide,NO)含量和溶菌酶(lysozyme,LSZ)活性为指标考察壳聚糖不同投喂方式对草鱼抗饥饿胁迫处理的能力。结果显示,(1)连续组和不连续组60d时草鱼增长率和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玉玲 李爽 王文佳 马泽众 刘丽君 董守坤
以黑农44(耐旱型品种)和黑农65(敏感型品种)为材料,采用EM-50和称重法相结合控制水分,在初花期设置不同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干旱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大豆叶片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呈升高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抗氧化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最大值出现在中度干旱胁迫,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最大值则出现在轻度干旱胁迫;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SASC)、羟自由基清除能力(HRS)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重度干旱条件下,耐旱型品种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均显著大于敏感型品种。膜脂过氧化作用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强呈逐渐升高趋势,敏感型品种显著大于耐旱型品种。以上结果表明,黑农44适应和抵御干旱的能力显著大于黑农6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海燕 解备涛 汪宝卿 董顺旭 段文学 张立明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导致甘薯减产的机理,为旱作地区甘薯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在人工控水条件下,以抗旱品种济薯21和不抗旱品种济紫薯1号为试验材料,每个品种设4个水分处理,分别为WW(全生育期正常灌水,对照)、DS1(发根分枝期干旱胁迫)、DS2(蔓薯并长期干旱胁迫)和DS3(快速膨大期干旱胁迫),研究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对甘薯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导致甘薯薯干产量显著下降,早期干旱胁迫薯干产量下降幅度最大,济薯21(抗旱品种)的DS1、DS2和DS3处理产量分别比对照减产32.24%、30.68%和13.76%,济紫薯1号(不抗旱品种)分别比对照减产44.02%、39.54%和17.87%。功能叶、纤维根和块根抗氧化酶活性均在干旱胁迫后升高,且干旱胁迫时间越早,抗氧化酶活性升高的幅度越大;各生育时期纤维根的酶活性均高于块根和功能叶,说明甘薯纤维根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最强。干旱胁迫可导致甘薯功能叶相对电导率升高,功能叶、纤维根和块根的MDA含量升高,且胁迫时间越早,升高的幅度越大。【结论】干旱胁迫时间越早,功能叶、纤维根和块根的抗氧化酶系统受破坏程度越大,从而抑制了甘薯叶片和根系的正常生长,限制了块根的形成和膨大,发根分枝期是甘薯块根产量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
关键词:
甘薯 干旱胁迫 产量 抗氧化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锦程 陈伟建 蔡丽琴 谢翠萍 黄世杰 林良津 叶美兰
采用0.2,0.5,1.0mmol·L-1的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纳(SNP)处理3年生"早钟6号"枇杷幼苗后于-3℃人工气候室内进行低温胁迫,研究SNP处理对枇杷幼果丙二醛(MDA)、脯氨酸(Pro)、过氧化氢(H2O2)、AsA,DHA,GSH和GSSG的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可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影响,探讨低温胁迫下外源NO对枇杷幼果抗寒性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SNP处理降低低温胁迫后枇杷幼果MDA和H2O2含量,不同程度上提高CAT,POD,SOD,APX活性和Pro含量,增加了AsA/DHA和GSH/GSSG比值...
关键词:
一氧化氮 枇杷幼果 低温胁迫 抗氧化能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建光 李英丽 邸 葆 张健强 刘玉芳
高温胁迫下,果实表皮组织抗氧化代谢变化的总趋势是O2-和MDA含量升高,当胁迫在一定范围内,SOD和POD活性上升;超过一定限度,SOD和POD活性下降。外源自由基产生剂能够增加内源O2-的含量,同时极显著提高SOD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45℃温度胁迫下,果实表皮组织O2-含量增加14.52%~61.70%;SOD活性提高1.07~1.66倍。不同种类外源活性氧产生剂对内源O2-含量的影响效能有所不同。碱性二亚硫酸钠可直接产生O2-,所以诱导内源O2-合成的效果更大一些。不同种类外源物质均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果实表皮组织SOD和POD活性,提高果实的抗热性。
关键词:
外源物质 苹果 果实 高温胁迫 抗氧化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范耘硕 邵蓬 贾旭颖 高金伟 窦勇 史谢尧 周文礼
为研究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对温度胁迫的适应能力,开展了温度胁迫与恢复实验。设置对照组(22℃)、高温组(29℃)、降温组(15℃)与低温组(8℃)4个处理,在胁迫期的第1、2、4、8、12h与恢复期第4、8、12、24h取肝脏,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ZM)、碱性磷酸酶(AKP)活力和丙二醛(MDA)、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结果显示,胁迫期内肝脏SOD和CAT活力均在温度骤变的影响下受到抑制,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MDA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温度骤变条件下,各实验组肝脏LZM与AKP活力显著降低(P0.05)。温度胁迫显著升高血清中AST与ALT含量(P<0.05),恢复期内各实验组AST与ALT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至恢复期结束时,除高温组ALT含量外均降至对照组水平。研究表明,温度胁迫显著降低大鳞副泥鳅SOD、CAT、LZM与AKP活力,MDA与血清转氨酶AST、ALT含量升高,其中,高温胁迫会对大鳞副泥鳅非特异性免疫机能造成不可逆破坏,其他抑制均为可恢复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柯世省 金则新
以盆栽2年生夏腊梅实生苗为材料,分对照、轻度胁迫、中度胁迫、重度胁迫和深度胁迫5组,研究土壤干旱对夏腊梅叶片脂质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度干旱胁迫下夏腊梅抗氧化能力增强,膜脂过氧化程度几乎不变;重度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含量、SOD和POD活性升高,还原型谷胱甘肽、抗坏血酸、类胡萝卜素含量和CAT活性下降,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升高,导致丙二醛含量升高,膜透性增大,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化学效率、表观量子效率降低。重度干旱胁迫引起膜脂严重过氧化,对夏腊梅造成一定伤害。
关键词:
夏腊梅 干旱胁迫 脂质过氧化 保护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韩莎 胡炜 李成林 朱夕波 赵斌 张少春 孙永军
本研究比较分析了在对照组(pH为8.4)、低pH胁迫组(pH为6.8、7.0、7.2、7.4、7.6和7.8)和高pH胁迫组(pH为8.6、8.8、9.0、9.2、9.4和9.6)的养殖水环境下,胁迫36 d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存活、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pH对刺参存活、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在pH 7.4~9.0范围内,刺参存活率为100%,随着pH胁迫强度和胁迫时间的增加,刺参存活率逐渐降低,当pH为6.8、7.0和9.6时,自第3天起,刺参处于过度应激状态,继而有死亡个体出现,至30 d时刺参死亡率为100%。不同pH显著影响刺参生长,刺参特定生长率随pH胁迫程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当pH为9.0时,刺参出现负增长。各pH胁迫组刺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随pH胁迫程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低pH组中,以pH=7.4时刺参SOD和CAT活性最高,分别达到(74.92±2.24)U/ml和(14.99±2.38)U/ml,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高pH组中,SOD和CAT活性分别以pH 8.8和9.0时最高,分别达到(72.90±1.10)U/ml和(15.68±0.89)U/ml,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pH在7.4~9.0范围内是刺参存活与生长的适宜水环境,过高或过低均会引起刺参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进而导致刺参的死亡。
关键词:
刺参 pH 存活 生长 抗氧化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天宏 金东艳 王岩 曹莹
【目的】揭示大豆酚类物质对O3浓度升高的代谢机制与响应方式,为从分子水平研究植物次生代谢对O3胁迫的适应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大豆(Glycine max.)为试材,O3浓度45 nmol·mol-1为对照,利用开顶式气室系统探讨O3浓度升高(O3-1处理:(80±10)nmol·mol-1,O3-2处理:(110±10)nmol·mol-1)对大豆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内,O3-1处理下的大豆叶片总黄酮含量、总多酚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脂氧合酶(LOX)、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P<0.05)升高,而O3-2处理下的总黄酮含量与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波 何庆国 唐永凯 谢骏 戈贤平 徐跑
实验选取90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平均体质量137.18g,随机分为6个平行组,饥饿处理0d、7d、14d、21d,测定饥饿对鱼体的生长、血液生化指标、应激蛋白HSP70基因表达以及鱼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0~21d过程中,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鱼体体质量、内脏质量、肝体比、内脏比、血清甘油三酯、血清一氧化氮浓度、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肝脏HSP70的mRNA水平、鱼体能量、肌肉粗脂肪、肝脏灰份、肠系膜脂肪含量等指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血清丙二醛浓度呈现增加趋势,并且与饥饿前相比在饥饿21d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皮质醇与总蛋白浓度...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田青 荣小军 李彬 廖梅杰 姜燕 范瑞用 王印庚 李强
为了探究饥饿胁迫对刺参免疫和生长的影响,在11?13℃条件下,研究体质量为(20±0.15)g的刺参在不同时间(0、10、20、30、40、50、60 d),饥饿胁迫对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溶菌酶(LZM)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呼吸爆发(RB)活性、吞噬活性以及对刺参体质量、脏壁比、存活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刺参体腔液中的ACP活性、LZM活性呈现降低的趋势,饥饿60 d后,比初始值分别下降47.06%、17.57%;SOD活性、RB活性和吞噬活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饥饿胁迫第20、20、10天时达到最高值依次为32.88、0.32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