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
- 2023(100)
- 2022(103)
- 2021(71)
- 2020(101)
- 2019(205)
- 2018(158)
- 2017(241)
- 2016(223)
- 2015(244)
- 2014(253)
- 2013(223)
- 2012(239)
- 2011(222)
- 2010(227)
- 2009(180)
- 2008(153)
- 2007(129)
- 2006(117)
- 2005(111)
- 学科
- 学(1516)
- 水产(1430)
- 动物(1199)
- 动物学(1052)
- 鱼(433)
- 及其(309)
- 资源(294)
- 各种(235)
- 害(235)
- 防(219)
- 治(215)
- 防治(215)
- 鱼类(163)
- 病害(162)
- 生态(150)
- 殖(148)
- 敌(143)
- 敌害(143)
- 济(137)
- 经济(136)
- 生态学(134)
- 渔业(132)
- 饵(127)
- 饵料(127)
- 虫(126)
- 养殖(116)
- 生物(114)
- 营养(107)
- 水产资源(103)
- 料及(102)
- 机构
- 大学(3174)
- 学院(2959)
- 科学(2466)
- 研究(2446)
- 水产(2211)
- 所(1845)
- 研究所(1828)
- 农(1779)
- 实验(1751)
- 室(1736)
- 实验室(1699)
- 农业(1648)
- 重点(1611)
- 洋(1600)
- 海洋(1571)
- 中国(1509)
- 部(1324)
- 研究院(1269)
- 科学研究(1241)
- 省(1235)
- 产科(1214)
- 海洋大学(1203)
- 院(1193)
- 上海(1182)
- 业(1137)
- 资源(1048)
- 技术(1013)
- 海海(974)
- 江(930)
- 渔业(898)
共检索到4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于欢欢 陈超 张廷廷 李炎璐 孔祥迪 刘莉 马文辉
研究了在水温为(23±0.5)℃,盐度为29?30的培育条件下,饥饿胁迫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仔鱼生长、摄食、存活等一系列的变化。结果显示,2.5日龄体长出现负增长现象,3日龄仔鱼开口摄食,4.5日龄卵黄囊和油球消耗殆尽;仔鱼摄食率随日龄的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最终为0,最大值出现在卵黄囊和油球消失之后的当天,即5.5日龄仔鱼达到最大初次摄食率,摄食率为66.67%;6日龄仔鱼的初次摄食率为最大初次摄食率的1/2,仔鱼达到不可逆点,其混合营养的时间为2?3 d,即仔鱼初次摄食率发生到达不可逆点的时间为2.5 d;云纹石斑鱼仔鱼孵化出膜后的3?6 d为其摄食的重要时期。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于欢欢 陈超 张廷廷 李炎璐 孔祥迪 刘莉 马文辉
研究了在水温为(23±0.5)℃,盐度为29?30的培育条件下,饥饿胁迫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仔鱼生长、摄食、存活等一系列的变化。结果显示,2.5日龄体长出现负增长现象,3日龄仔鱼开口摄食,4.5日龄卵黄囊和油球消耗殆尽;仔鱼摄食率随日龄的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最终为0,最大值出现在卵黄囊和油球消失之后的当天,即5.5日龄仔鱼达到最大初次摄食率,摄食率为66.67%;6日龄仔鱼的初次摄食率为最大初次摄食率的1/2,仔鱼达到不可逆点,其混合营养的时间为2?3 d,即仔鱼初次摄食率发生到达不可逆点的时间为2.5 d;云纹石斑鱼仔鱼孵化出膜后的3?6 d为其摄食的重要时期。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于欢欢 李炎璐 陈超 贾瑞锦 孔祥迪 翟介明
用控温仪设定温度组,观察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13℃、15℃、17℃、19℃、21℃、23℃、25℃、27℃、29℃、31℃)云纹石斑鱼(E.moara)(♀)×七带石斑鱼(E.septemfasciatus)(♂)杂交F1的胚胎发育情况,并对实验12 h后的好卵率、12 h后的胚胎发育时期、受精卵的孵化率和初孵仔鱼的畸形率进行了记录;仔鱼孵化出膜后,对其进行了耐饥饿实验,测定其每天的存活率和生存活力指数(Survival activity index,SAI)。实验结果表明,受精卵胚胎发育周期与温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其受精卵孵化的适宜温度范围是17–25℃,温度低于17℃时,孵化率随温度的降低而...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廷廷 陈超 施兆鸿 李炎璐 于欢欢 任保辉 徐万土
研究了不同孵化温度(16℃、18℃、20℃、22℃、24℃、26℃、28℃和30℃)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胚胎发育的影响,记录并分析不同温度处理组受精12 h后的胚胎发育时期、受精卵的孵化周期、孵化率和初孵仔鱼的畸形率,并对初孵仔鱼进行不同温度下的饥饿耐受性实验,测定其每天的存活率和生存活力指数(survival activity indEx,sai)。结果显示,当温度在18–28℃范围内时,胚胎均可孵化出仔鱼,且孵化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孵化时间y与温度x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y=12139x-1.869,r~2=0.993(p<0.01)。22℃时受精卵孵化率...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 温度 胚胎发育 仔鱼活力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彭志兰 陈波 柳敏海 罗海忠 毛志增 夏枫峰 傅荣兵
在水温29.2±0.2℃条件下,对点带石斑鱼幼鱼(1.832±0.03 g)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后再供食的恢复生长试验。对照组(S0)持续投喂30 d,饥饿组S2、S4、S6、S8和S10分别饥饿2 d、4 d、6 d、8 d和10 d后再分别恢复投喂28 d、26 d、24 d、22 d和20 d。结果表明:饥饿组在恢复投喂后,体重迅速增重,且S2的体重超过了S0,但两者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而其他各饥饿组的体重均显著低于S0和S2组(P<0.05)。点带石斑鱼经饥饿再恢复投喂,其特殊生长率和摄食率均显著高于S0(P<0.05);食物转化率呈波动变化,各饥饿组的食物转化率大部分均低...
关键词:
饥饿 补偿生长 点带石斑鱼 摄食 生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凌去非 李思发 乔德亮 姚化章 张海军 殷建国 何智杰 李岩平 蔡晓琴
对丁的胚胎发育进行了连续观察,并对其卵黄囊仔鱼在开口摄食之前的发育、生长以及不可逆点作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丁受精卵在水温21.5℃时,胚胎发育时间约为52h;(2)仔鱼在孵出后第7天开始摄食,初次摄食率第9天达100%,第12天降到50%,进入不可逆点;(3)仔鱼对卵黄囊的日净消耗量的最大值出现在出膜后第1天,体长最大增长率出现在出膜后的第2天;(4)仔全出膜后第8天,卵黄囊全部吸收,同时,饥饿期仔鱼开始出现负生长。
关键词:
丁 胚胎发育 卵黄囊仔鱼 摄食 不可逆点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明 陈超 柳学周 庄志猛 徐永江 薛宝贵 杨志 王妍妍 曲江波
观察比较了8个盐度梯度[10、15、20、25、30(自然海水)、35、40和45]下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受精卵的孵化周期、孵化率和畸形率及卵黄囊仔鱼的畸形率,并在上述条件下对七带石斑鱼进行了耐饥饿试验,测定其生存活力指数(SAI)。结果显示,受精卵孵化的最适盐度范围为30~35,盐度高于35,孵化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降低,仔鱼畸形率随之升高;盐度低于25,孵化率随盐度的降低而降低,仔鱼畸形率随之升高。仔鱼的最适生存盐度为30~35,此盐度下的仔鱼存活系数为24.7±0.36和23.27±3.01。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陈波 柳敏海 施兆鸿 陈超 罗海忠 彭志兰 傅荣兵
在水温(29.2±0.2)℃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和再投饲对点带石斑鱼幼鱼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下降,但多不饱和脂肪酸上升(P<0.05),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下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饥饿胁迫后产生了饥饿效应;恢复投饲后,实验组鱼体内的脂肪和能量百分含量与对照组不再存在显著差异。各实验组的氨基酸总量和必需基酸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柳敏海 彭志兰 施兆鸿 罗海忠 傅荣兵 毛志增 陈超
以点带石斑鱼幼鱼为试验动物,进行短期饥饿和再投喂对其生长、生化组成及行为的影响试验。对照组(S0)持续投喂30 d,饥饿组S2、S4、S6、S8和S10分别饥饿2 d、4 d、6 d、8 d和10 d后再分别恢复投喂28 d、26 d、24 d、22 d和20 d,试验设3平行。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点带石斑鱼幼鱼全长、湿重、粗蛋白、粗脂肪、糖类的含量和能值均逐渐减少,粗蛋白、粗脂肪和糖类的相对损失率顺序为糖类>粗脂肪>粗蛋白。再投喂后,S2湿重超过S0(P>0.05);各试验组粗蛋白含量除S10外,均与S0差异不显著(P>0.05);S2粗脂肪含量超过S0组,且差异显著(P<0.05...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黄建盛 陈刚 张健东 王忠良 汤保贵 周晖
为了研究盐度对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清水石斑鱼(Epinephelus polyphekadion)♂杂交后代(简称杂交石斑鱼)受精卵孵化、卵黄囊仔鱼形态及活力的影响,将杂交石斑鱼受精卵置于不同盐度水体中,观察盐度胁迫下卵径、油球径、孵化率及畸形率,以及孵化后卵黄囊仔鱼形态变化和活力状况。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受精卵卵径随盐度降低而增大,油球径不随盐度变化而变化。在盐度1836范围内均能孵化仔鱼,但因盐度不同孵化率和初孵仔鱼畸形率有显著差异(P0.0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殷名称
鱼类仔鱼期的摄食和生长殷名称(上海水产大学,200090)关键词鱼类,仔鱼期,摄食,生长FEEDINGANDGROWTHOFTHELARVASTAGE.OFFISH¥YinMingcheng(ShanghaiFisheriesUniversity,2...
关键词:
鱼类,仔鱼期,摄食,生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强 李孟均 周传江 陈先均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观察、测量记录外部形态特征等方法研究了饥饿胁迫下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仔鱼的摄食、生长、形态和存活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水温(20±1.5)℃时,饥饿组和投喂组白甲鱼仔鱼在孵化后第4天开始摄食,初次摄食率为48%,第6天初次摄食比率达到100%。饥饿组仔鱼抵达饥饿不可逆点(PNR)的时间为13.5 d,50%累计死亡率出现时间基本上与PNR出现时间相同(13.5 d),表明第13.5天为白甲鱼早期发育中较为敏感的阶段。试验期间,饥饿仔鱼体重、体长、眼间距和体高分别在第6、7、11和12天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雷明 陈超 翟建明 杨志 李炎璐 马文辉 宋振鑫 孙涛 庞尊方 孙芳芳
在人工育苗条件下,采用轮虫与牡蛎受精卵两种开口饵料,3种不同的投喂方式:开口单喂轮虫(A)、开口单喂牡蛎受精卵(B)、开口将牡蛎受精卵和轮虫混合投喂(C),分析对比不同饵料对仔鱼开口效果。通过观察5日龄仔鱼日摄食与4~20日龄仔鱼消化道饱满度的变化,探讨仔鱼摄食习性及光照与摄食的关系。结果发现,七带石斑鱼孵化开口后,投喂3d牡蛎受精卵者比直接投喂轮虫对仔鱼生长有明显的效果;10日龄前,B组在全长、肛前距、口裂宽方面都大于A、C两组,B组全长的特定生长率为4.969%,分别是A、C两组的2.5与2.4倍,生长速度最快;5日龄仔鱼在09∶00~10∶00与13∶00~14∶00时间段,有两个明显的...
关键词:
七带石斑鱼 仔鱼 摄食习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唐啸尘 刘晓春 林浩然
运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检测了斜带石斑鱼早期发育过程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的变化,并用T3处理卵黄囊期仔鱼,研究其对发育、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斜带石斑鱼受精卵中含有相当量的T3,T3随发育而逐渐下降,到仔鱼开口时已经检测不到,提示甲状腺激素可能被胚胎和卵黄囊仔鱼所利用而参与其发育进程。在孵化后24h内,T3促进发育的作用不明显;在孵化24h后,T3对仔鱼消化道的发育有促进作用。在孵化72h后,0.01mg.L-1T3处理组仔鱼直肠管径明显比对照大,而小肠管径和全长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明显;0.1mg.L-1和1mg.L-1T3处理组仔鱼小肠和直肠管径显著比对照大,而全长显著比对照短。1mg.L-1T...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宋振鑫 陈超 吴雷明 李炎璐 王鲁 翟介明
观测研究了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幼鱼和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幼鱼在封闭式循环养殖系统中的生长特性,用SPSS 17.0软件中的Curve Estimation对相关数据进行模型分析与参数估计。结果表明,经过122 d的养殖,七带石斑鱼幼鱼平均体质量由(114.836±25.343)g增加到(213.861±38.604)g,相对增长率为0.707%,全长(TL)与养殖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为TL=-0.006t3+1.622t+13.954,体质量(W)与体长(BL)的关系式为W=0.436BL2.055;云纹石斑鱼幼鱼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