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33)
- 2023(9490)
- 2022(7920)
- 2021(7241)
- 2020(5978)
- 2019(13309)
- 2018(12981)
- 2017(24154)
- 2016(13469)
- 2015(15009)
- 2014(14816)
- 2013(14227)
- 2012(13278)
- 2011(11980)
- 2010(11956)
- 2009(10753)
- 2008(10594)
- 2007(9547)
- 2006(8473)
- 2005(7714)
- 学科
- 济(46317)
- 经济(46249)
- 管理(35314)
- 业(32651)
- 企(25844)
- 企业(25844)
- 方法(20473)
- 银(19064)
- 银行(18918)
- 制(18489)
- 数学(18042)
- 数学方法(17866)
- 行(17625)
- 中国(14090)
- 农(13899)
- 学(13830)
- 财(13297)
- 融(12432)
- 金融(12425)
- 度(11146)
- 制度(11135)
- 业经(10323)
- 体(10234)
- 贸(9938)
- 贸易(9933)
- 易(9652)
- 业务(9605)
- 农业(9195)
- 地方(8538)
- 银行制(8279)
- 机构
- 大学(189170)
- 学院(186947)
- 济(72764)
- 研究(71510)
- 经济(71168)
- 管理(66353)
- 中国(59073)
- 理学(56796)
- 理学院(56056)
- 管理学(54847)
- 管理学院(54540)
- 农(47976)
- 科学(47757)
- 京(41341)
- 所(38975)
- 农业(38677)
- 业大(36043)
- 研究所(36014)
- 财(34013)
- 中心(32784)
- 江(29847)
- 财经(26867)
- 院(26182)
- 北京(25703)
- 经(24572)
- 省(24473)
- 农业大学(24032)
- 州(23387)
- 范(22964)
- 经济学(22491)
- 基金
- 项目(131582)
- 科学(101169)
- 基金(95419)
- 家(88558)
- 国家(87830)
- 研究(86364)
- 科学基金(72287)
- 社会(54111)
- 省(51689)
- 社会科(51183)
- 社会科学(51168)
- 基金项目(50269)
- 自然(50215)
- 自然科(49072)
- 自然科学(49052)
- 自然科学基金(48203)
- 划(45030)
- 教育(39397)
- 资助(39063)
- 编号(32229)
- 重点(30595)
- 部(28201)
- 计划(28195)
- 发(27739)
- 创(27509)
- 科研(26458)
- 创新(25841)
- 成果(25555)
- 科技(25341)
- 业(24257)
共检索到288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吕林兰 董学兴 陶春 朱宇 赵刚
在(25±2)℃条件下,对体重(15.6±0.84)g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和再投喂的恢复生长实验。实验把异育银鲫分为4组,为Ⅰ组(持续投喂48 d)、Ⅱ组(饥饿8 d后再投喂40 d)、Ⅲ组(饥饿16 d后再投喂32 d)和Ⅳ组(饥饿24 d后再投喂24 d),每组20尾鱼,研究再投喂后体重和体成分(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和灰分)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持续投喂组相比,饥饿8 d后异育银鲫体重下降了13.28%,饥饿16 d和24 d后体重分别下降了22.36%和33.03%。短期饥饿(Ⅱ)组,再恢复投喂8 d后能实现完全补偿生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程鹏 樊启学 张磊 赵志刚 董俊锋 刘文奎 杜海明
研究了在20.3~24.8℃条件下分别饥饿0 d、4 d、8 d、12 d和16 d后恢复投喂16 d对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幼鱼摄食、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幼鱼体质量损失率显著增大;肝体指数变小,水分和灰分含量逐渐升高;粗脂肪含量在饥饿前期下降较快,饥饿后期下降速率降低,各饥饿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饥饿后期下降明显,饥饿12 d、16 d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代金 黄辉 谭德清 朱成科
在室内水温23~26℃的条件下,分别对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幼鱼进行不同时间(0、5、10、15、20和25 d)的饥饿处理和饥饿后恢复投喂(25 d)试验。结果显示:在饥饿过程中,幼鱼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体重和RNA/DNA比值不断减小。脂肪含量在饥饿前期下降明显,后期下降缓慢;蛋白质含量在饥饿前期下降缓慢,后期下降明显,表明幼鱼是优先利用脂肪作为能量来源,其次再利用蛋白质。饥饿5、10 d组幼鱼的消化酶活性下降显著(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兴华 向枭 向桢 欧仁建 陈俊 冉龙虎
在室内水温23~26℃的条件下,将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分装于6个饲养桶中,试验设计分为两组,每组3个平行,并依次编号为A、B、C、D、E、F,将两组同时饥饿20 d,分别在饥饿0、3、5、10、15、20 d对A、B、C取样。而D、E、F饥饿20 d后进行16 d的恢复投喂,并在再投喂3、7、12、16 d进行取样,分别测定其体质量、肥满度、肝脏指数以及肝胰脏、前后肠消化酶(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饥饿过程中,中华倒刺鲃幼鱼体质量、肥满度、肝脏指数均呈下降趋势;恢复投喂后,三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2)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在饥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乔秋实 徐维娜 朱浩 刘兆普 刘文斌
采用饥饿后再投喂的投喂方式在室外网箱中用含粗蛋白32%、粗脂肪4%的商品饲料饲喂(4.5±0.2)g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48 d,试验鱼分5组:对照组(每日投喂)、S1F1组(隔日投喂)、S2F2组(隔2 d投喂2 d)、S4F4组(隔4 d投喂4 d)和S8F8组(隔8 d投喂8 d),对各组团头鲂进行生长性能和相关生化指标测定分析。结果显示:S1F1、S2F2组试验鱼增重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现了完全补偿生长;S4F4、S8F8组在摄食期间的特定生长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但增重率最终低于对照组,实现了部分补偿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宋国 彭士明 孙鹏 王建钢 尹飞 施兆鸿
研究了饥饿与再投喂及不同投喂频率对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幼鱼生长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饥饿与再投喂的实验结果表明:条石鲷幼鱼体质量、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与脂肪酶活力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体质量与蛋白酶活力在饥饿6 d后与对照组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杜庆红 陈栩 朱长寿 林永德
在 2 2 5~ 2 7 3℃、盐度 2 4 5~ 2 9 3条件下 ,对养殖大海马 (Hippocampuskuda)进行了饥饿及投喂方式对其生存和生长影响的实验。成鱼 (体长 10~ 12cm)持续饥饿后 10 9d全部死亡 ,死亡高峰在 80~ 84d ;幼鱼 (体长 4~ 6cm)饥饿后死亡高峰在 6 5~ 72d ,97d全部死亡 ;初生苗 (体长 0 7~ 0 9cm)持续饥饿后有两个死亡高峰 ,分别为 3~ 4d和 7~ 8d ,13d全部死亡。成鱼、幼鱼和初生苗的饥饿不可逆点 (PNR ,thePointofNo return)分别为 85d、70d和 7d ;初生苗饥...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高鹏程 周朝生 吴洪喜 胡利华
在水温(16±1)℃、盐度27.6±0.5、pH值7.5~8.3条件下,将体重为(28.47±2.02)g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分别饥饿0(空白对照)、5、10、15和20d(分别记为T0、T5、T10、T15和T20)后再饱食投喂至40d。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刺参的耗氧率呈急速下降、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规律;排氨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氧氮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规律。饥饿结束时刺参的体重,除T5组外,其余各组均显著小于T0组(P<0.05),且各自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耗氧率和排氨率与T0组比较均呈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刺参 饥饿 投喂 耗氧率 排氨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薛明 柯才焕 王德祥 魏永杰
在(25.8±1.7)℃条件下,测定了方斑东风螺(5.25±0.53)g在不同时间(7、15、25和40d)饥饿处理后再投饵30d过程中的生长参数、基本营养成分及组织RNA/DNA比值的变化。饥饿状态下,螺体水分含量逐渐上升,第15天时显著高于对照组;脂肪与糖原含量均下降,并分别于饥饿15d、25d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足肌与肝胰脏中RNA/DNA比值均随饥饿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恢复生长后,除饥饿40d组含水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柳敏海 彭志兰 施兆鸿 罗海忠 傅荣兵 毛志增 陈超
以点带石斑鱼幼鱼为试验动物,进行短期饥饿和再投喂对其生长、生化组成及行为的影响试验。对照组(S0)持续投喂30 d,饥饿组S2、S4、S6、S8和S10分别饥饿2 d、4 d、6 d、8 d和10 d后再分别恢复投喂28 d、26 d、24 d、22 d和20 d,试验设3平行。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点带石斑鱼幼鱼全长、湿重、粗蛋白、粗脂肪、糖类的含量和能值均逐渐减少,粗蛋白、粗脂肪和糖类的相对损失率顺序为糖类>粗脂肪>粗蛋白。再投喂后,S2湿重超过S0(P>0.05);各试验组粗蛋白含量除S10外,均与S0差异不显著(P>0.05);S2粗脂肪含量超过S0组,且差异显著(P<0.05...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锐鑫 刘泓宇 谭北平 董晓慧 迟淑艳 杨奇慧 章双
设置持续投喂组(C,持续投喂8周)、饥饿再投喂组(R,饥饿4周+再投喂4周)和持续饥饿组(S,饥饿8周)3个处理组,研究3种不同饥饿处理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血清生化指标、糖原和糖代谢相关酶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影响,同时在此实验基础上研究草鱼在急性高糖负荷胁迫下的糖耐受能力、糖代谢相关酶和GLUT1的变化规律,旨在阐明草鱼在饥饿及再投喂处理条件下的糖代谢特征。选取初重为(125.35±0.54)g的草鱼,饲养8周后以30 mg/100 g体重的剂量腹腔注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向军 梁拥军 张升利 苏建通 尤宏争 姜志强
采用饥饿不同时间后再恢复投喂相同时间的方法,在温度19±1℃、盐度32±1的条件下,对相同规格的星斑川鲽(26.02±0.30 g)鱼体和粪便的生化组成以及能值等相关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饥饿后再投喂对星斑川鲽鱼体内水分、脂肪和灰分的含量影响显著,对鱼体内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对粪便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影响显著,对粪便中灰分无显著影响;对鱼体能值影响显著,对粪便的能值无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饥饿处理时间越长,各相关指标变化越显著;随着恢复投喂的进行各相关指标逐渐恢复到对照组水平,饥饿处理时间越长,恢复到对照组水平所需要的时间越长。
关键词:
星斑川鲽 补偿生长 饥饿 生化组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姚峰 甄恕其 杨严鸥
在(28±1)℃水温条件下,以4种循环饥饿的投喂方式饲养初始体重为1.58 g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幼鱼,研究其补偿生长和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实验分为四组,第一组每天投喂,为对照组,第二组投喂4 d后饥饿1 d,第三组投喂2 d后饥饿1 d,第四组投喂1 d后饥饿1 d,4种方式分别以C、R1/4、R1/2和R1/1表示,试验持续60 d。结果显示,3个试验组的实际摄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饲料转化效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导致3个试验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下降,体重未赶上对照组,而且饥饿时间越长,体重增长率越低。鱼体的蛋白质、灰分含量未受...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成辉 蔡勋 刘霞 韩志忠 曲立 隋波 吕延玲
将哲罗鱼(Hucho taimen)幼鱼进行7 d、14 d、21 d和28 d的饥饿处理后恢复投喂,研究饥饿和再投喂对其血液生理与生化指标的影响,各组实验期为56 d。结果显示:饥饿过程中哲罗鱼幼鱼血液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和白细胞数均在饥饿14 d后显著上升(P<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樊启学 程鹏 刘文奎
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对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幼鱼前肠、后肠和肝胰脏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20.3~24.8℃条件下将375尾翘嘴鲌幼鱼[体质量(4.22±0.29)g]分为5组,分别饥饿0d(对照组)、4d、8d、12d和16d,饥饿后恢复投喂16d。结果显示,饥饿4d、8d后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显著下降;饥饿12d后,脂肪酶活性仍显著下降;随着饥饿时间延长,消化酶活性变化趋于平缓。恢复投喂后,蛋白酶活性迅速升高,其中肝胰脏蛋白酶活性(除饥饿4d组)升至显著高于饥饿前水平,然后逐渐恢复正常;恢复投喂4d后,除饥饿4d组后肠、肝胰脏及饥饿12d组前肠外...
关键词:
翘嘴鲌 饥饿 再投喂 消化酶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