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6)
2023(9079)
2022(7460)
2021(6584)
2020(5344)
2019(11565)
2018(11075)
2017(19602)
2016(11374)
2015(12217)
2014(12117)
2013(11485)
2012(10530)
2011(9332)
2010(9097)
2009(8328)
2008(7861)
2007(6990)
2006(5858)
2005(5055)
作者
(36742)
(30738)
(30432)
(28800)
(19310)
(14902)
(13680)
(12183)
(11692)
(10611)
(10586)
(10192)
(9981)
(9753)
(9554)
(9550)
(9330)
(9136)
(9005)
(8822)
(7944)
(7591)
(7522)
(7053)
(6917)
(6747)
(6747)
(6690)
(6327)
(6243)
学科
(37388)
经济(37334)
管理(31816)
(28157)
(21823)
企业(21823)
方法(15875)
数学(14002)
数学方法(13886)
(12662)
(12154)
中国(11631)
(11624)
(9047)
业经(8912)
(8565)
贸易(8559)
(8340)
农业(8211)
(7507)
地方(7212)
(7119)
财务(7096)
财务管理(7086)
环境(7014)
(6883)
银行(6811)
企业财务(6755)
技术(6699)
(6548)
机构
大学(157607)
学院(157569)
研究(59668)
(58215)
经济(57023)
管理(55599)
理学(48823)
理学院(48147)
管理学(47084)
管理学院(46824)
中国(42954)
科学(42479)
(41516)
(33708)
农业(33530)
(32633)
业大(32578)
研究所(30583)
中心(26347)
(25954)
(23883)
(22336)
农业大学(22135)
财经(20917)
(20600)
北京(20483)
(20049)
(20004)
技术(19709)
师范(19540)
基金
项目(118052)
科学(90653)
基金(85065)
(79896)
国家(79258)
研究(76487)
科学基金(65077)
社会(47815)
(47123)
自然(45491)
社会科(45262)
社会科学(45252)
基金项目(45188)
自然科(44446)
自然科学(44427)
自然科学基金(43626)
(40844)
教育(34763)
资助(33700)
编号(28734)
重点(27891)
计划(25949)
(25264)
(24723)
(24595)
科研(23830)
科技(23668)
创新(23260)
(22027)
成果(21823)
期刊
(58768)
经济(58768)
研究(39965)
学报(39392)
(36044)
中国(32757)
科学(31482)
大学(27571)
学学(26655)
农业(24040)
(19852)
管理(18551)
教育(16270)
(12975)
(11682)
金融(11682)
业大(11674)
技术(11207)
业经(10738)
经济研究(10574)
(10357)
农业大学(9991)
财经(9887)
科技(9042)
(8514)
问题(7859)
资源(7746)
林业(7672)
商业(7058)
中国农业(6880)
共检索到224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龙章强  彭士明  陈立侨  刘超  张伟  王玥  叶金云  
在室内水温23~26℃的条件下,分别对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幼鱼进行不同时间的饥饿(0d、3d、5d、10d、15d、20d)处理和饥饿20d后的恢复投喂(3d、5d、10d、15d)实验,每个处理组各设3个重复,分别测定其体质量、肥满度、肝体指数、肌肉与血清主要生化组成以及肝脏消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饥饿过程中,黑鲷幼鱼体质量、肥满度、肝体指数均显著性下降(P0.05),而肌肉蛋白含量在饥饿5d以内...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樊启学  程鹏  刘文奎  
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对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幼鱼前肠、后肠和肝胰脏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20.3~24.8℃条件下将375尾翘嘴鲌幼鱼[体质量(4.22±0.29)g]分为5组,分别饥饿0d(对照组)、4d、8d、12d和16d,饥饿后恢复投喂16d。结果显示,饥饿4d、8d后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显著下降;饥饿12d后,脂肪酶活性仍显著下降;随着饥饿时间延长,消化酶活性变化趋于平缓。恢复投喂后,蛋白酶活性迅速升高,其中肝胰脏蛋白酶活性(除饥饿4d组)升至显著高于饥饿前水平,然后逐渐恢复正常;恢复投喂4d后,除饥饿4d组后肠、肝胰脏及饥饿12d组前肠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代金  黄辉  谭德清  朱成科  
在室内水温23~26℃的条件下,分别对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幼鱼进行不同时间(0、5、10、15、20和25 d)的饥饿处理和饥饿后恢复投喂(25 d)试验。结果显示:在饥饿过程中,幼鱼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体重和RNA/DNA比值不断减小。脂肪含量在饥饿前期下降明显,后期下降缓慢;蛋白质含量在饥饿前期下降缓慢,后期下降明显,表明幼鱼是优先利用脂肪作为能量来源,其次再利用蛋白质。饥饿5、10 d组幼鱼的消化酶活性下降显著(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群  李吉方  王晴晴  袁玉仁  温海深  
在水温为17.6±0.2℃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和恢复投喂对许氏平鲉幼鱼肝脏和肠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分4组,每组设3个平行,其中A组为对照组,即在实验过程中正常投喂;B组饥饿5d恢复投喂50d;C组饥饿10d,恢复投喂45d;D组饥饿15d,恢复投喂40d。实验结果表明,蛋白酶、胰蛋白酶随饥饿时间的延长其活性下降明显,脂肪酶活性虽有下降趋势但不明显,而淀粉酶则在饥饿初期活性大幅度上升;恢复投喂后除了肠蛋白酶和肝胰蛋白酶外,其他消化酶活性均达到对照组水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兴华  向枭  向桢  欧仁建  陈俊  冉龙虎  
在室内水温23~26℃的条件下,将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分装于6个饲养桶中,试验设计分为两组,每组3个平行,并依次编号为A、B、C、D、E、F,将两组同时饥饿20 d,分别在饥饿0、3、5、10、15、20 d对A、B、C取样。而D、E、F饥饿20 d后进行16 d的恢复投喂,并在再投喂3、7、12、16 d进行取样,分别测定其体质量、肥满度、肝脏指数以及肝胰脏、前后肠消化酶(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饥饿过程中,中华倒刺鲃幼鱼体质量、肥满度、肝脏指数均呈下降趋势;恢复投喂后,三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2)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在饥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乔秋实  徐维娜  朱浩  刘兆普  刘文斌  
采用饥饿后再投喂的投喂方式在室外网箱中用含粗蛋白32%、粗脂肪4%的商品饲料饲喂(4.5±0.2)g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48 d,试验鱼分5组:对照组(每日投喂)、S1F1组(隔日投喂)、S2F2组(隔2 d投喂2 d)、S4F4组(隔4 d投喂4 d)和S8F8组(隔8 d投喂8 d),对各组团头鲂进行生长性能和相关生化指标测定分析。结果显示:S1F1、S2F2组试验鱼增重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现了完全补偿生长;S4F4、S8F8组在摄食期间的特定生长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但增重率最终低于对照组,实现了部分补偿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宋国  彭士明  孙鹏  王建钢  尹飞  施兆鸿  
研究了饥饿与再投喂及不同投喂频率对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幼鱼生长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饥饿与再投喂的实验结果表明:条石鲷幼鱼体质量、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与脂肪酶活力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体质量与蛋白酶活力在饥饿6 d后与对照组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冯广朋  庄平  章龙珍  黄晓荣  刘鉴毅  段明  侯俊利  
将中华鲟幼鱼持续饥饿43 d,每隔6 d采样1次,研究饥饿期间中华鲟幼鱼血液与肝脏7项酶活力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饥饿期间中华鲟幼鱼血液丙氨酸转氨酶活力波动范围为42.1~134.6 U/L,在第13天与第37天均出现显著下降;天冬氨酸转氨酶活力在饥饿19 d后出现下降,最低值与最高值分别为310.1±52.4 U/L与420.8±83.4 U/L;溶菌酶活力呈现上升趋势,饥饿43 d组与饥饿前期的4个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总抗氧化能力在饥饿19 d后下降至较低水平,饥饿13 d组显著高于饥饿37 d组;肝脏Na+-K+-ATP酶活力在饥饿前期下降,在饥饿37 d后显著升高,与饥饿前期的4个组之...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成辉  蔡勋  刘霞  韩志忠  曲立  隋波  吕延玲  
将哲罗鱼(Hucho taimen)幼鱼进行7 d、14 d、21 d和28 d的饥饿处理后恢复投喂,研究饥饿和再投喂对其血液生理与生化指标的影响,各组实验期为56 d。结果显示:饥饿过程中哲罗鱼幼鱼血液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和白细胞数均在饥饿14 d后显著上升(P<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柳敏海  彭志兰  施兆鸿  罗海忠  傅荣兵  毛志增  陈超  
以点带石斑鱼幼鱼为试验动物,进行短期饥饿和再投喂对其生长、生化组成及行为的影响试验。对照组(S0)持续投喂30 d,饥饿组S2、S4、S6、S8和S10分别饥饿2 d、4 d、6 d、8 d和10 d后再分别恢复投喂28 d、26 d、24 d、22 d和20 d,试验设3平行。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点带石斑鱼幼鱼全长、湿重、粗蛋白、粗脂肪、糖类的含量和能值均逐渐减少,粗蛋白、粗脂肪和糖类的相对损失率顺序为糖类>粗脂肪>粗蛋白。再投喂后,S2湿重超过S0(P>0.05);各试验组粗蛋白含量除S10外,均与S0差异不显著(P>0.05);S2粗脂肪含量超过S0组,且差异显著(P<0.05...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煜  曲焕韬  陈沛  鲁雪报  郭柏福  文志豪  
为探究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ienoti)苗种培育的适宜投喂策略,实验采用5×2双因子设计,通过8周的养殖投喂,研究投喂水平(1%、2%、3%、4%和5%)和投喂频率(2次/d和3次/d)对圆口铜鱼幼鱼[初体重(4.91±0.11) g]生长、体成分组成、消化酶活性和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圆口铜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增加,饲料效率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而递增,但在投喂水平达到3%后趋于平稳。鱼体肥满度和脏体比随投喂频率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当投喂水平不超过3%时,3次/d投喂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均显著高于2次/d组。全鱼的粗脂肪含量随投喂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而全鱼的水分则显著下降。投喂水平对肝脏胰蛋白酶和脂肪酶具有显著影响,当投喂水平超过3%时,投喂水平升高显著降低了肝脏胰蛋白酶的活性,而在3次/d投喂组,肝脂肪酶随投喂水平增加出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投喂水平、投喂频率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圆口铜鱼前肠消化酶均无显著影响。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圆口铜鱼肝脏脂肪蓄积逐渐增多,并诱发脂肪肝,且在同一投喂水平下,3次/d组的脂肪肝症状较2次/d组的症状轻。综上所述,在本研究条件下,以3%的日投喂量每日投喂3次,最有利于圆口铜鱼的生长、消化及肝脏健康。研究结果可为圆口铜鱼苗种的养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兆鸿  彭士明  宋国  孙鹏  尹飞  王建钢  
为研究条石鲷幼鱼在饥饿与再投喂条件下机体各组织和血清中主要代谢酶活性和糖元含量的变化,以平均体质量为(10.0±1.0)g的条石鲷幼鱼为实验对象,实验共设5个处理组,分别为每天投喂(S0)、饥饿3 d(S3)、饥饿6 d(S6)、饥饿9 d(S9)和饥饿12 d(S12),饥饿后再恢复投喂至实验结束,整个实验同期对照30 d。在实验前、饥饿处理后和再投喂后分别取样,检测血清、肝脏和肌肉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变化以及糖元含量。研究结果显示,饥饿与再投喂对血糖、肝糖元含量影响显著(P<0.05),饥饿导致血糖(S12除外)、肝糖元含...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章承军  刘健  陈锦辉  吴建辉  李家乐  王玲  沈和定  
在海水温度8~11℃,盐度20~22,pH7.4~7.9的条件下,将采自福建宁德的5种规格缢蛏(平均壳长0.7cm、1.4cm、2.0cm、4.0cm、6.0cm分别记为N1、N2、N3、N4、N5,其中N1、N2、N3为稚贝)饥饿6d后投喂单胞藻5d,以淀粉酶活力、纤维素酶活力、丙二醛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为指标,研究了饥饿再投喂期间不同规格缢蛏消化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过程,对缢蛏的补偿生长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显示,缢蛏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有随个体增大而下降的趋势,总抗氧化能力随个体增大而升高。饥饿阶段:N1组消化酶活力迅速大幅下降,N2、N3、N4组不同程度升高后下降,N5组在饥饿期间无明显...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苏慧  区又君  李加儿  王永翠  刘汝建  曹守花  
研究了饥饿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消化器官中主要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力的影响。在水温25±0.5℃、盐度20±1条件下,对卵形鲳鲹幼鱼进行短期饥饿处理(0 d、3 d、6 d、9 d、12 d),并分别测定卵形鲳鲹幼鱼的比内脏重与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3种消化酶的活力。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卵形鲳鲹幼鱼的比内脏重不断下降,饥饿第0~6天下降速度最快(P﹤0.01),6 d后下降不显著(P﹥0.05);蛋白酶活力表现为饥饿第0~6天不断上升,第9天下降,第12天又显著升高(P﹤0.01),并且饥饿后的蛋白酶活力始终高于对照组(P﹤0.01);淀粉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程鹏  樊启学  张磊  赵志刚  董俊锋  刘文奎  杜海明  
研究了在20.3~24.8℃条件下分别饥饿0 d、4 d、8 d、12 d和16 d后恢复投喂16 d对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幼鱼摄食、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幼鱼体质量损失率显著增大;肝体指数变小,水分和灰分含量逐渐升高;粗脂肪含量在饥饿前期下降较快,饥饿后期下降速率降低,各饥饿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饥饿后期下降明显,饥饿12 d、16 d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