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46)
2023(5382)
2022(4470)
2021(3995)
2020(3300)
2019(7123)
2018(6753)
2017(12466)
2016(6984)
2015(7213)
2014(6820)
2013(6620)
2012(5977)
2011(5256)
2010(5005)
2009(4570)
2008(4360)
2007(3672)
2006(3074)
2005(2477)
作者
(22690)
(19092)
(19016)
(17697)
(12090)
(9453)
(8358)
(7525)
(7370)
(6643)
(6481)
(6287)
(6205)
(6074)
(6016)
(5809)
(5801)
(5656)
(5572)
(5457)
(5004)
(4619)
(4526)
(4337)
(4210)
(4203)
(4171)
(4135)
(4035)
(3885)
学科
(24751)
经济(24717)
管理(19371)
(19047)
(14616)
企业(14616)
方法(12283)
数学(11201)
数学方法(11114)
(7628)
(7231)
(7188)
(6583)
贸易(6583)
(6436)
中国(6276)
业经(5771)
农业(5395)
技术(4720)
环境(4553)
(4447)
财务(4446)
财务管理(4441)
(4429)
企业财务(4235)
产业(3835)
地方(3759)
(3749)
(3640)
银行(3588)
机构
大学(98352)
学院(97293)
(38744)
经济(38149)
管理(36510)
研究(35733)
理学(33007)
理学院(32593)
管理学(31953)
管理学院(31806)
(27533)
科学(25849)
中国(25036)
农业(22395)
业大(21950)
(19696)
(19606)
研究所(18598)
(15736)
中心(15670)
农业大学(15204)
(13576)
财经(13351)
(13247)
(12395)
(12268)
(12152)
经济学(12027)
实验(11681)
北京(11667)
基金
项目(76361)
科学(59008)
基金(56836)
(54026)
国家(53585)
研究(46554)
科学基金(44197)
自然(31427)
社会(31154)
自然科(30736)
自然科学(30720)
基金项目(30687)
自然科学基金(30220)
(29880)
社会科(29626)
社会科学(29617)
(26152)
资助(22250)
教育(20457)
重点(17667)
计划(17474)
(16313)
(16182)
(16082)
科技(15941)
科研(15857)
编号(15779)
(15362)
创新(15333)
(13810)
期刊
(34943)
经济(34943)
学报(26096)
(23138)
研究(22663)
科学(20900)
大学(18104)
学学(17773)
中国(15880)
农业(15498)
(11329)
管理(11153)
(8465)
业大(7961)
农业大学(6837)
经济研究(6809)
(6543)
金融(6543)
(6533)
业经(6410)
财经(6313)
科技(6026)
技术(5383)
(5357)
林业(5341)
问题(5048)
商业(4979)
中国农业(4640)
教育(4545)
自然(4487)
共检索到127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薛明  柯才焕  王德祥  魏永杰  
在(25.8±1.7)℃条件下,测定了方斑东风螺(5.25±0.53)g在不同时间(7、15、25和40d)饥饿处理后再投饵30d过程中的生长参数、基本营养成分及组织RNA/DNA比值的变化。饥饿状态下,螺体水分含量逐渐上升,第15天时显著高于对照组;脂肪与糖原含量均下降,并分别于饥饿15d、25d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足肌与肝胰脏中RNA/DNA比值均随饥饿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恢复生长后,除饥饿40d组含水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代金  黄辉  谭德清  朱成科  
在室内水温23~26℃的条件下,分别对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幼鱼进行不同时间(0、5、10、15、20和25 d)的饥饿处理和饥饿后恢复投喂(25 d)试验。结果显示:在饥饿过程中,幼鱼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体重和RNA/DNA比值不断减小。脂肪含量在饥饿前期下降明显,后期下降缓慢;蛋白质含量在饥饿前期下降缓慢,后期下降明显,表明幼鱼是优先利用脂肪作为能量来源,其次再利用蛋白质。饥饿5、10 d组幼鱼的消化酶活性下降显著(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吕林兰  董学兴  陶春  朱宇  赵刚  
在(25±2)℃条件下,对体重(15.6±0.84)g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和再投喂的恢复生长实验。实验把异育银鲫分为4组,为Ⅰ组(持续投喂48 d)、Ⅱ组(饥饿8 d后再投喂40 d)、Ⅲ组(饥饿16 d后再投喂32 d)和Ⅳ组(饥饿24 d后再投喂24 d),每组20尾鱼,研究再投喂后体重和体成分(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和灰分)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持续投喂组相比,饥饿8 d后异育银鲫体重下降了13.28%,饥饿16 d和24 d后体重分别下降了22.36%和33.03%。短期饥饿(Ⅱ)组,再恢复投喂8 d后能实现完全补偿生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薛明  柯才焕  王德祥  魏永杰  
在(25.8±1.7)℃条件下,测定了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不同饥饿期(7d、15d、25d、40d)后再投喂(30d)过程中足肌、肝胰脏的抗氧化体系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显示,分别饥饿25d和40d时幼螺两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饥饿25d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较对照组逐渐增强,当禁食达40d时却显著减弱;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力饥饿状态下先略上升后下降,肝胰脏、足肌中分别于饥饿25d和40d时显著降低;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力及谷胱甘肽(GSH)含量随禁食延长均呈下降趋势。恢复...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柳敏海  彭志兰  施兆鸿  罗海忠  傅荣兵  毛志增  陈超  
以点带石斑鱼幼鱼为试验动物,进行短期饥饿和再投喂对其生长、生化组成及行为的影响试验。对照组(S0)持续投喂30 d,饥饿组S2、S4、S6、S8和S10分别饥饿2 d、4 d、6 d、8 d和10 d后再分别恢复投喂28 d、26 d、24 d、22 d和20 d,试验设3平行。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点带石斑鱼幼鱼全长、湿重、粗蛋白、粗脂肪、糖类的含量和能值均逐渐减少,粗蛋白、粗脂肪和糖类的相对损失率顺序为糖类>粗脂肪>粗蛋白。再投喂后,S2湿重超过S0(P>0.05);各试验组粗蛋白含量除S10外,均与S0差异不显著(P>0.05);S2粗脂肪含量超过S0组,且差异显著(P<0.05...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向军  梁拥军  张升利  苏建通  尤宏争  姜志强  
采用饥饿不同时间后再恢复投喂相同时间的方法,在温度19±1℃、盐度32±1的条件下,对相同规格的星斑川鲽(26.02±0.30 g)鱼体和粪便的生化组成以及能值等相关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饥饿后再投喂对星斑川鲽鱼体内水分、脂肪和灰分的含量影响显著,对鱼体内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对粪便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影响显著,对粪便中灰分无显著影响;对鱼体能值影响显著,对粪便的能值无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饥饿处理时间越长,各相关指标变化越显著;随着恢复投喂的进行各相关指标逐渐恢复到对照组水平,饥饿处理时间越长,恢复到对照组水平所需要的时间越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江丽华  朱爱意  苑淑宾  
在室内可控环境下对褐菖鲉进行了不同饥饿时间处理,通过分析饥饿对褐菖鲉消化道指数及肌肉成分的变化情况,研究了饥饿对褐菖鲉消化道指数及肌肉成分的影响。褐菖鲉在饥饿胁迫下,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其肠道萎缩,比肠长逐渐变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比肝重、比胃重、比幽门重指标均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其中比肝重下降幅度最大,饥饿21d的比肝重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了85.033%;饥饿对褐菖鲉肌肉中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变化有显著影响,蛋白质、脂肪含量皆显著下降(P<0.05),水分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灰分含量变化不大,差异并不显著(P<0.0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杜劲松  高攀  刘立志  牛建功  时春明  黄永平  
在水温22~26℃条件下,研究了在不同饥饿时间处理后再投喂对白斑狗鱼(Esox lucius)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设置饥饿14、21、28、35、42 d组和正常投喂对照组,各组饥饿结束后恢复正常投饵,在投喂后以7 d为一个生长阶段,比较各处理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饲料系数,试验周期为56 d。结果显示,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白斑狗鱼的总体重损失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各饥饿阶段体重损失率呈下降的趋势;各饥饿处理组恢复投喂后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程鹏  樊启学  张磊  赵志刚  董俊锋  刘文奎  杜海明  
研究了在20.3~24.8℃条件下分别饥饿0 d、4 d、8 d、12 d和16 d后恢复投喂16 d对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幼鱼摄食、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幼鱼体质量损失率显著增大;肝体指数变小,水分和灰分含量逐渐升高;粗脂肪含量在饥饿前期下降较快,饥饿后期下降速率降低,各饥饿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饥饿后期下降明显,饥饿12 d、16 d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兴华  向枭  向桢  欧仁建  陈俊  冉龙虎  
在室内水温23~26℃的条件下,将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分装于6个饲养桶中,试验设计分为两组,每组3个平行,并依次编号为A、B、C、D、E、F,将两组同时饥饿20 d,分别在饥饿0、3、5、10、15、20 d对A、B、C取样。而D、E、F饥饿20 d后进行16 d的恢复投喂,并在再投喂3、7、12、16 d进行取样,分别测定其体质量、肥满度、肝脏指数以及肝胰脏、前后肠消化酶(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饥饿过程中,中华倒刺鲃幼鱼体质量、肥满度、肝脏指数均呈下降趋势;恢复投喂后,三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2)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在饥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乔秋实  徐维娜  朱浩  刘兆普  刘文斌  
采用饥饿后再投喂的投喂方式在室外网箱中用含粗蛋白32%、粗脂肪4%的商品饲料饲喂(4.5±0.2)g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48 d,试验鱼分5组:对照组(每日投喂)、S1F1组(隔日投喂)、S2F2组(隔2 d投喂2 d)、S4F4组(隔4 d投喂4 d)和S8F8组(隔8 d投喂8 d),对各组团头鲂进行生长性能和相关生化指标测定分析。结果显示:S1F1、S2F2组试验鱼增重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现了完全补偿生长;S4F4、S8F8组在摄食期间的特定生长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但增重率最终低于对照组,实现了部分补偿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怀平  周时强  柯才焕  李复雪  
对波部东风螺幼虫进行不同时间的初次投饵实验,测定了饥饿对波部东风螺幼虫存活、生长及变态的影响。幼虫自身存在一个耐受饥饿不可逆点,实验测得约为105h。饥饿条件下,卵黄作为幼虫早期的内源性营养,对维持幼虫的生存和生长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36h的短时间饥饿并不影响幼虫的生长,但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幼虫的存活率、变态率显著地降低,生长速度明显变慢;幼虫自发变态时间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而延长,二者呈线性关系;饥饿对变态幼虫大小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宋国  彭士明  孙鹏  王建钢  尹飞  施兆鸿  
研究了饥饿与再投喂及不同投喂频率对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幼鱼生长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饥饿与再投喂的实验结果表明:条石鲷幼鱼体质量、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与脂肪酶活力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体质量与蛋白酶活力在饥饿6 d后与对照组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杜庆红  陈栩  朱长寿  林永德  
在 2 2 5~ 2 7 3℃、盐度 2 4 5~ 2 9 3条件下 ,对养殖大海马 (Hippocampuskuda)进行了饥饿及投喂方式对其生存和生长影响的实验。成鱼 (体长 10~ 12cm)持续饥饿后 10 9d全部死亡 ,死亡高峰在 80~ 84d ;幼鱼 (体长 4~ 6cm)饥饿后死亡高峰在 6 5~ 72d ,97d全部死亡 ;初生苗 (体长 0 7~ 0 9cm)持续饥饿后有两个死亡高峰 ,分别为 3~ 4d和 7~ 8d ,13d全部死亡。成鱼、幼鱼和初生苗的饥饿不可逆点 (PNR ,thePointofNo return)分别为 85d、70d和 7d ;初生苗饥...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高鹏程  周朝生  吴洪喜  胡利华  
在水温(16±1)℃、盐度27.6±0.5、pH值7.5~8.3条件下,将体重为(28.47±2.02)g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分别饥饿0(空白对照)、5、10、15和20d(分别记为T0、T5、T10、T15和T20)后再饱食投喂至40d。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刺参的耗氧率呈急速下降、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规律;排氨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氧氮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规律。饥饿结束时刺参的体重,除T5组外,其余各组均显著小于T0组(P<0.05),且各自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耗氧率和排氨率与T0组比较均呈显著性差异(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