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6)
- 2023(1595)
- 2022(1429)
- 2021(1284)
- 2020(1118)
- 2019(2776)
- 2018(2737)
- 2017(4622)
- 2016(3210)
- 2015(3703)
- 2014(3672)
- 2013(3641)
- 2012(3438)
- 2011(3256)
- 2010(3237)
- 2009(2673)
- 2008(2717)
- 2007(2365)
- 2006(2038)
- 2005(1944)
- 学科
- 济(5854)
- 经济(5845)
- 学(5218)
- 管理(5179)
- 业(4692)
- 理论(4589)
- 教学(4066)
- 企(3626)
- 企业(3626)
- 教育(3048)
- 水产(3025)
- 学法(2879)
- 教学法(2879)
- 农(2840)
- 学理(2638)
- 学理论(2638)
- 动物(2401)
- 中国(2343)
- 研究(2310)
- 方法(2193)
- 动物学(1865)
- 财(1633)
- 业经(1629)
- 农业(1576)
- 生(1471)
- 和(1457)
- 及其(1414)
- 数学(1403)
- 数学方法(1318)
- 融(1300)
- 机构
- 大学(42224)
- 学院(41288)
- 研究(19797)
- 农(15108)
- 科学(14760)
- 中国(13613)
- 农业(12479)
- 济(12188)
- 所(12109)
- 经济(11827)
- 管理(11666)
- 研究所(11370)
- 理学(10069)
- 理学院(9924)
- 业大(9832)
- 管理学(9611)
- 管理学院(9554)
- 京(9487)
- 江(8101)
- 中心(8074)
- 技术(8062)
- 院(7859)
- 室(7386)
- 农业大学(7305)
- 省(7052)
- 业(7035)
- 实验(6680)
- 部(6671)
- 研究院(6506)
- 范(6476)
共检索到66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高书堂 刘灼见 邓青
食蚊鱼的饲养、生长、生殖情况概述高书堂,刘灼见,邓青(湖北教育学院430060)(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430072)食蚊鱼(Gambusiaaffinis),在分类学上属形目,胎科,食蚊鱼属。食蚊鱼原产于中南美,最早于1927年由菲律宾的马尼拉引进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丽文 陶万强 关玲 李兴鹏 陈越渠
为促进蠋蝽规模化养殖,在室内测定不同宿主植物和饲养密度对蠋蝽若虫存活率、发育历期和成虫生殖力的影响,并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S(t)=exp(-btc)拟合蠋蝽若虫在不同饲养密度下的存活率曲线。结果表明:蠋蝽若虫的存活率、发育历期和成虫生殖力因不同的饲养条件而异。宿主植物为榆树幼苗时,蠋蝽若虫存活率最高,平均为82.09%;无宿主植物时若虫存活率最低,平均仅达16.38%。不同宿主植物对若虫发育历期无显著影响,而无宿主植物时若虫发育历期延长。不同宿主植物对蠋蝽成虫生殖力影响显著,宿主为榆树时成虫产卵量最大,平均每雌产卵量可达330.89粒,无宿主植物时产卵量仅为96.64粒。以榆树作为宿主...
关键词:
蠋蝽 宿主植物 饲养密度 存活率 生殖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丽娜 张南 解幸承 仵均祥
【目的】明确成虫饲养密度对梨小食心虫寿命及生殖力的影响,为梨小食心虫的室内继代饲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室内继代饲养的梨小食心虫,在雌雄比1∶1条件下,分别设置5,10,15,20和25对5个饲养密度,较系统地观察雌雄虫寿命、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量、后代孵化率等主要生物学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饲养密度为15对时,雌成虫寿命显著低于其他饲养密度下的雌成虫寿命,雄成虫寿命显著高于其他饲养密度下的雄成虫寿命,雌成虫寿命极显著低于雄成虫。饲养密度为5对时,产卵前期显著高于其他饲养密度下的产卵前期,不同饲养密度梨小食心虫产卵期无显著差异。饲养密度为5对时,单雌产卵量显著低于饲养密度为10对、15...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饲养密度 生物学参数 生殖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胜 华进联 于海生 窦忠英
使用人类胚胎皮肤成纤维细胞(hESF)作饲养层,以血清替代物及一些细胞因子作无血清培养基,培养人类胚胎生殖(hEG)细胞。结果显示,在该培养体系下,人类胚胎生殖细胞能够存活、增殖,并表现出干细胞特有的形态学特征,具有很高的碱性磷酸酶(AP)活性,在体外能够保持未分化状态50 d左右。接种hEG细胞后,该体系能够比以前的人类胚胎生殖细胞培养体系形成更多的集落,并且这些集落AP活性维持更久。结果为人类胚胎生殖细胞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一种更为安全的培养方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清 郭慧芳 陈长琨 韩召军 王荫长
测定了不同饲养密度下棉铃虫蛾的寿命和生殖特性。结果表明,棉铃虫成虫的寿命因不同的饲养条件和性别而异。单头饲养时,雌蛾寿命4~37d,平均18.9d;雄蛾5~26d,平均15.8d;雌雄寿命差异不显著。单对瓶养和每笼10对饲养蛾雌雄寿命亦无显著差异。但不同饲养密度下雌蛾或雄蛾寿命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单对饲养蛾产卵量最高达2500粒,最低仅1粒;单对和10对饲养蛾平均每雌产卵量分别为907粒和953粒,两者无明显差异。群体饲养有促使雌蛾提早产卵的作用。单对、10对和30对饲养密度下每雌接受精包数分别为0.94,1.90和0.81个;未交配蛾比例以30对饲养蛾最高,达40%,10对饲养蛾最低,仅达...
关键词:
棉铃虫 蛾 寿命 生殖 饲养方法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权 张东鸣 周景祥 吴莉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文华 廖朝兴
VC聚磷酸酯作为草鱼VC来源的饲养效果文华,廖朝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荆沙市434000)VC(L-抗坏血酸)是动物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必不可少的,由于鱼类缺少合成VC所必需的L-古洛糖酸内酯酶,在体内不能合成VC,故只能通过食物获取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新平 陈永乐 魏成清 刘毅辉 黄善衔 陈炎星
在自然温度、人工环境及人工饲养条件下 ,黄喉拟水龟可以自然产卵 ,产卵高峰期在 5~ 6月份。产卵时间有逐年集中并前移的趋势。饲养 2年半中 ,产卵次数、产卵量及受精率逐年提高 ,产卵量增长了134 % ,受精率提高了 7.8% ,产卵次数增加了 99%。产卵高峰期、受精率高峰期与日粮需求高峰期时间一致。环境的适应及饲料的质和量是决定繁殖力高低的主要因子。
关键词:
黄喉拟水龟 人工饲养 繁殖力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仲琪 周瑞琼 刘志刚
野生亲鳖的人工饲养与繁殖试验刘仲琪,周瑞琼,刘志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荆沙市434000)为探索野生亲鳖的人工饲养与繁殖规律,以提高产卵效果,获得更多的鳖卵,满足新兴的养鳖业对稚鳖的需要,我们于1993年3月至1995年10月,进行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治学 任建设 潘广林 唐仕兴 赵鹏鹏 张军风
选用人工饲养的6对成年健康朱 为试验亲鸟,于2000~2002年在陕西洋县和周至进行了人工饲养条件下朱 自然繁殖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期朱 的营巢、交尾、产卵、孵化及哺育等繁殖行为正常,繁殖成绩较高;2002年平均每对亲鸟产卵3枚,受精率88.9%,受精卵孵化率100%,雏鸟成活率87.5%,每对亲鸟年均繁殖雏鸟2.3只。表明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朱 可以自然繁殖,并已获得成功。
关键词:
朱 人工饲养 自然繁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庆生 吴庆渠 孙宝进.杨永林 张学福
把秸杆粉(稻草70%、花生藤30%)进行氨化处理、发酵,然后以35%和25%的比例掺入全精料中制成配合颗粒饲料,分别饲喂草鱼和罗非鱼。与用全精料饲养比较,两组试验分别节约成本26%和17.37%,但获得的养殖效果相近.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文华 袁明雄 游文章
用秘鲁鱼粉、大豆粕、生大豆粉、棉籽粕、芝麻粕、菜籽饼、米糠饼、米糠、小麦麸和混合麸等 10种常用饲料原料在水族箱中分别饲喂草鱼 12周 ,通过试验鱼的生长、存活、摄食率和饲料转化率及鱼体组成等的变化 ,评价了饲料原料的饲用价值 ,结果认为 :秘鲁鱼粉和大豆粕是草鱼饲料良好的动植物蛋白源 ,但生大豆不宜使用 ;棉、菜籽饼 (粕 )可在草鱼饲料中占主体地位 ,其中棉籽饼 (粕 )不必限量 ,菜籽饼 (粕 )在一龄草鱼种饲料的配比量应慎重 ;米糠是最好的能量饲料源 ;所有单一饲料都不宜长期单独饲喂。
关键词:
草鱼 饲料原料 饲养效果 营养价值评价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程光平 黄钧 吴登华
斑点叉尾鱼回(IctalurusPunctatus)属鲶形目(Sflurifouormes)鱼回科(Icaaluridae)。1984年引入我国,1987年后逐渐形成规模养殖。该鱼在水产品市场中属中档品种。其肌肉纤维细且短,肉质细嫩,久煮不老,可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