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44)
2023(3186)
2022(2625)
2021(2495)
2020(2123)
2019(4497)
2018(4344)
2017(8372)
2016(4901)
2015(5181)
2014(5054)
2013(5129)
2012(4784)
2011(4356)
2010(4196)
2009(3708)
2008(3841)
2007(3373)
2006(2771)
2005(2558)
作者
(16939)
(14285)
(13990)
(13323)
(9154)
(7083)
(6355)
(5415)
(5291)
(5213)
(4865)
(4824)
(4744)
(4669)
(4631)
(4582)
(4241)
(4217)
(4106)
(4038)
(3799)
(3666)
(3568)
(3329)
(3183)
(3155)
(3149)
(3093)
(3073)
(2981)
学科
(14902)
经济(14882)
(12270)
管理(11894)
(9493)
企业(9493)
方法(7974)
数学(7060)
数学方法(6975)
(6346)
(4824)
(4713)
中国(3573)
(3540)
(3381)
财务(3376)
财务管理(3368)
企业财务(3303)
(3131)
银行(3115)
技术(3004)
业经(2994)
(2978)
(2975)
金融(2975)
农业(2914)
(2723)
(2607)
贸易(2607)
及其(2558)
机构
大学(69485)
学院(69160)
研究(28123)
(24625)
经济(24039)
(23790)
管理(21832)
科学(21286)
理学(19455)
农业(19339)
中国(19273)
理学院(19103)
管理学(18562)
管理学院(18439)
业大(16595)
(16533)
研究所(15517)
(14597)
农业大学(12255)
中心(12248)
(11475)
(10771)
(10722)
(10487)
(10456)
科学院(9704)
实验(9669)
(9602)
财经(9464)
实验室(9350)
基金
项目(52133)
科学(39613)
基金(38457)
(36778)
国家(36526)
研究(30819)
科学基金(29551)
自然(21889)
自然科(21412)
自然科学(21392)
自然科学基金(21042)
(21025)
基金项目(20296)
社会(18902)
(18156)
社会科(17963)
社会科学(17958)
资助(16005)
教育(14018)
计划(12629)
重点(12375)
科技(11814)
(11101)
(10908)
科研(10868)
(10762)
(10718)
创新(10365)
编号(10319)
(10291)
期刊
(23817)
经济(23817)
(21951)
学报(21810)
研究(16267)
科学(15994)
农业(15140)
大学(14926)
学学(14654)
中国(13964)
(9038)
(7978)
管理(7517)
业大(7185)
农业大学(6403)
(5825)
金融(5825)
(5749)
财经(4832)
教育(4702)
中国农业(4181)
科技(4144)
(4132)
自然(4074)
技术(4062)
经济研究(4025)
业经(3774)
林业(3743)
自然科(3640)
自然科学(3640)
共检索到96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海峰  樊云茜  段学艳  卫玲  刘博  
旨在了解现有食葵亲本材料的菌核病抗性及抗性配合力,以及用这些亲本材料配制杂交组合后F1的抗病表现,从而为亲本的合理选配提供依据。试验采用6个食葵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6个恢复系为父本,配制36个杂交组合。翌年,种植12个亲本及36个F1,于盛花期接种核盘菌,通过比较亲本间、亲本与F1、F1间的田间发病率、病情指数及相对潜伏期差异,分析了食葵的菌核病抗性及抗性配合力。结果表明:供试的绝大多数亲本材料对菌核病不具备抗性,仅有少部分表现中等抗性,没有发现高抗材料;供试的绝大多数材料从亲本到F1抗病能力明显提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叶烁  郝玲玉  张杰  张鲁刚  
【目的】探讨鉴定大白菜菌核病抗病性的简易方法,为大白菜抗菌核病育种提供借鉴。【方法】以大白菜菌核病样病原菌为接种体,选用抗病品种15S261和15S94、耐病品种14S474和14S265及感病品种14S406、15S64和17S20为试验材料,对大白菜离体叶片和活体幼苗进行抗病性鉴定,并对离体叶片的接种时期、发病温度、接种部位及活体幼苗的接种时期、接种量进行比较,最后利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89份大白菜种质资源进行菌核病抗病性鉴定。【结果】大白菜离体叶片抗病性鉴定的最适接种苗龄为4叶期,最适宜接种部位为叶片正面,最佳发病温度为25℃;活体幼苗抗病性鉴定的最适接种量为直径5 mm的菌丝琼脂块,最适接种苗龄为3叶期。在89份被鉴定的大白菜种质材料中,23份材料表现抗病,38份材料表现耐病,21份材料表现感病,7份材料表现高感。【结论】离体和活体菌丝琼脂块接种方法均能准确鉴定出大白菜的抗病性,其中离体菌丝琼脂块法更经济适用;大白菜种质资源中存在着抗病和耐病材料,可用于抗(耐)菌核病品种的选育。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力游  高必达  廖小兰  黄红  
用草酸毒素作筛选剂处理油菜愈伤组织,获得耐毒素的突变体,分化培养后得到小量再生植株。经用毒素处理离体叶片,油菜菌核病菌菌丝体接种离体叶片和田间植株及田间病圃测定几种方法鉴定显示,所获再生植株与原品系(2242)相比较,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对菌核病的抗性,其F1代材料保持了抗性,F2代材料抗性有一定的分化,但大部分的仍保持了抗性,其中有S11、S21、S23、S24、S25、S26几个材料具有较明显的抗性,可用作抗源和进一步选育抗病良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肖  刘木兰  王峰  张秋平  
为了解决油菜生产中存在的肥料用量过大、菌核病难以防治的问题,探索减肥减药、节本增效栽培技术,以常规早熟油菜湘油420为材料,设置不施肥(CK)、缓释肥减量15%(SCF–15%)、缓释肥减量30%(SCF–30%)、缓释肥减量50%(SCF–50%)、缓释肥全量施用(SCF)与农民常规施肥(NCF)6个施肥处理,并在相应施肥基础上设置配施硅肥的6个处理,比较分析各处理油菜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菌核病抗性,探究缓释肥与硅肥配施对油菜产量及菌核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常规施肥及缓释肥全量施用相比,缓释肥减量15%~30%处理,油菜株高降低了3.22%~10.34%,单株角果数降低了12.36%~26.63%,但收获密度提高了15.39%~50.00%,油菜籽产量与农民常规施肥处理无显著差异;同等缓释肥施用量下配施硅肥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油菜单株角果数和产量,显著降低菌核病自然发病率47.21%,增强油菜菌核病抗性。综合分析,在机械直播种植模式下,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765 kg/hm~(2)(N、P、K的质量比为191.25∶53.55∶61.20)缓释肥并配施600 mL/hm~(2)叶面硅肥(含Si 36 g/hm~(2))能够显著增强油菜菌核病抗性,维持较高的油菜产量,实现油菜减肥减药、稳产增产的目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肖  刘木兰  王峰  张秋平  
为了解决油菜生产中存在的肥料用量过大、菌核病难以防治的问题,探索减肥减药、节本增效栽培技术,以常规早熟油菜湘油420为材料,设置不施肥(CK)、缓释肥减量15%(SCF–15%)、缓释肥减量30%(SCF–30%)、缓释肥减量50%(SCF–50%)、缓释肥全量施用(SCF)与农民常规施肥(NCF)6个施肥处理,并在相应施肥基础上设置配施硅肥的6个处理,比较分析各处理油菜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菌核病抗性,探究缓释肥与硅肥配施对油菜产量及菌核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常规施肥及缓释肥全量施用相比,缓释肥减量15%~30%处理,油菜株高降低了3.22%~10.34%,单株角果数降低了12.36%~26.63%,但收获密度提高了15.39%~50.00%,油菜籽产量与农民常规施肥处理无显著差异;同等缓释肥施用量下配施硅肥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油菜单株角果数和产量,显著降低菌核病自然发病率47.21%,增强油菜菌核病抗性。综合分析,在机械直播种植模式下,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765 kg/hm~(2)(N、P、K的质量比为191.25∶53.55∶61.20)缓释肥并配施600 mL/hm~(2)叶面硅肥(含Si 36 g/hm~(2))能够显著增强油菜菌核病抗性,维持较高的油菜产量,实现油菜减肥减药、稳产增产的目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柴亚茹  丁一娟  周思钰  杨文静  闫宝琴  远俊虎  钱伟  
【目的】菌核病是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引起的一类真菌病害,核盘菌寄主范围广泛,严重危害多种作物的品质。本研究利用寄主诱导基因沉默(HIGS)的方法在寄主中诱导核盘菌致病相关基因的沉默从而增强寄主的菌核病抗性,为菌核病抗病育种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以核盘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铜伴侣基因(copper chaperone for copper/zinc superoxide dismutase,SsCCS)为靶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的结构特点,并利用MEGA6.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通过分别比对拟南芥及核盘菌基因组,选择特异的干扰片段进行扩增;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浸花序法,将HIGS载体转入拟南芥Col-0,通过DNA鉴定以及标记筛选出稳定的HIGS-CCS转基因拟南芥;选取4—5周龄的HIGS-CCS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叶片接种核盘菌野生菌株1980,于接种24 h后统计病斑面积,分析转基因株系的菌核病抗性;通过qRT-PCR分析核盘菌侵染转基因植株过程中SsCCS的表达情况;同时在接种6、12、24 h后利用DAB染色的方法检测转基因植株与核盘菌互作过程中H2O2的积累。【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SsCCS(SS1G_00102)全长为1 010 bp,编码序列长759 bp,共编码253个氨基酸,该蛋白分子质量为27 176.96 Da,等电点(PI)为5.04,与灰霉病菌BcCCS(EDN25358)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同源性达到87%,与拟南芥AtCCS(AT1G12520.1)亲缘关系较远;通过与核盘菌以及拟南芥基因组比对,选择314 bp特异干扰片段,成功构建SsCCS的HIGS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T1及T2代转基因拟南芥接种核盘菌24 h后的病斑面积均小于野生型拟南芥。从T2代中获得3个稳定表达的T3代HIGS-CCS转基因拟南芥株系:HIGS-CCS-5、HIGS-CCS-8、HIGS-CCS-13;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转基因拟南芥在接种核盘菌24 h后,病斑面积显著减小46%—61%;qRT-PCR结果显示核盘菌在侵染转基因植株过程中,SsCCS的表达量显著低于侵染野生型拟南芥。DAB染色结果表明,在侵染过程中,转基因拟南芥植株中H2O2的积累明显少于野生型拟南芥,ROS水平降低。【结论】利用HIGS方法在拟南芥中干扰核盘菌SsCCS的表达能够显著提高拟南芥的抗病性,研究结果为油菜等农作物菌核病抗病改良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勤菲  陈致富  刘瑶  梅家琴  钱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晓娟  张羽  赵辉  
为了更准确、有效地揭示油菜资源遗传多样性,探索SSR和SRAP 2种分子标记在油菜菌核病抗性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采用40对SSR核心引物及陕西理工学院生物学院分子与遗传实验室筛选出的40对多态性高、条带清晰的SRAP引物,对陕西省汉中市农科所经过连续3年牙签茎秆接种试验结合多年的田间抗性表现筛选出的43份菌核病抗性较好的油菜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对2种分子标记揭示的多态性条带数、多态性信息含量(PI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种标记共检测出634个条带,SRAP标记检测的多态性条带数(335)较SSR(287)高,而SSR引物的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较SRAP引物高,分别是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盼盼  李云昌  梅德圣  周梁  李英德  徐育松  胡琼  
菌核病是我国油菜的主要病害,发病严重年份可以造成10%以上的产量损失.寻找菌核病抗源、选育抗病品种一直是油菜育种的重要课题.新疆野芥分布于我国西北部新疆地区,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性病害能力.利用离体叶接种、牙签法侵染和大田自然鉴定等方法,对新疆野芥与甘蓝型油菜的体细胞杂种后代衍生株系进行了抗菌核病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体细胞杂种后代的抗病性高于对照品种中油821、中双4号和中双9号.并通过测定PAL,POD和PPO活性的变化来研究抗病材料的抗性机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建荣  赵丽萍  覃伟  刘家勇  姚丽  吴才文  
以23个甘蔗母本(ROC5为对照)、21个甘蔗父本(69–463为对照)以及他们配制的29个杂交组合(ROC5×69–463为对照)为材料,进行甘蔗褐条病抗性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甘蔗母本间、甘蔗父本间以及甘蔗杂交组合间的配合力存在极显著差异,差异是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抗褐条病平均遗传力大小顺序为母本(95.3%)、组合(93.0%)、父本(79.1%);一般配合力表现为负效应的母本有Pma98–40、崖城93–26、云瑞05–283、粤糖91–976、川蔗19号、ROC10、云蔗06–80、ROC26、湛蔗74–141、K86–110、云蔗03–194和ROC25等12个,一般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建设  朱立宏  张红生  盖钧镒  
以 8种不同胞质类型的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与 9个恢复系配制的 72个不育系杂种及保持系杂种为材料 ,研究了杂交稻对白叶枯病菌主基因抗性的配合力。结果表明 ,杂交稻的抗性以主基因抗性为主 ,但同时也受双亲中与抗性有关的其他加性、显性及上位性基因效应的影响。说明杂交稻的抗性强弱取决于双亲抗性基因互补和累加程度高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万华方  刘瑶  梅家琴  丁一娟  梁颖  曲存民  卢坤  李加纳  钱伟  
【目的】研究人工合成高抗菌核病甘蓝型油菜RB165的几种关键酶编码基因与菌核病抗性的关系。【方法】以RB165及其野生甘蓝抗病亲本BP(Brassica incana)和耐、感病甘蓝型油菜为试材,离体鉴定叶、茎菌核病抗性,并用qRT-PCR对4个病程相关基因(OXO、Cu/Zn SOD、PR2和PR3)在叶片接种0、6、12、24、36 h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参试材料叶片和茎杆的抗病性达到极显著正相关(r=0.93);RB165的抗病性低于RP,但极显著高于耐、感病品(种)系;接种核盘菌后,OXO的表达被抑制,Cu/Zn SOD的表达则先下降后上升,PR2的表达出现2次峰值,PR3的表达被...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志荣  官春云  
选择硫苷性状差异较大、农艺性状和其他品质性状相近的油菜品系967H,967L,04068-4和246009-2为材料,探讨田间自然发生和人工接种条件下油菜硫苷特性与对菌核病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田间自然发生和人工接种条件下,高硫苷品系967H,246009-2的病情指数均极显著小于低硫苷品系967L,04068-4.高硫苷品系在苗期保持较高的SOD,POD,CAT和PAL等保护酶活性,较低的PPO活性和MDA含量.接种菌核病菌后,各品系MDA含量以及SOD,POD,CAT和PAL活性增加,而PPO活性下降,但是高硫苷品系MDA含量和SOD,POD,CAT和PAL活性增幅比低硫苷品系低,PPO...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瑶  丁一娟  汪雷  万华方  梅家琴  钱伟  
【目的】利用甘蓝与甘蓝型油菜的六倍体杂交种为桥梁与甘蓝型油菜回交,从回交种的自交后代中选育理想的甘蓝型油菜个体,是将甘蓝遗传成分转入甘蓝型油菜的一种新策略。调查多份甘蓝型油菜与六倍体的可交配性及杂交种后代的育性,并以油菜菌核病抗性为例,以验证该策略在甘蓝型油菜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潜力。【方法】用菌核病抗性较强的野生甘蓝与甘蓝型油菜中双9号进行种间远缘杂交,采用胚挽救及染色体加倍技术创建A~nA~nC~nC~nC~oC~o六倍体。通过调查六倍体与9份甘蓝型油菜的杂交结实率,分析六倍体与甘蓝型油菜的可交配性。通过调查六倍体与9份甘蓝型油菜的杂交种F_1的自交、自由授粉结实率和菌核病抗性水平,反映杂交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永升  邹成林  黄爱花  郑德波  谭华  韦新兴  莫润秀  黄开健  莫芳华  
以6个玉米南方锈病抗性不同的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双列杂交试验设计方法Ⅱ组配15个杂交组合,对玉米自交系南方锈病抗性进行配合力分析,并估算群体遗传参数。研究结果表明,6个自交系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差异显著,自交系沈139 GCA效应为最大负效应,其次是齐319、双M9和X178;黄C和黄早四表现正的GCA效应。结合杂交组合实际抗病性表现与特殊配合力(SCA)效应进行分析,双M9所组配的各组合抗性表现和SCA效应均较好。群体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该性状广义遗传力为82.54%,性状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同时存在一定的非加性效应,性状表现受环境影响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