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57)
2023(9132)
2022(7040)
2021(6115)
2020(4661)
2019(10343)
2018(10352)
2017(19011)
2016(10804)
2015(12046)
2014(12175)
2013(11830)
2012(11163)
2011(10341)
2010(10519)
2009(9637)
2008(9495)
2007(8664)
2006(8177)
2005(7894)
作者
(35197)
(29387)
(29303)
(27516)
(18783)
(14150)
(13162)
(11479)
(11398)
(10664)
(10204)
(9802)
(9672)
(9633)
(9472)
(8956)
(8806)
(8686)
(8582)
(8535)
(7731)
(7629)
(7480)
(6771)
(6730)
(6722)
(6630)
(6620)
(6096)
(5992)
学科
(49849)
经济(49802)
(25601)
管理(24609)
中国(19716)
地方(18856)
(17937)
(17059)
企业(17059)
业经(14274)
农业(12354)
(11744)
(10742)
方法(10628)
地方经济(10210)
(9449)
金融(9446)
(9407)
银行(9374)
发展(9257)
(9235)
(9203)
(8694)
数学(8469)
数学方法(8390)
环境(8168)
(7977)
贸易(7965)
产业(7932)
(7594)
机构
学院(157569)
大学(153565)
研究(65733)
(62432)
经济(61070)
管理(50499)
中国(48720)
科学(43191)
理学(41702)
理学院(41067)
(40637)
管理学(40203)
管理学院(39934)
(36185)
(35158)
研究所(32851)
农业(32063)
业大(28725)
中心(28640)
(27375)
(26994)
(23878)
(23249)
(22508)
北京(22467)
师范(22169)
(21706)
科学院(21600)
财经(20550)
技术(19970)
基金
项目(101783)
科学(77533)
研究(72085)
基金(69333)
(63258)
国家(62677)
科学基金(50729)
社会(44312)
(43078)
社会科(41888)
社会科学(41879)
基金项目(35973)
(35684)
自然(31947)
教育(31544)
自然科(31137)
自然科学(31118)
自然科学基金(30520)
(29691)
编号(29300)
资助(27433)
重点(24407)
成果(24225)
发展(23207)
(22780)
课题(22323)
(21073)
(20393)
计划(20371)
创新(19870)
期刊
(81762)
经济(81762)
研究(49462)
(41257)
中国(41037)
学报(33021)
农业(28531)
科学(27755)
大学(23809)
学学(22617)
管理(20945)
教育(20452)
(19284)
(17986)
金融(17986)
业经(15766)
(15003)
技术(13870)
经济研究(12714)
问题(11034)
财经(10004)
业大(9759)
(9307)
(8719)
科技(8648)
农业大学(8569)
世界(8414)
图书(7623)
(7605)
商业(7593)
共检索到260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瑞蔓  李茜  孙宇  陈迪  赵洪颜  袁旭峰  朴仁哲  
为探究外源木质纤维素分解菌微生物复合系对食用菌菌糠堆肥腐熟化的腐熟进程,开发食用菌菌糠的肥料化处理技术,将食用菌菌糠与猪粪混合堆制。以未添加木质纤维分解菌复合系的堆肥为对照,探讨木质纤维分解菌复合系对食用菌菌糠堆肥化发酵特性与腐熟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木质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的堆体比不添加对照处理的堆体提前3d达到50℃;堆制结束时,添加木质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堆体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解率分别为17.33%、7.26%和12.02%,为对照堆体的1.08、1.56和1.44倍;从C/N、pH、EC、萝卜种子发芽指数等综合评价,添加木质纤维分解菌复合系的堆肥时间为56d,而对照为66d,添加木质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缩短食用菌菌糠的腐熟进程达10d。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超  苏君伟  于希臣  
以香菇菌糠为研究对象,采用碱化处理、氨化处理和复合处理方式降解菌糠中的碳水化合物,结果表明:复合处理是最佳化学处理方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分别下降9.31%,6.72%,20.36%和16.15%,碱化处理次之,氨化处理最差。复合处理的菌糠通过混菌一次性固体发酵试验,确定菌糠发酵的最佳菌种组合和接种量,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适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料水比和初始pH值。结果表明:采用康宁木霉+酿酒酵母+白地霉菌株组合,接种量为15%,最适发酵时间为72h,料水比为1∶1.2,发酵温度为32℃,初始pH值为5,样品粗蛋白含量最高,可由10.60%提高到2...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震  周顺桂  
高温好氧发酵(堆肥化)技术是实现有机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手段。但长期以来,发酵温度低、腐熟周期长、无害化不彻底等缺点严重制约了传统堆肥工艺广泛应用。超高温堆肥(或称超高温好氧发酵)作为一种新颖的好氧发酵技术,已在工程实践中被证明能够克服传统高温堆肥的诸多缺点;该工艺利用外源添加的超高温好氧发酵菌剂,使堆体温度迅速上升至80 ℃以上并能持续5~7天,在促进堆肥快速腐熟和污染控制等方面展现出优越的技术性能。本文综述了超高温堆肥技术发展历程、核心技术特征以及在堆肥腐熟过程和二次污染控制机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超高温堆肥快速腐殖化、氧化亚氮减排、抗性基因消减、微塑料降解、重金属钝化等多种污染物去除或控制机制等,以期为有机固体废物超高温堆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程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启航  冯瑶  马倩倩  李艳丽  刘元望  李兆君  任艳芳  
【目的】二次发酵是实现鸡粪等养殖废弃物功能价值提高的关键阶段,本研究旨在将前期筛选得到的真菌应用于鸡粪堆肥的二次发酵阶段,探讨其促进二次发酵的效果并对其进行鉴定,为今后鸡粪的高值化与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方法】以鸡粪一次发酵产物为原料,添加实验室前期筛选的2株真菌(分别为FCM1和FCM3)进行二次发酵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原料中加入1%(体积L∶干物质量kg)无菌液体培养基;F1:原料中加入1%FCM1菌液;F3:原料中加入1%FCM3菌液。在二次发酵的不同时期,分析测定堆体温度、pH、电导率(EC)、铵态氮、硝态氮、种子发芽指数以及腐殖酸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相比,添加真菌主要促进了二次发酵阶段快速升温和腐殖化过程快速进行。与未接菌处理相比,真菌FCM3使堆料提前8 d进入升温期,真菌FCM1效果不佳,且在一定程度上延后了鸡粪堆肥的二次发酵。F3处理高温阶段(>50℃)持续了13 d,堆料的GI比对照处理提前25 d达到80%,且腐殖化程度较高(PHA=74.58%,PHA:胡敏酸/总腐殖酸)。相关分析表明,GI与pH、PHA显著正相关,与EC显著负相关。经形态和ITS rDNA测序等方法鉴定,FCM3为链格孢菌。【结论】真菌FCM3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鸡粪堆肥二次发酵的进行,提高堆料的腐殖化程度。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宏雨  谢宝贵  邓优锦  朱坚  赵晨  危国强  江玉姬  
对45种食用菌发酵液、菌丝水提液和醇提液的还原力、清除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部分菌种的发酵产物均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及清除.OH和O2.-的能力;菌丝醇提液的抗氧化活性比菌丝水提液强.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比较45种食用菌发酵液、菌丝醇提液和水提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发酵液、赤芝菌丝醇提液、榆耳菌丝水提液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可以作为潜在的抗氧化剂或保健品开发利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春岚  苏辉兰  黄广上  余炳锋  刘艳  陈小香  李忠芳  
以牛粪堆肥过程中涉及的一种纤维素降解菌——青霉菌为对象,研究在4、15、25和35℃这4种温度条件下,于腐熟堆肥与落叶堆两种培养基质中培养5 d后青霉菌菌落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温度对青霉菌的数量变化有明显影响,在腐熟堆肥和落叶堆中青霉菌菌数变化趋势一致,在4℃时,青霉菌数量分别减少了18.01%和20.62%,而在15、25、35℃时,青霉菌数量都有所增长,尤其是在25℃时,存活量增长最大,分别比实验前增加了8.87和7.58倍。不同培养环境对青霉菌的数量变化也有明显影响,培养5 d后腐熟堆肥中青霉菌的数量为落叶堆中的2.2倍。因此,桂东地区的秸秆还田可通过集中腐熟堆肥的方式提高其纤维素的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建伟  毕江涛  李文兵  贾渊超  毛瑞璠  
【目的】探讨腐熟菌剂与配施辅料对奶牛粪堆肥过程中理化性质及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以奶牛粪为堆肥原料,配施腐熟菌剂与稻壳粉、麦麸、脱硫石膏,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理化性质变化及堆肥结束时菌群结构,阐明腐熟菌剂与配施辅料对堆肥理化性质及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T1~T4处理升温期堆体发酵时长较CK减少1~2 d,高温期(>50 ℃)发酵时长较CK增加2~6 d。T1、T3、T4处理的含水率较CK显著降低(P<0.05)。不同发酵时期堆体电导率均小于4.00 mS/cm。升温期有机质下降42.28%~47.98%,T4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T1~T4处理堆体小白菜发芽指数在高温期和降温期快速升高,显著高于CK(P<0.05)。随堆肥持续,T1~T4处理pH由8.40降为7.30~7.63,全氮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碳氮比由32.31降为9.01~10.90,堆肥结束时T1~T4处理和CK细菌群落在门、属水平上优势菌群相对丰度存在差异。AMOVA分析显示,T1~T4处理和CK细菌群落结构呈极显著差异(P<0.001);MetaState分析显示,存在极显著差异的菌属有: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嗜热纤维梭菌属(Thermoclostridium)、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SAR324_clade(Marine_group_B);CCA分析表明,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理化性状顺序为:OM>EC>TN>pH>MC。【结论】主成分综合得分法评价显示,T3处理,即奶牛粪+菌剂0.1%+稻壳粉1%+麦麸1%,为最佳堆肥方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晟国  彭彦  李茹玉  李展鑫  黄逸豪  王国磊  任竹青  吴健  
为开发畜禽粪便好氧堆肥的高效降解转化和除臭固氮菌剂,进一步提高堆肥效率和品质,通过菌株产酶和除臭能力分析筛选堆肥发酵功能菌株,分别研制了2种复合菌剂(复合菌剂Ⅰ和复合菌剂Ⅱ),探究添加复合菌剂对鸡粪好氧堆肥常规理化指标、纤维素酶和脲酶活性、氮损失、堆肥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实验室前期研制的复合菌剂Ⅲ相比,复合菌剂Ⅰ因含有机物质降解能力较高的菌株,能显著增加堆体纤维酶活性,后期纤维素酶酶活高达4.937 U/g;添加复合菌剂Ⅰ可显著提高堆体温度,最高温度可达65.8℃,比对照组高5.8℃;而复合菌剂Ⅱ因含有除臭能力较强的菌株,能显著降低堆体的脲酶活性和氮损失;添加复合菌剂Ⅱ提高了堆肥产品的总养分含量,堆肥产物总养分可达到5.32%,显著高于对照组(4.52%)。2种复合菌剂均能加快堆肥腐熟,堆肥第7天时,种子发芽指数(GI)值分别为75.12%和75.29%,而对照组GI值仅为47.89%。结果表明,本研究研制的复合菌剂Ⅰ和Ⅱ在鸡粪好氧堆肥应用中有良好的效果,可使堆肥升温、腐熟程度高,增加纤维素酶活性,降低脲酶活性,减少堆肥产物总养分流失和氮损失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秉林  王文丽  李娟  马忠明  
通过研究小麦秸秆添加量对羊粪高温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寻求羊粪高温堆肥时与秸秆的最佳配比,旨在为羊粪快速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羊粪高温堆肥时添加小麦秸秆可以缩短进入高温发酵期的时间,减少氮素损失,加快C/N降低速率,减少有害物质产生;羊粪和小麦秸秆质量分数9∶2处理在堆肥结束时,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较堆肥初期下降幅度最小,分别为33.67%和14.10%,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堆肥初期提高幅度最大,分别为13.84%、8.40%、24.82%、31.34%和5.47%。若以种子发芽指数80%作为堆肥腐熟的评价指标,羊粪和小麦秸秆按质量9∶2堆肥的腐熟速度比纯羊粪提高了1...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娜  郭素娟  张峰  
利用农林废弃物进行堆肥,是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北京市怀柔区板栗落叶、栗蓬、玉米秸秆、牛粪为原料,设置7种不同配比(A、B、C、D、E、F、G),采用有效微生物群(EM)技术,于2008年秋末进行堆肥试验。通过对堆肥过程中堆体的温度、含水率、pH值、NH4+-N、NO3--N、C/N的测定,研究了不同配比对堆肥腐熟度的影响。同时,采用白菜种子发芽指数(GI)评价了堆肥的腐熟度和生理毒性。结果表明:①堆肥过程中,不同配比堆体的温度、NH4+-N和C/N的变化趋势十分相似,均在前14d处于升高状态,之后逐渐下降;处理E(V(板栗落叶)∶V(栗蓬)∶V(玉米秸秆)∶V(牛粪...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学  张福锁  黄焕忠  房敏  
未腐熟的污泥堆肥产品可能对种子发芽和苗期生长产生毒害作用。本研究利用包括水芹菜(cress,Lepidicem sativum L.)在不同堆肥水提取液中的几项指标来指示堆肥的腐熟度。结果表明,不添加猪粪污泥堆肥(TS)和添加猪粪的污泥堆肥(TS-PM)对发芽率、根长和发芽率指数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别。在堆肥初期,添加猪粪的污泥堆肥水浸提液对种子的毒性明显,较不添加猪粪的污泥堆肥要大,但随着堆肥的进行,堆制100d 后,添加和不添加猪粪的污泥堆肥水浸提液对种子发芽率(GR)毒性减少到零。种子发芽率指数(GI)与水提取液中 NH_4-N,WSC/WSN-or,pH 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而与 NO_3...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朴哲  崔宗均  苏宝林  
以畜粪及麦秆作为原料制定高温堆肥体系 ,研究了堆肥化进程中 C/ N比、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及 CO2 等物质的变化特征与腐熟进度关系。结果表明 ,CO2 产生量与堆肥腐熟进度的关系最为密切 ,在整个堆肥制作中下降 90 %左右 ,其中一次发酵期就下降 50 %以上 ,在后期 ,深度熟化阶段稳定在 2 g.kg-1.d-1以下 ;其他指标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堆肥的腐熟进度 ,但均随堆肥材料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而且与腐熟进度关系复杂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泉达  黄惠珠  郑长焰  黄毅斌  李延  
以猪粪和米糠为原料进行高温好氧堆肥,测定堆肥几项腐熟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堆肥后与堆肥前有机物料的碳氮比(T值)、NH4+-N/NO3--N均随堆肥化的进行而下降,种子发芽指数(GI)则上升,T值、NH4+-N/NO3--N与GI呈显著负相关.不同腐熟度堆肥的甜椒盆栽试验表明,施用堆制0、7和14 d堆肥的甜椒,其生物量较施用堆制30和55 d堆肥的处理极显著降低,而施用堆制30和55 d堆肥的甜椒生物量没有明显差异.以35 d堆肥的GI、T值、NH4+-N/NO3--N作为堆肥腐熟度的指标,腐熟指标是GI≥45%、T≤0.65、NH4+-N/NO3--N≤0.6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汪珍川  谢桂先  刘强  袁浩凌  孙锡斌  彭迁  范晶晶  李靖旋  
以猪粪和水稻秸秆为材料,采用发酵槽内堆置,分别设置低量秸秆、高量秸秆和纯猪粪三个处理,分析堆肥33天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和纤维素类等指标的变化,探讨堆肥过程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水稻秸秆对堆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高量秸秆堆肥处理的升温速率最佳,纯猪粪处理的水分散失率大于其他两个处理。堆肥结束时,各处理的p H值为8.46-8.66,电导率稳定在1.4-2.4 ms/cm,E4/E6降至3.12-3.37,堆肥达到了腐熟;高量秸秆处理的(终点c/N)/(初始c/N)介于0.53-0.72,其堆肥效果较好、腐熟程度较高。各处理堆肥产品的全磷含量均有提高;纯猪粪处理的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总降解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三梅  王永飞  亦如瀚  
 对食用菌育种目标及单孢分离、组织分离、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理化诱变、空间诱变、分子生物学等育种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随着生物学的发展,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及分子生物学方法仍然是食用菌育种的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