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99)
2023(8866)
2022(8002)
2021(7661)
2020(6345)
2019(14804)
2018(14901)
2017(28858)
2016(15962)
2015(18050)
2014(17948)
2013(17804)
2012(16155)
2011(14467)
2010(14118)
2009(12718)
2008(12162)
2007(10271)
2006(8833)
2005(7493)
作者
(46781)
(38569)
(38318)
(36317)
(24675)
(18617)
(17465)
(15342)
(14717)
(13712)
(13409)
(12762)
(12125)
(12075)
(11863)
(11824)
(11719)
(11493)
(11055)
(10837)
(9740)
(9399)
(9337)
(8751)
(8629)
(8590)
(8553)
(8491)
(7757)
(7746)
学科
(59221)
经济(59155)
管理(44533)
(41776)
(35029)
企业(35029)
方法(29916)
数学(25864)
数学方法(25570)
(16171)
(14966)
中国(14134)
(13938)
业经(13263)
地方(12154)
农业(10687)
理论(10544)
(10374)
(10283)
贸易(10278)
(9964)
环境(9811)
技术(9801)
(9236)
财务(9178)
财务管理(9163)
(9115)
教育(8693)
企业财务(8679)
(8556)
机构
大学(222557)
学院(220788)
管理(91158)
(81683)
理学(80286)
经济(79818)
理学院(79355)
管理学(77967)
管理学院(77593)
研究(72859)
中国(51490)
科学(49130)
(47556)
(40553)
业大(37798)
(37135)
(34959)
研究所(34423)
中心(32497)
农业(32204)
(30311)
北京(29643)
财经(29044)
(28860)
师范(28550)
(26505)
(26484)
(25035)
技术(24215)
经济管理(23189)
基金
项目(160906)
科学(125154)
基金(115872)
研究(115307)
(101801)
国家(100969)
科学基金(86211)
社会(69734)
社会科(65963)
社会科学(65944)
(63636)
基金项目(62898)
自然(58550)
自然科(57120)
自然科学(57102)
自然科学基金(56062)
(53657)
教育(52268)
资助(47625)
编号(47624)
成果(37807)
重点(35651)
(34703)
(33748)
(33601)
课题(32112)
创新(31290)
科研(31224)
计划(30164)
大学(29607)
期刊
(84897)
经济(84897)
研究(60744)
学报(39810)
中国(37376)
(36819)
科学(35202)
管理(31653)
大学(29172)
学学(27560)
农业(26683)
(24362)
教育(24096)
技术(18526)
业经(14649)
(14214)
金融(14214)
图书(13248)
(13213)
财经(12890)
经济研究(12689)
科技(12020)
理论(11934)
实践(11297)
(11297)
问题(11194)
业大(11182)
(10836)
(10744)
技术经济(10399)
共检索到303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三梅  王永飞  亦如瀚  
 对食用菌育种目标及单孢分离、组织分离、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理化诱变、空间诱变、分子生物学等育种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随着生物学的发展,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及分子生物学方法仍然是食用菌育种的发展方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建民  周志春  
香菇等食用菌在我国具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 ,是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食用菌原料林的培育对于以阔叶树为原料的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重点对食用菌原料林树种的优选、人促更新定向培育、主要原料林树种的丰产栽培以及其采种基地建设等进行述评。根据食用菌原料林培育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技术对策和今后的研究重点 ,包括主要原料林树种的良种选育和扩繁技术、育苗技术、松杉林冠下造林技术和多种食用菌原料林树种混植技术、二代食用菌原料林的萌芽更新技术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段灿星  朱振东  孙素丽  王晓鸣  
食用豆是人类重要的传统食物资源,是中国种植业结构调整、出口创汇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作物。病虫害是影响食用豆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抗性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是控制食用豆病虫害的经济、安全和有效措施。目前,中国已对万余份食用豆种质进行了抗性鉴定与评价,筛选出一批抗性资源,对部分材料进行了抗性遗传和抗性基因定位研究,并育成了一些抗性品种。然而,相对大宗作物而言,中国食用豆抗性育种研究基础薄弱,进展缓慢,导致生产上缺乏高产、多抗、优质的食用豆品种。文中从食用豆抗性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抗性遗传及抗性基因的发掘与分子定位、抗性品种的选育等方面对食用豆抗性育种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长友  田静  范保杰  曹志敏  苏秋竹  张志肖  王素华  
在中国栽培的豇豆属食用豆类主要有绿豆(Vigna radiata)、小豆(Vigna angularis)和豇豆(Vigna unguiculata)。豆象是危害这些食用豆类作物的重要仓储害虫。防治豆象危害最为经济且环保的方法是利用作物本身的抗性培育抗豆象品种。中国豇豆属食用豆类抗豆象育种尚处于起步阶段,分子遗传学研究落后,导致抗豆象新品种选育进程缓慢、育种效率低。本文将从抗豆象资源搜集、抗豆象机理研究以及抗豆象分子标记、抗豆象育种等方面综合阐述绿豆、小豆和豇豆3种主要豇豆属食用豆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期对中国开展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琪  张俊飚  
近几年,韩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在生产方面采用工厂化模式,产量得到大幅提高,但产值没有明显的增速。在贸易方面,韩国尽管存在着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出口企业内部竞争激烈等问题,但对外联系却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强。在与中国的食用菌贸易往来中,虽然整体上中国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但少数食用菌品种如金针菇等,韩国对中国的冲击不可小视。据此,中国应加快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进度,用科技武装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才能继续保持中国食用菌在国际市场上的领先水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国育  高峻  武卫  段学良  黄伟  邵宛芳  李荣春  李丹桐  彭子芸  陈蕊  
根据茶园的生态环境,结合食用菌覆土栽培的技术要求,开展了"茶树与食用菌复合栽培模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茶树和食用菌复合栽培模式具有增加茶园产出与收入;提高茶叶品质与产量;培肥茶园土壤;节省劳力减少支出等优点。为改变茶园种植管理模式单一、总体效益低,改善茶园环境,提高茶园综合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文礼章  
20世纪中期以来,食用昆虫研究的内容日益扩大和加深,人们对食用昆虫利用的意义也有突飞猛进的认识。科学促进生产发展,生产激励科学进步,食用昆虫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已在由描述性研究或比较零散的理论研究逐步走向系统化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一、发展的阶段性1.自...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雪  戢晓峰  伍景琼  
构建合理高效的农产品物流网络,是实现农产品流通与增值并促进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构建云南省食用菌物流网络,分析了2004—2015年食用菌产业数据,揭示了食用菌产业的分散化、边缘化、不均衡的空间分布特征。从资源状况、社会经济、交通区位3个方面提出了物流节点等级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货运联系强度模型确定轴心城市辐射范围,构建了以昆明市、曲靖市、楚雄州为中心城市圈,辐射带动滇东北、滇南的滇中食用菌物流圈和以大理州为物流核心、辐射带动滇西北地区的滇西食用菌物流圈。并以此形成云南省食用菌轴辐式物流网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暴增海  王文广   马洪静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路等学  王龙  秦杰  
在深入调查研究甘肃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甘肃省目前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甘肃省未来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目标,以及完成该目标所必须进行的项目和保障体系的建设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雪  戢晓峰  伍景琼  
构建合理高效的农产品物流网络,是实现农产品流通与增值并促进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构建云南省食用菌物流网络,分析了2004—2015年食用菌产业数据,揭示了食用菌产业的分散化、边缘化、不均衡的空间分布特征。从资源状况、社会经济、交通区位3个方面提出了物流节点等级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货运联系强度模型确定轴心城市辐射范围,构建了以昆明市、曲靖市、楚雄州为中心城市圈,辐射带动滇东北、滇南的滇中食用菌物流圈和以大理州为物流核心、辐射带动滇西北地区的滇西食用菌物流圈。并以此形成云南省食用菌轴辐式物流网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敏  胡继连  
作为农业循环经济的代表性产业,中国食用菌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出现了新变化,工厂化大规模集中生产方式发展较快。但近三年的产量数据表明,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生产主体仍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种植户。通过实地调研与对比观察法,文章分析了山东省食用菌种植户的相对优势、自身缺陷及生存战略,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文章首先指出,食用菌种植户的竞争优势在于低生产成本与高生产灵活性。继而分析了影响种植户生存能力的负面因素,即:议价能力低、技术与操作水平低、外部交易成本高、销售渠道有限、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并指出为了提高生存能力,种植户采取了差异竞争、合作化及多元经营的生存策略。最后,从进一步降低成本与优化合作模式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雪丽  刘华  
文章对河北省现代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栽培技术和栽培面积、产量和产值、品种及生产布局、产业竞争力、产销一体化经营等。指出河北省发展现代食用菌产业的有利条件是: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菌棒原料丰富,能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气候适宜、菌种丰富;产业体系化发展日益健全;物流流通体系日益完善。分别从经济可持续、技术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等3个方面分析食用菌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河北省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研究思路是:强化政府职能,为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支持农户进行合作化经营,强化商品质量管理;加快新技术研发,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延长产业链,努力提高保鲜加工工艺水平,倡导...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何剑为  娄虹  回晶  郑方亮  刘剑利  
近年来食用菌生产企业对栽培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我们通过教学实践,在分析传统食用菌栽培学教学模式弊端的同时,对其进行改革创新,引入新的授课方式,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与优化,针对当下大学生普遍缺乏劳动锻炼,动手能力较差,被动接受知识的特点,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完成食用菌栽培学实验,使学生能够改变被动学习的习惯,从而提高他们顺利完成科学研究任务的效率和能力。同时结合市场需求,通过与企业合作等方式使科研工作更贴近市场需求,培养出既能迎合市场以及企业需求,也可投入科研创新的优秀人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芬  蔡衍山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贸易现状和加入WTO后该产业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挑战,提出了6个方面的应对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