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52)
2023(6459)
2022(5631)
2021(5342)
2020(4481)
2019(10355)
2018(10140)
2017(18979)
2016(10525)
2015(11907)
2014(11421)
2013(11547)
2012(10692)
2011(9661)
2010(9278)
2009(8213)
2008(7888)
2007(6668)
2006(5990)
2005(5028)
作者
(30955)
(26015)
(25761)
(24441)
(16336)
(12524)
(11844)
(10033)
(9888)
(9211)
(9051)
(8776)
(8307)
(8053)
(8005)
(7890)
(7819)
(7555)
(7396)
(7349)
(6413)
(6390)
(6389)
(5997)
(5905)
(5858)
(5786)
(5551)
(5326)
(5255)
学科
(43911)
经济(43876)
(24827)
管理(24509)
方法(17168)
地方(16930)
(16800)
企业(16800)
(16028)
数学(15300)
数学方法(15041)
农业(11454)
业经(10182)
中国(9843)
(9768)
地方经济(8265)
环境(7695)
(7649)
技术(6296)
理论(6112)
(6109)
贸易(6105)
(5995)
(5937)
(5780)
(5442)
(5353)
资源(5237)
农业经济(4731)
(4444)
机构
学院(141830)
大学(139659)
(54961)
经济(53643)
研究(52293)
管理(52290)
理学(45638)
理学院(45014)
管理学(43890)
管理学院(43647)
中国(38075)
科学(36045)
(32233)
(30596)
(27205)
业大(26243)
农业(25217)
研究所(25204)
中心(24907)
(22461)
(22145)
(21245)
师范(21012)
(19367)
(19255)
北京(18688)
(17932)
财经(17636)
师范大学(17081)
科学院(16794)
基金
项目(105132)
科学(82151)
研究(74870)
基金(74152)
(66621)
国家(66091)
科学基金(55816)
社会(45837)
(44754)
社会科(43302)
社会科学(43289)
基金项目(40303)
自然(37640)
自然科(36627)
自然科学(36618)
(36342)
自然科学基金(35895)
教育(33634)
编号(30251)
资助(29835)
(24576)
重点(24477)
成果(22811)
(22113)
(21726)
课题(21706)
计划(20630)
创新(20424)
科研(20376)
发展(19127)
期刊
(60977)
经济(60977)
研究(37988)
中国(30598)
(29044)
学报(25652)
科学(23812)
农业(20492)
大学(19136)
学学(18007)
管理(16982)
教育(15955)
(15715)
技术(13800)
(11670)
资源(11390)
业经(10752)
(8669)
金融(8669)
经济研究(8659)
问题(8253)
(8023)
科技(7698)
统计(7434)
业大(7378)
技术经济(7105)
财经(7014)
(6984)
(6937)
图书(6734)
共检索到208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杜红亮  陈百明  
我国历来较多关注食物中的粮食,而忽视畜产品、水产品等其它食物类型,使得在分析地区食物生产能力时出现较大的偏差。区域间的土地利用统筹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加强对地区间食物生产能力差异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从各类食物的折算入手,以县为研究单元,从土地生产食物的现实能力、持续能力和潜力3个角度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计算方法,旨在对各县的食物综合生产能力进行定量计算,其中现实生产能力、持续生产能力、产出潜力分别考虑的要素有单位食物生产用地的生产能力和食物生产用地变化指数,生产基础稳定性、生产能力稳定性和投入-产出能力,单位食物用地的食物生产潜力和食物用地的增长潜力。在此基础上,首先统一折算各类型食物为等谷量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白云涛  林巧文  
文章首先对河北省农业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其次对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了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3类因素10个指标,同时选取2004~2014年上述10个指标的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农药使用量与粮食总产量高度相关,对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大;其它影响因素按照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列为: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业从业人员、农村用电量、人均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它们都与粮食产量中度相关,对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较大。最后提出充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慧军  吕丽华  李英杰  孙世刚  王桂荣  
本文基于历年来河北粮食生产的统计资料,分析了1949年以来河北省粮食生产发展的变化趋势,以及影响粮食产量增长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单位面积产量、有效灌溉面积、耕地面积、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与粮食产量均呈显著相关;科技创新水平在粮食生产中起重要作用。提出了河北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四项战略措施:即推动粮食生产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依存型"转变;科学利用和严格保护农业资源;增强集约运作能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通过粮食生产优惠政策的支持,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世刚  李英杰  张建斌  
以3年滑动平均数为基础,对1995-2006年河北省山前平原耕地面积、灌溉条件、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例的变化趋势和1996-2007年河北省粮食作物审定品种区试产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进而对该区域2009、2015和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未来该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呈上升趋势。此结果是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持续提高单产和严格保护耕地、推广节水技术基础上的,如果背离这些原则,粮食生产能力则有可能出现下降的情况。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运忠  安爱迎  
乐亭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南部,总面积1308平方公里,总人口4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35万人,共有耕地94.32万亩,人均耕地1.91亩,是河北传统的农业大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亮  陶红军  
首先阐述了林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然后借助1990~2004年湖北省的林业数据,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湖北省林业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得出林业中间消耗和各项物质投入对林业产出的弹性,并按弹性大小对林业各项物质投入的重要性进行了排序。研究结论是湖北省林业生产应该增加中间消耗的投入,并且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林地地力,实现林业的电气化和机械化生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陶文星  杨子生  罗妮  
根据云南省1996~2006年的耕地资源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云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耕地资源禀赋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是80.28%,经济投入水平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是11.88%,说明耕地资源禀赋因素是影响云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首要因素,经济投入水平次之。耕地资源禀赋对粮食生产的约束作用主要体现为耕地数量的多少和耕地质量的优劣。为了保障边疆山区省份的粮食安全,需要坚定不移地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大力改造和提高耕地资源质量,积极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努力增大经济技术投入水平。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胡德仁  刘亮  
根据生均教育支出成本模型的构建及其他影响教育投入相关因素的分析,设计了可以衡量各地区客观能够承担的教育投入水平的模型,并以各地区实际的教育投入与客观能够承担的教育投入之比来衡量各地区教育投入努力程度。通过对河北省2007年样本县的数据分析,认为河北省地区间小学教育投入努力程度差异较大,一些地区的小学教育投入不足的原因是地方政府的投入努力程度不够,而不是财力不足。并提出完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东  罗红云  
文章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0个省份2006—2020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评价,运用Dagum基尼系数揭示了八大综合经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区域差异及来源,采用核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链法对其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6—2020年全国及八大综合经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均实现显著增长,但具有一定的空间非均衡特征,超变密度是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其次为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整体具有上升空间,在空间溢出效应下具有等级跃迁的潜力,但较难出现跨越式跃迁。应进一步增强农业投入产出效能,强化农业科技文化支撑能力和经济效益产出能力,有利于实现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鹏  黄良港  
湖北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状况对全国粮食安全格局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粮食安全视角,分析了湖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及潜力,并就如何提升湖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表明:通过实施五大工程、着力打造粮食核心产区以及重点提升六个能力能有效的提升湖北省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湖北省的粮食在10年内增产500万t。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解宗方  张伟  
河南省是产粮大省,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途径研究为河南省粮食生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全国粮食生产也有借鉴意义。通过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现状与动态进行分析,显示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呈现上升态势。2010年粮食总产5437万t,是1978年粮食总产2097.40万t的2.5倍。粮食总产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单产的提高,近十年来河南粮食总产的增长主要靠小麦、玉米产量的增长实现的。在分析河南省粮食生产现状与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挖掘中低产田增产潜力;加强科技集成能力和转化能力建设,提高农民科技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魏静  郑小刚  葛京凤  杜长友  
研究目的:客观确定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影响因素权重系数。研究方法:以统计年鉴和实地调查资料为数据来源,根据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影响因素与已发生征地交易价格的相关性确定各影响因素权重系数。研究结论:此方法不仅使征地区片的划分更具客观性,并且通过各影响因素相关程度的对比,提高征地区片划分的可信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课题组  
近几年,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有所提高,人均占有粮食居全国前列。目前,制约粮食生产潜力发挥的主要因素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业集成技术严重缺乏,限制生产能力发挥;水土流失,耕地有机质含量下降;惠农政策尚未完善“;一事一议”制度遭遇困境。应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支持;集中力量整体连片建设,争取用5-7年的时间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服务;通过增加供给抑制农资价格上涨;进一步完善“两免三补”及相关政策;健全“一事一议”制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慧秋  
本文主要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通过对影响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六个主要因素与粮食实际产量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及定性分析,实证考察了各个因子不同时期对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亮  胡德仁  
本文从中国教育财政分权的视角探讨了地区间农村小学教育投入差异的影响因素,使用河北省2007年136个县的财政和教育数据,选择能全面反应财政能力与财政需要的一系列指标,考察这些指标与农村小学教育投入的相关性。认为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并没有给予地方政府足够的激励,农村小学教育经费出现"挤出效应"。并就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