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68)
- 2023(7630)
- 2022(6367)
- 2021(5806)
- 2020(4917)
- 2019(10796)
- 2018(10435)
- 2017(20004)
- 2016(10953)
- 2015(11659)
- 2014(11581)
- 2013(11562)
- 2012(10479)
- 2011(9484)
- 2010(9204)
- 2009(8340)
- 2008(7904)
- 2007(6877)
- 2006(5867)
- 2005(5119)
- 学科
- 济(42671)
- 经济(42632)
- 管理(30682)
- 业(30463)
- 企(22384)
- 企业(22384)
- 方法(21416)
- 数学(19401)
- 数学方法(19261)
- 财(14392)
- 农(13937)
- 学(12083)
- 中国(10587)
- 农业(9805)
- 贸(9608)
- 贸易(9605)
- 收入(9426)
- 易(9331)
- 业经(9185)
- 制(7986)
- 产业(7607)
- 结构(7546)
- 环境(7328)
- 务(6992)
- 财务(6980)
- 财务管理(6965)
- 地方(6867)
- 银(6684)
- 企业财务(6632)
- 银行(6624)
- 机构
- 学院(160239)
- 大学(160081)
- 济(65938)
- 经济(64905)
- 管理(59365)
- 研究(58522)
- 理学(52922)
- 理学院(52275)
- 管理学(51207)
- 管理学院(50954)
- 中国(42797)
- 科学(41580)
- 农(41377)
- 京(34056)
- 业大(33489)
- 农业(33322)
- 所(32004)
- 研究所(30119)
- 财(27619)
- 中心(25763)
- 财经(22925)
- 江(22382)
- 农业大学(22250)
- 经(21108)
- 院(21102)
- 北京(20926)
- 经济学(20693)
- 科学院(19441)
- 省(18989)
- 经济学院(18987)
- 基金
- 项目(120664)
- 科学(93906)
- 基金(90126)
- 家(84365)
- 国家(83750)
- 研究(74717)
- 科学基金(69817)
- 自然(49727)
- 社会(49231)
- 自然科(48589)
- 自然科学(48570)
- 基金项目(48540)
- 自然科学基金(47743)
- 社会科(46891)
- 社会科学(46880)
- 省(46434)
- 划(40403)
- 资助(36458)
- 教育(33039)
- 重点(28154)
- 计划(26560)
- 编号(26354)
- 部(25714)
- 发(25194)
- 创(24811)
- 科研(24447)
- 科技(24082)
- 创新(23445)
- 业(21737)
- 国家社会(21602)
共检索到216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秀清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亚玲 易福金 熊博
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突出表现为肉蛋奶产品消费的增加。这一变化带动畜牧业快速发展,进而导致豆粕饲料需求以及作为豆粕生产主要副产品的豆油产量增加。本文借助ED模型(Equilibrium Displacement Model)对以上相关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对中国植物油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居民不断增长的肉蛋奶产品消费量将会通过畜牧业生产扩张和现代化使豆油产量增加,从而给非大豆类植物油国内供给带来挤压效应。本文研究结论对油料作物种植户和
关键词:
肉蛋奶产品 畜牧业 豆粕 豆油 植物油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琚润涛 唐增 高晶
本研究对甘肃省2000-2014年居民人均食物虚拟水消耗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甘肃省人均食物虚拟水消耗量从2000-2014年呈上升趋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动物产品的消费量在总的食物消费结构中比重增加。2014年甘肃人均食物虚拟水消耗量是481.83 m3,低于同期的全国人均水平。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动物产品消费增加,导致虚拟水消耗增加。若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要求的膳食平衡标准,未来甘肃省居民年人均食物虚拟水消耗量将增加133.42423.85 m3,这给原本水资源短缺的甘肃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万纯
进入新时代,尤其是提出“大食物观”以来,随着我国多元化食物供给能力的日益增强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均不断优化且差距不断缩小;分区域看,绝大部分地区食物消费结构得到了优化。但同时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优化还面临一些问题,如部分群体和部分地区食物摄入失衡,多元化食物供给保障压力大,部分地区食物有序快速流通存在障碍等。基于此,应从消费端、供给端、流通环节发力,通过进一步完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提升食物流通效率等,优化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营养健康水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全世文 张慧云
本文在相似性度量方法的基础上定义了食物消费结构收敛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检验方法。基于粮农组织的食物平衡表数据,本文分别计算了跨期和跨地区的食物消费结构相似性,进而检验了中国食物消费结构是否已经收敛到稳定状态。研究发现,中国食物消费总量虽然有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趋势,但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在2006年前后已经基本完成,此后进入了缓慢调整的阶段,且营养结构先于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到稳定状态。当前,收入增长对中国食物消费结构调整的驱动作用已经非常微弱。谷物、肉类和果蔬类的供能结构变化在中国食物消费结构调整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国与典型国家的食物消费结构也早在2000年前后或更早就已经趋同到了稳定状态。中国三大营养要素的结构几乎完全趋同于日本和韩国,但食物消费结构与两国的趋同程度只达到且稳定在80%左右。对中国未来食物消费需求的预测要更加重视中国食物消费模式的特殊性。
关键词:
食物消费结构 结构升级 结构相似性 收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翠玲 强文丽 牛叔文 王睿 张赫 成升魁 李凡
随着食物生产及消费系统的变革,可持续的食物消费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议题。1978—2017年中国人均食物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导致人均食物消费的水资源消耗量、耕地资源需求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均呈增加趋势。因此,本文利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在满足膳食营养需求的基础上,探讨经济及资源环境成本最小的食物消费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在仅考虑热量、蛋白质及脂肪等宏量营养素约束时,得到的食物消费结构较为单一,而加入微量营养素约束时,食物结构多样性显著增加,但食物消费比例仍需优化;在营养组成和食物结构双重约束下所得的食物类别及消费量均趋于合理。(2)优化的食物消费结构与中国当前消费相比,畜禽肉类在热量和蛋白质供给中的比重显著下降,豆与坚果类和奶类在蛋白质供给中的比重增加。(3)与中国当前及其他典型食物消费结构相比,优化的食物消费结构在满足营养的基础上,经济及资源环境成本均较低,表明该优化结构满足可持续食物消费的目标。(4)优化的食物消费结构将使中国人均食物消费的水资源消耗量、耕地资源消耗量、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分别减少312.2 m~3/年、256.0 m~2/年、425.1 kg/年。中国的现状是农业资源日益稀缺,通过倡导合理的膳食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减轻资源环境压力,而且对食物消费引发的各类健康隐患具有改善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姚阳 蒋琳琳 王洁
伴随着居民收入增加而引起的膳食结构升级对食物生产用地需求的影响越来越大。根据居民食物摄入数据分析了1961-2009年间我国食物生产用地需求的变化情况及膳食结构因素对其变化的贡献率,并预测了不同膳食模式下我国人口高峰年食物生产用地的需求状况,结果如下:我国人均食物生产用地需求以1984年为节点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v"字型变化趋势,在居民日常摄入的5大类食物中,人均谷类和豆类消费所需农地面积出现下降,而人均动物性食物、蔬菜和纯能量类食物消费所需农地则呈上升态势;我国食物生产用地总需求总体上以1984年为界分为先稳定发展后急速增长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我国食物生产用地总需求量保持在12.5亿亩/年左右...
关键词:
膳食结构 食物生产用地 贡献率 食物安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隆玲 田甜 武拉平
城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离开农业进城务工,其收入分布随之也发生了变化,这将对我国的粮食需求产生重要影响。利用广东、浙江、山东、四川、河南和北京6省(市)农民工的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不同收入组农民工食物消费的收入弹性,探讨收入分布格局变化对农民工食物消费支出的影响,揭示农民工的食物消费特点。结果表明,收入分布格局不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提高时,食物消费支出和各类食物消费量会显著增加;仅低收入农民工或仅高收入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提高时,食物消费支出和各类食物消费量也会增加,但增幅较小;中等收入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提高时,食物消费支出和各类食物消费量的增长幅度最大。此外,将各类食物折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应恒 王善高 严斌剑
中国食物系统不仅是保障全体国民食物安全的核心,而且对全球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等也有重要影响。为了深入理解中国食物系统的演化及其如何确保14亿人吃饱吃好吃出健康的重要价值,本文在解构食物系统概念、特征的基础上,核算了中国食物系统经济规模及其结构,首次构建了中国食物系统的流程图,明确中国食物系统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随后利用多年的投入产出表,分析近三十年中国食物系统的结构变化,分析了食物原料生产、食品加工、食品运销和餐饮、食物废弃物处理等子系统的演化过程,并从消费需求、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三个方面分析了演化的动力。最后,根据需求指向提出中国食物系统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中国食物系统的未来趋势。
关键词:
食物系统 演化机制 流程结构 需求指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立志 方静
本文以德国为比较对象,探索食物消费的变化规律并获取对中国的有益启示。在未来的时间内,中国居民食物消费应既注重数量安全又应考虑结构合理性,本文可为制定这方面的相关引导性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改善,中国国内居民食物消费进入了新的阶段,如何总结并借鉴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食物消费升级模式,对科学提升中国居民食物消费水平和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盼盼 白军飞 刘晓洁 成升魁
食物浪费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消费端是造成食物浪费的重要环节,且呈日趋严重的趋势。消费端的食物浪费主要分为家庭食物浪费和在外食物浪费;消费端的食物浪费对国家粮食安全、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均产生不同的影响;影响消费端食物浪费的重要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因素、人口特征、消费者的行为与意识等。目前对消费端食物浪费的研究多采用称重(或估算)和计量模型等方法,仍需要通过发展更合理的量化方法、建立更完整的理论模型、提出更完善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入探究。此外,减少消费端食物浪费需要从政府、社会、个人等多角度出发,促使多方利益相关者形成合力应对消费端食物浪费问题。
关键词:
食物浪费 消费端 影响与行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全世文 张慧云
本文采用结构相似度方法分析了中国、日本、韩国的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以及国家之间食物消费结构趋同的情况,重点说明了中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过程的特殊性。结果显示,中国、日本、韩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过程存在明显差异。2010年以前,中国食物消费结构已经先于消费总量达到稳定状态。国家之间的食物消费结构并不会持续趋同,而是在趋同到一定程度以后开始异化。目前,中日、中韩之间的食物消费结构相似度分别为77.14%和73.62%,未来将逐渐步入下行通道。近10年来,中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已经逐渐脱离了日本和韩国的消费模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食物消费模式,其典型特征表现为:谷物、肉类和蔬菜的供能比更高,植物油、糖类的供能比更低。日本和韩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将逐渐减弱,对中国未来食物消费需求的预测要更加重视中国模式的特殊性。
关键词:
食物消费 结构升级 结构相似度 趋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汪希成 谢冬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已发生巨大变化,但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2017年我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合理性与空间差异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一是虽然我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已从过去的相对单一转变为多样化结构,但是截至2017年仍然有多种食物的消费量小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摄入标准;二是我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在不充分的前提下又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这主要与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习惯与食物的可获得性有关;三是我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总体上存在全局空间正相关性;除食用油以外,其余食物消费都存在局部正向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加强营养运动;二是培养居民平衡膳食消费理念;三是增强居民食物获取能力;四是丰富食物供给;五是利用食物消费集聚效应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红利 高峰
文章利用1990~2013年间的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数据,在对食物消费结构变动影响农业发展的机制总结基础之上,利用VAR模型针对食物消费结构变动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的结果显示:食物消费结构变动的确会对农业总产值的变化产生影响,并且不同食物消费对农业总产值产生影响的程度与方向也存在差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利伟 徐增让 成升魁 许世卫 张宪洲 余成群 孙维 武俊喜 曲云鹤 马杰
食物消费量调查是分析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特征,判断食物安全形势以及开展营养干预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选取西藏典型农牧区(拉萨、日喀则、山南和那曲地区),基于2010年农、牧户调研数据,重点分析了西藏农村地区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特征及营养摄入水平。数据结果显示,研究地区膳食营养结构仍待完善。其中,糌粑、大米、面粉仍然是农、牧居民主要食物消费构成部分。肉类和奶类消费较高,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它食物消费种类中,如蛋类、猪肉、禽肉、豆制品、水果等需求明显不足,是导致居民膳食结构不均衡的主要原因,这与当地农村居民的饮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