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32)
2023(8828)
2022(7703)
2021(6888)
2020(6191)
2019(14364)
2018(14185)
2017(27954)
2016(15474)
2015(17945)
2014(18110)
2013(18305)
2012(17438)
2011(15935)
2010(15840)
2009(15014)
2008(15151)
2007(13793)
2006(11838)
2005(10551)
作者
(49944)
(41701)
(41606)
(39719)
(26658)
(20252)
(19043)
(16349)
(15898)
(14877)
(14265)
(14212)
(13551)
(13331)
(13260)
(13225)
(13155)
(12354)
(12281)
(12219)
(10656)
(10526)
(10262)
(9601)
(9559)
(9367)
(9362)
(9313)
(8574)
(8490)
学科
(69929)
经济(69848)
管理(43289)
(41820)
方法(39601)
数学(35713)
数学方法(35308)
(33589)
企业(33589)
(18138)
(17577)
(17426)
中国(15875)
(12923)
贸易(12921)
(12501)
业经(12319)
地方(11880)
(11576)
农业(11552)
财务(11545)
(11519)
财务管理(11506)
企业财务(10959)
(10196)
理论(9913)
(9660)
金融(9658)
(9406)
银行(9356)
机构
大学(240084)
学院(235468)
(96061)
经济(94051)
管理(87965)
研究(82289)
理学(76272)
理学院(75377)
管理学(73847)
管理学院(73432)
中国(61207)
科学(54033)
(51280)
(50049)
(43873)
(43625)
业大(41125)
研究所(40126)
农业(40107)
中心(38107)
(36189)
财经(35372)
(32208)
北京(32171)
经济学(30339)
(29631)
(29294)
师范(29191)
(27813)
经济学院(27704)
基金
项目(159478)
科学(123937)
基金(116627)
研究(108239)
(104389)
国家(103600)
科学基金(87022)
社会(67780)
社会科(64289)
社会科学(64266)
(61782)
基金项目(60742)
自然(59325)
自然科(57952)
自然科学(57928)
自然科学基金(56910)
(53429)
教育(51026)
资助(50714)
编号(42022)
重点(36868)
(36117)
成果(34616)
(33558)
科研(32023)
(31923)
计划(31798)
教育部(30223)
创新(30036)
课题(29829)
期刊
(98502)
经济(98502)
研究(64947)
学报(46547)
(43540)
中国(43156)
科学(39179)
大学(34106)
(34060)
学学(32397)
管理(29908)
农业(29220)
教育(21667)
(19775)
金融(19775)
技术(19740)
财经(18055)
经济研究(16376)
(16128)
(15434)
业经(15116)
统计(14550)
问题(13771)
(13219)
(12549)
技术经济(12507)
业大(12074)
决策(11739)
(11498)
理论(11241)
共检索到341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凤廷  何应娇  王林  
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给食物应急保障带来了挑战,提高政府应急治理能力成为当今时代的重大课题。运用扎根理论和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挖掘食物应急保障的影响因素,从营养活性、物流活性和食用活性三个维度建构食物应急活性概念,利用模糊物元分析方法对食物应急活性进行测度,并以郑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所选取数据和实证结果来看,郑州市食物应急活性集中在0.557~0.737之间,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具体表现为,食物的营养活性介于0.3~0.8之间,食物中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素含量较低;食物的物流活性介于0.7~0.9之间,食物应急物流总体比较畅通,但是食物物流网络中仍有堵点;食物的食用活性介于0.3~1.0之间,面包等即食食品食用便利性优势更明显,小麦和稻谷食用便利性较差。为优化应急食物储备品类和结构、完善家庭应急食物储备建议清单、提升物资储备效能,应针对不同场景对应急食物进行营养干预,及时打通应急物流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在保障实物储备的基础上推进生产能力储备,并因地制宜地研发优质营养、便于运输、适口方便、种类丰富的应急食物。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华  蔡建明  杨振山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及饮食需求多样化,城市食品安全正在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为探寻城市与食物之间的关系,论文应用食物生态足迹的概念提出其测算方法,并以北京为研究区域进行实证分析,从供需平衡的角度,测算了供养北京城市所需要的食物生态足迹变化。研究发现,尽管人均食物生态足迹仍然相对稳定在0.127 hm2左右,但北京食物生态足迹总体增长迅速,已从1993年的1.18×104km2增加到2010年的2.94×104km2,达到北京市国土面积的1.79倍,并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随着北京内部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食物承载力不断降低,北京也会不断将其食物赤字转移到外埠区域,来维持食物生态足迹的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悦中山  李树茁  费尔德曼  
论文建构了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概念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社会融合包括文化融合、社会经济融合和心理融合三个维度,其中社会经济融合是方向无涉的,而文化融合和心理融合具有双向性。概念将市民纳入研究视野,为农民工融合状态的评估提供了标尺,有助于对农民工社会融合现状的准确理解。论文的重要发现包括:农民工文化融合的首选策略是融合策略,心理融合以融合型和融入型为主,制度障碍是导致农民工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重要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钱刚毅  佘廉  纪丰伟  
本文基于应急执行力的行政特征与内涵,提出一个包含时间、资源、过程、决策以及技术5个维度以考量政府应急执行力的分析框架,旨在超越突发事件或灾害的具体形式,从整体性视角刻画政府应急执行力的不同构面并为应急执行力的体系构建提供指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鑫   刘凯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概念复杂且尚没有达成一致,容易引发中国食物政策实践偏差。为提升大食物观下的粮食安全治理水平,基于归纳总结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政策缘起、不同食物类型的政策优先序、“多元化”的四重内涵,本研究对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概念进行了界定,即在确保食物供给保障优先序的治理体系下,为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通过有序利用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各类国土资源、促进各类食物生产技术共同进步、丰富食物进口渠道等方式,拓展食物来源的复杂系统。本研究通过分析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构建的挑战,提出其构建对策,包括同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耕地管理精细化程度、降低林牧渔业在非耕地生产的边际成本、探索差异化农业产业发展模式、调整大豆玉米国际供应链格局。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积家  方燕红  
采用自由分类法,以实龄相同的智力正常儿童为参照,考察低、中、高年级弱智儿童常见食物的概念结构,比较弱智儿童与正常儿童概念发展的异同。结果表明:弱智儿童的概念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概念联系类型由以SF联系为主向以分类学关系为主转变,概念发展趋势与正常儿童相同,但在速度和水平上却大大落后于正常儿童。教育与环境在弱智儿童的概念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道亮  傅泽田  
分析了可持续食物安全的基本内涵 ,建立了可量化的我国可持续食物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我国可持续食物安全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食物安全的水平、质量和可靠性一直稳定提高 ,并基本处于安全状态 ,可持续性和公平性则出现波动和下降的趋势。我国食物安全下一步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提高农民收入 ,储备农业生产能力 ,保护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 ,发展持续农业 ,这是我国未来能否实现可持续食物安全的根本。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解纯营  赵文武  徐海亮  安艺明  
本文以世界食物消费和经济发展关系为研究内容,借助数据拟合方法,探讨不同时期世和食物消费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①食物消费量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大而增大,②3大营养成分比例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现出不同的关系,糖类比例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大而增大,蛋白质比例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没有明显的函数关系,均值在发展程度国家间食物消费结构有不同的特征,发展中国家糖类比例高于发达国家,脂肪比例低种发展程度国家间的差异并不显著。本文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研究揭示粮食安全与粮食消费的国未来农业和食物消费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泽慧  钟太洋  
[目的]食物保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但目前国内研究与国际存在着较大差距,文章旨在对食物保障概念及其测度指标与方法进行系统梳理,以期为我国食物保障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和总结归纳法,对不同时期食物保障概念及其内涵、不同空间尺度下测度指标与方法进行综述。[结果](1)宏观尺度研究以食物数量安全为主要目标,利用各国研究机构、统计部门专业数据库数据计算食物保障综合得分,食物供需平衡表、全球饥饿指数、食物不足发生率、全球食物安全指数等为典型指标;(2)中观尺度研究从空间可达性和社会均等性两方面识别某一地区、城市是否存在食物沙漠;(3)微观尺度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家庭、个人食物消费情况以及应对食物不安全状况所采取的措施,美国家庭食物安全调查、家庭食物不安全状况调查、家庭食物多样性调查、食物消费评分、应对策略等为典型方法。[结论]今后我国食物保障研究应有如下转变:(1)研究对象上,由单纯的粮食安全向包括肉、蛋、奶、水产品、水果和蔬菜等所有食物在内的食物保障转变;(2)研究尺度上,由以宏观国家层面食物供给能力为主逐步向宏观和微观研究兼顾转变;(3)研究内容上,除关注食物数量安全,更注重食物质量安全、流通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在食物沙漠、食物损失、食物浪费等方面应有更多的关注;(4)研究方法上,结合国际经验开发设计符合我国国情的微观层面食物保障评价指标与方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昕儒  陈永福  
本研究基于国家统计局2007~2009年城镇居民住户调查中不同收入层次农民工样本,运用二次型近似理想需求系统模型(QUAIDS)对其家庭食物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部农民工样本的各类食物支出弹性均显著为正,且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工的粮食和蔬菜的支出弹性值呈增加趋势,畜产品呈减少趋势,食用油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农民工的各类食物自价格弹性均显著为负,且总体来看农民工对食用油的价格变化最为敏感,但低收入家庭对蔬菜的价格变化更为敏感。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政府有必要确保城镇地区食物供应总量和增量,尤其是要制定确保蔬菜、粮食和食用油预期增量有效供给的相关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晓茹  姜会明  
食物是人类生存与获取营养的来源之一,国家居民食物消费水平与结构不仅同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联系,而且还是衡量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吉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自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食物消费水平与结构也得到相应改善。但与城镇居民、与其他发达省份农村居民相比,食物消费的水平与结构仍存在很大差距,与国家阶段性目标相比,差距更大。而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在食物消费方面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农村居民在食物供应链中既是食物的供应者又是食物的消费者,在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中既包括了自给自足的部分,又包括市场上购买的一部分。作为农业大省的吉林,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清锋  喻子牛  
以埃及伊蚊幼虫为材料 ,比较了食物和非食物颗粒对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致病能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食物 (Pharmamedia)和非食物性颗粒 (活性炭及Carmin)皆能显著提高伊蚊幼虫对苏云金芽胞杆菌以色列亚种商品制剂的抵抗力 ,颗粒物的这种作用与其营养功能无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叶初升  李慧  
中国经济增长开始步入新常态,应该特别关注经济增长质量。本文从发展理念出发将经济增长质量界定为经济增长过程中所蕴含的发展质变即可行能力的提升,提出了经济增长质量的分析模型。然后,以结构方程模型为工具,依据全国样本数据测算了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并对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可行能力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过度追求GDP反而会偏离发展的根本目的;教育对于提高人们的可行能力贡献最大;过大的收入差距有碍人们可行能力的提升;我国人口的可行能力分布存在着显著的结构特征;西部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最高,中部最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童万亨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们常用“中国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来说明解放以来我国农业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但也说明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即我国农业面临着的压力巨大。福建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6%,耕地只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3%。...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莉  赵一夫  
本文通过对大陆和台湾地区居民食物消费变迁的比较分析,总结得到大陆和台湾地区食物消费变迁特征,主要结论:一是大陆和台湾地区居民食物消费随经济发展呈现阶段性变化,以富裕水平为分水岭,人均食物消费总量随经济发展呈先增后降趋势;参考台湾地区发展趋势,在跨越小康生活阶段后,大陆人均食物消费总量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二是达到温饱水平后,口粮消费量随经济发展呈下降趋势。参考台湾地区趋势,未来大陆居民口粮消费量仍呈下降趋势。三是动物性食物消费量随经济增长呈递增趋势。但台湾地区数据显示,达到富裕水平后,动物性食物消费量随经济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四是大陆和台湾地区居民植物性食物消费占比较大,但呈逐年递减趋势,动物性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