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2)
- 2023(10626)
- 2022(9536)
- 2021(8980)
- 2020(7512)
- 2019(17624)
- 2018(17675)
- 2017(34997)
- 2016(18844)
- 2015(21164)
- 2014(21291)
- 2013(21197)
- 2012(19146)
- 2011(17282)
- 2010(16786)
- 2009(15258)
- 2008(14574)
- 2007(12394)
- 2006(10778)
- 2005(9248)
- 学科
- 济(75929)
- 经济(75831)
- 管理(52955)
- 业(50565)
- 企(41741)
- 企业(41741)
- 方法(37679)
- 数学(33032)
- 数学方法(32701)
- 农(20715)
- 中国(19423)
- 财(18953)
- 学(16915)
- 业经(16087)
- 地方(15863)
- 农业(13567)
- 贸(13060)
- 贸易(13055)
- 制(12788)
- 易(12621)
- 理论(11983)
- 和(11864)
- 环境(11502)
- 务(11370)
- 财务(11310)
- 财务管理(11293)
- 技术(10883)
- 企业财务(10752)
- 银(10199)
- 银行(10159)
- 机构
- 大学(265597)
- 学院(264199)
- 管理(109090)
- 济(105974)
- 经济(103729)
- 理学(95876)
- 理学院(94845)
- 管理学(93198)
- 管理学院(92745)
- 研究(86625)
- 中国(63146)
- 京(56119)
- 科学(55091)
- 财(46228)
- 农(43158)
- 所(43101)
- 业大(41275)
- 研究所(39657)
- 中心(38718)
- 财经(38101)
- 江(36468)
- 北京(35226)
- 经(34751)
- 范(34483)
- 师范(34156)
- 农业(33896)
- 院(31664)
- 经济学(31526)
- 州(29664)
- 财经大学(28600)
- 基金
- 项目(188447)
- 科学(148374)
- 基金(137869)
- 研究(136218)
- 家(120084)
- 国家(119107)
- 科学基金(102774)
- 社会(85805)
- 社会科(81322)
- 社会科学(81300)
- 基金项目(74280)
- 省(73146)
- 自然(68115)
- 自然科(66481)
- 自然科学(66468)
- 自然科学基金(65250)
- 教育(61748)
- 划(61432)
- 资助(57279)
- 编号(55512)
- 成果(43458)
- 部(41571)
- 重点(41538)
- 发(39356)
- 创(38625)
- 课题(37281)
- 科研(36300)
- 创新(36051)
- 教育部(35568)
- 人文(34999)
- 期刊
- 济(112905)
- 经济(112905)
- 研究(76440)
- 中国(44062)
- 学报(42249)
- 科学(39335)
- 农(38688)
- 管理(38050)
- 财(32549)
- 大学(31795)
- 学学(30054)
- 农业(27356)
- 教育(25647)
- 技术(21640)
- 融(19598)
- 金融(19598)
- 业经(19368)
- 经济研究(18480)
- 财经(17685)
- 经(14978)
- 问题(14833)
- 图书(13991)
- 理论(13689)
- 业(13437)
- 科技(12877)
- 技术经济(12841)
- 商业(12691)
- 实践(12678)
- 践(12678)
- 现代(11996)
共检索到369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五六 赵昕东
在食品通胀周期背景下,使用城镇住户抽样调查数据及AIDS-ECM模型对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动态及福利损失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长期中分类食品价格上涨会增加自身消费支出,而抑制其它分类食品消费支出。短期中通过食品消费结构调整实现动态均衡,且收入层次越高调整速度越显著,食品结构越均衡;其次,长短期中食品质量越高其支出弹性越高,且高质量食品支出弹性随收入层次增加而增加。短期自价格弹性较长期弹性敏感,高质量食品自价格弹性在中、高收入层才显著;再次,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的福利具有周期性特征,粮食、肉禽类食品消费福利构成食品消费福利主体,通胀期的福利损失大于收缩期的福利获得,在长短期中食品消费福利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梁凡 陆迁 同海梅 孙小丽
本文采用1995-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数据,运用AIDS模型对不同收入组的食品消费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收入增加,粮食消费趋于下降,收入弹性逐渐减小,自价格弹性从缺乏弹性变为富有弹性;蔬菜对于高收入人群已成必需品,对中低收入人群仍是奢侈品,中、低收入组价格弹性绝对值较大;肉禽类已成为食品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收入提高,收入弹性从单位弹性变为缺乏弹性,且中等收入组肉禽类自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大于低收入者。
关键词:
食品消费 AIDS模型 弹性 城镇居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志刚 李腾飞 许前军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利用一个嵌入时间路径的LA/AIDS模型,探索了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转变规律。结果显示,城镇居民主要食品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渐进式转变,其转变期为1994—1995年。从需求弹性值变化来看,肉类从奢侈品转变为必需品,发生了本质变化,其消费量逐年上升。粮食和禽蛋类一直是必需品,其弹性值变化不大,消费量逐年下降。而水产品仍是富于弹性的奢侈品,但其弹性值逐渐下降,并趋于必需品。
关键词:
城镇居民 消费结构 结构转变 时间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沈辰 穆月英
依据2005~2012年我国31个省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和价格数据,运用AIDS模型测算了食品消费支出和价格弹性系数,并基于所得结果讨论了居民食品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以及食品消费变动态势。在对各类食品消费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的同时,结合膳食营养发展目标对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进行了评价,分析了食品消费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的主要结论是:未来粮食、油脂消费受支出影响有限,消费份额趋于减少;在外用餐、奶及奶制品、水产品消费是今后食品消费主要增长点,消费份额趋于增加;肉禽及制品、蔬果、蛋类消费将保持较快增速。除水产品、奶及奶制品和蛋类自价格弹性较大外,多数食品受自身价格的影响较小。目前食品消费发展方向与未...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同海梅 梁凡 陆迁
基于1994-2012年陕西省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数据,运用AIDS模型,分析了城镇居民总体和不同收入组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探讨了陕西省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禽类、水果类和奶类的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奶类消费的价格弹性大于1。随着经济的发展,各收入组的粮食消费收入弹性与价格弹性均呈现下降趋势;低收入组肉类、蔬菜、水果的收入弹性均高于同期高收入组的收入弹性,而肉类的消费价格弹性却低于高收入组,其变化趋势也呈现出明显不同,但总体呈现"肉类+蔬菜+主食"的饮食结构。因此,根据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特征陕西省应该在全面稳定食品价格的同时,要特别关注价格富有弹性的奶类;继续加大对水果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郭新华 夏瑞洁
本文利用1995-2007年数据,考察了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行为的变动。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食品消费观念的改变及消费制度的变迁等因素显著影响城镇居民食品消费行为。城镇居民食品消费行为变动呈现出:恩格尔系数逐渐下降,食品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居民食品消费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东、中、西部地区间食品消费行为差距明显等基本趋势。
关键词:
恩格尔系数 食品消费 食品安全 消费制度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碧波 李娜
本文以湖南省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1993-2012年间湖南城镇居民收入和各类食品消费情况,来对湖南省城镇居民食品的消费结构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随收入水平的提高,主食性食品消费比例在下降,营养类食品消费和在外就餐的比例在上升,人们越来越追求饮食的质量、饮食的便利性和饮食的健康性。以此为基础,从各类食品支出结构、法律、收入结构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湖南省城镇居民食品消费与生产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利
运用Eviews模型与Excel图表,根据山西省2001年到2007年间的各类食品消费数据的变动情况与全国平均食品消费水平的对比,研究了山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变化曲线,发现食品价格的变化不但影响了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同时带来了城乡消费差异的变化。
关键词:
消费水平 食品消费 城乡消费差异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香玉
在南京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行为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对在外就餐与食品消费结构的关系,以及在外就餐行为进行经济学分析。研究发现,在外就餐的形式决定在外就餐与在家就餐的结构差异,在外就餐的原因也影响着在外就餐的形式选择,工作餐、家庭聚餐和社交聚餐三种目的的就餐分别受到时间的约束、收入的约束和社会因素的制约。总体来看,在外就餐与在家就餐消费结构的差异,将导致统计数据中粮食消费的高估、肉类和蔬菜消费数据的低估。
关键词:
在外就餐 食品消费结构 消费行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常伟 顾海英
农场动物福利不仅是伦理问题,还关乎食品安全。文章将农场动物福利纳入食品安全议题之内,考察了消费者的农场动物福利认知对其支付意愿及政策诉求的影响。研究表明,尽管当前我国消费者对农场动物福利认知还不充分,但仍有81.42%的消费者对农场动物福利存在一定的支付意愿,平均支付溢价达19.24%,消费者关于农场动物福利的认知对其农场动物福利支付意愿及政策诉求存在显著影响。这一结论表明,我国已存在通过市场激励手段或是政府规制手段改善农场动物福利,进而提升居民食品安全的基础条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伟伟 陆迁
基于2007至2012年中国省级相关数据,利用集中度指数方法,分解收入对食品支出不平等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存在较严重的食品支出不平等,且有加剧趋势;收入平均值和收入差距对食品支出不平等有强化效应,而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食品支出常量则为削弱效应。其政策含义是短期内政府可通过食品补贴等手段缓解低收入人群食品支出不足的状况;而长期内应谋求缩小收入差距的持续收入增长方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缓解食品支出不平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邵民智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理论对上海城市居民食品结构内涵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食品消费类各分项支出对恩格尔系数发展进程的影响,探讨了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规律。文中探索使用灰关联递进排序结构的分析方法,揭示了各分析要素的灰关联度排序的动态变化趋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昕东 汪勇
本文利用2007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CHIPS),运用二次几乎完美需求系统(QUAIDS)模型和补偿变量法,实证分析了食品价格上涨对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家庭消费行为与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面对食品价格上涨,低收入家庭倾向于维持原有食品消费数量而减少其它商品消费数量。而高收入家庭倾向于减少一些高档食品消费而维持其他商品消费数量。另外,食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家庭福利的影响程度高于高收入家庭,以食品价格上涨20%为例,低收入家庭福利损失9.05%,而高收入家庭福利损失仅仅为5.91%。因此,政府要充分考虑到低收入家庭在面临食品价格上涨时所表现出的脆弱性进而制定相应的福利政策,以帮助低收入群体抵御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向东,咸志礼,文兼武
近几年,农民的饮食结构在调整中得到改善。然而,由目前温饱型的食品结构向小康型的食品结构过渡,面临着粮食与收入的双重制约。我们必须在允许的范围内寻找比较合理而又符合实际的食品消费模式,并作出审慎的选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昕东 王勇
引入家庭的收入水平、抚养比、参加医保状态、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和职业层次等人口特征变量建立QUAIDS模型,定量研究了不同特征的城镇家庭面临食品价格上涨时承受能力的差异及其原因,同时通过政策模拟比较价格补贴和收入补贴的补贴效率和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和食品消费的不平等还很严重,相比于价格补贴,收入补贴是更好的政策选择,有针对性地对弱势群体采取收入补贴政策将以较小的财政成本实现政府的目标。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