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8)
- 2023(12917)
- 2022(10469)
- 2021(9527)
- 2020(7783)
- 2019(17613)
- 2018(17187)
- 2017(32283)
- 2016(17362)
- 2015(19470)
- 2014(19209)
- 2013(19347)
- 2012(18249)
- 2011(16595)
- 2010(16812)
- 2009(15670)
- 2008(15862)
- 2007(14189)
- 2006(12845)
- 2005(12156)
- 学科
- 济(88034)
- 经济(87939)
- 业(77081)
- 企(68599)
- 企业(68599)
- 管理(63857)
- 方法(32425)
- 业经(28795)
- 农(28182)
- 中国(27338)
- 财(24992)
- 数学(24471)
- 数学方法(24363)
- 地方(20175)
- 农业(20076)
- 务(18289)
- 财务(18269)
- 财务管理(18251)
- 技术(17744)
- 贸(17384)
- 贸易(17366)
- 企业财务(17308)
- 易(16921)
- 制(16893)
- 和(15454)
- 策(14853)
- 划(14356)
- 发(13765)
- 银(13412)
- 银行(13398)
- 机构
- 学院(259219)
- 大学(253593)
- 济(120433)
- 经济(118572)
- 管理(101017)
- 研究(93516)
- 理学(85446)
- 理学院(84575)
- 管理学(83734)
- 管理学院(83234)
- 中国(75534)
- 京(55313)
- 财(53988)
- 科学(52840)
- 所(47484)
- 农(46728)
- 研究所(42520)
- 财经(42350)
- 中心(41340)
- 江(40219)
- 经(38612)
- 经济学(36903)
- 农业(36624)
- 业大(35818)
- 北京(35766)
- 经济学院(33237)
- 院(33167)
- 州(31761)
- 范(31305)
- 财经大学(31108)
- 基金
- 项目(163005)
- 科学(130290)
- 研究(122313)
- 基金(119444)
- 家(103756)
- 国家(102797)
- 科学基金(88701)
- 社会(81466)
- 社会科(77480)
- 社会科学(77464)
- 省(63274)
- 基金项目(62090)
- 自然(54252)
- 教育(53859)
- 自然科(53029)
- 自然科学(53016)
- 自然科学基金(52163)
- 划(52131)
- 资助(48610)
- 编号(47705)
- 发(41073)
- 成果(38011)
- 业(37861)
- 部(36926)
- 创(36907)
- 重点(36861)
- 国家社会(34852)
- 发展(33907)
- 创新(33745)
- 课题(33452)
- 期刊
- 济(143321)
- 经济(143321)
- 研究(83022)
- 中国(56971)
- 农(45372)
- 管理(43999)
- 财(43472)
- 科学(36204)
- 学报(34950)
- 农业(32086)
- 融(27554)
- 金融(27554)
- 大学(27502)
- 学学(26098)
- 业经(25037)
- 教育(24657)
- 技术(24260)
- 经济研究(23176)
- 财经(21973)
- 业(19954)
- 经(19184)
- 问题(18701)
- 世界(16656)
- 贸(16517)
- 技术经济(15813)
- 国际(14843)
- 现代(13317)
- 商业(12607)
- 经济管理(12340)
- 经济问题(12015)
共检索到412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科林·G·布朗 约翰·W·朗沃斯 斯高特·瓦尔德龙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存根 温平丽 丁晓
从中原肉牛带的形成与发展看中国肉牛业的兴起张存根温平丽丁晓一、肉牛生产的区域布局变化近15年来,中国肉牛生产的区域布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个变化趋势是肉牛生产由牧区向农区转移,第二个变化趋势是农区又以中原肉牛带的发展为最快。(一)肉牛生产的区分根据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穆玉军
食品质量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负责的系统工程,政府督导、部门监管、企业自律、消费者监督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艳涛
本文针对我国加工食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企业规模小、加工原料基地建设滞后、质量安全关键控制技术发展落后、行业标准及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关键词:
加工食品 质量安全 农产品加工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唐爱慧 陶冶 冯开文
食品质量安全作为民生之本始,终为各个历史时期所重视。新中国成立之后,各种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从顶层规范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不断向好。同时以媒体为代表的社会第三方力量积极参与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弥补法律监管的盲点,与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相适应。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整体呈现出不断改善的态势。本文主要以历史资料和期刊论文为依据,对这一趋势进行了初步的概括和总结。
关键词:
食品质量安全 监管 法律 媒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修湖
中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包括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近几年来,国家相继组织实施了“一个计划、两项工程”工作,即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目的是确保城乡消费者能够吃上安全放心的“菜篮子”产品;两个工程:一是“三绿工程”——通过开展绿色消费、绿色通道、绿色市场确保食品流通业的质量安全,一是“食品放心工程”——重点是抓好食品源头污染治理和市场准入两个环节,使食品安全状况得到改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黎继子 周德翼 刘春玲 蔡根女
近年来 ,食品安全、食品供应链管理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食品供应链产生的背景和在不同阶段的四种类型 ,并分析了食品供应链的电子商务模式 ,以及基于质量安全的食品供应链信息追踪的发展状况。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戚亚梅 李祥洲 郭林宇 李艳 廉亚丽
随着食品安全风险全球化与媒介化社会的发展,食品质量安全国际舆论对于一国产业和贸易发展的影响日益重要。本文分析了食品质量安全国际舆论的成因、其不同于其他舆论的特点以及可能产生的后续影响,结合其他国家食品安全信息与舆情①工作的经验,针对中国如何应对食品安全国际舆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食品质量安全 国际舆论 应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存根
随着我国肉蛋奶动物食品产量的迅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动物食品的质量问题正逐步引起高度重视。作者在论述动物食品质量之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动物食品质量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在动物食品质量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我国动物食品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畅 张浩 安玉发
本文从食品供应链角度出发,将食品供应链从农田到餐桌划分为5个环节11个步骤,并将发生在供应链各环节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按本质原因分为4大类12小类,进而建立食品质量安全SC-RC判别与定位矩阵。系统分析中国2001—2010年发生的1460个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借助食品质量安全SC-RC判别与定位矩阵实证分析中国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薄弱环节与本质原因。通过矩阵模型交叉分析,精确定位了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的4个关键控制点:深加工环节要素施用量不当、深加工环节人员环境不卫生、深加工环节包装不当、农产品初加工环节要素施用量不当。针对已定位的关键控制点提出了中国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启军
文章首先对企业社会责任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对中国食品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表现和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食品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表现影响深远,企业社会责任是食品企业进行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中国食品企业应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食品企业 企业社会责任 质量安全管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金海
食品质量属性决定了买卖双方对安全食品信息拥有上的不对称,强化政府监管是解决由此导致的市场失灵问题的重要途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本质上是政府相关部门与食品生产经营者之间的博弈过程。本文对此进行的博弈均衡分析表明,政府监管的有效性取决于不断降低监督检查成本、降低以缺陷食品冒充安全食品坑害消费者而获得的额外预期收益、以及加大对违规的惩罚力度。
关键词:
政府监管 食品质量安全 博弈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崔子龙
近年中国食品质量问题频发,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很多,食品质量监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包括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实施多方监管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主导相统一的监管架构体系,鼓励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以及监管模式创新和食品追溯召回制度等,为中国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监管 国外经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菲菲 何坪华 闵锐
食品安全事件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的信任程度是影响食品消费量回升的重要因素。采用最优尺度模型,以武汉市433份消费者的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研究消费者对液态奶安全性信任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对政府、企业、奶站的信任及液态奶对家庭的重要程度、年龄、家庭月总收入等对消费者信任有正的显著影响,而易感人群、品牌、文化程度和家庭月食品支出等则对消费者信任有负的显著影响;信息知晓程度和消费者对奶农的信任对消费者信任没有显著影响。政府要提高消费者对液态奶安全性的信任还必须从增强消费者对政府、企业和奶站的信任度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凌 周德翼
近年来,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频频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食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构筑一个食品质量安全追踪系统,可从生产、加工、流通的各个环节实施节点控制。但是,食品质量安全可追踪系统的建立不仅是一个技术层面问题,还是一个社会、体制问题,因此,需要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食品 安全 追踪机理 信息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