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29)
2023(12803)
2022(11040)
2021(10291)
2020(8958)
2019(21345)
2018(20675)
2017(39311)
2016(21382)
2015(24517)
2014(24151)
2013(24629)
2012(23510)
2011(21485)
2010(21524)
2009(20301)
2008(20361)
2007(18058)
2006(15994)
2005(14629)
作者
(64227)
(53689)
(53592)
(51394)
(34459)
(26228)
(24540)
(20933)
(20704)
(19305)
(18579)
(18238)
(17452)
(17291)
(17238)
(16913)
(15963)
(15893)
(15703)
(15624)
(13576)
(13403)
(13329)
(12500)
(12242)
(12098)
(12079)
(11750)
(10958)
(10791)
学科
(98743)
经济(98558)
管理(56085)
(54456)
方法(47228)
(43818)
企业(43818)
数学(41038)
数学方法(40665)
中国(29103)
(26045)
(24509)
(21421)
(19947)
贸易(19938)
(19406)
业经(19023)
(18666)
地方(17104)
农业(16458)
(14963)
(14872)
金融(14869)
(14533)
银行(14479)
理论(14071)
(14023)
财务(13991)
财务管理(13951)
(13883)
机构
大学(320736)
学院(312404)
(139487)
经济(136947)
研究(119253)
管理(115251)
理学(98846)
理学院(97646)
管理学(95935)
管理学院(95340)
中国(90782)
科学(71259)
(69740)
(63680)
(62266)
(59614)
研究所(56446)
中心(52861)
财经(50385)
业大(47686)
(47206)
农业(47184)
(46004)
北京(44942)
经济学(44740)
(42069)
(41622)
师范(41123)
经济学院(40339)
财经大学(37552)
基金
项目(204678)
科学(161059)
基金(152036)
研究(145173)
(134935)
国家(133891)
科学基金(112353)
社会(95475)
社会科(89671)
社会科学(89641)
基金项目(78811)
(75831)
自然(72313)
自然科(70676)
自然科学(70648)
自然科学基金(69478)
教育(67078)
(66223)
资助(64546)
编号(55711)
(47807)
重点(47415)
成果(47144)
(43907)
(41285)
教育部(40797)
国家社会(40719)
科研(40212)
课题(39549)
大学(38880)
期刊
(152141)
经济(152141)
研究(99308)
中国(66704)
学报(56316)
(53418)
科学(50305)
(49647)
管理(42348)
大学(42190)
学学(39313)
农业(36115)
教育(32763)
(29989)
金融(29989)
财经(26604)
经济研究(26219)
技术(25276)
(22998)
业经(21337)
(20846)
问题(20639)
(20076)
世界(17956)
国际(17648)
统计(16559)
技术经济(16228)
(16067)
图书(15176)
理论(14212)
共检索到487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东刚  
近代中国是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近代中国过渡型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发生了变化。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重点考察近代中国国民的食品和营养水平及其结构状况,进而从一个侧面测度近代中国国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任新平  
粮食物流虽然是现代专业术语,但粮食物流活动早已有之。本文选择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考察了在世界市场体系框架下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物流状况,对粮食的流向、流量和物流成本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认为粮食物流成本过高是国产米谷与洋米麦竞争失败的诱因,并且还导致粮食产区相对过剩而引发"谷贱伤农"。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玉茹  李进霞  
在中国经济史的研究中,生产、交换、分配等问题,都曾受到学术界广泛的关注,而消费问题则一度被忽视,尤其是关于近代农民的消费分析,成果不多。本文较为全面地分析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民的消费结构,着重于农民生活消费的分析,同时涉及消费的来源、消费的营养结构、消费与收入的关系、不同耕种权的农民的消费差异等问题,力求揭示这一时期中国农民消费结构的全貌。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夏明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数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特定阶段的劳动力转移过程进行了考察,从结构转变的角度考察了技术、制度、消费、投资、出口以及进口诸因素在引导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结构转变中的作用,并对两个阶段进行了比较研究,就此剖析我国结构转变中劳动力转移的阶段变化及其机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常明明  
由于受当时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低下的收入水平制约,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农民的消费支出结构中,生活性支出所占比重要远大于生产性支出;在生活性消费中,食物、衣着等基本生活资料的支出占据绝大的比重。当时农户的消费还处于自给、半自给的状态,是一种温饱型的、低层次的消费水平。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德英  
本文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成都平原佃农地主结构的分析,揭示该地区复杂的租佃关系,探讨该地区佃农比例高于其他地区的原因。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裴成发  蔚海燕  姜仁珍  
主要对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图书馆学领域的图书馆管理方法研究与进展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工业或企业管理方法,图书馆评价方法、相关专门方法,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激励方法以及文献计量方法的研究与进展问题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露茜  
生活适应运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美国出现的旨在中等教育领域进一步实践进步主义教育理念的教育改革运动,其中课程改革是其核心环节——"伊利诺伊中等学校课程计划"与巴特克里中学的"基本生活"计划是其最为著名的两项改革措施。它强调"社会效率",强调"中等教育要满足青少适应生活之需求",是进步主义运动中"效率中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重要表现;最终实现了美国中学的大众化,完成了中学运动;是美国教育史上"知识民主化"的一次重要尝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金亮  刘巍  
本书对自苏联解体至上个世纪末的中俄贸易做了实证分析。在宏观经济环境和国际大环境基本稳定的条件下,数量关系说明,影响中俄两国之间贸易额的主要因素是两国的国民收入。在上个世纪末,对两国贸易负面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俄罗斯国民收入的持续走低。新世纪已经来临,中俄两国贸易是否会有大幅度进展?两国领导人的积极努力虽有一定作用,但关键取决于俄国经济的复苏程度。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俄罗斯的实际国民收入变动1%,中国对俄出口额就同向变动2.28%,呈强弹性;中国国民收入变动1%,中国从俄罗斯的进口额就同向变动2.62%,弹性极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连浩鋈  
粮食是主宰国计民生的主要元素,无怪自古以来之为政者皆以饱足民食为御国之道,而庶民则视五谷为神圣不可弃之物。所谓:饥饿之年天下必乱,丰收之年天下必平。历来如此。 广东地处热带,其位置又正在季节风带的前哨,故气温高而雨量多,宜于稻作。查该省之稻作,一般为双季水稻制,遍及境内的山谷底地、沿江冲积平原及滨海三角洲,常年收获,实属丰足。宋元两代,广东已有余粮运销至今福建、浙江等地。可惜,到了明中叶,广东产米已不敷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录  
一、云南产业结构的现状(一)云南产业结构的总体水平纵向比较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的15年是云南就业结构变动最快的时期,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由1980年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珺  
20世纪50—60年代既是新中国财政学初建时期,也见证了苏联财政学传统移入和退出的过程。就其理论和实践来源看,苏联财政学是苏联化的马克思主义、苏联特殊年代政治实践和计划经济体制等诸多因素的混合物。虽然它在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方面作出了首创性的贡献,但其历史局限性也不可避免。在苏联财政学移植中国之时,其中一些负面特征也参与了新中国财政学的重建,并对其后中国财政学的发展起到了长久的羁绊作用。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财政学"去苏联化"的目标未能完全实现,这一方面源于塑造苏联财政学的思维模式仍然在当时的中国财政学界起着支配作用;另一方面在那些影响财政学发展的主要因素上,当时的中苏两国极为雷同。吸取20世纪50年代中国移植苏联财政学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当下中国合理借鉴域外学术资源、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美岭  
近代中国工业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但是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区位分布也出现了由口岸及沿海集聚向内陆扩散的现象。文章利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工业调查数据,从区位优势与产业集聚效应的角度实证考察了近代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原因。研究表明,不但贸易优势对地区工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且产业集聚效应也是影响工业发展与区位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因为地区商品贸易的发展可以为工业提供资本积累并提高劳动者收入及地区购买力水平,所以发达的贸易可以成为地区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并吸引企业的进入与集聚,从而促进工业发展。然而,产业的过度集聚也会降低工业的区位优势,促使产业向集聚区外扩散。文章的结论可以为当今...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国林  
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经济迅速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之一。但是,由于美国政府信奉保守主义,推行自由放任的社会经济政策,致使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同时存在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国民收入分配严重失调、偏袒富人的税收政策和严重的逃税之风、扭曲的高关税政策、疯狂的金融投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20年代美国的经济繁荣包含有很多的不稳定性,它无时不在动摇着美国经济繁荣的基础,直接导致了30年代的大危机。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大希  
三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破产与半破产原因浅析郑大希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国民党政府连年进行反革命内战而加重了财政搜刮,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开始控制国民经济,中国农村又出现了一场深刻的农村危机,这一切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