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91)
- 2023(3434)
- 2022(2886)
- 2021(2626)
- 2020(2336)
- 2019(4652)
- 2018(4362)
- 2017(7966)
- 2016(4538)
- 2015(4931)
- 2014(4608)
- 2013(4776)
- 2012(4363)
- 2011(4170)
- 2010(3934)
- 2009(3743)
- 2008(3702)
- 2007(3329)
- 2006(2750)
- 2005(2561)
- 学科
- 济(17700)
- 经济(17683)
- 管理(10504)
- 学(10273)
- 业(9848)
- 方法(8127)
- 企(7492)
- 企业(7492)
- 数学(6921)
- 数学方法(6857)
- 农(5155)
- 财(4497)
- 中国(3822)
- 业经(3442)
- 农业(3192)
- 理论(3186)
- 经济学(3012)
- 贸(2994)
- 贸易(2993)
- 易(2903)
- 环境(2689)
- 务(2573)
- 财务(2570)
- 财务管理(2569)
- 技术(2565)
- 税(2524)
- 企业财务(2469)
- 税收(2327)
- 收(2319)
- 和(2310)
- 机构
- 大学(70582)
- 学院(69040)
- 研究(27565)
- 济(27251)
- 经济(26817)
- 农(22672)
- 管理(22253)
- 科学(20779)
- 理学(19802)
- 理学院(19499)
- 管理学(19042)
- 管理学院(18922)
- 中国(18912)
- 农业(18833)
- 业大(16056)
- 所(15945)
- 研究所(15016)
- 京(14390)
- 农业大学(12042)
- 中心(11856)
- 财(11794)
- 业(10394)
- 江(10268)
- 财经(9954)
- 室(9780)
- 科学院(9636)
- 经济学(9520)
- 省(9494)
- 院(9329)
- 实验(9284)
- 基金
- 项目(51152)
- 科学(39331)
- 基金(38186)
- 家(36627)
- 国家(36388)
- 研究(31233)
- 科学基金(29342)
- 自然(20827)
- 自然科(20336)
- 自然科学(20328)
- 省(20249)
- 自然科学基金(19996)
- 基金项目(19911)
- 社会(19785)
- 社会科(18796)
- 社会科学(18792)
- 划(17786)
- 资助(15250)
- 教育(13817)
- 重点(12372)
- 计划(12214)
- 科技(11264)
- 发(11045)
- 部(10807)
- 编号(10764)
- 创(10762)
- 科研(10508)
- 业(10493)
- 创新(10212)
- 农(10209)
共检索到95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明乾 刘荣刚 崔国馨 宋玉昆
纳米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食品相关纳米粒子(food-relatednanoparticles,FNP)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这些FNP在食品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除了人工合成的用于食品添加剂的FNP,食品加工过程生成的内源性FNP的发现,使研究FNP在体内的安全性变得很重要。研究发现,FNP在体液运输过程中会吸附蛋白质,在表面形成蛋白冠。蛋白冠影响 FNP的理化性质以及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一系列生物反应。本文综述了 FNP蛋白冠的基本情况,阐述了蛋白冠对 FNP性质、蛋白质结构及功能的影响,以及蛋白冠对 FNP细胞内化、细胞毒性和免疫反应的影响。了解蛋白冠的影响对于评估FNP的生物效应,提供关于蛋白质和FNP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信息有重要意义。最后,对今后食品相关纳米蛋白冠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这篇综述将有助于评价食品中纳米颗粒形成的蛋白冠的安全性,并为了解和控制食品相关纳米毒性提供基础信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湛江 杨扬 宁辉 伍辉军 高学文
为了评价载HarpinXooc蛋白纳米粒的性状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效果,利用静电聚合原理,以壳聚糖为载体,多聚磷酸钠为交联剂制备载HarpinXooc蛋白纳米粒,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和释放情况,考察振荡时间对纳米粒的影响。结果显示:载HarpinXooc蛋白纳米粒形态均一,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270.0±3.0)nm、(16.5±0.9)mV、62.7%±1.8%和12.6%±2.4%,具有缓释效应,可以诱导烟草产生过敏性反应和更好地促进植物生长。表明:此方法制备条件缓和,工艺简单,包封率较高,制得的载HarpinXooc蛋白纳米粒生物学效应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祁晓晓 李学兵 周绪正 张继瑜 张振兴 吴培星
为实现流感病毒的简便快速检测,建立一种基于糖基化纳米粒子探针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检测方法。采用配体交换法,将合成的唾液酸寡糖链修饰到量子点和金纳米粒子表面,制备出了糖基化量子点和糖基化金纳米粒子,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2种纳米材料均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光学特性,可分别作为能量供体和受体探针用于FRET检测体系;建立了一种基于FRET的唾液酸结合蛋白检测体系,麦胚凝集素(WGA),最低可检测浓度为4 nmol/L,证明该体系可快速(5 min)且灵敏地检测这种唾液酸结合蛋白。由于流感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A)可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唾液酸寡糖,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发基于FRET的简单、快速的流感病毒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熊福全
木质素是一种由苯丙烷单元组成的芳香烃聚合物,是继纤维素之后世界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自然资源。然而,由于木质素的复杂结构导致其没有被广泛应用。将可再生的木质素资源开发为微纳米材料,是实现木质素高值化利用的一种新途径。此外,木质素的化学修饰能结合木质素和修饰基团的优势,使其用途更为广泛。因此,利用木质素在结构和化学组成上的特性,制备微纳米木质素并对其进行化学修饰和应用探讨,能为木质素利用开拓新途径,对生物质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木质素的微纳米化开发为目标,选用酶解木质素为原料,成功制备了实心木质素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房川琳 李俊玲 齐悦 李静 邹清
在液相合成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的常规方案的基础上,用微波反应仪代替常规的加热仪器,从反应温度与时间上对反应过程进行调控,将产物的制备周期从常规反应的20min缩短至微波反应的12s。与常规反应所得产品相比,微波反应所得产品不仅粒径减小,团聚度也明显降低。通过微波合成仪在该项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让学生学习新的技能,还能激发学生探索新方法,新技术的潜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东梅 龚正君 范美坤 朱靖宜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开发了金纳米离子液体状薄膜(MeLLFs)SERS基底,探讨了加入顺序、促进剂浓度、加热温度和卤素离子修饰对SERS基底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纳米离子液膜SERS基底组装的关键是界面上的纳米颗粒和油相中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将金纳米离子(Au NPs)与油相(己烷)先混合再加入促进剂(四丁基硝酸铵)的顺序制得的SERS基底活性最好;促进剂浓度为10 mmol/L时所得到的的SERS信号最强;在不影响SERS信号的情况下,将加热温度从室温提升至80 ℃,可将制备时间从12 h缩短至40 min;加入20 mmol/L KBr修饰有利于提升SERS信号。在以上优化条件下,建立了菲(Phe)、芘(Pyr)和蒽(Ant)三种多环芳烃定量检测方法。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锋 邓颖杰 刘潇丹 王桂燕
根据科研成果,设计了以荧光碳纳米粒子取代过氧草酸酯类化学发光体系中有毒发光染料的创新实验项目。实验内容新颖,操作简便,涉及荧光碳纳米粒子的制备和化学发光液的配制等操作,以及X射线衍射、红外、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表征技术和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使用,能够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研思维和创新精神。实践表明,该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刚柱 未金花 吕迅 程水红 梁静南 李学兵
为了构建简单高效的病原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首先制备了双金属磁性纳米粒子Au-Fe3O4,然后在Au组份的表面修饰了可特异性结合凝集素及病原微生物的的乳糖基(Lac),获得了糖基化磁性纳米粒子Lac-Au-Fe3O4,并进一步研究了Lac-Au-Fe3O4与蓖麻凝集素(RCA120)之间的反应及其对RCA120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Au-Fe3O4纳米粒子尺寸均一(8+14nm),呈哑铃状,Au和Fe3O4组份分别位于哑铃的两端;2)Lac-Au-Fe3O4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磁学性质,在30min之内可特异性地与RCA120充分结合;3)在外加磁场作用下,Lac-Au-Fe3O4对水溶液...
关键词:
磁性纳米粒子 糖基化 凝集素 病原微生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昕 邓晟 林玲 周益军
微生物合成法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本研究选用多粘类芽孢杆菌Jaas cd的无细胞滤液胞外合成纳米银粒子,经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全波长扫描(UV-vis)、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TEM)、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等方法验证所合成的纳米银粒子粒度在20~50 nm,形态均一,分散性较好。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纳米银与不同杀菌剂复配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纳米银与不同杀菌剂复配,对抑制西瓜枯萎病菌GY-16的菌丝生长有显著增效作用。
关键词:
纳米银粒子 微生物合成 多粘类芽孢杆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董书伟 高昭辉 申小云 薛慧文 荔霞
【目的】分离和鉴定纳米铜对大鼠肝脏毒性相关蛋白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探讨CAT在毒性发挥中的作用,为揭示纳米铜对肝脏毒性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2-DE技术和PDQuest 8.0软件在大鼠肝脏蛋白组中筛选纳米铜对肝脏毒性差异蛋白,经质谱鉴定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筛选到下调的差异蛋白点6602和7702与肝毒性相关,鉴定均为CAT蛋白;其性质稳定,有一定亲水性,无信号肽,定位于细胞质,可能属于非分泌性蛋白,含有过氧化氢酶活性位点64FDRERIPERVVHAKGAG80和过氧化氢酶亚铁血红素配合基位点354RLFAYPDTH362等功能位点;无规则卷曲、α螺旋和延伸...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鑫 杨利 郭东辉 马旭东 杜露平 侯立婷 陈瑾 冯秀丽 郑其升 程海卫
[目的]猪CD205分子作为猪DC细胞特异性的抗原提呈受体,在抗原提呈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针对猪CD205分子CysR-FN Ⅱ蛋白进行筛选获得其特异性的纳米抗体,为猪CD205靶向抗原提呈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前期制备的猪CD205分子CysR-FN Ⅱ蛋白进行羊驼免疫,经6次皮下免疫后,采集羊驼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总RNA并反转录获得cDNA,经PCR扩增编码纳米抗体的基因片段,构建猪CD205分子CysR-FN Ⅱ噬菌体展示纳米抗体基因文库,并运用噬菌体展示技术针对猪CD205分子CysR-FN Ⅱ蛋白进行亲和筛选,随机挑选单克隆菌落并使用Phage-ELISA方法鉴定出针对猪CD205分子CysR-FN Ⅱ蛋白的特异性纳米抗体。[结果]4轮亲和筛选后,通过Phage-ELISA方法鉴定和序列比对分析,共获得12个猪CD205分子CysR-FN Ⅱ蛋白特异性纳米抗体,相对分子质量在17 × 10~(3)左右。[结论]本研究成功筛选获得猪CD205分子CysR-FN Ⅱ蛋白特异性的纳米抗体,为下一步研究构建CD205靶向抗原以及CD205靶向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启现 王璞 王伟东 鲁来清
以中晚熟高产玉米品种农大108为供试材料,分别研究了在前轻中重(基肥N90kg·hm-2++小花肥N 180 kg·hm-2)和前重中轻(基肥N 180 kg·hm-2++小花肥N90kg·hm-2)共2种氮肥运筹基础上均于吐丝期增施N 75 kg·hm-2对籽粒灌浆和籽粒N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吐丝期增施氮肥后籽粒千粒重明显增加(4.81%)且接近显著水平,其中在前轻中重基础上吐丝期施氮后烘干千粒重比原来(257.7g)提高5.89%;2)吐丝期增施氮肥显著地提高了籽粒粗蛋白含量,如在前重中轻基础上籽粒粗蛋白含量由原来的7.63%增加到 8.23%(增幅达 7.95%);3)吐丝期增施氮...
关键词:
夏玉米 吐丝期和氮肥 粒重 籽粒粗蛋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丹 吉艳红 梁世蕊 杨洁 朱启运
【目的】由新型鹅星状病毒(novel goose astrovirus, nGAstV)引起的雏鹅痛风病对我国养鹅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通过构建nGAstV纳米抗体(nanobody, Nb)噬菌体展示文库,获得识别nGAstV ORF2蛋白的特异性Nb,可为建立nGAstV抗体检测方法及研究nGAstV ORF2蛋白结构和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使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方法纯化在LMH细胞中增殖的nGAstV,RT-PCR鉴定nGAstV并通过细胞病变测定nGAstV滴度。用0.06%甲醛溶液灭活纯化的nGAstV作为免疫原,免疫两周岁羊驼。首次免疫时用灭活纯化的nGAstV与等量弗氏完全佐剂乳化后免疫,第2—5次免疫用灭活纯化的nGAstV与等量弗氏不完全佐剂乳化。每间隔两周免疫一次,每次免疫剂量均为50μg。第5次免疫14 d后,通过间接ELISA方法测定羊驼血清中针对nGAstV的IgG抗体效价。待IgG抗体效价达到构建噬菌体抗体展示文库标准时,分离羊驼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PBL),然后提取PBL总RNA将其反转录为cDNA,利用巢氏PCR方法扩增重链抗体重链可变区(variable domain of the heavy chain of heavy chain antibodies, VHH)基因,将其构建至pComb噬菌体载体并结合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nGAstV Nb噬菌体展示文库,计算该文库库容量并分析其多样性。nGAstV作为靶抗原,通过三轮富集淘选初步获得与nGAstV反应的重组噬菌体Nb阳性克隆,将其克隆至pcDNA3.1-Fc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测序分析,将测序成功且序列不同的质粒转染至HEK-293F细胞中表达,并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表达情况。以nGAstV为靶标抗原,利用间接ELISA方法和Western blot试验对表达成功的Nb进行特异性、反应活性验证,并以nGAstV ORF2蛋白为靶标抗原,利用间接ELISA方法对Nb进行亲和力验证,获得生物学活性较好的Nb。【结果】RT-PCR结果显示,nGAstV增殖成功;Reed-Muench法分析nGAstV滴度达4.38 Log_(10)TCID_(50)/mL。羊驼经5次免疫nGAstV后,通过间接ELISA方法测得其血清中针对nGAstV的抗体效价达到1:64 000;利用巢氏PCR方法扩增出VHH并成功构建库容量为3.8×10~8 CFU/mL的nGAstV Nb噬菌体展示文库;遗传进化树分析显示,该噬菌体Nb库多样性良好。三轮富集淘选后,初步获得39株与nGAstV反应的重组噬菌体纳米抗体阳性克隆,其中有25株序列不同;SDS-PAGE鉴定结果显示,共有10株Nb在HEK-293F细胞中表达成功。通过ELISA、Western blot验证进一步获得8株与nGAstV ORF2蛋白特异性反应的Nb,且1株Nb生物学活性最好。【结论】首次筛选到与nGAstV ORF2蛋白特异性反应的Nb,为nGAstV的基础研究和检测方法提供材料。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磊 康波 姜冬梅 陈咨余 章钰
神经视蛋白(OPN5)是非视觉成像视蛋白的重要成员之一,是可以感受紫外光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能够介导光信号传输并引起节律相位的漂移。OPN5具有参与调控生物节律、动物繁殖、神经元生长发育、突触可塑性、记忆获得以及介导皮肤光信号转导等功能。文章综述了OPN5基因的结构与分布、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最后对其将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然 蔡曼君 杜艳芳 张祖新
玉米单穗籽粒产量由穗粒数和粒重两因子组成。单个果穗上所着生的籽粒数与雌花序建成和小花分化密切相关,因此,控制花序形态建成和小花发育的基因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穗粒数调控。玉米成熟籽粒主要由源于母本组织的种皮和经双受精产生的胚和胚乳组成,且胚和胚乳占成熟籽粒的绝大部分,直接影响粒重。文中主要从"CLAVATA(CLV)-WUSCHEL(WUS)负反馈调控途径、激素及其信号途径、花器官发育和小花性别决定"等方面总结了花序和小花发育相关基因及其与穗粒数的关系,描述了CLV-WUS途径中各基因在玉米雌花序上特异性表达的分生组织和基因间的调控关系,总结了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独脚金内酯等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网络,以及已克隆的玉米花器官发育相关基因及其功能。从"线粒体基因转录本的加工和编辑、质体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及细胞核RNA转录与加工"3个方面总结了已克隆的影响胚和胚乳发育的相关基因,其中,大部分基因编码线粒体或质体定位的PPR蛋白。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研究发现了通过调节细胞核内RNA转录和加工而影响玉米籽粒发育的新途径。文章作者在基因水平上对玉米籽粒形成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进行了简要总结,为进一步深入解析玉米产量形成的分子调控网络提供参考。同时,也就该研究领域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玉米 穗粒数 粒重 花序 小花 胚 胚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