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25)
- 2023(10188)
- 2022(8724)
- 2021(8192)
- 2020(7224)
- 2019(16713)
- 2018(16612)
- 2017(32445)
- 2016(17314)
- 2015(19827)
- 2014(19895)
- 2013(19680)
- 2012(17927)
- 2011(16055)
- 2010(15666)
- 2009(14507)
- 2008(14108)
- 2007(12485)
- 2006(10277)
- 2005(8873)
- 学科
- 济(73977)
- 经济(73901)
- 管理(51451)
- 业(50875)
- 企(41071)
- 企业(41071)
- 方法(40998)
- 数学(37002)
- 数学方法(36582)
- 农(20408)
- 财(19757)
- 中国(16201)
- 业经(14925)
- 贸(14306)
- 贸易(14305)
- 易(13909)
- 学(13623)
- 农业(13532)
- 务(13025)
- 财务(12983)
- 财务管理(12954)
- 企业财务(12302)
- 地方(12300)
- 制(11591)
- 和(10804)
- 理论(10508)
- 环境(10433)
- 技术(10259)
- 银(9777)
- 银行(9753)
- 机构
- 学院(250504)
- 大学(249762)
- 济(105845)
- 经济(103902)
- 管理(101995)
- 理学(89547)
- 理学院(88680)
- 管理学(87145)
- 管理学院(86694)
- 研究(76841)
- 中国(57951)
- 京(50350)
- 科学(47332)
- 财(46229)
- 农(42807)
- 业大(38839)
- 财经(38303)
- 所(37797)
- 中心(37390)
- 江(35495)
- 经(34879)
- 研究所(34682)
- 农业(34043)
- 经济学(32902)
- 范(30562)
- 北京(30497)
- 师范(30219)
- 经济学院(29996)
- 财经大学(28648)
- 经济管理(28499)
- 基金
- 项目(174407)
- 科学(138347)
- 基金(129115)
- 研究(124420)
- 家(112438)
- 国家(111538)
- 科学基金(96894)
- 社会(80337)
- 社会科(76321)
- 社会科学(76300)
- 基金项目(68702)
- 省(68008)
- 自然(64231)
- 自然科(62786)
- 自然科学(62768)
- 自然科学基金(61661)
- 教育(58193)
- 划(57104)
- 资助(53292)
- 编号(50092)
- 部(39481)
- 重点(38841)
- 成果(38422)
- 发(36510)
- 创(36346)
- 科研(34473)
- 教育部(34101)
- 创新(34030)
- 国家社会(33574)
- 人文(33375)
- 期刊
- 济(106367)
- 经济(106367)
- 研究(64121)
- 中国(39636)
- 学报(38226)
- 农(37220)
- 财(36954)
- 科学(35257)
- 管理(35060)
- 大学(29268)
- 学学(27946)
- 农业(25669)
- 技术(23004)
- 教育(20100)
- 融(18890)
- 金融(18890)
- 财经(18577)
- 业经(18556)
- 经济研究(17552)
- 经(15891)
- 问题(14415)
- 业(14312)
- 统计(13728)
- 技术经济(13199)
- 商业(12747)
- 策(12240)
- 版(12185)
- 理论(11999)
- 决策(11278)
- 财会(11228)
共检索到342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倪学志
发生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食品生产者利用食品内在质量的强隐藏性,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而不顾及消费者健康的违法加工行为。但在食品比较丰裕的买方市场条件下,"挑剔"的消费者的偏见认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从需求的层面诱引生产者偏离伦理去实施败德行为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偏好"。而缺乏对现阶段农产品市场供给新特点的了解而导致的对农产品质量知识了解不完全以及单一知识化,是消费者出现感知偏差的主要原因。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农产品市场供给新特点、农产品营养质量客观现状及其对应的农产品质量知识以及食品营养知识进行广泛宣传,让消费者对食品感观性质量有个科学的判断。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韩国良 李太平 应瑞瑶
一、引言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是两个相互交织的社会经济问题,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解决有助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化解,是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以后,食品安全问题并没有随之得到显著改善。例如"孔雀石绿"桂花鱼、"致病"福寿螺、"口水油"沸腾鱼、麻辣小龙虾、"红心"鸭蛋、"瘦肉精"猪肉、"人造"蜂蜜、陈化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雨生 乔娟 成丽
食品生产者的有机食品投资行为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而且直接影响市场上有机食品的数量,进而影响市场中食品的总体质量安全水平。为此依据经济学理论,构建了食品生产者质量投资模型,并对有机食品投资行为进行了典型案例模拟。结果显示:影响食品生产者做出生产有机食品行为的因素依次为有机食品价格、生产力变动系数、生产者资本实力、质量投资、政府支持,有机食品相对于普通食品的高价可分解为技术变动效应与质量投资效应,而技术变动效应为主要因素。
关键词:
有机食品 农业生产环境 食品质量安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接忠
消费者伦理研究属于营销伦理的范畴。尽管从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提出这一概念,但大部分伦理研究主要是以卖方为主,忽略了买方,尤其在国内相关的分析仍很少。消费者作为商业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与决策的影响者,是商业企业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基于此,在中国文化环境下,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方法,运用回归分析,考察消费者伦理信念与消费者非伦理行为及消费者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并考虑把文化价值观作为消费者伦理信念与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的调节变量,进而得出减少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的一些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蒋丽芹 史敏 张迪
基于消费者感知的视角,本文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8.0和AMOS20.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检验,探讨顾客感知价值在企业伦理行为与消费者响应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消费者信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伦理行为的消费者关系伦理与回馈社会对消费者情感响应、行为响应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伦理行为的环境保护维度对消费者情感响应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顾客感知价值在企业伦理行为与消费者响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消费者信任在消费者关系伦理、环境保护与消费者情感响应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以上结论旨在为企业开展伦理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蒋丽芹 史敏 张迪
基于消费者感知的视角,本文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8.0和AMOS20.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检验,探讨顾客感知价值在企业伦理行为与消费者响应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消费者信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伦理行为的消费者关系伦理与回馈社会对消费者情感响应、行为响应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伦理行为的环境保护维度对消费者情感响应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顾客感知价值在企业伦理行为与消费者响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消费者信任在消费者关系伦理、环境保护与消费者情感响应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以上结论旨在为企业开展伦理活动、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感知价值以及增强消费者响应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金晓彤 方巍
本研究发现,消费者对于仿冒侵权的态度、伦理信念与仿冒品购买意向显著相关,关系品质对消费者仿冒侵权的态度、消费伦理信念与仿冒品购买意向有调节作用。本文丰富了从消费者伦理角度研究商业伦理的议题,增强了政府、企业与反仿冒团体干预消费者购买仿冒品意向的能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姜启军 苏勇
在食品安全的决策与实践中,利益主体未受伦理的约束而使食品产生危害社会等伦理负效应,出现食品安全的伦理风险。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是风险分析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食品安全伦理风险评估具有明显的价值判断和综合性,如何进行伦理决策是预防和化解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重要举措,食品安全伦理决策矩阵和决策方案筛选模式为人们提供了降低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定性分析的输出机制。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伦理风险 伦理决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晓勇 李刚 张莉
本研究表明 ,中国的消费者对食物安全非常担忧 ,特别是对蔬菜和奶制品 ,对转基因(GM)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识很有限 ,而对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 (PFF)相对比较熟悉。他们不愿为质量较高的食品支付过多的费用。此外 ,本研究还表明 ,年轻人和受过高等教育的男性是PFF的最早接受者。尽管GM食品最近才出现 ,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和追求多样化的消费者将来购买GM食品的可能性非常大。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国消费者 食品安全 调查与分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红霞 杨渊
网购食品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导致较传统市场中更为严重的"逆向选择"现象。本文识别出16种网购食品质量安全信号,以网购食品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不同信号的认知和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在网购食品过程中普遍比较关注质量安全信号,但对不同信号的认知和利用程度存在差异,消费者对网购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个人特征以及网购食品经历对不同信号认知差异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信号发送主体提出促进网购食品质量安全信号有效传递的对策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莫鸣 李亚婷
基于208个超市食品安全事件的分析表明,能够依法获得全部赔偿或部分赔偿的食品安全事件中,物理性污染事件、过期食品事件和生物性污染事件所占比例最高,而化学性污染事件投诉相对较少。超市食品消费者诉求赔偿的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消费者身份的认定、赔偿的前提与计价依据、超市行为过错性认定等方面。因此,食品消费者赔偿制度应该从制度法规释义、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计价依据、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和追溯制度等方面予以改进。
关键词:
消费者 食品安全 赔偿制度 超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小霞 于冷
调查表明,上海市消费者对绿色食品已有较高的认知,但对绿色食品的了解还较少。消费者对大米的安全性评价较好,对绿色大米的认知也较高,但是绿色大米的购买率却不高。通过对影响绿色大米认知和购买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消费者的年龄、学历、收入以及对绿色食品的认知会对绿色大米的认知和购买产生较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绿色食品 绿色大米 消费者行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荣 乔娟 陈雨生
根据关于北京市海淀区的消费者消费可追溯性食品的调查数据,考察了消费者对可追溯性食品的认知水平和购买意愿,并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虽然消费者普遍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但是对可追溯性食品的认知程度较低;消费者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健康状况和对可追溯性食品的关注程度、认知程度、信任程度以及对食品安全因素的重视程度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可追溯性食品 消费者行为 购买意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红霞
本文以北京市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从信息内容、信息来源和信息渠道三个方面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信息需求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事件和抽检信息关注程度较高,不同的信息内容存在的问题也有所差异;相比于企业,消费者更需要来自于较权威的机构、专家和媒体的信息;网络报道和广播电视是消费者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消费者对网络所获取的信息信任度并不是很高,对来自于官方渠道的信息表现出更高的需求。最后,阐明研究结论并提出满足消费者信息需求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消费者 信息需求 信息交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吴林海 徐玲玲
举国震惊的三聚氰胺污染婴幼儿奶粉的重大安全事故,再次警示中国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江苏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就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和信息需求与使用行为展开了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普遍意识到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因而需要更完整准确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甚至是食品生产全过程的信息,以满足购买安全食品的需求,并且在选择食品时通过关注质量认证标识、价格和品牌,来规避食品安全风险。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消费者 三聚氰胺 食品安全信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