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00)
- 2023(15976)
- 2022(13772)
- 2021(13037)
- 2020(10974)
- 2019(25397)
- 2018(24860)
- 2017(47944)
- 2016(25572)
- 2015(29031)
- 2014(28626)
- 2013(28324)
- 2012(25951)
- 2011(23389)
- 2010(22848)
- 2009(20901)
- 2008(19967)
- 2007(16963)
- 2006(14455)
- 2005(12445)
- 学科
- 济(105832)
- 经济(105721)
- 管理(72450)
- 业(68970)
- 企(55571)
- 企业(55571)
- 方法(53611)
- 数学(47918)
- 数学方法(47373)
- 中国(28637)
- 农(28595)
- 财(25994)
- 业经(21965)
- 贸(21300)
- 贸易(21291)
- 易(20711)
- 学(20685)
- 农业(19098)
- 地方(19089)
- 制(17544)
- 务(16229)
- 财务(16159)
- 财务管理(16125)
- 环境(16027)
- 和(15784)
- 技术(15524)
- 理论(15504)
- 企业财务(15320)
- 融(14935)
- 金融(14933)
- 机构
- 大学(362867)
- 学院(359979)
- 济(151801)
- 经济(148994)
- 管理(146258)
- 理学(128442)
- 理学院(127108)
- 管理学(124947)
- 管理学院(124317)
- 研究(119672)
- 中国(90308)
- 京(76188)
- 科学(72624)
- 财(65956)
- 所(58138)
- 农(56678)
- 中心(54960)
- 财经(54751)
- 研究所(53475)
- 业大(53390)
- 经(50258)
- 江(48871)
- 北京(47957)
- 经济学(46882)
- 范(46230)
- 师范(45794)
- 农业(44435)
- 院(43801)
- 经济学院(42523)
- 财经大学(41212)
- 基金
- 项目(255954)
- 科学(202731)
- 基金(189142)
- 研究(186305)
- 家(164753)
- 国家(163464)
- 科学基金(141348)
- 社会(119832)
- 社会科(113724)
- 社会科学(113698)
- 基金项目(99828)
- 省(96739)
- 自然(91947)
- 自然科(89858)
- 自然科学(89836)
- 自然科学基金(88232)
- 教育(85515)
- 划(82065)
- 资助(78911)
- 编号(74716)
- 成果(59002)
- 部(57807)
- 重点(56892)
- 发(53614)
- 创(52802)
- 课题(50457)
- 国家社会(50417)
- 教育部(50058)
- 科研(49489)
- 创新(49335)
- 期刊
- 济(154404)
- 经济(154404)
- 研究(103614)
- 中国(61958)
- 学报(55377)
- 科学(51986)
- 管理(51298)
- 农(49957)
- 财(47906)
- 大学(42827)
- 学学(40400)
- 教育(35706)
- 农业(35329)
- 技术(30658)
- 融(28970)
- 金融(28970)
- 经济研究(26342)
- 财经(26025)
- 业经(24960)
- 经(22211)
- 问题(20017)
- 业(18678)
- 图书(17602)
- 统计(17521)
- 技术经济(17115)
- 理论(17025)
- 贸(16709)
- 科技(16319)
- 商业(16162)
- 版(15986)
共检索到507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程立超
本文使用CHNS2000、2004年的个体膳食调查数据,估计60年代和70年代生人的四大类食物(谷类、蔬菜类、畜肉类和蛋类)的消费函数。对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食品消费对于价格因素并不敏感,收入是影响消费决策的重要变量;并且代际差异确实存在。就收入弹性而言,两者在畜肉类食物上的差异最大。同时,对于收入引致的畜肉类食物消费增量与身体质量指数(BMI)增量之间关系的研究认为,两者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这有助于解释70年代生人超重和肥胖人口比例迅速上升的现象。
关键词:
食品消费 代际差异 收入弹性 肥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荣彬
教育流动如何影响子女健康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但目前尚缺乏严谨的经验证据。采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教育代际流动对子代健康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家庭教育的"代际固化"现象日益加剧,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父辈,其子女实现教育向上流动的几率更大;相比之下,受教育水平低的父辈,其子女往往没有足够的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实现代际向上流动的可能性较小。教育代际向上流动对子代健康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向上流动的距离越大,子代的健康状况越好,但这种影响效应会随着父辈与子代之间教育流动距离的缩小而不断减弱;收入水平、健康行为、幸福感和医疗保险参与是教育代际流动影响子代健康的重要路径。这些发现对制定教育规划,改善教育水平和转变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教育水平 代际流动 健康差异 影响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俞福丽 蒋乃华
本研究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探讨了健康对种植业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机械化程度不高或机械不能代替劳动力的地区,健康对农村居民的种植业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机械化程度高或农业机械可以代替健康的地区,健康对农村居民的种植业收入没有显著影响。政府应因地制宜制定不同政策,在加大对农村居民健康投入的同时,还应在适合农业机械作业地区加大农业机械投入。
关键词:
农民 健康 农业机械 种植业收入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涵 唐一凡 青平
营养标签正在逐渐成为健康食品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途径。学术界将营养标签分为客观型和评估型两种类型,但前人研究尚未就企业应该标注何种营养标签以促进消费者购买健康食品这一核心问题达成一致结论。本研究拟从感知企业能力与感知企业温暖相权衡的角度出发,探索营养标签对消费者健康食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和调节变量。通过2个预实验和4个正式实验证明了企业标注客观型(vs.评估型)营养标签一方面会通过增加感知企业能力促进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购买,另一方面也会通过减少感知企业温暖降低购买意愿。此外,关系规范和相对价格调节了(客观型vs.评估型)营养标签对消费者健康食品购买意愿的影响。最后,本研究在理论上提出了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以协调前人研究结论的不一致,丰富了营养标签的文献和拓展了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适用范围;在实践上对政府和企业的健康食品营养标签标注提供了可行建议,也对消费者的健康饮食具有提醒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江晓东 高维和 梁雪
通过实验法研究有关健康声称的冲突性信息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行为。结果发现:当有关功能性食品健康声称的有效性存在相互冲突(相对于互补)的信息时,消费者的信息搜索倾向更强;认知闭合需要在冲突性信息对消费者信息搜索倾向的影响中起反向调节作用;消费者对健康元素的矛盾态度是有关功能性食品健康声称的冲突性信息对消费者信息搜索倾向影响的中介变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春平 葛莹玉
文章以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为基础,通过构建代际支持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理论模型,运用分组的广义结构方程模型(GSEM)分析代际支持的三个方面和老年人个体特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检验了健康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水平,可以提高代际经济支持效果;农村文化资源的匮乏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专门的资源,农村地区子女照料效果相对较差,农村社区养老设施和人员、养老机构建设、专业护理、医疗设施和人员的规划投入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齐宇佳 张颖南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脊梁,一个国家大学生的素质和健康情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未来发展的状况,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亚健康大学生群体并伴随着大量的心理健康问题;"健康中国2030"规划强调了对健康的关注,因此为积极响应国家对健康的号召并切实提高大学生健康状况,对于健康理念下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拥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
关键词:
健康理念 大学生 消费行为 心理健康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黎欢
过去二十年间,我国不同教育程度的劳动者工资差异呈现时间序列上的"倒U型",本文在金融发展影响工资收入差距的潜在机制基础上,通过我国九省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考察金融发展对不同教育程度劳动者工资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金融发展会扩大工资收入的差距,但金融发展和工资收入差距并非线性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教育 收入不平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倪秀艳 赵建梅
本文研究教育影响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的作用机制。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本文综合利用分位数回归、反事实分析和Machado and Mata(2005)的分解方法,将两个不同时期教育对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分解为三个部分:教育对农村居民健康的边际影响的作用,教育自身分布的作用以及其他变量的影响。其中教育对健康的边际影响的变化将加剧健康不平等,而教育分布的改变即农村居民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将有助于降低健康不平等程度。因此,加大农村教育的公共投资在提高农民素质的同时,将有助于改善农村健康不平等状况。
关键词:
教育 健康不平等 分位数回归 反事实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储雪玲 卫龙宝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面板数据,利用非线性动态随机效应估计模型,对影响我国农村居民健康的医疗和收入、教育等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居民的健康存在显著的状态依赖,总体上从30~35岁开始变差;初中以上的教育水平对保持良好健康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收入对健康的影响符合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即持久收入越高,农民健康良好的概率就越大,并具有显著性;当期收入的影响不大;持久的医疗价格对健康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而当期医疗价格的影响不大;各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存在着性别差异。因此,在制定健康政策时,除了医疗,还需高度重视其他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健康 农村居民 状态依赖 社会经济因素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贾培培 李东进 金慧贞 张宇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历来备受关注,消费者在食品选择或消费时会努力寻找各种证明食品安全的有效线索,其中信誉标签结构线索(Cues of Credence-label Structure)是消费者较为重视的有效线索。从实践看,虽然已有研究表明消费者对食品信誉标签结构线索持积极态度,由于信息不对称仍然存在消费者无法准确评估信誉标签结构线索而产生消费决策偏差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者的决策质量与消费满意。本文基于证实性偏差理论提出信念一致性框架模型,试图探索信誉标签结构线索与健康食品争议类型的交互作用及信念一致性的中介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信誉标签结构线索(产品层面与成分层面)与健康食品争议类型(无争议健康食品与有争议健康食品)交互作用下,消费者会对健康食品的购买意愿产生差异:产品层面,信誉标签线索在无争议的健康食品消费情境中存在证实性偏差,导致更强的健康信念一致性,并在健康信念一致性的中介作用下,对消费者健康食品购买意愿产生积极影响;成分层面,信誉标签线索在有争议的健康食品消费情境中不存在证实性偏差,导致更弱的不健康信念一致性,并在不健康信念一致性的中介作用下,对消费者健康食品的购买意愿产生积极影响。这些研究结论在深化和拓展信誉标签结构线索等理论体系及其适用边界的同时,对消费者健康和福利及企业营销实践等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伊侬 何浏
本文以有机食品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消费者购买有机食品感知风险的主要维度,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影响有机食品感知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有机食品感知风险由功能风险、渠道风险、身心健康风险和个人形象风险四个维度组成,而消费者的人口统计变量、消费者风险态度、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关注程度和有机食品的熟悉程度对有机食品感知风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有机食品 感知风险 维度 影响因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印午 曹雅璇 林万龙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并结合食物成分表和人口统计年鉴的数据,可以估算城乡居民自1997年到2009年部分年份的口粮消费量。在估算时,需要考虑居民在外就餐的情况,并需解决同一类食物下不同种食物不能直接加总和不同特征人群之间食物消费不能直接加总的问题。根据估算结果,自1997年到2009年城乡居民的口粮消费量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并且农村居民的年人均口粮消费量在最近几年都是比城镇居民只高20公斤至24公斤(按成品粮计算),二者的口粮消费结构差异也不是很明显,据此可以认为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水平差距并没有因其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崔彬 伊静静
近年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使我国食品安全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笔者在对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形成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江苏省862份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受消费者对食品供应各有关主体的信任、消费者对相关机构监管作用感知的显著影响。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的结果也从消费者感知角度反映出政府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被动地位和食品质量信息披露中的角色缺位等问题。
关键词:
消费者 食品安全信任 机理 江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铁山
通过对武汉市民问卷调查,将食品安全风险认知操作化为3个方面的内容,考察当前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社会地位分层的3个经典指标对于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影响各不相同,其中家庭年收入与职业类别对于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认知有显著正效应,而教育的影响并不显著;不同食品安全风险认知水平的消费者面对食品安全问题会采取不同的回应方式。由此建议从宏观层面加强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从微观层面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意识。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风险认知 风险规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