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79)
2023(6933)
2022(5730)
2021(5534)
2020(4638)
2019(10512)
2018(10517)
2017(19396)
2016(10890)
2015(12010)
2014(11983)
2013(11834)
2012(10886)
2011(9712)
2010(9852)
2009(9329)
2008(9732)
2007(8862)
2006(7851)
2005(7440)
作者
(30817)
(25601)
(25221)
(24413)
(16510)
(12074)
(11531)
(9719)
(9529)
(9260)
(8739)
(8723)
(8260)
(8236)
(8182)
(7836)
(7453)
(7415)
(7408)
(7359)
(6408)
(6290)
(6234)
(5850)
(5838)
(5665)
(5633)
(5607)
(5252)
(5024)
学科
管理(42881)
(36149)
经济(36099)
(34615)
(31791)
企业(31791)
方法(17324)
(16841)
数学(13230)
数学方法(13053)
(12331)
(11047)
财务(11020)
财务管理(10981)
(10788)
银行(10782)
企业财务(10535)
(10226)
(10192)
中国(10115)
理论(9773)
业经(9278)
(9268)
金融(9268)
(8618)
(8013)
(7565)
(7517)
人事(7075)
人事管理(7074)
机构
大学(150427)
学院(147812)
管理(58795)
(57351)
经济(55842)
研究(49465)
理学(48430)
理学院(47845)
管理学(47029)
管理学院(46692)
中国(42958)
(34098)
(32775)
科学(29736)
(25290)
财经(25197)
(24438)
(24116)
中心(23940)
(23059)
研究所(22529)
北京(20663)
业大(20571)
农业(19233)
(19186)
财经大学(19098)
(18550)
师范(18345)
(17699)
经济学(17421)
基金
项目(92597)
科学(72854)
基金(68234)
研究(66955)
(60144)
国家(59633)
科学基金(51087)
社会(42412)
社会科(40204)
社会科学(40192)
基金项目(35461)
(34610)
自然(33533)
自然科(32755)
自然科学(32744)
自然科学基金(32212)
教育(31383)
(29842)
资助(28336)
编号(26287)
成果(22809)
(21219)
重点(21035)
(19606)
(18931)
课题(18464)
教育部(18234)
科研(18094)
国家社会(17977)
(17955)
期刊
(67770)
经济(67770)
研究(45916)
中国(35270)
(30866)
管理(25932)
学报(24139)
科学(21780)
(21101)
(19111)
金融(19111)
大学(18449)
教育(17363)
学学(17228)
农业(14155)
财经(13626)
技术(12271)
(11676)
(9959)
经济研究(9847)
业经(9025)
会计(8684)
财会(8573)
问题(8075)
(7757)
理论(7417)
图书(7409)
现代(7150)
技术经济(6746)
实践(6600)
共检索到239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荣振华  
回应性监管理论的多元化监管模式及随着社会发展而衍生出的分支理论契合中国立法法和食品安全法修法理念,同时又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服务政府等公共政策目标相吻合,因而,中国地方立法应创造性地运用此理论来引导食品安全监管地方立法。一方面破解修法、相关新政策及民众权益需求而产生的挑战;另一方面通过此理论来引导食品安全监管地方立法的创新尝试,为地方立法开拓新的立法理念,有利于地方立法特色化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地方食品经济的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荣振华  
回应性监管理论的多元化监管模式及随着社会发展而衍生出的分支理论契合中国立法法和食品安全法修法理念,同时又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服务政府等公共政策目标相吻合,因而,中国地方立法应创造性地运用此理论来引导食品安全监管地方立法。一方面破解修法、相关新政策及民众权益需求而产生的挑战;另一方面通过此理论来引导食品安全监管地方立法的创新尝试,为地方立法开拓新的立法理念,有利于地方立法特色化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地方食品经济的发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喻玲  
食品具有入口特征,生命具有不可回复性,所以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与其他市场监管的最大不同就在于,食品安全监管要重在预防。食品安全监管存在一系列失灵,这也是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原因。食品安全监管权配置的不科学"多头性",导致了监管过度、监管不足及监管不当现象同时存在。改进监管效果的最优手段不是设立新的监管部门,而是利用和整合现有监管资源。包括:信息披露、明确监管主体及其职责、加强再监管激励、完善对监管主体的财务及认识监管以及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闫海  王天依  
从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至食品安全信用监管,以信用为基础新型监管机制的法治建设亟待推进。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陕西等地制定了具有食品安全信用监管性质的地方部门规章,对于全国性立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食品安全信用监管目标宜予以限定,即食品安全保障。食品安全信用监管的信息处理包括信用信息归集和等级评价,应当受行政成本和合规成本约束。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应当采取重点执法、循环执法和金字塔执法策略,加强责任约谈、教育和咨询、信息披露、事前批准和消极许可等监管工具的法治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保婵  
资产评估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发挥基础作用的专业服务行业,有效的市场监管能够促进资产评估服务质量提升。文章通过从资产评估服务市场监管现状出发,发现存在监管主体缺乏沟通协调、监管方与被监管方缺乏平等协商对话机制和对被监管方主动履行职责的激励机制等问题,借鉴回应性监管理论的"回应、塑造、协同和关系性"四个精髓,分析回应性监管理论在资产评估服务市场监管的适用性,最后提出组建多元化的监管主体、增加监管客体履行责任的激励措施、建立评估服务市场监管的主体沟通协调机制、建立监管方与被监管方平等的协商对话机制等完善资产评估服务市场监管的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华楠  
近年来,美国经济受全球化的影响,进口食品大幅度提高,但美国进口食品安全监管并没有跟上脚步。本文分析了美国进口食品安全现状及其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解析了2007年,美国联邦政府对进口食品安全监管的新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晁云霞  
食品卫生安全关乎每个消费者的利益,而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存在轻视食品安全、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动机。食品安全监督是政府部门应当提供的公共服务之一。文章通过运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两种分析方法,对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中经济主体之间的博弈进行分析,揭示了监督部门和企业围绕食品质量问题的行为动机和博弈的均衡结果,提出了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几点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能  任运河  
近年来,随着中国食品行业的迅猛发展和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本文以中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不同年份和主要省份食品监管的相关指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了体制改革中的食品监管的横向和纵向水平的相对效率,得出结论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牟少飞  
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对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作出了调整,至此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变革大致经历了单部门监管、多部门分散监管、多部门协调监管、集中统一监管4个阶段。在对比分析中国、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食品安全监管道路,标本兼治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等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路平平  汪洋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极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实施有效的食品安全应对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几点政策建议:健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消费者组织、行业协会的监督作用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向东  刘敏  
2011年12月2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12年消费主题为"消费与安全",并将围绕这一年主题开展消费教育、消费咨询等一系列活动。而食品安全应该是"消费与安全"主题的重中之重,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民众的身体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费威  
针对食品安全相关政策的实施有效性会使公众减少他们为避免食品安全危害的支出,进而减弱政策实施有效性的抵消效应的存在,分别建立了以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以社会全体作为监管主体的两个模型,并对两个模型中抵消效应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当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的损失总和相对较小或者相对较大并严重到一定程度时,由社会全体作为食品安全的监管主体是更有效的;当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的损失总和相对较大或者相对较大但没有严重到一定程度时,由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作为监管主体是更有效的。最后结合具体算例对模型结论进行了验证,对结论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实际意义进行了说明。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颖廉  
现阶段我国各地区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存在巨大差异,不利于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以机构自主性为理论视角,选取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构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引入符合国情的操作变量,运用OLS回归来验证假设,进而得出结论:监管者应全面且持久地关注食品安全,农村消费者诉求需得到更多回应,正确处理安全监管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中央政府应发挥更积极作用,监管执法效率亟待提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储雪玲  刘砚  贺妍  
本文选择欧盟、美国和日本作为国际食品安全监管中的3类典型代表,从食品安全法律构建、监管机构设立的角度,选取风险评估作为监管机制之例,概览其发展历程及经验,并对比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现状,为完善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