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64)
- 2023(14572)
- 2022(12689)
- 2021(11819)
- 2020(10119)
- 2019(22878)
- 2018(22845)
- 2017(44725)
- 2016(24521)
- 2015(27698)
- 2014(27565)
- 2013(27121)
- 2012(25465)
- 2011(23280)
- 2010(23651)
- 2009(22879)
- 2008(22415)
- 2007(20210)
- 2006(17941)
- 2005(16414)
- 学科
- 济(93788)
- 经济(93662)
- 管理(73836)
- 业(68550)
- 企(55094)
- 企业(55094)
- 方法(40931)
- 数学(36010)
- 数学方法(35571)
- 财(29547)
- 农(29387)
- 中国(27780)
- 制(25794)
- 业经(20931)
- 贸(20508)
- 贸易(20496)
- 易(19984)
- 银(19684)
- 学(19658)
- 银行(19647)
- 行(18798)
- 农业(18580)
- 融(17717)
- 金融(17713)
- 务(17426)
- 财务(17378)
- 财务管理(17331)
- 地方(17319)
- 企业财务(16344)
- 体(16143)
- 机构
- 学院(352330)
- 大学(350464)
- 济(146090)
- 经济(142862)
- 管理(131934)
- 研究(120623)
- 理学(111910)
- 理学院(110690)
- 管理学(108764)
- 管理学院(108119)
- 中国(95322)
- 财(74050)
- 京(73936)
- 科学(72262)
- 所(62256)
- 农(60137)
- 财经(56852)
- 中心(55787)
- 研究所(55740)
- 江(55410)
- 经(51315)
- 业大(50625)
- 农业(47342)
- 北京(46816)
- 范(45407)
- 师范(44944)
- 经济学(44846)
- 州(43536)
- 院(43475)
- 财经大学(41732)
- 基金
- 项目(223811)
- 科学(175445)
- 研究(165610)
- 基金(161213)
- 家(140044)
- 国家(138885)
- 科学基金(117819)
- 社会(103938)
- 社会科(98434)
- 社会科学(98408)
- 省(87375)
- 基金项目(84492)
- 教育(76877)
- 自然(75172)
- 划(73950)
- 自然科(73345)
- 自然科学(73323)
- 自然科学基金(71986)
- 编号(69030)
- 资助(66488)
- 成果(57918)
- 重点(51163)
- 部(50372)
- 发(48460)
- 课题(48135)
- 创(46060)
- 制(44387)
- 性(43304)
- 创新(43186)
- 教育部(43060)
- 期刊
- 济(167257)
- 经济(167257)
- 研究(107625)
- 中国(71172)
- 财(58243)
- 农(55240)
- 学报(52928)
- 科学(49213)
- 管理(48967)
- 大学(40201)
- 融(38911)
- 金融(38911)
- 学学(37982)
- 教育(37453)
- 农业(36950)
- 技术(29644)
- 财经(28385)
- 业经(28225)
- 经济研究(26978)
- 经(24386)
- 问题(22238)
- 贸(19502)
- 业(19199)
- 理论(17476)
- 国际(16758)
- 版(16743)
- 技术经济(16732)
- 商业(16468)
- 统计(16070)
- 现代(16004)
共检索到539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靳明 陈雯
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与消费端刺激的相关理论及制度变迁理论,构建我国乳制品行业制度政策变迁的分析框架,将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制度变迁历程划分为减少无效供给阶段、增加有效供给阶段、规范流通渠道阶段和消费升级主导阶段,并结合消费者行为、产业结构和企业行为及政策目标导向等方面的特征,具体分析"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后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制度变迁历程、方式与政策特征,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程淼 何坪华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3起与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牛)相关的食品安全事件。结果表明,"三聚氰胺事件"中,未涉及负面信息的北京三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元)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效应,"中毒门事件"事发后行业内出现短暂的传染效应,"致癌门事件"中,未涉及负面事件的伊利乳业表现出微弱的竞争效应,三元和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明)表现出传染效应,其中"三聚氰胺事件"对行业的影响对明显,其次是"致癌门事件",最后是"中毒门事件"。通过计算行业内平均累积异常收益率(CAR)发现,"中毒门事件"对行业内的影响只持续了6天,而"致癌门事件"过后,行业45天之后才从事件负面影响中...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威 杨敏杰
近年频发的乳制品安全事故已经引发消费者对乳制品质量安全的信任危机。本文从乳制品具有"信任品"特征的角度,分析了信任危机背后的市场失灵和监管失效因素,进而探讨了商业信任和制度信任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信任重建的角度,提出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完善质量标准体系,改善产品信息不对称性和推进奶源组织模式的改革是改善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可行对策。
关键词:
信任品 乳制品 监管 制度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任建超 韩青
以企业危机和行业危机为研究对象,本文构建不同乳制品质量安全危机场景下的消费决策模型,对影响消费决策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企业危机情境下的消费决策受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共同影响,职业是否与食品有关、对政府和专家的信任以及政府应急管理措施是影响消费决策的关键变量;行业危机情境下,消费习惯、消费理念、风险偏好以及消费者对乳制品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感知等因素是影响风险食品消费决策的主要因素。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任建超 韩青
以企业危机和行业危机为研究对象,本文构建不同乳制品质量安全危机场景下的消费决策模型,对影响消费决策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企业危机情境下的消费决策受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共同影响,职业是否与食品有关、对政府和专家的信任以及政府应急管理措施是影响消费决策的关键变量;行业危机情境下,消费习惯、消费理念、风险偏好以及消费者对乳制品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感知等因素是影响风险食品消费决策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肇中 张红凤
食品安全关乎消费者生命健康,食品安全规制迫切需要加强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检验食品安全规制政策实施效果是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前提。本文从消费者营养健康视角出发,采用CHNS数据,基于反映政策冲击影响的倍差法,并结合通过样本筛选控制协变量影响因素的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分析食品安全规制对乳制品消费量、消费者营养健康的影响,对规制的间接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规制的不断加强使我国消费者对乳制品的消费信心得到恢复,促进了乳制品消费量的增长,并有助于改善消费者的营养水平和健康状况。但总体而言,规制促进作用并不显著。这恰恰说明政府单一主体的食品安全规制绩效较低,因此构建食品安全规制的多主体合作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建丽 叶树光 原磊
"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遍及社会各个方面,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事件在消费环节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乳制品消费行为、消费结构、品牌选择和消费信心都因该事件的发生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文章指出,"三鹿奶粉事件"的爆发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理性,进而推动乳制品食品安全控制水平的提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海燕 李秀菊
食品安全关系到民众的健康,食品安全事件的密集出现需要我们重新反思食品安全政策。我国食品安全政策从2001年始历经几次变迁,食品安全政策不是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之间的选择,实际上是相关制度安排的选择,它是政府界定食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选择集的制度安排。由于人们偏好变化引起制度变迁推动了食品安全政策的变迁,食品安全政策重新配置了消费者和食品生产企业的选择机会。食品安全政策的分析建立在社会福利函数的基础上,以及辨别清楚政策工具和政策手段。
关键词:
食品安全政策 制度变迁 社会效率 偏好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靳明 杨波 赵敏
文章采用EnglE和grangEr两步法构建ECM模型研究食品安全事件对我国乳制品产业的冲击影响及其恢复情况。构建长期关系模型反映了我国乳业2007年至2010年期间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并引入食品安全事件冲击变量对以"三聚氰胺"事件为代表的系列重大乳制品安全事件的冲击影响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扩展的ECM模型构建短期动态关系,重点以"三聚氰胺"事件为代表,估算出危机后乳制品产业需两个多月的调整才能恢复至均衡。但由于产业发展趋势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危机后两年左右产业发展仍未恢复至危机前水平。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王冀宁 王磊 陈庭强 王帅斌 裴磊
[目的/意义]乳制品是每个家庭的重要营养食品之一,然而其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如何,目前的学术界尚未对此开展深入研究。[方法/过程]基于1 601家乳制品商家的408 255个调查采样数据,借助网络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乳制品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开展研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乳制品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较差,整体存在较高的食品安全隐患;(2)线下不同类型商家销售乳制品的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参差不齐,食品安全隐患集中于一般商家和小卖铺;(3)线上购物网站销售乳制品的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青平 陶蕊 严潇潇
本文通过实验法收集数据,探讨农产品伤害危机事件后的消费者信任修复问题。本文将修复方式分为信息性修复、情感性修复和纠正性修复三种;信任违背类型划分为能力型违背和诚信型违背两种。研究发现,信息性修复、情感性修复和纠正性修复对消费者信任信念、信任意愿及总体信任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信任违背类型的调节作用部分存在;消费者的信任倾向正向影响消费者信任信念、信任意愿及总体信任。
关键词:
产品伤害危机 修复方式 信任违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怀 赵万里
制度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存在着效率递减的规律,超过一定的临界值,就会出现危机,进而产生制度变迁。中国食品安全规制制度在频繁的食品安全事故中经历了相继的制度变迁。在制度变迁中,体现了制度设计的原则和要求。制度功能应建立在完善的制度体系下,食品安全规制不是单靠某一法律所能解决的。制约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是监管制度、激励制度和法律制度。
关键词:
食品安全 规制 制度变迁 制度设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光德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卫生政府管制变迁的特征:(1)法律法规在管制变迁的动态博弈过程中走向均衡;(2)持续存在的负内部性是管制变迁的动力;(3)遵循直接互动与间接互动相结合的管制方式;(4)管制模式在基本目的清楚的基础上进行动态调整;(5)渐进管制路径遵循“帕累托改进”原则;(6)管制成本表现为政府承担与外部转移相结合。由于这些特征勾勒出了我国食品安全卫生管制变迁的总体模式,而该管制模式却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加以完善。完善的具体措施:一是尽可能消除信息的非对称性,实现产权的充分界定;二是建立有效的政府管制综合体系,提高管制效率;三是优化配置内部管制资源,合理安排管制权...
关键词:
食品安全卫生 政府 管制变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银果 褚潇
近年来,我国频繁爆发的食品安全危机事件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从我国现行分段式监管体制入手,阐述了由分段监管导致的监管职能、法律体系、安全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中存在的漏洞及缺陷。并从明确政府部门职责、统一法律体系、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和加强行业协会作用等方面提出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短期与长期思路。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于丽艳 王殿华 徐娜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在对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识别损害或增进消费者信任的因素,通过食品安全规制对风险认知的影响,得出食品的品牌,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及时公布等为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的企业方面因素,电视媒体对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有正向引导作用,消费者的年龄、性别,影响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认知,提出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的对策。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风险认知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