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7)
2023(1822)
2022(1553)
2021(1459)
2020(1280)
2019(2641)
2018(2870)
2017(5477)
2016(2936)
2015(3440)
2014(3427)
2013(3436)
2012(3175)
2011(2954)
2010(2979)
2009(2738)
2008(2729)
2007(2703)
2006(2384)
2005(2093)
作者
(8686)
(7160)
(6883)
(6590)
(4364)
(3233)
(3232)
(2663)
(2629)
(2518)
(2396)
(2293)
(2266)
(2223)
(2142)
(2096)
(2074)
(2065)
(2036)
(1953)
(1784)
(1740)
(1708)
(1705)
(1657)
(1569)
(1562)
(1487)
(1425)
(1415)
学科
管理(9639)
(8012)
经济(7998)
(6837)
(5407)
企业(5407)
(3840)
方法(3609)
(3137)
银行(3137)
(3040)
(3000)
(3000)
数学(2916)
数学方法(2876)
中国(2680)
(2526)
金融(2525)
业经(2105)
(2086)
贸易(2084)
理论(2075)
(2069)
农业(2051)
(1997)
制度(1968)
(1968)
(1762)
生产(1706)
(1682)
机构
学院(39852)
大学(37727)
管理(15098)
(15036)
经济(14646)
研究(13032)
中国(12842)
理学(12471)
理学院(12370)
管理学(12151)
管理学院(12087)
(9322)
(8061)
(7997)
科学(7986)
中心(7435)
农业(7173)
(7019)
(6662)
业大(6589)
研究所(5932)
财经(5786)
(5589)
(5193)
(4984)
技术(4931)
北京(4909)
(4732)
人民(4706)
(4625)
基金
项目(25434)
研究(19602)
科学(19381)
基金(17392)
(15088)
国家(14956)
科学基金(12531)
社会(11769)
社会科(11122)
社会科学(11119)
(10567)
基金项目(9113)
编号(9106)
教育(8939)
(8580)
成果(7823)
自然(7539)
自然科(7310)
自然科学(7306)
自然科学基金(7171)
资助(6946)
课题(6016)
重点(5632)
项目编号(5428)
(5367)
(5122)
(5073)
(5056)
(4997)
(4923)
期刊
(17212)
经济(17212)
研究(10565)
中国(10021)
(8627)
(6831)
金融(6831)
(6657)
农业(5966)
学报(5818)
管理(5153)
科学(4778)
教育(4695)
大学(4263)
学学(4113)
技术(3927)
(3455)
业经(3350)
理论(2888)
实践(2751)
(2751)
财经(2676)
图书(2291)
经济研究(2252)
问题(2227)
(2216)
(2033)
统计(1969)
世界(1930)
职业(1904)
共检索到65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文晓巍  温思美  
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是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针对我国推进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落实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若干举措。
[期刊] 征信  [作者] 闫海  王天依  
从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至食品安全信用监管,以信用为基础新型监管机制的法治建设亟待推进。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陕西等地制定了具有食品安全信用监管性质的地方部门规章,对于全国性立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食品安全信用监管目标宜予以限定,即食品安全保障。食品安全信用监管的信息处理包括信用信息归集和等级评价,应当受行政成本和合规成本约束。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应当采取重点执法、循环执法和金字塔执法策略,加强责任约谈、教育和咨询、信息披露、事前批准和消极许可等监管工具的法治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华楠  徐锋  
食品安全信用评估是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本文在界定食品安全信用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食品安全信用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以政府监管为前提的两种食品安全信用评估运行组织模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华楠  宋春祥  
我国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其根源在于食品安全信用的缺失。本文从三个层面深入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信用缺失的原因,并提出四种联合征信系统模式以治理食品安全信用缺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华楠  徐锋  
本文在界定了食品安全信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肉类食品安全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建立了一个模糊层次综合评估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鲍长生  
由于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机制失灵,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令人堪忧。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措施之一是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管理体制,消除食品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管理体制,需要重构食品市场结构,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管理机制,以及社会资源的广泛参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可山  
食品安全信息问题是食品安全经济理论研究中一项复杂而前沿的课题。国内外学者应用经济学理论从食品安全信息理论、供应链相关利益主体、食品追溯体系、食品安全监管及国际经验借鉴等不同角度做了研究。未来需进一步密切结合本国经济发展和食品生产的实际、食品安全的产品特征以及食品安全要求实现的目标特征,深化食品安全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及激励约束机制研究,以准确把握食品安全供给需求的经济利益选择问题,不断推进食品安全的源头治理和全程控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素云  
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是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2011~201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137家食品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作为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衡量指标,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对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公司治理越完善,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越高;独立董事比例、高管持股比例、高管薪酬比例、股权集中度对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股权性质下,公司治理对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影响有差异。在国有控股企业中,董事长与总经理二职合一正向影响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而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中为负向影响;国有控股企业高管薪酬比例对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影响显著,而非国有控股企业高管持股比例的影响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家松  
完善的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提高食品安全质量。鉴于美国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机制建设已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中国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首次从基础制度、主体、立法、内容四方面全面比较了中美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机制存在的差距,系统分析了差距形成的原因并得出了相关的启示。本文主要结论:中国应在加大投资建设信息披露基础制度、改进监管体制协调信息披露主体、完善立法规范信息披露保障机制、引导公众参与强化信息披露社会监督等方面借鉴美国经验。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毛薇  夏利君  吴画斌  
【目的/意义】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意识也逐渐增强。【方法/过程】本次调研以消费者为对象,研究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关注、风险认知、信息服务需求,并利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服务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都会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搜寻、服务的需求,据此给出了食品安全信息需求服务的保障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素云  
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是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2011201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137家食品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作为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衡量指标,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对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公司治理越完善,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越高;独立董事比例、高管持股比例、高管薪酬比例、股权集中度对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股权性质下,公司治理对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影响有差异。在国有控股企业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海霞  陈利斯  
以2006-2016年沪深两市A股86家食品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内容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构建基于5类指标的企业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指数。运用面板效应模型和断点回归模型,就外部特征、内部特征对企业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外部特征角度,企业所在地经济水平、法律环境对企业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内部特征角度,公司规模、高管薪酬对企业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权力集中度对企业的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有显著负向影响。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法律政策对企业信息披露水平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政策效果存在1年的迟滞期。因此,政府有必要拟定颁布相关的政策法规,规范企业在年报、社会责任报告或者内部控制报告中的披露标准;企业应在合理范围内增加对高管的报酬,提高高管的企业归属感;企业应尽量避免总经理与董事长由一人兼任,提高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监管效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古川  安玉发  
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披露不足,导致消费者难以分辨食品的安全性,不能对市场中的食品产生信任。本文建立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信号博弈模型并找寻了动态均衡路径,分析认为:食品生产企业要获得消费者信任并实现与低质量企业完全分离,必须披露更多的质量安全信息,同时高质量企业披露安全信息对企业有利。通过比较国外为获得消费者信任而加强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情况,指出现阶段国内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不足,提出引导高质量企业进行更多信息披露、加强信息沟通交流和落实信息披露机制的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涛  王怀明  
以2008—2010年沪深两市食品、饮料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食品生产者视角,在揭示政府安全规制下我国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状况及变化的基础上,通过配对样本差异检验得到的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规制的推进显著提高了食品企业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进一步的多元回归结果显示,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公司最终控制人性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状态、高管的平均年龄和技术背景以及公司所处地区的法治化水平是与政府规制共同影响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留义  罗月领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长三角地区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协调机制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信用监管各自为战,信用监管制度存在差异,信用信息共享存在障碍,未充分形成合力等。针对这些问题,需健全沟通协商机制,突破行政壁垒;构建多元合作机制,发挥各方优势;优化信息共享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创建市场联动机制,推动项目运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