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3)
- 2023(10958)
- 2022(9663)
- 2021(9142)
- 2020(7672)
- 2019(17562)
- 2018(17649)
- 2017(34254)
- 2016(18604)
- 2015(21041)
- 2014(20895)
- 2013(20800)
- 2012(18848)
- 2011(17044)
- 2010(16635)
- 2009(15129)
- 2008(14556)
- 2007(12444)
- 2006(10755)
- 2005(9251)
- 学科
- 济(72751)
- 经济(72673)
- 管理(56126)
- 业(52873)
- 企(42823)
- 企业(42823)
- 方法(36917)
- 数学(32047)
- 数学方法(31713)
- 农(20934)
- 财(18433)
- 中国(17263)
- 业经(16909)
- 学(16676)
- 农业(14147)
- 地方(13952)
- 贸(12709)
- 贸易(12704)
- 理论(12553)
- 易(12289)
- 务(12254)
- 财务(12192)
- 财务管理(12171)
- 和(12107)
- 环境(11685)
- 企业财务(11599)
- 技术(11493)
- 制(10985)
- 划(10377)
- 银(9423)
- 机构
- 大学(265112)
- 学院(263203)
- 管理(110715)
- 济(102432)
- 经济(100281)
- 理学(96912)
- 理学院(95913)
- 管理学(94360)
- 管理学院(93900)
- 研究(84609)
- 中国(61623)
- 京(56397)
- 科学(54424)
- 农(45449)
- 财(44460)
- 业大(42830)
- 所(42020)
- 中心(39110)
- 研究所(38702)
- 财经(36856)
- 江(36429)
- 农业(36108)
- 北京(34972)
- 范(34034)
- 师范(33724)
- 经(33595)
- 院(30370)
- 州(30058)
- 经济学(29411)
- 经济管理(28920)
- 基金
- 项目(188518)
- 科学(148148)
- 基金(137628)
- 研究(136358)
- 家(120230)
- 国家(119232)
- 科学基金(102897)
- 社会(85287)
- 社会科(80814)
- 社会科学(80795)
- 基金项目(73993)
- 省(73309)
- 自然(68474)
- 自然科(66885)
- 自然科学(66873)
- 自然科学基金(65662)
- 教育(61662)
- 划(61245)
- 资助(56614)
- 编号(56593)
- 成果(44410)
- 重点(41290)
- 部(41245)
- 发(38940)
- 创(38865)
- 课题(37036)
- 创新(36222)
- 科研(36193)
- 教育部(35207)
- 项目编号(35052)
- 期刊
- 济(107059)
- 经济(107059)
- 研究(72550)
- 中国(44656)
- 学报(43707)
- 农(40461)
- 科学(39157)
- 管理(38091)
- 大学(32495)
- 财(31987)
- 学学(30456)
- 农业(29270)
- 教育(26237)
- 技术(22292)
- 业经(18698)
- 图书(18132)
- 融(17553)
- 金融(17553)
- 经济研究(17241)
- 财经(16745)
- 业(15117)
- 理论(14746)
- 经(14128)
- 实践(13897)
- 践(13897)
- 情报(13629)
- 问题(13567)
- 科技(13088)
- 技术经济(12985)
- 版(12300)
共检索到366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钟颖琦 黄祖辉
食品安全信息标签是传递食品信息的重要工具,研究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具有不同信息标签食品的供求差异,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食品安全信息标签所包含的四种不同信息属性及相应层次,以猪肉为例,利用浙江省生猪养殖户和猪肉消费者的调查数据,运用选择实验法,借助随机参数Logit模型实证分析养殖户与消费者对具有不同食品安全信息标签猪肉的生产意愿和消费偏好的差异,探讨养殖户对不同食品安全信息标签的实际采纳行为和消费者对相应标签的支付意愿。结果表明,在产地、合格证、可追溯和认证四类信息属性中,除认证信息外,消费者更偏好可追溯信息,而养殖户更愿意提供产地信息。尽管养殖户对提供认证信息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意愿,但实际生产中的采纳率仅为1.81%。消费者偏好包含更高层次食品安全信息标签的猪肉,对委托检验合格的合格证具有更高的偏好,但养殖户的生产意愿却为负。消费者对自检合格的合格证的支付意愿仅为1.385元/kg,但愿意为追溯到养殖环节的可追溯信息支付超过20%的溢价,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养殖户对可追溯信息的采纳率不足10%。因此,养殖户要加大对信息层次更丰富的食品安全信息标签的使用,市场和政府应增加对养殖户参与可追溯体系、开具合格证的激励,加强对养殖户的教育培训。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增金 乔娟 沈鑫琪
食品可追溯体系有助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追溯标签作为辨别是否可追溯食品的主要手段,消费者对追溯标签的信任水平及其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值得特别关注。基于西安市的实地调研,依据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模型,利用假想价值评估法并通过构建二元Logit模型,研究偏好异质性约束下猪肉追溯标签信任对消费者可追溯猪肉支付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的猪肉偏好可分为质量安全偏好型、高品质偏好型和廉价偏好型,在质量安全偏好下,猪肉追溯标签信任水平显著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意愿,而在其他偏好下,猪肉追溯标签信任水平的影响则并不显著;质量安全偏好型和其他偏好类型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43.64元/kg和4...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林海 王淑娴 Wuyang Hu
本文基于中国猪肉全程供应链体系的主要环节的安全风险,界定了猪肉的可追溯信息,并以商务部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七个试点城市的1489个消费者为调查对象,运用选择实验(choice experiment)方法,借助混合Logit(mixedLogit)模型和潜在类别模型(1atentclassmodeling)研究了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属性的偏好及支付意愿。研究结论显示,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属性的偏好与支付意愿存在较大差异。消费者对质量认证属性最为重视,其次为外观和可追溯信息;相对于政府认证,消费者更偏好于国内第三方机构认证;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属性的偏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林海 王红纱 朱淀 蔡杰
为满足消费者猪肉安全需求,防范猪肉的安全风险,国家商务部等从2010年开始分批选择若干个城市实施肉类可追溯体系。可追溯猪肉能否有效推广内在地取决于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本文基于随机n价实验拍卖方法,对江苏无锡市区272位消费者对具有不同层次安全信息的三种类型可追溯猪肉的支付意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与者愿意为具有可追溯属性的猪后腿肉支付一定的溢价,且对具有养殖信息与政府认证信息的可追溯猪后腿肉具有更高的支付意愿;而进一步运用MVP模型的研究证实,消费者对三种不同层次安全信息属性的可追溯猪后腿肉的偏好具有差异性。因此,政府完善猪肉可追溯体系并与政府认证机制相结合是满足消费者对不同层次安全信息的可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应瑞瑶 侯博 陈秀娟 徐玲玲
本文以中国无锡的消费者为案例,构建了具有事前质量保证与事后追溯功能的可追溯猪肉轮廓,引入Becker-Degroot-Marschak实验拍卖法研究了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信息属性的支付意愿,并借助多变量ProBit模型研究了影响消费者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事前质量保证属性的支付意愿高于对事后追溯属性的支付意愿,且对事前质量保证属性中猪肉品质检测属性的支付意愿最高;消费者年龄、学历、收入等个体特征与消费者健康状况、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食品安全满意度以及对食品安全标识的信任程度等因素影响其对可追溯猪肉不同信息属性的支付意愿。本文认为,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生产者生产融事前质量保证与事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林海 卜凡 朱淀
基于现有的研究文献,本文在对可追溯猪肉不同质量安全信息做出设定的基础上,通过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山东省潍坊市765位消费者对含有不同质量安全信息的可追溯猪肉的偏好。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关注"猪肉可追溯标签"信息、自身收入与家中是否有孕妇、受双汇"瘦肉精事件"影响等变量显著影响其对含有不同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猪肉的偏好。对变量边际效应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偏好可追溯猪肉的消费者更偏好含有养殖与屠宰信息的可追溯猪肉,高收入消费者则偏好同时含有养殖、屠宰、加工三种信息的可追溯猪肉,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者选择含有不同层次可追溯信息猪肉的主要因素。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宇东 李东进 金慧贞
消费者高度关注和卷入下,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离不开对食品消费者面对安全风险时决策逻辑的准确理解。通过分析食品安全风险感知下消费者量化信息搜寻增强和精准化决策需求转变的过程与机制,结合消费者量化消费参与趋向,揭示食品安全风险感知下消费者的决策逻辑。研究结果显示,食品安全风险感知会显著增进消费者对风险控制感的寻求和对定制化信息的需求,控制感寻求与定制化需求同等程度地促升了消费者对量化食品安全信息的偏好。而量化信息偏好的增强则驱动消费者参与量化消费以应对食品安全风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俞林
碳标签制度是一种新型技术性贸易措施,在食品安全管理中作用显著。但若在食品包装上加贴标签,势必会导致产品成本提高、价格提升,给消费者对碳标签食品的消费支付意愿造成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实地调研,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借助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消费者对碳标签食品的支付意愿,并在此基础上深度剖析影响消费者碳标签食品购买支付意愿的因素。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消费者对碳标签食品的认知度严重偏低,消费者对碳标签的认可度和态度与其碳标签商品购买支付意愿呈现正相关关系,年龄、学历和收入个体的特征值对碳标签商品购买支付意愿也有正向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标签食品 消费行为 支付意愿 消费认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袁学国 任建超 韩青
利用针对北京市城镇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选择实验法,采用多元条件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消费者对生鲜猪肉的不同质量安全特征的偏好和支付意愿。结果表明:对猪肉产品的不同质量安全特征进行标识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北京市城镇居民对生鲜猪肉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偏好和支付意愿最高,其次是生鲜猪肉通过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柔嫩度较好,对生鲜猪肉具有无瘦肉精和兽药残留的质量安全标识的偏好和支付意愿最低。据此提出:中国应加强生鲜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政府监管部门应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标识的申请和使用行为,确保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振 乔娟 黄圣男
本文运用选择实验(Choice Experiments)的方法,借助随机参数(RPL)及潜在分类模型(LCM)研究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属性的偏好行为。研究发现,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属性的偏好存在异质性;消费者对政府认证的支付意愿最高,其次是企业的品牌、养殖场质量安全保证和第三方机构认证;第三方机构认证和政府认证之间具有互补性,企业的品牌化建设同养殖场质量安全保证间存在互补性,政府认证与企业品牌化建设间存在替代性;消费者风险感知度的提高会影响其消费行为,高风险感知组的消费者愿意对同一安全属性支付更高的价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冰 于洋 崔力航 魏艳骄
为丰富消费市场中食品认证标签的多样化,优化食品企业对食品认证标签的使用决策,完善政府对食品认证标签的体系建设,基于选择实验法,以纯牛奶为研究对象,利用1 311个消费者样本,借助多项Logit模型和潜类别Logit模型测度消费者对食品认证标签的偏好和支付意愿。结果表明:1)消费者对食品认证标签的偏好程度和支付溢价均由高到低依次为地理标志、动物福利标签、碳标签、有机标签、绿色标签;2)年龄越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消费者对动物福利标签的偏好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消费者对碳标签的偏好程度越高;3)依据偏好的异质性可以将消费者分成以城镇居民居多的“绿色健康食品的追求者”和以年龄小且受教育程度高为特征的“动物福利主义的践行者”2类。消费者食品认证标签偏好的异质性为食品供应商认证决策和政府认证制度安排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爽 余明阳 薛可
不论是高感知风险信息还是低感知风险信息,信息的劝说方式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均受到个体风险偏好调节效应的影响。从风险偏好与劝说方式的态度来讲,风险规避者更乐于接受感知风险信息的避害劝说,而风险追求者更乐于接受感知风险信息的趋利劝说;从风险偏好与劝说方式的交互效应来讲,风险规避者在高感知风险信息条件下受到的影响更大,风险追求者在低感知风险信息条件下受到的影响则更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程培堽 殷志扬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其中有些事件形成了消费者恐慌心理,并造成广泛传播的,灾难性的,不可逆转的后果。基于Arrow和Pratt的风险分析框架,本文构建了一个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事件反应的概念性模型。模型显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事件反应不仅受风险知觉、而且亦受风险偏好,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影响;风险偏好在理解和预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事件反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应用苏州市消费者在瘦肉精事件发生一个月后的猪肉消费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支持本文提出的概念性模型。这个结果对处理食品安全危机有着重要的公共政策含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阔
本文根据笔者来自全国20多个县区实际调研的资料从食品安全保障的角度对我国猪肉价值链进行理论模型和实践的全面分析。首先分析我国猪肉价值链的构成以及价值在各个节点的分布,同时研究假设存在败德情况下,整个生猪价值链的价值分配情况,探究食品安全的利益链以及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节点及措施。最后进行了总结并从价值链流程再造、食品质量监管以及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节点 猪肉价值链 食品安全保障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尹世久 徐迎军 陈雨生
本文基于山东省843个消费者样本,以番茄为例,设置食品安全认证标签、可追溯标签、品牌与价格属性进行了选择实验,并借助随机参数Logit模型研究了消费者偏好。结果显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认证标签、可追溯标签和品牌属性均具有显著支付意愿,对可追溯标签的支付意愿远高于其他属性,且不同信息标签的组合给消费者偏好带来不同影响,食品安全认证标签与可追溯标签间以及可追溯标签与品牌间皆存在互补关系,而食品安全认证标签与品牌间存在替代关系。研究同时表明,消费者食品安全认证知识与可追溯知识层次提高,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并不相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食品安全认证制度和食品可追溯系统等建议以减小食品市场信息不对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