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49)
2023(3048)
2022(2711)
2021(2610)
2020(2240)
2019(4763)
2018(4786)
2017(9381)
2016(4780)
2015(5514)
2014(5311)
2013(5489)
2012(5021)
2011(4709)
2010(4816)
2009(4263)
2008(4074)
2007(3604)
2006(3222)
2005(2919)
作者
(14067)
(11860)
(11688)
(11180)
(7358)
(5494)
(5230)
(4422)
(4265)
(4100)
(3930)
(3925)
(3686)
(3633)
(3591)
(3494)
(3435)
(3421)
(3417)
(3394)
(2861)
(2814)
(2784)
(2784)
(2626)
(2548)
(2481)
(2448)
(2354)
(2329)
学科
管理(19096)
(19055)
(18516)
经济(18486)
(16112)
企业(16112)
方法(9860)
数学(8356)
数学方法(8308)
(6678)
(6539)
(6516)
(5152)
体制(4687)
业经(4535)
农业(4314)
(4183)
贸易(4182)
(4044)
财务(4024)
(4021)
财务管理(4018)
企业财务(3900)
人民(3856)
中国(3698)
消费(3590)
结构(3277)
(3272)
银行(3269)
(3217)
机构
大学(74278)
学院(73932)
管理(34054)
(32713)
经济(32240)
理学(30125)
理学院(29865)
管理学(29523)
管理学院(29392)
研究(21739)
中国(18012)
(14863)
(14605)
(12411)
科学(12142)
财经(12062)
(11112)
业大(10593)
中心(10565)
(10456)
(10090)
商学(9888)
商学院(9798)
农业(9770)
研究所(9364)
经济管理(9328)
经济学(9156)
财经大学(9156)
北京(8965)
(8520)
基金
项目(49923)
科学(41161)
基金(39701)
研究(34753)
(34494)
国家(34215)
科学基金(30653)
社会(24363)
社会科(23191)
社会科学(23186)
基金项目(21276)
自然(20913)
自然科(20494)
自然科学(20488)
自然科学基金(20187)
(17836)
资助(15924)
教育(15796)
(15115)
编号(13889)
(11812)
国家社会(10425)
教育部(10425)
重点(10395)
人文(10386)
成果(10249)
(10003)
科研(9584)
大学(9403)
(9389)
期刊
(35936)
经济(35936)
研究(18872)
管理(13063)
中国(12353)
(11458)
(10519)
科学(10137)
学报(9471)
大学(7495)
农业(7264)
学学(7202)
业经(6697)
(6593)
金融(6593)
财经(5964)
经济研究(5935)
商业(5119)
技术(5073)
(5037)
(4393)
问题(4137)
理论(3727)
世界(3671)
教育(3520)
技术经济(3446)
现代(3425)
实践(3387)
(3387)
统计(3323)
共检索到104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义  林恩惠  余建辉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当国产食品在事件前就处于竞争劣势时,事件后消费者会逐渐倾向于购买进口食品直至进口食品完全占领国内市场;当国产食品在事件后还具备竞争优势时,无论生产者是否解决潜在的质量安全问题,消费者都会倾向于购买国产食品,但监管者加强监管力度会增进消费者福利、减少生产者福利;当事件前后国产食品由竞争优势转为竞争劣势时,如果监管力度较弱,消费者会逐渐倾向于购买进口食品,如果监管力度较强,则取决于事件前的消费者群体的购买行为和生产者群体的质量投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全世文  曾寅初  刘媛媛  于晓华  
本文以2008年我国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为例,构建了食品安全事件后消费者购买行为恢复问题的分析框架,并采用Heckit模型和Double-Hurdle模型对河北省消费者在事件发生一年后的奶粉购买恢复和液态奶购买恢复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阶段性因素——消费者的知识了解、风险态度以及对信息主体和信息途径信任程度,均显著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恢复。因此政府和企业采取措施的目标在于加强消费者知识了解、促进消费者信息信任从而降低消费者风险感知,以保证食品安全事件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能够尽快地恢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玉峰  刘敏  平瑛  
居民行为模式的变化是食品安全事件最直接的社会表现。文章从恐惧管理近端远端双重防御模式出发,研究食品安全事件带给消费者态度和行为的变化。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近端防御时消费者购买意向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得出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后短期内,购买意向会有较大幅下降,下降程度主要取决于消费者负面情绪与个体态度,而对政府和企业的信任并不在短期内直接影响其购买意向的变化。第二部分研究事件发生后远端防御情形下,消费者购买意向的波动情况,得出政府加强监管与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都会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意向。并且发现企业保证比政府加强监管对消费者购买的恢复作用较为明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玉峰  徐艾颖  张馨茹  
食品安全事件的危险远高于其他产品事件,此类事件频发消费者势必会更关注企业应急措施并影响其购买意向。文章通过案例分析与消费者访谈归纳了企业危机管理的形式,并聚焦于不同企业危机管理形式对消费者购买意向恢复的作用。得出:食品事件发生后企业回应比企业不回应对消费者的购买意向恢复效果要好,而且企业主动下架召回要比仅仅声明道歉并会加强质量管理对消费者的购买意向恢复作用更明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贝贝  青平  邹俊  
以农产品为例,基于武汉市消费者调查数据,综合运用实验法、Bootstrapping分析方法,分析在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下网络口碑对消费者农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负面网络口碑通过消费者矛盾态度负向影响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购买意愿,理(感)性负面网络口碑会导致较高(低)的矛盾态度;企业反应调节了消费者矛盾态度,当企业面对感(理)性负面网络口碑时,相对于重建(弱化)策略,企业采取弱化(重建)策略可以显著降低消费者矛盾态度。建议我国农业企业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后,关注网络负面口碑及消费者矛盾心理,努力降低消费者矛盾态度,提高购买意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应恒  霍丽玥  彭晓佳  
由于信息不对称 ,我国的食品安全市场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 ,使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没有转变为实际购买。理论表明 ,提供有效的信息可以解决食品安全的市场失灵。本文根据对南京市超市消费者进行的分层抽样调查数据 ,采用描述性统计和项目交叉分析方法 ,在把握我国消费者食品安全认知状况 ,测度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购买意愿的基础上 ,验证了强化食品安全信息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春雪  李玉峰  席晨阳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使得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与日俱增,而考虑到食品安全所带来的不利后果的严重性,消费者势必采取一些规避行为。文章设计了消费者规避行为调查问卷,数据结果表明: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的五个阶段中都会采取规避行为;并且消费者在选择评估阶段的规避行为最强烈,在信息收集阶段的规避行为相对最弱。除实际购买阶段和购后评价阶段的规避行为没有显著差异之外,其他阶段的规避行为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应恒  马仁磊  王二朋  
一般认为食品安全事件后伴随着消费者对问题食品购买的恢复,其风险感知逐步降低,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本文着眼于食品安全风险感知与恢复购买行为之间存在的不一致,以消费者的风险感知认知偏差和消费者决策慎重程度差异为基础建立了全文的分析框架。基于南京市消费者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研究了影响风险感知与恢复购买行为不一致的因素,结果显示,消费者对三聚氰胺事件的了解程度、消费者政府信任水平、个人月收入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其风险感知与恢复购买行为不一致的可能性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婷  吴秀敏  
绿色食品代表健康、优质的食品,越来越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本文运用合理行为理论,分析影响消费者绿色食品消费的主要因素。首先对成都市消费者绿色食品购买行为的实证调查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运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消费者家庭是否有6周岁以下儿童和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安全感知是决定消费者是否购买绿色食品的主要因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任建超  韩青  乔娟  
基于Fishbein的合理行为理论,本文构建了消费者安全认证食品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北京城镇居民生鲜猪肉消费的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消费者安全认证食品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包括家庭规模、是否有孕妇或18岁以下的孩子、家庭月收入等在内的家庭因素是影响消费者安全食品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对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感知,而消费者的个体特征和部分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对整个家庭的安全食品购买行为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尹世久  吴林海  徐迎军  
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得安全食品市场发展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笔者基于广州等城市获取的调研数据,以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认知与评价为出发点,利用多重选择综合评价指数量化测度消费者购买或拒购安全食品的动因,并基于联合分析方法研究消费者的效用评价。研究表明,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认知水平总体较低,安全、环保等属性是消费者最重要的购买动因,而价格过高与信任缺失则是拒购的关键原因,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效用评价远低于绿色食品与常规食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尹世久  徐迎军  陈默  
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与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得具备安全、健康、环保等特征的有机食品等安全食品的需求与日俱增,有机食品的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也日益引起学界关注。为探究影响消费者有机食品购买决策行为的相关因素,在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通过调研获得了696个消费者样本数据,归纳了消费者购买体验和购买强度两个层次的购买决策,进而运用二元Logistic与有序Logistic模型分别研究了影响消费者购买体验和购买强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年龄、价格及认证必要性评价对购买体验影响显著;家庭结构、健康意识对购买强度影响显著;而收入、食品安全意识、信任度及购买便利性等对两个层次决策皆有着显著影响。就企业而言,...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楠  
笔者通过选取消费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对有机食品的熟悉程度和态度、购买偏好和购买行为等指标,对国内消费者有机食品购买行为进行了探讨。通过市场调研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特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消费者对自身健康很关注但对目前国内的食品质量并不放心,对有机食品的了解程度和信任程度都处于较低的水平。通过实证分析还发现消费者的性别、婚姻状况以及消费者的态度对其购买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而消费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年收入等变量对购买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据此笔者认为政府应加强对有机食品市场的监管和规范,完善有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亚非  于倩楠  
本文基于绿色食品购买者特征和消费者对绿色标识的认知两个基本变量,选取大连地区购买绿色食品的消费者作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验证绿色消费者特征和绿色食品标识认知的各个因子对绿色购买意向的影响,进而探索这些因素对绿色购买行为的影响程度,希望可以为绿色食品产业和绿色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研究数据和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侦  李东进  
为了考查绿色标签对消费者购买食品的影响,文章运用合理行为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合理行为理论能解释消费者购买绿色标签食品的行为意向,相比没有绿色标签的,有绿色标签的食品消费者购买意向更高。但是,上述的影响作用受到价格的调节,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在有绿色标签条件下,随着食品价格的上升,购买意向先上升,然后逐步下降,呈现出倒U形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