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32)
2023(12575)
2022(11277)
2021(10922)
2020(9331)
2019(21297)
2018(21340)
2017(41209)
2016(22721)
2015(25889)
2014(25844)
2013(25431)
2012(23763)
2011(21144)
2010(21067)
2009(19659)
2008(19273)
2007(16930)
2006(14836)
2005(13243)
作者
(65520)
(54127)
(53789)
(51216)
(34629)
(26060)
(24585)
(21323)
(20663)
(19518)
(18797)
(18090)
(17010)
(16876)
(16627)
(16582)
(16214)
(16171)
(15492)
(15418)
(13274)
(13244)
(13178)
(12476)
(12115)
(12042)
(11969)
(11958)
(10834)
(10706)
学科
(83896)
经济(83783)
管理(66548)
(63140)
(51170)
企业(51170)
方法(39186)
数学(33405)
数学方法(32880)
(24774)
中国(23660)
(22752)
(19263)
业经(19087)
地方(17929)
(17721)
农业(16182)
理论(16071)
(15882)
贸易(15874)
(15384)
(15308)
银行(15268)
(15045)
财务(14974)
财务管理(14933)
(14381)
(14076)
企业财务(14046)
(13642)
机构
大学(318162)
学院(315974)
管理(126920)
(118768)
经济(115764)
理学(108958)
理学院(107716)
管理学(105685)
管理学院(105124)
研究(103104)
中国(82208)
(69276)
科学(65871)
(57328)
(52479)
(52213)
中心(48501)
业大(48123)
研究所(47199)
(47135)
财经(45412)
北京(44186)
(42512)
师范(42131)
(41113)
农业(41068)
(38791)
(37340)
师范大学(34022)
财经大学(33712)
基金
项目(213065)
科学(166256)
研究(156110)
基金(153525)
(133222)
国家(132048)
科学基金(113364)
社会(95477)
社会科(90058)
社会科学(90033)
(82670)
基金项目(82384)
自然(75399)
自然科(73609)
自然科学(73594)
自然科学基金(72257)
教育(71377)
(69754)
编号(65553)
资助(63826)
成果(53602)
重点(46611)
(46514)
课题(44100)
(43858)
(43320)
科研(40758)
创新(40328)
项目编号(40180)
大学(40038)
期刊
(133686)
经济(133686)
研究(94875)
中国(61582)
学报(50298)
(47984)
科学(46224)
管理(45914)
(43958)
大学(37964)
教育(36652)
学学(35410)
农业(33277)
(31603)
金融(31603)
技术(27176)
业经(21989)
财经(21421)
图书(19116)
经济研究(19003)
(18063)
问题(17620)
理论(17161)
(16909)
实践(15892)
(15892)
(15194)
科技(14959)
技术经济(14870)
资源(14569)
共检索到471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范春梅  贾建民  李华强  
近年来频发的问题食品事件使食品安全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以2008年曝光的三聚氰胺问题奶粉事件为例,以风险感知为切入点,构建了问题奶粉事件中公众的风险感知与应对行为关系模型,揭示了问题奶粉事件中的风险信息对消费者风险感知和控制感的影响,剖析了风险感知、控制感等对人们的抵制和积极应对行为的作用机理,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管理实践方面的可资借鉴的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志刚  李腾飞  黄圣男  
本文以"问题奶粉"事件为例,研究了北京、天津和石家庄三个城市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认知程度和消费信心恢复情况。结果表明,石家庄市的消费者因"问题奶粉"事件而遭受最大打击,其消费信心恢复明显慢于非事故地的北京和天津。研究还发现,消费者个体特征、对食品安全的认知程度以及风险偏好等因素对消费信心的恢复有显著影响,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钧  林怀明  
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公众的社会态度呈现出多项特征:高度关注事件,主要选择通过网络了解事件,购买食品时最关心质量和安全,食品安全感较差,认为事件的责任主体是多元的,对政府应对措施的评价较高,对问题企业的产品表现出购买倾向下降的特征。公众的社会信任度下降幅度较大,由此导致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信任危机。为此,我们提出政府树立风险意识、用好管制策略、用好公关策略、形成多元治理模式四项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建丽  叶树光  原磊  
"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遍及社会各个方面,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事件在消费环节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乳制品消费行为、消费结构、品牌选择和消费信心都因该事件的发生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文章指出,"三鹿奶粉事件"的爆发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理性,进而推动乳制品食品安全控制水平的提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二朋  
理解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反应,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是食品安全事件应对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针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应对流程与风险交流措施,对改善中国食品安全事件的应对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任燕  安玉发  
由"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引发的中国奶制品质量安全危机,不仅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暴露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与保障机制的缺失和不完善。本文结合"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对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政府实施监管的必要性进行理论阐述,比较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不同点,提出改善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程培堽  殷志扬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其中有些事件形成了消费者恐慌心理,并造成广泛传播的,灾难性的,不可逆转的后果。基于Arrow和Pratt的风险分析框架,本文构建了一个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事件反应的概念性模型。模型显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事件反应不仅受风险知觉、而且亦受风险偏好,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影响;风险偏好在理解和预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事件反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应用苏州市消费者在瘦肉精事件发生一个月后的猪肉消费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支持本文提出的概念性模型。这个结果对处理食品安全危机有着重要的公共政策含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靳明  杨波  赵敏  章鑫鑫  
本文以"三聚氰胺"等乳制品安全事件为例,对食品安全事件的溢出效应及其消费替代行为进行分析,认为国内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使消费者选择替代品和替代方式并引发消费替代行为,进而对整个品类及产业链甚至相关行业与政策法规产生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靳明  赵敏  杨波  张英  
本文通过借鉴人口迁徙推拉理论中的PPM模型,构建了食品安全事件影响下的消费替代意愿模型,并以著名的肯德基餐饮品牌和速生鸡肉类产品及其"速生鸡事件"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认为,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但造成消费者产生品牌转换意愿,而且会在品牌转换意愿的基础上产生溢出效应,进一步使消费者产生品类替代意愿。消费者产生消费替代意愿是推力、拉力、锚定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消费者对危机品牌的抛弃,往往不是由于受到替代品牌吸引产生的主动行为,而是一种回避安全风险的被逼行为。如果某类食品的安全事件频发,特别是连行业代表性品牌也牵涉其中时,那么,消费者就可能会转而选择替代品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云辉  
"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不仅损害了众多消费者利益,同时也导致整个相关行业的危机。本文基于政府管制视角,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分析该事件的成因,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淑欣  
食品安全历来是公众和政府关注的重点。近日来发生的问题奶粉事件使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从财政视角分析了食品安全中存在的市场失灵及政府职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食品安全的财税对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培堽  周应恒  殷志扬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了消费者对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的反应。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一个月后,消费者对国内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心程度显著高于事件发生前的担心程度;国产奶粉消费水平相比于事件发生前下降了近一半。同时二元选择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不同特征的人群对事件的反应无显著差别;然而城镇消费者相对于农村消费者而言对事件的反应更强烈;对政府颁布的三聚氰胺临时限量标准和奶粉检测报告的信任程度、对偶而进食三聚氰胺奶粉所造成身体危害的担心程度是影响消费者事件发生后奶粉消费决策的重要变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全世文  曾寅初  刘媛媛  于晓华  
本文以2008年我国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为例,构建了食品安全事件后消费者购买行为恢复问题的分析框架,并采用Heckit模型和Double-Hurdle模型对河北省消费者在事件发生一年后的奶粉购买恢复和液态奶购买恢复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阶段性因素——消费者的知识了解、风险态度以及对信息主体和信息途径信任程度,均显著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恢复。因此政府和企业采取措施的目标在于加强消费者知识了解、促进消费者信息信任从而降低消费者风险感知,以保证食品安全事件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能够尽快地恢复。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宏邦  
[目的/意义]分析我国2007-2016年经媒体曝光食品安全事件的现状表征,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决策支持。[方法/过程]食品安全事件媒体报道影响着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解读和反应,从风险社会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报纸、门户网站、微博、微信、政府舆情专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等的收集、整理,研究其发生特点及表征。用描述性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并得出结果。[结果/结论]基于知识传播理论的探讨与解析,提出通过加强风险交流、加强食品安全知识普及、完善监管体系和法律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靳明  杨波  赵敏  
文章采用EnglE和grangEr两步法构建ECM模型研究食品安全事件对我国乳制品产业的冲击影响及其恢复情况。构建长期关系模型反映了我国乳业2007年至2010年期间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并引入食品安全事件冲击变量对以"三聚氰胺"事件为代表的系列重大乳制品安全事件的冲击影响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扩展的ECM模型构建短期动态关系,重点以"三聚氰胺"事件为代表,估算出危机后乳制品产业需两个多月的调整才能恢复至均衡。但由于产业发展趋势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危机后两年左右产业发展仍未恢复至危机前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