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10)
- 2023(3687)
- 2022(3171)
- 2021(3006)
- 2020(2397)
- 2019(5428)
- 2018(5329)
- 2017(10701)
- 2016(5873)
- 2015(6521)
- 2014(6444)
- 2013(6253)
- 2012(5952)
- 2011(5486)
- 2010(5643)
- 2009(5257)
- 2008(5232)
- 2007(4814)
- 2006(4487)
- 2005(4095)
- 学科
- 济(19601)
- 经济(19580)
- 管理(19203)
- 业(17041)
- 企(12806)
- 企业(12806)
- 农(9079)
- 策(7287)
- 财(6664)
- 方法(6614)
- 中国(6282)
- 数学(5877)
- 数学方法(5734)
- 农业(5528)
- 及其(5466)
- 贸(5437)
- 贸易(5435)
- 易(5330)
- 政策(5291)
- 制(5127)
- 方针(4672)
- 业经(4629)
- 述(4600)
- 阐(4600)
- 阐述(4600)
- 银(4526)
- 银行(4526)
- 方针政策(4372)
- 地方(4332)
- 行(4325)
- 机构
- 学院(81918)
- 大学(79096)
- 济(36624)
- 经济(35788)
- 管理(32710)
- 研究(29586)
- 理学(27389)
- 理学院(27150)
- 管理学(26762)
- 管理学院(26600)
- 中国(24181)
- 财(18343)
- 京(16647)
- 科学(16249)
- 所(14736)
- 农(14607)
- 中心(14037)
- 江(13912)
- 财经(13408)
- 研究所(13044)
- 经(12166)
- 农业(11368)
- 业大(11009)
- 院(10718)
- 北京(10636)
- 州(10477)
- 范(10396)
- 经济学(10332)
- 师范(10320)
- 财经大学(9713)
- 基金
- 项目(50144)
- 科学(39955)
- 研究(39659)
- 基金(36010)
- 家(30633)
- 国家(30346)
- 科学基金(26040)
- 社会(24545)
- 社会科(23306)
- 社会科学(23304)
- 省(19308)
- 基金项目(17946)
- 教育(17920)
- 编号(17147)
- 划(16385)
- 自然(16234)
- 自然科(15821)
- 自然科学(15816)
- 自然科学基金(15545)
- 资助(15511)
- 成果(14828)
- 课题(12054)
- 部(11544)
- 策(11325)
- 发(11251)
- 重点(11111)
- 性(10714)
- 创(10120)
- 项目编号(9968)
- 年(9957)
共检索到132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倪永品
本文基于政策工具视角,运用政策文本量化方法,研究现行监管体制下我国食品安全政策结构和特征。结果发现:我国食品安全政策存在着共治与管制、供给与需求、结构与配置三方面的政策缝隙。有效弥补政策缝隙,食品安全治理要从政府管制型向社会共治型转变;要增加食品安全需求侧政策工具供给;要改善政策结构,优化政策工具配置。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政策工具 政策缝隙 文本量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德米
公共政策在中国发展进程中成为经济增长、体制改革和国家转型的依赖工具、手段和路径。政策的后果也是社会不稳定的一个来源。在推进公共政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过程中,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识别风险源。文章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政策缝隙"概念,用来理解社会不稳定的来源。政策缝隙体现在对实质性利益调整或再分配的过程中,政策文本出现了时间、空间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不一致现象,而政策不一致即成为风险源。在评估出风险源基础上,实现源头治理的关键是以科学和民主的方式来制定精细化方案弥补政策缝隙。
关键词:
政策缝隙 社会稳定 风险评估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怀 赵万里
中国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治化的监管方式,这种监管方式大多时候视制度于不顾,部门管理者往往仅凭个人的意志行事。搭便车、政府规制俘虏、滥用职权、相互推诿形成了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不良路径依赖。要改变这种不良的路径依赖,必须转变食品安全的监管方式,即由人治的监管方式向制度规制转变。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监管 人治 制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心安 于卫华
针对各种对待转基因食品的态度,本文从育种方法、食用原理、伦理和实证方面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进行了分析;从政策基点、政策过程、政策方针以及政策参与等环节对我国转基因食品开发政策完善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袁文艺
本文以模式分析方法为研究工具,系统提炼了中国食品安全管制的立法模式、机构模式和运行模式,探讨了现行模式的缺陷及转型方向,最后提出了促进模式优化和转型的政策建议:人大立法与部门立法相结合,完善食品安全管制的法规体系;整合管制部门,重塑食品安全管制机构体系;优化管制过程,实现食品安全管制的重心前移;政府与社会互动,推进食品安全治理的多元参与。
关键词:
食品安全管制 议会立法 部门管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邱晓燕 施显东 李宁 李宝珠
本文立足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认真研究,揭示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食品安全监管政策建议,为各级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监管 政策 研究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可山 苏昕
我国食品安全政策演进可分为四个阶段,其变迁特征表现为从农民的实践总结向政府的推动升华转变,从侧重食品数量增加向高产优质并重、确保质量安全转变,从供给导向到需求导向进而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从高消耗、高污染掠夺式生产向优质、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变,从多部门传统监管向食品安全现代治理转变,从侧重粮食安全战略向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转变。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的中国经验可归纳为: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吃饭始终是第一位的大事,坚持把好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坚持人民政府保障食品安全的主体作用,坚持立足国情构建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政策轨迹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龚强 雷丽衡 袁燕
当承担着区域发展、税收、就业等政策性负担的食品企业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地方政府出于政策目标及政治绩效等方面的考虑,往往不得不放任、掩饰甚至庇护企业,企业也会挟此为获取更高利润而牺牲食品安全。本文研究表明:由政策性负担导致的规制俘获是造成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缺位的重要原因。进一步,在监管技术与监管能力相对较低的市场发展初期,由于严格监管的有效性不足且与地方发展目标相冲突,政府通常会以牺牲食品安全为代价换取地方发展。随着监管技术与监管能力提高,严格监管能够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并促进整体食品产业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政府目标。然而地方政府由于无法克服政策性负担导致的规制俘获,往往难以实施严格监管。只有通过司...
[期刊] 改革
[作者]
曾蓓 崔焕金
在构建食品安全政策调控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运用政策演进回溯的研究方法,回顾1978~2011年我国食品安全规制的政策调控历程发现,我国的食品安全规制的内生性调控政策在行政性规制政策、经济性规制政策和社会性规制政策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外生性调控政策中也存在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框架缺失等问题。必须通过促进行政规制的系统化、加强经济性规制的激励功能、推进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机制的建设等措施来完善食品安全规制,从而保障食品安全。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品政策 食品安全样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静 房瑞景
食品安全溯源信息监管关系到溯源信息的有效传递以及溯源功能的发挥。本文在对中国食品安全溯源信息监管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食品安全溯源信息有效监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食品安全追溯 溯源信息 监管 中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海燕 李秀菊
食品安全关系到民众的健康,食品安全事件的密集出现需要我们重新反思食品安全政策。我国食品安全政策从2001年始历经几次变迁,食品安全政策不是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之间的选择,实际上是相关制度安排的选择,它是政府界定食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选择集的制度安排。由于人们偏好变化引起制度变迁推动了食品安全政策的变迁,食品安全政策重新配置了消费者和食品生产企业的选择机会。食品安全政策的分析建立在社会福利函数的基础上,以及辨别清楚政策工具和政策手段。
关键词:
食品安全政策 制度变迁 社会效率 偏好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莉 揭筱纹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已成国人心中忧患。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有效监管,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一、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1.企业质量诚信缺失近年来,各类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其主要原因是生产企业质量诚信缺失。人为故意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人为故意染污食品的非传统的食品安全问题。一些企业经营者不讲诚信,为了追求不正当利益,丧失商业伦理道德,采用一切可能降低成本的手段,故意非法添加非食用的工业用化工原料,超限度、超浓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
关键词:
食品 质量 安全 综合治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文胜
信息公开是缩小食品安全信息与消费者认知之间偏差的前提条件,有效的食品安全政策是提升食品安全现状的根本保障。为此,政府首先要确保食品安全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及信息渠道的畅通,其次要通过有效的食品安全政策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鼓励企业的诚信行为,最后通过鼓励非政府第三方机构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构建政府、企业、消费者以及非政府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保障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红凤 姜琪 吕杰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却伴随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经验证据表明,食品安全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本文在理论上从弥补食品供需缺口导致的技术滥用和非正式制度缺失导致的逐利行为两个层面出发,分析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提出食品安全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水平、食品工业产值与食品安全风险度之间存在着"倒U型"曲线关系,在"倒U型"曲线拐点到来之前,随着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食品工业规模的扩大,食品安全风险度是上升的;而当突破拐点之后,食品安全风险度是不断下降的。此外,食品工业发展程度、人均受教育年限与食品安全风险度存在着负相关关系。食品安全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为现阶段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肖亚雷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人民健康和社会公信力的大事,但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还有不断扩大化的趋势。文章运用社会学结构化理论来分析食品安全政策失效的原因,并对现行的决策逻辑进行解构,进而提出合作式决策的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