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24)
2023(12763)
2022(11031)
2021(10244)
2020(9157)
2019(21126)
2018(20973)
2017(40457)
2016(21882)
2015(24833)
2014(24803)
2013(24581)
2012(22973)
2011(20544)
2010(20256)
2009(18906)
2008(18624)
2007(16597)
2006(14136)
2005(12502)
作者
(64618)
(54083)
(53845)
(51441)
(34465)
(26156)
(24734)
(21298)
(20798)
(19381)
(18625)
(18273)
(17157)
(17021)
(17002)
(16830)
(16679)
(16195)
(15906)
(15700)
(13393)
(13387)
(13077)
(12640)
(12261)
(12258)
(11991)
(11833)
(11028)
(10792)
学科
(89216)
经济(89109)
(62845)
管理(62755)
(49237)
企业(49237)
方法(45772)
数学(40914)
数学方法(40437)
(25590)
(24591)
中国(22823)
地方(19420)
(18688)
业经(18248)
(17213)
农业(17070)
(16714)
贸易(16709)
(16209)
(15813)
财务(15770)
财务管理(15731)
(15049)
银行(15007)
企业财务(14953)
(14330)
金融(14327)
(14184)
理论(13177)
机构
大学(311552)
学院(311084)
(126767)
经济(124189)
管理(123432)
理学(106691)
理学院(105534)
管理学(103556)
管理学院(103005)
研究(101862)
中国(80742)
(65024)
科学(64723)
(58806)
(58424)
(51937)
(50452)
中心(49969)
业大(49946)
研究所(47490)
财经(47246)
农业(46319)
(42948)
北京(39646)
(38765)
经济学(38599)
师范(38230)
(37346)
(36655)
财经大学(35316)
基金
项目(214795)
科学(169121)
基金(157806)
研究(150612)
(138838)
国家(137685)
科学基金(118426)
社会(95591)
社会科(90506)
社会科学(90479)
(85761)
基金项目(83975)
自然(80303)
自然科(78460)
自然科学(78429)
自然科学基金(77035)
(71274)
教育(69736)
资助(65873)
编号(60060)
重点(48513)
(47882)
成果(47222)
(45159)
(44080)
科研(42650)
创新(41337)
课题(41032)
教育部(40630)
计划(40530)
期刊
(134098)
经济(134098)
研究(85277)
中国(57932)
学报(52224)
(51016)
科学(47128)
(46244)
管理(43570)
大学(39125)
学学(37321)
农业(34515)
(31908)
金融(31908)
技术(26855)
教育(26058)
财经(22867)
业经(22635)
经济研究(21075)
(19385)
(19006)
问题(17503)
统计(16306)
(15723)
技术经济(15207)
理论(15111)
资源(14834)
(14568)
商业(14442)
实践(13767)
共检索到452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吴林海  徐玲玲  
举国震惊的三聚氰胺污染婴幼儿奶粉的重大安全事故,再次警示中国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江苏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就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和信息需求与使用行为展开了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普遍意识到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因而需要更完整准确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甚至是食品生产全过程的信息,以满足购买安全食品的需求,并且在选择食品时通过关注质量认证标识、价格和品牌,来规避食品安全风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崔彬  伊静静  
近年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使我国食品安全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笔者在对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形成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江苏省862份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受消费者对食品供应各有关主体的信任、消费者对相关机构监管作用感知的显著影响。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的结果也从消费者感知角度反映出政府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被动地位和食品质量信息披露中的角色缺位等问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殿华  莎娜  
本文立足于消费者网购行为视角,研究网购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措施,首先假设消费者网购行为对网购食品的食品安全风险存在影响,进而通过实证分析得到结论: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客观认知能力和其关注的保质期、送货速度、买家评论对网购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有正相关影响,而性别、年龄、购买便利性和消费者关注的品牌与价格验证结果不显著,假设不成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殿华  莎娜  
本文立足于消费者网购行为视角,研究网购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措施,首先假设消费者网购行为对网购食品的食品安全风险存在影响,进而通过实证分析得到结论: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客观认知能力和其关注的保质期、送货速度、买家评论对网购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有正相关影响,而性别、年龄、购买便利性和消费者关注的品牌与价格验证结果不显著,假设不成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洁红  姜励卿  
食品安全管理绝不仅仅是食品供应者或政府相关机构的职责,食品消费者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整个食品安全管理过程的最终目标指向。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所体现的态度与消费倾向会对政府和食品企业的行为选择产生深刻影响,而消费者自身的食品安全实践也决定着食品安全管理的效用程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坪华  焦金芝  刘华楠  
本文利用河北、山东、湖北、河南、四川、广西和甘肃等7省9地区827名消费者的问卷调查资料,分析了消费者对不同类型食品安全信息的关注度情况。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应恒  霍丽玥  彭晓佳  
由于信息不对称 ,我国的食品安全市场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 ,使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没有转变为实际购买。理论表明 ,提供有效的信息可以解决食品安全的市场失灵。本文根据对南京市超市消费者进行的分层抽样调查数据 ,采用描述性统计和项目交叉分析方法 ,在把握我国消费者食品安全认知状况 ,测度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购买意愿的基础上 ,验证了强化食品安全信息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晓勇  李刚  张莉  
本研究表明 ,中国的消费者对食物安全非常担忧 ,特别是对蔬菜和奶制品 ,对转基因(GM)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识很有限 ,而对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 (PFF)相对比较熟悉。他们不愿为质量较高的食品支付过多的费用。此外 ,本研究还表明 ,年轻人和受过高等教育的男性是PFF的最早接受者。尽管GM食品最近才出现 ,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和追求多样化的消费者将来购买GM食品的可能性非常大。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应恒  卓佳  
近年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大大提高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意识,三聚氰胺事件更使我国消费者对奶制品的信任几乎崩溃。随着时间的流逝,事件的影响有了什么变化?笔者通过消费者风险认知的调查,发现消费者对于奶制品的食品安全风险的担忧程度仍然很高,购买意愿尚未得到有效恢复。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整理出影响风险认知的主要因素包括"控制程度"和"忧虑程度",次要因素有"了解程度"和"危害程度"。消费者偏好的减少风险措施主要为"平时搜寻信息"、"购买时寻求商店帮助"和"选择令人放心品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和清  
文章根据消费者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品牌企业在食品安全事故中的形象维护策略中,真相调查策略、互动交流策略可以增强品牌企业形象可信度,进而对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互动交流策略、完善管理制度策略、责任追究策略能有效减少消费者感知风险,并对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积极影响;消费者对品牌企业形象可信度既可直接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还可通过降低消费者感知风险而间接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因此,品牌企业在形象维护策略上应坚持消费者取向,并根据相关指向路径不同进行合理优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园园  齐振宏  张董敏  冯良宣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的感知风险及购买意愿不仅事关政府和企业的相关决策,而且事关转基因食品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基于武汉市384名消费者的调查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的二步模型,对消费者的GMF感知风险及其对购买意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消费者对GMF的感知风险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即:人体健康风险、社会经济风险、生态环境风险和食品功能风险。其中,前三者显著影响消费者对GMF的购买意愿,食品功能感知风险对GMF购买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慕静  刘胜男  代文彬  
随着食品安全信任危机的日益严峻,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的形成机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风险感知视角,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提出了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的重要研究假设,构建了食品安全信任形成机理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监管能力、企业食品安全风险防控、食品安全信息易得性和消费者体验是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最为关键的四项因素,并且环境控制作用于消费者体验而间接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最后,提出了合理调整企业安全生产、增强食品安全信息的获取能力、保证获取信息的真实性、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工作以及改善国内环境条件等几点启示,以期为应对目前食品安全信任危机提供有效的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燕  纪成君  
对食品安全负面信息中口传行为的感知风险研究,有助于控制食品安全危机进一步扩大和恶化。本文在较成熟的消费者购买行为感知风险理论基础上,以自主开发的量表在预调查236份和正式调查847份样本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因子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了食品安全负面信息中消费者口传行为感知风险结构的探索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感知风险包含伤害风险、信息风险、企业风险、政府风险、行业风险5个维度。本文形成的15个指标5个维度的消费者口传食品安全负面风险认知量表,能准确描述消费者在食品安全负面信息事件中的风险心理活动,为企业和政府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工具和理论基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红霞  
本文以北京市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从信息内容、信息来源和信息渠道三个方面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信息需求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事件和抽检信息关注程度较高,不同的信息内容存在的问题也有所差异;相比于企业,消费者更需要来自于较权威的机构、专家和媒体的信息;网络报道和广播电视是消费者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消费者对网络所获取的信息信任度并不是很高,对来自于官方渠道的信息表现出更高的需求。最后,阐明研究结论并提出满足消费者信息需求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红霞  
本文以北京市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从信息内容、信息来源和信息渠道三个方面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信息需求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事件和抽检信息关注程度较高,不同的信息内容存在的问题也有所差异;相比于企业,消费者更需要来自于较权威的机构、专家和媒体的信息;网络报道和广播电视是消费者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消费者对网络所获取的信息信任度并不是很高,对来自于官方渠道的信息表现出更高的需求。最后,阐明研究结论并提出满足消费者信息需求的相关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