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9)
- 2023(9912)
- 2022(8655)
- 2021(8054)
- 2020(7090)
- 2019(16616)
- 2018(16582)
- 2017(33081)
- 2016(17947)
- 2015(20912)
- 2014(21286)
- 2013(21249)
- 2012(19956)
- 2011(18252)
- 2010(19028)
- 2009(17993)
- 2008(17842)
- 2007(16362)
- 2006(14606)
- 2005(13450)
- 学科
- 济(98664)
- 经济(98583)
- 管理(51357)
- 业(47958)
- 方法(41156)
- 企(38645)
- 企业(38645)
- 数学(37144)
- 数学方法(36490)
- 农(22480)
- 地方(21359)
- 中国(20829)
- 财(20080)
- 学(18425)
- 业经(17405)
- 制(15897)
- 贸(14711)
- 贸易(14703)
- 农业(14561)
- 易(14171)
- 地方经济(13809)
- 理论(12745)
- 和(12417)
- 银(12410)
- 银行(12389)
- 务(12278)
- 财务(12227)
- 财务管理(12192)
- 融(12166)
- 金融(12164)
- 机构
- 学院(273379)
- 大学(272091)
- 济(122245)
- 经济(119718)
- 管理(103701)
- 研究(93573)
- 理学(88327)
- 理学院(87360)
- 管理学(85576)
- 管理学院(85078)
- 中国(72676)
- 京(57381)
- 科学(56346)
- 财(54354)
- 所(49192)
- 农(46236)
- 研究所(44092)
- 中心(43061)
- 财经(42845)
- 江(42558)
- 业大(39370)
- 经(38485)
- 经济学(37969)
- 北京(36824)
- 农业(36060)
- 范(34471)
- 师范(34175)
- 经济学院(33907)
- 州(33537)
- 院(32355)
- 基金
- 项目(169410)
- 科学(132298)
- 研究(123121)
- 基金(121791)
- 家(105294)
- 国家(104468)
- 科学基金(88992)
- 社会(77691)
- 社会科(73650)
- 社会科学(73628)
- 省(66934)
- 基金项目(63479)
- 教育(57152)
- 自然(57114)
- 自然科(55744)
- 自然科学(55728)
- 划(55636)
- 自然科学基金(54692)
- 资助(52571)
- 编号(50771)
- 成果(41875)
- 重点(38360)
- 部(37585)
- 发(36990)
- 课题(35057)
- 创(34138)
- 科研(32485)
- 教育部(32211)
- 创新(32039)
- 大学(31765)
- 期刊
- 济(142877)
- 经济(142877)
- 研究(82651)
- 中国(51762)
- 财(43451)
- 农(42588)
- 学报(39766)
- 管理(38096)
- 科学(37216)
- 大学(30042)
- 学学(28451)
- 农业(28335)
- 融(26279)
- 金融(26279)
- 技术(25992)
- 教育(25448)
- 经济研究(23187)
- 财经(22180)
- 业经(22177)
- 经(19150)
- 问题(18945)
- 统计(17613)
- 技术经济(16251)
- 策(15218)
- 业(14893)
- 贸(14426)
- 决策(14237)
- 理论(13303)
- 商业(13252)
- 世界(13176)
共检索到417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芝泉 刘晋浩
现代食品生产对于科技过于依赖,而且对短期经济利益盲目追求。由于违法成本过低、政府监管不力等,导致食品大规模侵权行为频发。食品侵权行为往往表征为食品大规模侵权行为,食品大规模侵权行为受害人数众多,损害后果严重,具有隐蔽性,呈现常态化的态势。这种大规模侵权行为对传统侵权法运行模式提出了挑战,使侵权归责价值基础变迁,侵权救济制度模式发生变换。因此,对受害者的救济应由单一的侵权救济转向为综合救济,理性实现企业责任,建立行业赔偿基金,从而构建和完善多元化受害人救济制度。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大规模侵权 责任 救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志军 李军
法经济学通过对汉德公式的边际分析得出了隐藏在过错责任原则背后的计算公式,从而为各种侵权案件的过错认定提供了一个客观的、统一的数理结构。法经济学通过均衡分析可以得到单方预防与双方预防情况下侵害人和受害人各自的最优注意水平及最优行为水平的均衡组合,从而揭示了过错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在各种情况下的激励效果。法经济学通过权衡各种情况下何种归责原则的激励效果更有利于实现效率或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来界定其各自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
侵权 归责原则 法经济学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飞
本文对高空坠物的立法进行了法经济学分析:立法有利于明确界定利益各方的权利义务边界,将损失分配给以最低成本防范这种损失风险的一方;立法应尽可能降低道德风险,并促使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将外部性的内部化,发挥良好的激励作用。本研究的启示意义在于:法经济学并不是只注重效率而忽视公正,相反公正和效率有时是高度契合的。
关键词:
法经济学 高空坠物 道德风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陶文静
食品安全治理是通过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确保社会获得安全食品的制度安排以及实施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多个主体,形成的法律关系错综复杂。在食品安全治理法律关系中,最直接发生作用的两大主体是食品企业和消费者。由于两大私法主体之间的交易费用不为零及合作的可能性为零,这就要求对私人权利实施司法救济以及政府实施行政监管,确立"三个主体":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实施市场禁入,落实企业食品安全的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加强教育和消费者诉权保护,唤醒食品消费者的主体意识;推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的无缝衔接,落实政府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监管主体责任。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治理 法律制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敏 江雷 姜小飞 冯曦 洪运 张利娟
医疗侵权损害中,医患双方的行为对医疗损害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医患双方对医疗损害的最优预防,现从医方内部责任承担、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医疗侵权赔偿数额中的影响因素、患者减轻损失后的赔偿数额共四个因素对医患双方在预防医疗损害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发现损害赔偿中这四个因素的恰当确定能让医患双方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最佳注意,实现对医疗损害的最优预防。
关键词:
医疗侵权 损害赔偿 最优预防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湫君 郑友德
专利侵权诉讼风险是每个从事具有技术含量产品的企业都可能面临的一种威胁,然而由于专利权的特殊性以及专利技术的复杂性,很多企业在侵权时往往处于不知情状态,遭遇专利侵权诉讼时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本文基于行为法经济学系统解读企业可能遭遇的专利侵权诉讼的发生原因,期望能够给予国家和企业制订全面专利侵权预警策略以有益的指引。
关键词:
行为法经济学 专利侵权诉讼 专利侵权预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鸾莺 尚振宁
近些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通过对需求快速增长下企业应对策略的分析,建立理论框架以求找到影响食品质量的因素,并以乳制品为例应用该框架解释食品质量问题。当需求快速增长时,企业可以提高价格使得供需平衡,也可以降低质量使得供需平衡,企业最终的选择取决于两者的成本。而影响两者成本的因素有很多,如菜单成本、提价后市场份额的丧失、掺假被发现后的惩罚等。为鼓励企业选择提高价格而非降低质量的方式应对供不应求,建议政府采取加强监管、放松价格管制、开放媒体监督、鼓励品牌产品、引入高质量产品的竞争者等措施。
关键词:
食品安全 质量 价格 品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晗璐 曾宪瑛
管制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解决市场失灵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由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各种恶性案件不断发生,令人触目惊心。这是经济市场失灵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具体表现。本文立足于政府管制理论,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解释食品安全的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问题,重申市场自身调节的局限性,并由此得出政府进行适当管制的必要性,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瑞明 段雨玮 黄维乔
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食品安全事故令人担忧。为什么在政府采取了多种手段进行治理后,食品行业的假冒伪劣产品仍然层出不穷?本文在更为贴近现实的行为法经济学分析框架下研究发现:企业的"短视认知偏差"会放大"造假冲动",使得企业生产更多的假冒伪劣产品,而且企业的造假行为具有"自我强化效应"和"互动传染效应",这些效应在不完善的制度环境中被进一步放大,形成"行业危机"。这更好地拟合了现实情况,有效弥补了新古典模型的分析缺陷。在行为法经济学视角下,即使不改变其他的制度,仅仅改变监管资源的分配,就可以取得更好的短期效果。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瑞明 段雨玮 黄维乔
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食品安全事故令人担忧。为什么在政府采取了多种手段进行治理后,食品行业的假冒伪劣产品仍然层出不穷?本文在更为贴近现实的行为法经济学分析框架下研究发现:企业的"短视认知偏差"会放大"造假冲动",使得企业生产更多的假冒伪劣产品,而且企业的造假行为具有"自我强化效应"和"互动传染效应",这些效应在不完善的制度环境中被进一步放大,形成"行业危机"。这更好地拟合了现实情况,有效弥补了新古典模型的分析缺陷。在行为法经济学视角下,即使不改变其他的制度,仅仅改变监管资源的分配,就可以取得更好的短期效果。针对企业的"短视认知偏差",通过设置"黑名单"和"累犯重罚"制度,重点监控"领队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差的企业以及造假成本较低的行业等措施可以有效"锁定"企业的造假动机。短期治理措施和长期的制度调整之间具有"交叉加强效应",可以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起到更好的治理效果。因此,应当采取短期治理措施和长期治理战略搭配,"长短兼顾、协同治理"的手段。本文的研究修正和弥补了传统分析中的不足,对当前食品安全治理和未来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与完善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张龙
财产侵权最优救济规则是在科斯定理与谈判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套司法裁判理论,它最早由美国学者卡拉布雷西与梅拉米德提出,是行为经济学与法经济学发展的产物。最优救济规则以市场交易成本的高低作为行为选择的前提,在实现恢复被害人应有权益的公正目标的同时,力图使纠纷各方的产权总效用(或联合利润)达到最大化。最优救济理论通过在裁判思维中引入效率的概念,使传统上的司法救济途径在评价上增添了可量化的理性标准,从而可以使法官的判决更具说服力。
关键词:
财产侵权 最优救济规则 产权效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智 袁凌
近10年来,我国绿色食品事业发展迅速,但市场仍显相当狭小。为了解释这个现象,我们构建了绿色食品市场的生产与消费博弈模型,并对之加以扩展,进而发现国民收入、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程度和假冒绿色食品现象是约束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关键词:
绿色食品 市场 博弈 模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乔颖丽
厂商中间层理论的市场均衡观有别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存在着内生的价格决定机制,这就是厂商。本文从这一视角分析中国超市生鲜食品经营面临的市场竞争结构、比较分析不同类型超市的短期均衡,解释了不同类型超市生鲜食品经营现状。
关键词:
超市 生鲜食品 竞争结构 短期均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雨生 乔娟 成丽
食品生产者的有机食品投资行为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而且直接影响市场上有机食品的数量,进而影响市场中食品的总体质量安全水平。为此依据经济学理论,构建了食品生产者质量投资模型,并对有机食品投资行为进行了典型案例模拟。结果显示:影响食品生产者做出生产有机食品行为的因素依次为有机食品价格、生产力变动系数、生产者资本实力、质量投资、政府支持,有机食品相对于普通食品的高价可分解为技术变动效应与质量投资效应,而技术变动效应为主要因素。
关键词:
有机食品 农业生产环境 食品质量安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丽艳 王殿华
在分析食品安全违法成本构成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视角,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了食品安全违法存在着外部不经济,即食品安全违法的边际社会成本高于其边际私人成本;食品安全违法具有信息不对称性,同时,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对食品安全违法的监管问题;提出加强政府监管,完善政府立法,以及突出食品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等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