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43)
- 2023(2614)
- 2022(2163)
- 2021(2096)
- 2020(1791)
- 2019(4088)
- 2018(4222)
- 2017(8109)
- 2016(4482)
- 2015(5334)
- 2014(5211)
- 2013(5141)
- 2012(4963)
- 2011(4574)
- 2010(4645)
- 2009(4317)
- 2008(4594)
- 2007(4138)
- 2006(3817)
- 2005(3524)
- 学科
- 济(16698)
- 经济(16673)
- 管理(15475)
- 业(13109)
- 企(11059)
- 企业(11059)
- 方法(8061)
- 数学(6510)
- 数学方法(6366)
- 学(6040)
- 财(5758)
- 农(5439)
- 业经(4801)
- 务(4437)
- 财务(4424)
- 财务管理(4417)
- 企业财务(4281)
- 理论(4248)
- 信息(3806)
- 中国(3643)
- 农业(3426)
- 和(3190)
- 制(2992)
- 贸(2934)
- 贸易(2934)
- 易(2831)
- 工作(2621)
- 银(2585)
- 资源(2573)
- 融(2572)
- 机构
- 大学(73824)
- 学院(71297)
- 管理(27773)
- 研究(25619)
- 济(25295)
- 经济(24765)
- 理学(23683)
- 理学院(23388)
- 管理学(22860)
- 管理学院(22731)
- 中国(19211)
- 科学(17387)
- 京(16362)
- 农(15946)
- 所(13943)
- 研究所(12885)
- 农业(12805)
- 财(12564)
- 业大(12333)
- 中心(11944)
- 江(11539)
- 范(10498)
- 师范(10373)
- 财经(10185)
- 北京(9956)
- 经(9228)
- 州(8942)
- 院(8533)
- 师范大学(8503)
- 农业大学(8088)
- 基金
- 项目(47579)
- 科学(37323)
- 基金(35394)
- 研究(33211)
- 家(32130)
- 国家(31913)
- 科学基金(26601)
- 社会(20266)
- 社会科(19125)
- 社会科学(19117)
- 基金项目(18636)
- 自然(18214)
- 自然科(17784)
- 自然科学(17775)
- 自然科学基金(17502)
- 省(17471)
- 划(15594)
- 教育(14937)
- 资助(14518)
- 编号(14165)
- 成果(13012)
- 重点(10820)
- 部(10459)
- 科研(9403)
- 发(9304)
- 计划(9303)
- 创(9145)
- 项目编号(9107)
- 国家社会(8754)
- 课题(8711)
共检索到106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金海水 魏国辰
食品领域的复杂性及食品生产的特殊性,导致了食品可追溯信息形成过程的特殊性。食品可追溯信息兼有搜寻品、经验品和信任品的信息特征。有效的信息传递可以激励相关企业进行竞争,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品牌、质量认证、质量标签管理、广告以及质量分级管理是食品可追溯信息的有效传递形式。
关键词:
可追溯 信息不对称 有效传递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迪迪
从信息传递评价标准方面进行研究,为食品可追溯信息有效传递提供评价标准,对食品可追溯物流信息的传递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
食品可追溯物流信息 有效传递 评价标准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肖为群
从可追溯系统的信息传递过程出发,分析了食品可追溯系统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在此基础上,从认知、动力、资源和能力及关系方面提出了克服信息传递障碍的相关措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丽萍 杨江龙
在分析我国食品可追溯信息有效传递机制的现状及实践基础上,提出关于农业合作社、食品公司、政府及农户的两阶段四方博弈模型。首先,食品公司、政府、农户展开有关食品可追溯信息的三方博弈,接下来,食品公司与农业合作社展开博弈,并应用委托-代理模型予以分析。根据食品可追溯信息对食品公司自身价值的高低和对市场经济以及社会环境影响程度的大小,对食品可追溯信息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种类的食品可追溯信息主体的博弈过程,得出各主体的参与决策以及食品可追溯信息传递模式的选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梁杰 陈雨生 尹世久
本文运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考察影响信息传递者(农户或企业)传递可追溯信息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人类具有社会偏好,信息传递者在无监管环境下仍会传递一定量的可追溯信息;专业机构对信息传递者进行监管,可以约束信息传递者的道德风险行为,提高其传递可追溯信息的积极性,且监管力度越大,信息传递者传递可追溯信息的数量越多;对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认知程度显著影响信息传递者的可追溯信息传递行为;可追溯信息从长远来看具有公共物品属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中东 张玉龙
通过对284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食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可追溯信息传递行为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企业管理人员对可追溯信息传递重要性认知、企业规模、收益和品牌声誉提升程度对企业可追溯信息传递行为产生正向激励作用;技术复杂程度、新旧系统衔接难度、信息查询难度、追溯赔偿程度、传递标准执行难度、产品认证和生产过程认证难度对企业可追溯信息传递行为产生负向激励作用。据此,本文认为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加强对员工的指导培训以及宣传教育,继而提升食品企业的可追溯信息传递意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萌 沈鑫琪 乔娟
在对养殖户用药行为内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理论分析食品可追溯体系如何通过信息传递机制和政策情境机制对养殖户用药行为产生规制作用。利用养猪场(户)的调查数据,采用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对养猪场(户)的多种用药行为的关联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使用Ordered Logit模型对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养猪场(户)的兽药过量使用、停药期执行和禁用药使用等行为存在关联效应;食品可追溯体系确实能够通过信息传递机制和政策情境机制对养猪场(户)的用药行为产生优化提升的作用,但目前政策情境机制发挥的作用更大,并且对养猪场(户)用药行为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养猪场(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经营特征、外部环境和用药认知等也会对其用药行为产生影响。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萌 沈鑫琪 乔娟
在对养殖户用药行为内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理论分析食品可追溯体系如何通过信息传递机制和政策情境机制对养殖户用药行为产生规制作用。利用养猪场(户)的调查数据,采用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对养猪场(户)的多种用药行为的关联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使用Ordered Logit模型对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养猪场(户)的兽药过量使用、停药期执行和禁用药使用等行为存在关联效应;食品可追溯体系确实能够通过信息传递机制和政策情境机制对养猪场(户)的用药行为产生优化提升的作用,但目前政策情境机制发挥的作用更大,并且对养猪场(户)用药行为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养猪场(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经营特征、外部环境和用药认知等也会对其用药行为产生影响。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梅 邓磊 吴天真 宋焕 张希玲
通过建立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食品供应链内上游供应商与下游核心企业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不同条件下各企业共享追溯信息的行为选择,在此基础上探讨促使供应链内各企业参与信息共享的边界条件与方式。结果表明:1)核心企业参与信息共享与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安全食品支付意愿强度有关;2)由核心企业牵头可以带动供应链上的其他中小企业参与追溯信息共享;3)供应链的食品安全水平越高,消费者越偏好于可追溯食品,企业的信息发送成本越低,则核心企业和上游供应商的追溯信息发送量越大,收益越高;4)集中决策下的供应链整体优于核心企业主导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苏钦 王云龙
对食品物流信息可追溯机制进行了简要概述,并针对协同学在食品信息可追溯机制演化方面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说明。综合运用协同学理论与灰色系统数学建模方法构建了食品物流信息可追溯机制的演化模型,并以上海食品物流园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求解数学方程确定了机制演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序参量。最后,对食品物流信息可追溯机制演化的趋势进行了展望,期望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食品物流 信息可追溯 机制演化 协同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应瑞瑶 侯博 陈秀娟 徐玲玲
本文以中国无锡的消费者为案例,构建了具有事前质量保证与事后追溯功能的可追溯猪肉轮廓,引入Becker-Degroot-Marschak实验拍卖法研究了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信息属性的支付意愿,并借助多变量ProBit模型研究了影响消费者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事前质量保证属性的支付意愿高于对事后追溯属性的支付意愿,且对事前质量保证属性中猪肉品质检测属性的支付意愿最高;消费者年龄、学历、收入等个体特征与消费者健康状况、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食品安全满意度以及对食品安全标识的信任程度等因素影响其对可追溯猪肉不同信息属性的支付意愿。本文认为,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生产者生产融事前质量保证与事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蒙少东 许福才
在阐述建立食品供应链可追溯制度的必要性基础之上,对欧盟、美国、日本等的可追溯制度进行研究,总结了发达国家食品可追溯制度的特征,提出了建立我国食品供应链可追溯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食品供应链 可追溯机制 食品安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晓丽 李建标 刘彦平
本文通过构建食品供应链管理、食品可追溯性体系建设和食品安全管理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以中国1 200家食品加工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从而得出结论:食品供应链管理对食品安全管理绩效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而是通过食品可追溯性体系建设来影响食品安全管理绩效。研究结论对于食品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信息指导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可山 苏昕
食品安全信息有效传递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发挥作用的基础,建立良好的食品安全信息传递机制对解决食品市场失灵问题具有积极意义。研究表明,我国当前的制度环境和生产经营者利益行为对食品安全信息有效传递既缺乏积极的激励作用,又缺乏刚性的约束作用。真正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充分、及时、准确、有效的传递,要不断健全、完善政府发布食品安全信息的体制机制,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强制性披露信息和自愿性披露信息的范围与责任,营造优质优价、诚实守信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加强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吴红姣 倪卫红
为保障食品安全,建立可追溯系统是有效的解决途径之一。基于食品供应链的可追溯系统机理对产品进行有效标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分布式管理思想,设计一个分布式可追溯系统网络构架。同时阐述该系统的流程和特点,并对可追溯系统的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