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39)
- 2023(8859)
- 2022(7631)
- 2021(7026)
- 2020(5889)
- 2019(13159)
- 2018(12956)
- 2017(25703)
- 2016(13838)
- 2015(15614)
- 2014(15556)
- 2013(15225)
- 2012(14252)
- 2011(12990)
- 2010(13412)
- 2009(12784)
- 2008(12775)
- 2007(11747)
- 2006(10844)
- 2005(10116)
- 学科
- 济(54285)
- 经济(54182)
- 管理(51160)
- 业(48965)
- 企(39900)
- 企业(39900)
- 方法(19968)
- 农(19964)
- 财(19290)
- 制(17298)
- 数学(16697)
- 数学方法(16482)
- 中国(15804)
- 业经(14148)
- 农业(13311)
- 策(12879)
- 体(11269)
- 贸(11097)
- 贸易(11090)
- 务(11069)
- 财务(11036)
- 财务管理(11008)
- 银(10927)
- 银行(10922)
- 易(10828)
- 行(10487)
- 企业财务(10465)
- 地方(10232)
- 划(10136)
- 环境(9678)
- 机构
- 学院(204850)
- 大学(202603)
- 济(91389)
- 经济(89477)
- 管理(82478)
- 理学(70222)
- 理学院(69586)
- 研究(68875)
- 管理学(68719)
- 管理学院(68310)
- 中国(54876)
- 财(47012)
- 京(41991)
- 科学(36655)
- 财经(35696)
- 所(33563)
- 江(32738)
- 经(32227)
- 中心(31475)
- 农(30527)
- 研究所(29540)
- 经济学(27369)
- 北京(26442)
- 财经大学(26143)
- 业大(25778)
- 州(25202)
- 范(24975)
- 院(24883)
- 师范(24782)
- 经济学院(24387)
- 基金
- 项目(127404)
- 科学(102889)
- 研究(97738)
- 基金(94608)
- 家(80308)
- 国家(79592)
- 科学基金(69782)
- 社会(64495)
- 社会科(61213)
- 社会科学(61202)
- 基金项目(48945)
- 省(48420)
- 教育(44744)
- 自然(43366)
- 自然科(42371)
- 自然科学(42363)
- 自然科学基金(41640)
- 编号(40488)
- 划(40335)
- 资助(38758)
- 成果(33964)
- 制(30395)
- 部(29700)
- 重点(28071)
- 课题(27744)
- 发(27185)
- 国家社会(26734)
- 创(26521)
- 教育部(26215)
- 性(26103)
共检索到322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全世文
可持续消费正在成为各国制定消费战略和公共政策的一个聚焦点,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从两个维度构建了一个食品可持续消费行为的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不同学科对食品可持续消费行为动力机制的解释及其对应的引导策略,说明了消费者对可持续食品标签偏好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选择实验方法在食品需求分析中的应用。从研究趋势上看,在探讨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多重动机、理解消费者的决策机制和制定引导策略时,不同学科的融合将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在复杂信息系统中研究多重动机的冲突或关联、多元食品标签的价值互补或替代、多种引导策略的协同效果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而选择实验方法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梅 李曦 刘明培
我国绿色食品供给动力不足和需求增长乏力已成为制约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的两大瓶颈 ,限制了绿色食品经济特有功效的发挥。本文从利益、科技和需求三个方面着力构建了促进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
绿色食品经济 发展 动力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国成 李群
经典理论研究和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均表明,市场机制失灵于公共品有效供给和管理等事宜,这是一道颇为棘手的难题和屏障。本文由民间组织处理公共品问题的有效做法受到启发,从对消费者效用函数的分析构建中进一步认识公共品的特性,揭示公共品市场配置资源低效率的根源在于供求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着重用博弈论方法论证和选择均衡策略,探讨为提高公共品效用而设计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孙超
论文从食品包装设计的消费属性与作用入手,探析消费视觉选择和消费心理选择的不同属性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提出:包装设计是食品销售过程中的重要促销手段,准确的食品包装设计能够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定。
关键词:
包装属性 食品包装设计 消费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敬桂 李静
食品价格水平是影响居民生活水平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食品价格波动不仅仅直接影响居民的实际生活,而且会通过改变居民的心理预期,进而对居民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同时,文章的实证检验表明,食品价格可以作为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并表现出扩散性的"蛛网效应",前期食品价格的微弱上涨可以刺激居民的当期消费;但是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居民对未来经济形势秉持悲观态度,直接引发居民的消费信心下降,从而减少未来长期的消费支出;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及政府救济行为,随机事件的发生尽管会引发食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但并不必然引发居民悲观的消费心理预期。
关键词:
食品价格 心理预期 消费行为 随机事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文成 薛建宏 毛彦军
随着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和公众健康意识增强,公众食品消费需求正逐渐发生变化,消费高品质的有机食品已成为一种新潮。然而,当前我国有机食品市场份额偏小,且市场上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突出。为此,本文结合我国认证食品等级分类对Giannakas(2002)所给模型进行若干拓展。基于拓展后的模型分析有机食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对有机食品消费行为的潜在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信息不对称环境下,贴有机标签会改变消费者从有机食品消费中获得的效用:质量偏好较高的消费者从有机食品消费中获得效用增加,而质量偏好较低的消费者获得效用减少;
关键词:
有机食品 信息不对称 消费行为 绿色食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郭新华 夏瑞洁
本文利用1995-2007年数据,考察了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行为的变动。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食品消费观念的改变及消费制度的变迁等因素显著影响城镇居民食品消费行为。城镇居民食品消费行为变动呈现出:恩格尔系数逐渐下降,食品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居民食品消费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东、中、西部地区间食品消费行为差距明显等基本趋势。
关键词:
恩格尔系数 食品消费 食品安全 消费制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文成 薛建宏 毛彦军
随着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和公众健康意识增强,公众食品消费需求正逐渐发生变化,消费高品质的有机食品已成为一种新潮。然而,当前我国有机食品市场份额偏小,且市场上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突出。为此,本文结合我国认证食品等级分类对Giannakas(2002)所给模型进行若干拓展。基于拓展后的模型分析有机食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对有机食品消费行为的潜在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信息不对称环境下,贴有机标签会改变消费者从有机食品消费中获得的效用:质量偏好较高的消费者从有机食品消费中获得效用增加,而质量偏好较低的消费者获得效用减少;由信息不对称所诱发的标签欺诈行为会破坏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信任,进而阻碍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消费,降低有机食品的市场份额;绿色食品对有机食品的潜在竞争优势和替代性会放大有机标签欺诈行为对有机食品消费行为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有机食品 信息不对称 消费行为 绿色食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常路 温佳冰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养生保健意识逐渐提高,有关老年群体保健食品的消费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正确地分析老年人对保健食品的认知态度和消费行为特征,引导老年群体正确对待保健食品,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相关研究现状。从老年群体对保健食品的认知与消费行为两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展开调查,了解老年群体保健食品认知态度与消费行为的特征,结合理论和调研情况展开讨论,并提出研究的相关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俊辉 袁云峰 徐小青
仿冒品现象已成为商业社会中备受关注的问题,而消费者的重复消费是它盛行的重要形态之一。本文建立消费者的仿冒品满意度整合模型,来明确仿冒品被重复消费的缘由与机制。通过调查和分析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第一,消费者的产品涉入度、奢侈品消费动机、品牌消费认同和诚信意识对于仿冒品的绩效期望和绩效感知分别有较为显著的影响;第二,仿冒品的绩效期望和绩效感知分别对于它的满意度和重复消费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些表明,仿冒品的重复性消费以消费者的专业性和诚实性为基础,并受到较高的消费预期和真实的用后感驱动。这些都为知名品牌战略制衡仿冒品提出了严峻挑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博 刘强
为提升公众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参与意愿,基于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和态度-情境-行为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借助微观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法和分层回归法对公众食品安全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感知风险和过去经历对公众食品安全治理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2)行为态度在感知风险、过去经历与参与意愿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3)政策规制在行为态度与参与意愿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因此,应从提高公众食品安全风险认知、优化公众食品安全治理参与体验、改善公众食品安全治理参与态度、营造促进公众参与的政策环境等方面提升公众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参与意愿,推进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共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晓钟 侯春华 汪晓梅
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4种不同区域类型低碳消费行为模式和应当采取的引导策略。研究表明:关注区域具有低碳区域高碳消费的行为特征,引导策略应从思想教育和行为能力两方面进行;困难区域正经历由高碳向低碳消费行为模式的转变,引导策略应由政府引路、企业主导、消费者参与;挑战区域消费者低碳行为的不确定性,需要从政策、法律和社会风气方面引导;理想区域已走向低碳消费,要从低碳产品供给和低碳文化建设方面给予固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飞
以广州市的案例研究为例来探讨食品安全风险背景下中产阶级的风险感知与消费策略。研究发现,由于秉持健康主义身体观、专家系统分裂以及媒体霸权存在,中产阶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呈现出高度焦虑。为了纾解焦虑,他们使用了减少、挑选、品牌和人际信任四大策略。但由于受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的双重制约,消费者焦虑是无法消除的。因而,在加强客观风险治理的同时建立科学的风险交流机制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风险感知 消费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烨
食品安全问题主要与四个利益主体相关:生产商、消费者、政府的监管部门、第三方机构。由于信息不对称,安全监管的实效与理想还存在较大差距。文章从食品安全监管优化这一目标出发,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研究了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下政府、食品企业、消费者三者间的博弈及失灵行为,以及多中心治理的第三方的行为对优化监管的可能性。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食品安全管理优化策略。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理论 食品安全 博弈 监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兆锋 俞红
文章以问卷调查搜集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绿色食品的消费行为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建立其回归模型;指出我国城市居民已普遍接受绿色食品消费并愿意承担额外的费用,食品安全已经深入人心的结论;并进一步建立了居民绿色食品购买行为决策模型;最后就绿色食品的推广普及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绿色食品 消费 消费行为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