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04)
- 2023(15527)
- 2022(12952)
- 2021(12082)
- 2020(10146)
- 2019(22866)
- 2018(22631)
- 2017(43235)
- 2016(24097)
- 2015(27120)
- 2014(27037)
- 2013(26638)
- 2012(24560)
- 2011(21971)
- 2010(22080)
- 2009(20690)
- 2008(19453)
- 2007(16972)
- 2006(14777)
- 2005(12942)
- 学科
- 济(91707)
- 经济(91600)
- 管理(68353)
- 业(64582)
- 企(52933)
- 企业(52933)
- 方法(41891)
- 数学(35921)
- 数学方法(35460)
- 农(27077)
- 中国(25384)
- 学(23052)
- 财(22911)
- 业经(21680)
- 地方(18152)
- 制(18055)
- 农业(17895)
- 贸(17628)
- 贸易(17620)
- 易(17107)
- 理论(15851)
- 技术(14953)
- 和(14566)
- 务(14557)
- 财务(14482)
- 财务管理(14458)
- 环境(14171)
- 银(14144)
- 银行(14069)
- 融(13928)
- 机构
- 大学(345671)
- 学院(342653)
- 管理(132732)
- 济(130069)
- 经济(127015)
- 研究(118293)
- 理学(115426)
- 理学院(114083)
- 管理学(111755)
- 管理学院(111175)
- 中国(85997)
- 科学(78408)
- 京(74644)
- 农(67729)
- 所(61671)
- 业大(59103)
- 财(57626)
- 研究所(56716)
- 农业(53739)
- 中心(52988)
- 江(50304)
- 北京(46725)
- 财经(46700)
- 范(45459)
- 师范(44864)
- 院(42660)
- 经(42528)
- 州(40558)
- 经济学(37994)
- 技术(37452)
- 基金
- 项目(240389)
- 科学(186162)
- 基金(173018)
- 研究(168169)
- 家(154530)
- 国家(153234)
- 科学基金(129284)
- 社会(104259)
- 社会科(98611)
- 社会科学(98584)
- 省(94436)
- 基金项目(92597)
- 自然(87151)
- 自然科(85091)
- 自然科学(85060)
- 自然科学基金(83511)
- 划(80259)
- 教育(77020)
- 资助(70761)
- 编号(67815)
- 重点(54190)
- 成果(54185)
- 部(51706)
- 发(50526)
- 创(49519)
- 课题(47036)
- 科研(46722)
- 创新(46252)
- 计划(46027)
- 大学(43868)
- 期刊
- 济(142144)
- 经济(142144)
- 研究(96466)
- 中国(66733)
- 学报(66317)
- 农(61941)
- 科学(56879)
- 大学(48823)
- 管理(47425)
- 学学(46127)
- 农业(42811)
- 财(42489)
- 教育(38189)
- 技术(28005)
- 融(27173)
- 金融(27173)
- 业经(23768)
- 业(22237)
- 财经(22178)
- 经济研究(22001)
- 经(18898)
- 问题(18803)
- 版(18637)
- 业大(18470)
- 图书(18398)
- 科技(18350)
- 理论(16233)
- 技术经济(15883)
- 农业大学(15015)
- 现代(14990)
共检索到494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姚唐 邱琪 郑秋莹 曹花蕊 李惠璠
以调节焦点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来自5个城市的646份问卷的实证研究,探讨消费者对食品显性质量和隐性质量的感知水平,以及因食品质量安全危机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建立并验证消费者衍生多样化寻求行为的理论机制。结果表明,消费者更为关注隐性食品感知质量,相比显性食品质量,它更容易引起感知风险和认知失调,并进而影响调节焦点,这其中防御焦点相比促进焦点会对消费者衍生多样化寻求行为产生较大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志浩
衍生品之所以总与危机联系在一起,其原因不在于衍生品本身,而是在于缺乏适度、必要的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彼得·M·加伯 苏伯劳
汇率危机中的衍生产品彼得·M·加伯苏伯劳□洪维智编译在1994和1995年拉美和东亚市场汇率危机中,金融衍生产品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衍生产品影响和制约汇率的动态形成机制,并不断地被市场投机者用来冲击汇率和货币政策。一个典型的例证是墨西哥金融危机中衍...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黄飞鸣
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金融衍生品的泛滥和传递,其根本原因则是以美元本位体制和浮动汇率制为核心的全球金融制度安排,或者说是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结果。因此,当前需要约束美元霸权行为,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和重构;打破美元的垄断地位,推动实现国际货币的多元化;完善IMF的治理结构和SDR的机制,使IMF最终充当世界中央银行,SDR成为统一的世界货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松
文章介绍了美国次贷危机中金融衍生品创新的技术演进流程以及杠杆放大效应,深刻揭示出以衍生品为主的金融创新其实质就是泡沫创新及风险转嫁;同时从金融衍生品自身的特点入手,阐述了其危险性根源,总结出对我国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创新的若干重要启示。文章认为,不能盲目追求虚拟经济的过度繁荣,房地产等大宗消费品信贷市场应受到严格管控以及金融衍生品创新应建立在完善的金融现货产品基础上且链条绝不能太长。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涂德君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各国政府、监管部门和金融行业改革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一系列举措对我国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对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改革的情况进行了整理研究,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场外金融衍生品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改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炜
金融衍生品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有繁荣资本市场、规避风险的功能,同时也具备风险传播的作用,如果监管缺位就可能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以美国次贷危机为鉴,通过深入分析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放大机制,提出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建议。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衍生品 风险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庆念
在国际金融市场中,传统的股指期货、利率期货、货币互换等简单金融衍生品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运作状态,而美国次贷危机中的MBS、CDO、CDS等新兴复杂金融衍生品却出现了严重问题。与简单衍生品不同,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叶林良
本文结合美国次贷危机,分析了金融衍生品在次贷危机中所起的作用,并分别以AIG危机、雷曼兄弟破产为案例,具体分析了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研究表明,无节制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是AIG、雷曼兄弟事件的最直接原因。此外,还总结了美国此次危机的风险管理措施,并结合引发次贷危机的各种原因,提出了有关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次贷危机 风险管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锋 鲁德银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本文概述了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指出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原因基础上,提出应对食品安全危机的对策。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农业产业化 标准化 监管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凌峰
由于利益所驱,食品安全防线越来越单薄,有些铤而走险的不法分子甚至置生命安全于不顾,香港检出三聚氰胺超标鸡蛋;"毒奶粉"登堂入室出入各大商场;毒大米、以及苏丹红辣椒、鸡翅……随着我国进入WTO,我国的对外贸易已完全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喜才 张利庠
近年来,食品安全危机事件频繁发生,不仅影响到公众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而且造成了严重的文化、政治影响。文章分析了食品安全危机的特性,提出了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机制的模型构建,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危机管理 机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屯 于金酉
本轮金融危机被冠以"衍生品泛滥"之名,使得国内对发不发展和如何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产生纷争。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本次危机是系统性危机,金融衍生品是其复杂传导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不应担当危机爆发的主要责任。通过中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比较,发现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差距逐渐缩小的中美债券市场规模、中美经济总量规模相比,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缓慢,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最后指出我们应该深化基础市场建设,逐步建立多层次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结构,并建议商业银行培育自身金融衍生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衍生品 商业银行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朱小川
2008年次贷危机后,国际组织和美欧都大力改革了场外衍生品市场,很多改革措施集中在交易、清算、结算以及数据存管等市场基础设施方面。我国在发展衍生品市场时,应借鉴美欧的制度经验和相关国际组织的标准,重点发展和规范衍生品市场的基础设施,完善关于基础设施的相关立法和监管制度。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衍生品 基础设施 制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春彦 郭婷婷
美国次贷危机中暴露出来的法律缺陷起源于美国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的影响,其产生的根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美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