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21)
2023(12388)
2022(10840)
2021(10083)
2020(8374)
2019(19474)
2018(19182)
2017(37820)
2016(20132)
2015(22766)
2014(22523)
2013(22408)
2012(20468)
2011(18341)
2010(18080)
2009(16543)
2008(16051)
2007(13768)
2006(11899)
2005(10328)
作者
(56955)
(47253)
(46902)
(44486)
(30199)
(22637)
(21247)
(18566)
(17918)
(16751)
(16220)
(15696)
(14714)
(14624)
(14575)
(14344)
(14059)
(13933)
(13448)
(13272)
(11562)
(11411)
(11344)
(10743)
(10524)
(10361)
(10304)
(10212)
(9404)
(9220)
学科
(85223)
经济(85121)
管理(62414)
(59057)
(49985)
企业(49985)
方法(44622)
数学(38938)
数学方法(38593)
(22157)
(21703)
中国(20094)
(19960)
贸易(19956)
(19455)
业经(18300)
(17448)
地方(15567)
理论(14504)
农业(14188)
(13567)
财务(13498)
技术(13484)
财务管理(13469)
(13230)
(13097)
(12919)
企业财务(12777)
环境(12679)
(11341)
机构
大学(290981)
学院(287813)
管理(120699)
(119744)
经济(117410)
理学(106305)
理学院(105260)
管理学(103677)
管理学院(103172)
研究(90582)
中国(66697)
(60791)
科学(54966)
(53343)
财经(44036)
(43620)
(42801)
业大(42414)
中心(40965)
(40306)
研究所(39894)
(39276)
北京(37878)
经济学(36810)
(36498)
师范(36204)
农业(33637)
经济学院(33509)
财经大学(33158)
(33067)
基金
项目(203265)
科学(161202)
基金(149995)
研究(149609)
(129333)
国家(128320)
科学基金(111861)
社会(95798)
社会科(90981)
社会科学(90962)
基金项目(79619)
(77776)
自然(72716)
自然科(71042)
自然科学(71029)
自然科学基金(69779)
教育(68281)
(65144)
资助(62478)
编号(60523)
成果(47746)
(45810)
重点(44527)
(42291)
(42282)
课题(40314)
教育部(39937)
国家社会(39575)
创新(39435)
人文(39362)
期刊
(121589)
经济(121589)
研究(83327)
中国(47020)
学报(43068)
管理(42258)
科学(39718)
(38931)
(37692)
大学(33148)
学学(31148)
教育(29332)
农业(26781)
技术(24477)
(21732)
金融(21732)
财经(21314)
经济研究(20130)
业经(19973)
(18065)
问题(16354)
图书(14949)
理论(14931)
技术经济(14318)
(13858)
(13719)
实践(13715)
(13715)
科技(13480)
商业(13267)
共检索到401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泳  
本文构造了我国食品供应链能源流投入产出模型并用于探析食品供应链能耗的关键环节。分析显示,食品制造与加工业对煤炭的完全能耗最大,为0.233,4,tce/万元;货运服务业对石油的完全能耗最大,为0.337,4,tce/万元;包装业对电力的完全消耗最大,为0.225,1,tce/万元。我国食品供应链能源消费量在2000—2007年间增长了6.8%,其中,使用技术设备的增加贡献了能源消费增长的一半,人均食品支出的增加和人口的增长也是推动食品供应链能源消耗增长的主要因素,它们各自大约占到能耗总增加量的四分之一。本文给出了食品供应链能源消耗控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道致  焉旭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分析了任意复杂结构供应链各成员企业间的价值与碳排放转移机制,构建了描述供应链价值与碳排放流动的投入产出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影响力系数来评价供应链成员企业对供应链总产值的拉动作用,引入碳排放乘数来评价成员企业对整个供应链碳排放的拉动作用,并结合算例揭示了各成员企业影响力系数以及碳排放乘数在供应链中的分布规律。最后,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创新地构建了碳减排可行性指数,并据此确定了低碳供应链减排的焦点企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俞宗尧  葛建军  张国帅  
文章基于RAS法提出一种编制省级以下地区简化投入产出表的方法,并以2017年贵州省投入产出表为基期表,以贵阳市同年投入产出表为目标期表,编制完成了贵阳市三次产业的简化投入产出表。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以河南省为例,将推算出的投入产出表跟实际的投入产出表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其误差较小,精确度较高,进一步为利用非调查法编制省级以下地区投入产出表提供了借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桂君  黄道涵  李玉龙  
水、能源、粮食(WEF)是生产生活的基本要素。文章将三者视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构建了以"用水总量、能源消费量、粮食消费支出、常住人口"作为输入变量,以"人均GDP、环境污染指数"作为输出变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从静态截面、动态时序及动静对比三个角度,评价了20052015年中国30个地区的WEF投入产出效率。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DEA效率值较低,管理和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桂君  黄道涵  李玉龙  
水、能源、粮食(WEF)是生产生活的基本要素。文章将三者视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构建了以"用水总量、能源消费量、粮食消费支出、常住人口"作为输入变量,以"人均GDP、环境污染指数"作为输出变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从静态截面、动态时序及动静对比三个角度,评价了2005~2015年中国30个地区的WEF投入产出效率。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DEA效率值较低,管理和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江兵  何小雨  刘少伟  
文章提出基于投入产出表的DEA方法,以安徽省2002年42个部门流量表为例,针对DEA建模条件和可解性,根据有关定理将流量表进行分组和数据压缩,在此基础上建模并利用计算机获得了各产业部门是否DEA有效的结论。为进一步得到有效性程度评价,分别按DEA最优目标值和以部门扩散系数为权重的赋权最优目标值对同为有效的部门进行排序,按这两种方法所得到的排名较前的产业部门可分别代表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投入产出与DEA方法的互补,能获得更满意的有效性评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双杰  高岩  
评述了近年来有关文献中银行效率测算时投入产出指标选择的共性问题,如指标的重复与遗漏、对应股东权益的资本价格统计口径偏误等。借助中介法的思想,针对不同的测算目的建立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明确了各项指标在财务报表中对应的科目。实证结果表明,我国16家上市银行近6期数据使用三套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的效率结果基本一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立春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既定国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科学研究的投入力度持续增强,其投入产出的绩效如何成为关系到创新型国家能否成功创建的关键环节。本文从时间序列、区域差异和行业差异三个层面在对我国科学研究投入水平的一般状态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别对科学研究投入产出的纵向、横向绩效进行评价,并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进而提出促进我国科学研究的投入产出绩效以及创新环境形成的具体政策思路、建议及制度安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珍花  戴丽亚  
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中国产业的能源消耗效率,构造一个能源消耗的投入产出模型,从实证角度利用该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耗效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与2002年相比,三次产业的直接能源效率不断提高;同时除天然气外,其他三类能源的完全效率也明显提高。最后从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的角度提出有关提高我国三次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耗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珍花  戴丽亚  
我们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中国产业的能源消耗效率,构造一个能源消耗的投入产出模型,从实证角度利用该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耗效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2002相比,三次产业的直接能源效率不断提高;同时除天然气外,其他三类能源的完全效率也明显提高。最后从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的角度提出有关提高我国三次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耗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有鸿  费威  
以农副食品加工业出厂价格为例,通过价格分解将其分为最高历史价格、下降期价格和恢复期价格,利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农副食品加工业生产规模和经济增长对这三类价格分解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副食品加工业出厂的最高历史价格和下降期价格受其自身行业生产规模扩大的影响显著,且远高于经济增长对其的影响弹性。而其恢复期的价格变量不能由经济增长变量和行业生产规模变量解释,但其自身一阶差分序列遵循一阶自回归平稳过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邵朝对  
本文利用与进出口价格相关联的投入产出模型,计算模拟了国际能源价格冲击对中国贸易结构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能源价格冲击提高了货物出口和进口比重,使货物、服务出口比例更加不合理。具体而言,对初级产品、其他工业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以及各类服务占货物或服务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具有同方向的作用效果,出口比重提高,进口比重也提高,而反之亦然。虽然能源价格冲击恶化了出口结构,优化了进口结构,但长期而言弊大于利,对我国贸易结构调整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盈之  彭欢欢  
通过构建1997~2005年的能源投入产出表,计算了相应年份各部门出口贸易的完全能源密度和完全污染排放密度,并分两个阶段分解了影响其变化的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出口贸易的完全能源密度与完全污染排放密度呈先降后升趋势,在两区间段影响因素有所不同。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针对外向型经济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秉全  
能源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各项建设事业的规模大小和发展的快慢,都直接与能源的生产数量和使用状况有关。越是现代化的大生产,依赖能源的程度越是大。世界性的能源危机,正在恶性地发展,它大大地限制了一些重要的工业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能源的危机引起和加剧了经济的危机。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能源资源的国家。煤的探明储量有6,000亿吨,居世界第三位。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