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85)
2023(8163)
2022(6988)
2021(6418)
2020(5479)
2019(12256)
2018(12281)
2017(24549)
2016(13332)
2015(14843)
2014(14602)
2013(14577)
2012(13290)
2011(12037)
2010(11879)
2009(11291)
2008(11089)
2007(10084)
2006(9183)
2005(7938)
作者
(40904)
(33879)
(33626)
(31788)
(21256)
(16430)
(15162)
(13217)
(12814)
(11841)
(11524)
(11118)
(10868)
(10608)
(10502)
(10386)
(10331)
(9927)
(9868)
(9755)
(8600)
(8241)
(8126)
(7772)
(7752)
(7593)
(7489)
(7472)
(6850)
(6761)
学科
(53593)
经济(53414)
管理(36086)
(35065)
(26501)
企业(26501)
方法(25925)
数学(22228)
数学方法(22088)
(18822)
中国(17966)
(14762)
(12271)
业经(12194)
(11956)
贸易(11948)
(11705)
农业(11187)
(10895)
(9600)
银行(9558)
(9167)
(8417)
地方(8338)
环境(7967)
(7787)
金融(7785)
(7460)
(7456)
财务(7449)
机构
大学(195357)
学院(194037)
(83562)
经济(81956)
管理(73885)
研究(67668)
理学(64609)
理学院(63907)
管理学(62909)
管理学院(62575)
中国(51670)
科学(42121)
(42072)
(40491)
(39392)
(35324)
业大(33815)
农业(33575)
研究所(32172)
财经(31743)
中心(30813)
(28923)
(28472)
经济学(26077)
北京(25349)
经济学院(23795)
财经大学(23711)
(23651)
(23416)
师范(23041)
基金
项目(130566)
科学(101877)
基金(96677)
研究(89255)
(87336)
国家(86596)
科学基金(72147)
社会(60681)
社会科(56439)
社会科学(56415)
基金项目(51971)
(49800)
自然(47481)
自然科(46358)
自然科学(46340)
自然科学基金(45556)
(43113)
教育(39856)
资助(38798)
编号(34544)
(29440)
重点(29313)
(27663)
成果(26955)
(26792)
科研(25843)
计划(25423)
国家社会(25400)
创新(25177)
教育部(24706)
期刊
(89316)
经济(89316)
研究(55675)
(37950)
学报(36956)
中国(34297)
科学(32075)
(27638)
大学(27233)
学学(26262)
农业(25364)
管理(24812)
(18493)
金融(18493)
财经(15787)
业经(15717)
经济研究(15396)
(13496)
教育(13398)
问题(13142)
(12721)
技术(12570)
理论(11619)
实践(10578)
(10578)
(10471)
商业(10415)
(10298)
业大(9887)
统计(9234)
共检索到282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天宇  张品一  
基于CHNS数据库2004年和2009年的数据,利用QUAIDS模型估计了食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各地区、不同阶层城镇居民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1)食品价格上涨对城镇居民的社会福利造成了严重的负向冲击;(2)低收入者不但受食品价格冲击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更大,而且也更难以通过替代效应来进行缓冲;(3)不同省份的家庭受到的冲击有较大差别。经济较发达的省区和农业大省的城镇居民,受食品价格上涨的冲击较小;(4)中西部省区的低收入阶层,很可能是食品价格上涨中受冲击最大的群体,也是最需要救助的群体。这些结论说明,食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昕东  汪勇  
本文利用2007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CHIPS),运用二次几乎完美需求系统(QUAIDS)模型和补偿变量法,实证分析了食品价格上涨对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家庭消费行为与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面对食品价格上涨,低收入家庭倾向于维持原有食品消费数量而减少其它商品消费数量。而高收入家庭倾向于减少一些高档食品消费而维持其他商品消费数量。另外,食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家庭福利的影响程度高于高收入家庭,以食品价格上涨20%为例,低收入家庭福利损失9.05%,而高收入家庭福利损失仅仅为5.91%。因此,政府要充分考虑到低收入家庭在面临食品价格上涨时所表现出的脆弱性进而制定相应的福利政策,以帮助低收入群体抵御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昕东  王小叶  
文章基于与201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迪顿的接近理想需求系统AIDS来源相同的EASI需求系统,采用CHNS调查数据,运用EASI需求系统实证分析了各类食品价格上涨对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家庭消费与福利的影响,并比较了收入补贴与价格补贴的经济效果。研究发现:(1)我国城镇居民动物性食品消费支出占食品总支出的比重最大,其次是粮食和蔬菜,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为"动物性食品+粮食+蔬菜",这说明动物性食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城镇居民日常膳食消费的影响相对较大。(2)粮食价格对困难户和最低收入家庭的福利影响最大,动物性食品价格对较低收入家庭的福利影响最大。(3)对低收入家庭而言,当动物性食品价格上涨时,收入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苏梽芳  王海成  郭敏  
文章基于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应用半参排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食品价格上涨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社会人口、经济和情形性因素之后,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分组检验还发现,食品价格上涨对农村户籍和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的居民幸福感影响更大;由于家庭仍然是抵御通胀风险冲击以平滑消费的重要来源,生活费用分担人数越少,食品价格上涨对幸福感影响越大;相对就业不稳定的人群,就业稳定者因为未来预期收入不确定性较小而幸福感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更小。文章认为政府应该稳定食品价格,统筹推进"菜篮子"工程,加大对弱势群体的食品价格补贴,以增强居民抗食品通胀风险的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春燕  蒋乃华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食品价格上涨将使城镇居民的支出增加,且收入越高增量越大;收入越高可支配收入的食品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但由可支配收入增加而带来的食品支出增量越大。价格上涨、可支配收入差距扩大将使食品支出的基尼系数变大,这意味着食品支出不平等程度加重。为将食品支出不平等控制在社会公平要求的范围内,价格补贴可作为临时应急措施,而针对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补贴制度及收入增长计划、倾向于低收入人群的社会福利分配体制是更长效的政策选择。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同海梅  陆迁  董志丽  
本文基于天津滨海新区129名受调查者的调查数据,对城镇居民关于食品消费价格上涨的承受力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居民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员数、平均月收入、现金食品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以及对食品价格的了解和关注程度都对居民的承受力有显著影响。为了提高城镇居民对食品消费价格上涨的承受力,减轻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压力,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水平;个人方面应该努力提高自身收入,时时关注食品价格动态。对弱势群体,国家应通过完善调价补贴机制、增加低收入家庭的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机制等方式使低收入户生活水平有一定的保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浩志  
基于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方法,对影响我国城镇各阶层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从城镇低收入阶层的角度分析,还是从城镇高收入阶层的角度分析,有利于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因素是一样的,即主要有经济增长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教育支出水平、政策性补贴水平等8种因素;而不利于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因素主要有市场化进程、城市化水平、工业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13种因素。其中,金融规模和城市化水平对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影响最为显著,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最弱。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品一  
本文依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CHNS)2004年和2009年的微观数据,建立带有家庭异质性的二次几乎理想需求模型(QUAIDS)并结合补偿变量,分析食品价格上涨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农村家庭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2004-2009年食品价格上涨没有对农村家庭总体福利造成负面影响,农村家庭福利略微上升了0.38%。不同地区和不同收入的农村家庭受到价格冲击的影响不同,经济发达地区和农业大省的农村家庭,受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小于其他地区。东北部地区的高收入者是这次食品价格上涨最大的受益者,中西部和南部地区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品一  
本文依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CHNS)2004年和2009年的微观数据,建立带有家庭异质性的二次几乎理想需求模型(QUAIDS)并结合补偿变量,分析食品价格上涨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农村家庭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2004-2009年食品价格上涨没有对农村家庭总体福利造成负面影响,农村家庭福利略微上升了0.38%。不同地区和不同收入的农村家庭受到价格冲击的影响不同,经济发达地区和农业大省的农村家庭,受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小于其他地区。东北部地区的高收入者是这次食品价格上涨最大的受益者,中西部和南部地区的低收入阶层是这次食品价格上涨受影响最严重的群体。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温桂芳  
我国物价上涨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不能仅仅为了抑制物价涨幅过快而打压食品价格。与CPI波动相比,食品价格更加不稳定、波动性更强。食品价格快速上涨将增加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本文认为,建立稳定价格的长效机制,对于防止食品价格剧烈波动、管理价格预期、保护低收入群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玉亮  
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出现了阶层分化现象,对阶层分化的现状及特征进行科学的分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前提,本文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各阶层的现状出发,对农民阶层分化的特征进行了归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素荣  
近期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从分析我国食品价格上涨的利弊入手,剖析了当前食品价格上涨的内在原因,并对其基本态势进行了理性的分析思考,提出了加强食品价格调控的措施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顾列铭  
在伦敦的寒冬中,为了节约开支,几年前从印度来到伦敦与在这里读书的女儿团聚的夏尔帕雅老太太,每天都要在晚上8到9点钟左右到附近的超市"抢购"一些打折的面包和其他熟食。但近几个月来,她发现在超市常打照面的几个打折食品越来越少,折扣好像也没原来大。夏尔帕雅老太太也许不怎么听说过食品价格通胀,这并不奇怪。而全球经济正面临着由食品涨价引发的通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杭斌  申春兰  
教育、医疗保健消费,一方面可以满足眼前需要;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人力资本的知识和技能存量以及保持身心健康。因此,国际上有人将其称为“生产性消费”(productive consumption)。本文首先介绍了生产性消费的重要特点和作为实证分析基础的理论模型,然后利用我国1996年~2000年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资料,对生产性消费价格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经济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教育、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过快对居民消费的主要影响是:(1)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消费增长速度明显下降;(2)利率下调对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3)提高了居民消费对同期收入的敏感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谢作栩  王伟宜  
在对我国部分省市区高校在校学生家庭所处社会阶层调查的基础上,从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的社会阶层和以父母受教育程度为代表的家庭文化资源两方面着手分析,探讨不同社会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方面存在的差异,发现目前公办高职院校是缩小各社会阶层子女入学机会差距的突破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