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58)
- 2023(8548)
- 2022(6911)
- 2021(6491)
- 2020(5347)
- 2019(12169)
- 2018(11565)
- 2017(21710)
- 2016(11662)
- 2015(12966)
- 2014(12307)
- 2013(12479)
- 2012(11513)
- 2011(10554)
- 2010(9992)
- 2009(9198)
- 2008(8908)
- 2007(7438)
- 2006(6415)
- 2005(5681)
- 学科
- 济(51515)
- 经济(51459)
- 管理(30710)
- 业(28867)
- 方法(25020)
- 数学(23413)
- 数学方法(23321)
- 企(20324)
- 企业(20324)
- 中国(16062)
- 农(15704)
- 贸(14236)
- 贸易(14231)
- 易(13996)
- 财(11693)
- 农业(9719)
- 业经(9472)
- 学(9372)
- 制(8725)
- 环境(8134)
- 银(7754)
- 出(7723)
- 银行(7723)
- 行(7465)
- 融(7383)
- 金融(7383)
- 关系(7016)
- 技术(6873)
- 发(6325)
- 划(6262)
- 机构
- 大学(171187)
- 学院(167734)
- 济(82609)
- 经济(81625)
- 研究(64617)
- 管理(64027)
- 理学(56823)
- 理学院(56175)
- 管理学(55452)
- 管理学院(55162)
- 中国(49838)
- 科学(38509)
- 农(36342)
- 京(35960)
- 所(32980)
- 财(32906)
- 研究所(30698)
- 农业(29245)
- 业大(28830)
- 中心(28356)
- 财经(27716)
- 经济学(27435)
- 经(25858)
- 经济学院(25000)
- 北京(22793)
- 院(22615)
- 江(21356)
- 财经大学(21165)
- 科学院(21013)
- 农业大学(19193)
- 基金
- 项目(120759)
- 科学(95999)
- 基金(93347)
- 家(85255)
- 国家(84649)
- 研究(80982)
- 科学基金(71081)
- 社会(56939)
- 社会科(54262)
- 社会科学(54250)
- 基金项目(49307)
- 自然(46486)
- 自然科(45480)
- 自然科学(45461)
- 自然科学基金(44739)
- 省(42194)
- 资助(37935)
- 划(37792)
- 教育(35469)
- 部(28451)
- 编号(28074)
- 重点(27550)
- 国家社会(26199)
- 发(25567)
- 中国(25278)
- 创(25168)
- 教育部(24154)
- 科研(23936)
- 创新(23830)
- 计划(22948)
共检索到237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苏梽芳 王海成 郭敏
文章基于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应用半参排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食品价格上涨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社会人口、经济和情形性因素之后,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分组检验还发现,食品价格上涨对农村户籍和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的居民幸福感影响更大;由于家庭仍然是抵御通胀风险冲击以平滑消费的重要来源,生活费用分担人数越少,食品价格上涨对幸福感影响越大;相对就业不稳定的人群,就业稳定者因为未来预期收入不确定性较小而幸福感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更小。文章认为政府应该稳定食品价格,统筹推进"菜篮子"工程,加大对弱势群体的食品价格补贴,以增强居民抗食品通胀风险的能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叶秀 宁艳杰
采用社区环境调查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量表的方式,对北京市城区的457名社区居民进行了实证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情况(15.6368±3.9625)良好。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社区环境因素。结果表明,"景观优美"、"邻里关系良好"等5个指标是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社区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反映了居民对社区环境的需求,有关部门和企业可以根据居民的需求来规划、建设和管理社区,让社区居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关键词:
社区居民 社区环境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欧阳一漪 张骥
本文利用cgss2015的调查数据和2015年全国的房价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对房价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高房价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住房面积与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住房产权与居民幸福感显著相关,且拥有房产越多,居民的幸福感越高;房价上涨对有房产的居民来说,增加了资产价值,具有财富效应,但对于房价上涨预期强烈、住房改善需求大、所在地区房价上涨过快的居民来说,仍然会降低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房价 主观幸福感 住房产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昕东 汪勇
本文利用2007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CHIPS),运用二次几乎完美需求系统(QUAIDS)模型和补偿变量法,实证分析了食品价格上涨对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家庭消费行为与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面对食品价格上涨,低收入家庭倾向于维持原有食品消费数量而减少其它商品消费数量。而高收入家庭倾向于减少一些高档食品消费而维持其他商品消费数量。另外,食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家庭福利的影响程度高于高收入家庭,以食品价格上涨20%为例,低收入家庭福利损失9.05%,而高收入家庭福利损失仅仅为5.91%。因此,政府要充分考虑到低收入家庭在面临食品价格上涨时所表现出的脆弱性进而制定相应的福利政策,以帮助低收入群体抵御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天宇 张品一
基于CHNS数据库2004年和2009年的数据,利用QUAIDS模型估计了食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各地区、不同阶层城镇居民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1)食品价格上涨对城镇居民的社会福利造成了严重的负向冲击;(2)低收入者不但受食品价格冲击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更大,而且也更难以通过替代效应来进行缓冲;(3)不同省份的家庭受到的冲击有较大差别。经济较发达的省区和农业大省的城镇居民,受食品价格上涨的冲击较小;(4)中西部省区的低收入阶层,很可能是食品价格上涨中受冲击最大的群体,也是最需要救助的群体。这些结论说明,食品
关键词:
食品价格 社会福利 城镇居民 价格弹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文朗 罗得恩
一般认为中国的食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由自然灾害等供给冲击造成的,但是我们的研究表明,中期来看,需求压力的作用更为重要。这说明,即使非食品价格上涨仍是温和的,相关部门也需要对食品价格快速上涨作出政策反应。同时,我们发现,食品价格上涨尚未对非食品价格上涨造成明显的"二轮效应"。特别是,尽管食品价格上涨已经推高了中国的通货膨胀预期,但尚未成为工资上涨的决定性因素。然而从中期来看,随着工人在工资设定中议价权的增大,这种状况可能会改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温桂芳
我国物价上涨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不能仅仅为了抑制物价涨幅过快而打压食品价格。与CPI波动相比,食品价格更加不稳定、波动性更强。食品价格快速上涨将增加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本文认为,建立稳定价格的长效机制,对于防止食品价格剧烈波动、管理价格预期、保护低收入群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食品价格 CPI 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素荣
近期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从分析我国食品价格上涨的利弊入手,剖析了当前食品价格上涨的内在原因,并对其基本态势进行了理性的分析思考,提出了加强食品价格调控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食品价格 消费者价格指数 调控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顾列铭
在伦敦的寒冬中,为了节约开支,几年前从印度来到伦敦与在这里读书的女儿团聚的夏尔帕雅老太太,每天都要在晚上8到9点钟左右到附近的超市"抢购"一些打折的面包和其他熟食。但近几个月来,她发现在超市常打照面的几个打折食品越来越少,折扣好像也没原来大。夏尔帕雅老太太也许不怎么听说过食品价格通胀,这并不奇怪。而全球经济正面临着由食品涨价引发的通胀。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映梅 夏伦
利用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分析近20年来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变化,发现中国存在“收入-幸福悖论”现象.构建一个基于人口学、经济、家庭、工作、人际关系和情感等因素的综合框架分析发现,这些因素对主观幸福感均有显著影响,经济、家庭、工作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较大,收入高、信任家庭、对工作满意、人际关系和谐、情感积极的人幸福感较强.这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大力推进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科学协调好发展经济与满足居民不断提升的多层次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而切实增进居民幸福感.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收入 工作满意度 家庭信任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莹莹 彭代彦
文章利用中国CGSS(2011—2013)数据,采用ordered logit模型研究了腐败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败降低了中国居民幸福感,且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影响相对收入来实现。分组分析结果表明:腐败显著降低了低收入阶层、城市地区(或东部地区)居民幸福感,腐败对其他收入阶层、农村居民(或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腐败 幸福感 收入阶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新东 宫舒文
文章在构建居民主观幸福感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湖北省武汉市、宜都市和神农架林区三地居民主观幸福感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党云晓 张文忠 余建辉 谌丽 湛东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重视自身生活的幸福程度。学术界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关注虽然由来已久,但是鲜见从地理学角度出发的研究,尤其是评价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本文以北京为例,基于大规模问卷调查,构建了个体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框架,分析了不同社会属性人群的主观幸福感差异,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测度了制度与政策等因素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社会经济属性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差异明显;制度因素对个体幸福感有显著影响,拥有本地户口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外地户口居民;工作时间和通勤时间的增加都能降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迁居能提高个体的生活满意度,然而频繁迁居和更换工作却会降低个体的生活满意度。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生活满意度 生活开心度 北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新东 程翔宇
文章在构建湖北居民主观幸福感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调查数据,分析湖北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发现,社交关系、收入水平和健康状况等二级指标对居民幸福感有重要的影响。工作压力、贫富差距、保障体系、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交通出行和政府效率等三级指标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结构方程模型 指标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冰涛 毛桂蓉 苏剑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增进人民幸福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议题。使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实证分析个体慈善捐赠行为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慈善捐赠行为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正向且稳健的提升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提升社会关联能力、提高社会地位以及增加积极情绪是慈善捐赠行为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慈善捐赠行为对居民幸福感的积极作用在高收入满意度人群、城镇人群、低学历人群、中年人群,以及北方和西部地区样本中表现更为明显。研究结果为当下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见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