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97)
2023(16636)
2022(14640)
2021(13623)
2020(11671)
2019(27079)
2018(27062)
2017(52120)
2016(28729)
2015(32942)
2014(33410)
2013(33038)
2012(30742)
2011(27711)
2010(27773)
2009(25494)
2008(25467)
2007(22992)
2006(19850)
2005(17521)
作者
(87763)
(72800)
(72658)
(69035)
(46445)
(35244)
(33172)
(28653)
(27702)
(26422)
(24903)
(24588)
(23314)
(23072)
(22782)
(22689)
(22644)
(21736)
(21145)
(21128)
(18342)
(18027)
(17959)
(16721)
(16566)
(16410)
(16256)
(16199)
(14936)
(14694)
学科
(115496)
经济(115363)
管理(84586)
(80466)
(66863)
企业(66863)
方法(57987)
数学(50509)
数学方法(49810)
(31191)
(30470)
中国(28352)
(27667)
业经(24465)
地方(22218)
(21556)
贸易(21547)
技术(20932)
农业(20879)
(20867)
理论(20626)
(20387)
(19988)
财务(19897)
财务管理(19837)
企业财务(18725)
(18202)
环境(17300)
(16733)
银行(16657)
机构
大学(419487)
学院(418672)
管理(161924)
(161011)
经济(157192)
理学(139910)
研究(138815)
理学院(138318)
管理学(135561)
管理学院(134828)
中国(103040)
科学(90805)
(90527)
(76553)
(73627)
(72592)
业大(68046)
研究所(66131)
中心(63923)
(63422)
农业(60702)
财经(59257)
北京(57297)
(54461)
师范(53814)
(53658)
(51305)
(50178)
技术(48069)
经济学(48010)
基金
项目(282798)
科学(218843)
基金(201857)
研究(201809)
(177768)
国家(176299)
科学基金(149383)
社会(122407)
社会科(115857)
社会科学(115823)
(112443)
基金项目(106792)
自然(100388)
自然科(97976)
自然科学(97945)
自然科学基金(96157)
(94427)
教育(94019)
资助(85981)
编号(83369)
成果(67416)
重点(63750)
(61643)
(59536)
(58100)
课题(57982)
科研(54945)
创新(54293)
计划(52879)
大学(52627)
期刊
(174864)
经济(174864)
研究(118337)
中国(80221)
学报(73059)
(68048)
科学(64099)
(57570)
管理(57226)
大学(53740)
学学(50536)
教育(48110)
农业(47051)
技术(40006)
(32719)
金融(32719)
业经(29015)
财经(28371)
经济研究(27532)
(24897)
(24151)
图书(23741)
问题(22801)
技术经济(22262)
(21003)
科技(20606)
统计(20534)
理论(20109)
业大(18696)
实践(18509)
共检索到609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益民  郭波莉  魏帅  孙淑敏  赵海燕  
食品产地溯源和确证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也是地域或特色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旨在探析食品产地溯源及确证技术原理和方法,推动食品溯源及确证技术支撑体系的研究与应用。作者通过对食品产地溯源及确证技术原理和应用分析,总结出食品产地溯源及确证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基本思路、步骤和方法。食品产地溯源及确证技术的基本研究思路为:分析表征地域差异的特性、建立判别模型、验证判别模型、建立数据库、判别和举证分析;应用的基本方法为化学成分分析和多元数理统计方法,如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食品产地溯源及确证技术是基于能够表征食品地域特征的化学分析方法和多元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智伟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追溯事故源头时困难重重,对于投资不菲的食品冷链,想要获得冷链各环节的具体信息很不现实。为了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冷链食品安全监控,从种植(养殖)、生产到流通环节建立全链数据库,构建一个可追溯信息系统,可以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和食品冷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书谨  陆安江  张正平  
在简述RFID技术的原理、特点及突破的基础上,根据蔬菜生产、加工与流通的特点,设计了基于RFID技术的蔬菜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实现了对蔬菜产业链全方位的信息管理,有效地保障了蔬菜质量安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淼  安景文  
食品感官质量具有波动性,即使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感官质量也会存在差异,食品感官质量控制过程是保证感官质量的关键步骤,它是要将食品的感官质量特征值控制在规定的波动范围内,使生产工序处于受控状态。感官检验是感官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但是存在模糊性、滞后性的问题。文章对食品感官质量的波动性和食品感官质量的控制方法研究与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将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应用到食品感官质量控制过程中。研究还基于食品感官质量的模糊特性,构建了基于模糊质量控制图的食品感官质量控制模型,并对模型的应用展开分析。本研究能够帮助企业洞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淼  安景文  
食品感官质量具有波动性,即使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感官质量也会存在差异,食品感官质量控制过程是保证感官质量的关键步骤,它是要将食品的感官质量特征值控制在规定的波动范围内,使生产工序处于受控状态。感官检验是感官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但是存在模糊性、滞后性的问题。文章对食品感官质量的波动性和食品感官质量的控制方法研究与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将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应用到食品感官质量控制过程中。研究还基于食品感官质量的模糊特性,构建了基于模糊质量控制图的食品感官质量控制模型,并对模型的应用展开分析。本研究能够帮助企业洞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淼  安景文  
食品感官质量具有波动性,即使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感官质量也会存在差异,食品感官质量控制过程是保证感官质量的关键步骤,它是要将食品的感官质量特征值控制在规定的波动范围内,使生产工序处于受控状态。感官检验是感官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但是存在模糊性、滞后性的问题。文章对食品感官质量的波动性和食品感官质量的控制方法研究与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将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应用到食品感官质量控制过程中。研究还基于食品感官质量的模糊特性,构建了基于模糊质量控制图的食品感官质量控制模型,并对模型的应用展开分析。本研究能够帮助企业洞悉感官质量发展动态,监测感官质量生产过程,发现并分析感官质量异常波动的原因,以便于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海燕  郭波莉  张波  魏益民  孙淑敏  严军辉  张磊  
【目的】探讨矿物元素指纹分析技术对小麦产地溯源的可行性,筛选出判别小麦产地溯源的有效指标。【方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来自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和陕西省4个地域120份小麦样品中24种矿物元素(Be、Na、Mg、Al、K、Ca、V、Cr、Mn、Fe、Co、Ni、Cu、Zn、Se、Mo、Ag、Cd、Sb、Ba、Tl、Pb、Th和U)的含量,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不同地域小麦样品的元素含量有其各自的特征。河北样品的V含量最高,Ca含量最低;河南样品的Cr含量最高;山东样品的Ba和Ni含量最高;陕西样品的Na、Al、Mn、Fe、Co、Cu、Ag、S...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顾莉萍  
本文从历史角度考察了英美日3国食品安全问题集中爆发时期的情况,并与中国进行对比,发现中国的食品安全所面临的形势与这些国家有着显著的差异: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不仅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快速推进时期,也处于深度的全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时期,犹如多个"时代叠加",食品安全问题更为复杂、更为紧迫,需要立足于中国的社会特点,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快解决。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芳  郑菲  彭皓  谢华玲  
通过对食品产业链进行拆分,筛选专题领域,建立专题领域的分析指标,将文献检索、专利分析、市场分析、核心技术聚焦等一系列情报分析方法进行整合,较完整地反映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为科技决策与研发提供参考服务。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基于产业链的产业技术服务模式,以供业界研究和探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欣成   李姚矿   梁睿昕  
农业一直处于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地位,食品安全是农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随着后疫情时代我国居民对互联网应用需求的不断提升,食品溯源可信度面临空前挑战。实践中,消费者对现有食品溯源体系的信任程度不高。传统食品溯源体系受制于数据存储架构的限制,存在信息难以全面公开、数据容易非法篡改、传输容易遭受攻击等问题。在近年来新兴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些问题可以尝试运用区块链技术加以完善和解决。为此,需要剖析传统食品溯源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探寻区块链技术切入食品溯源机制的机理和路径,设计基于区块链及分布式思维的食品溯源数据存储结构及访问规则,运用区块链技术防篡改、加密及匿名特性解决溯源问题,对食品溯源路径及体系进行优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崔冶  
本文对食品价格向非食品价格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提出了成本推动、结构性推动和通胀预期三种传导途径,并建立了一个以食品通胀率和非食品通胀率为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二者间的传导途径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食品价格与非食品价格的传递作用是存在的,食品价格的上涨会对非食品价格造成同向的冲击,并且这种冲击具有稳定的持续效应。另外,我国食品通胀率比非食品通胀率波动性强,如果二者之间传导机制通畅,食品领域的通胀会对非食品领域的通胀水平带来巨大冲击,引发全面通胀的风险。因此,货币政策的制定不应剔除食品价格因素,我国CPI指数中的食品权重应谨慎下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建秋   胡安阳  
为突破目前食品开发研究中大多仍停留在试错法和头脑风暴层面的低效局面,探索新的技术/产品预测方法。在总结技术系统进化过程的基础上,将专利分析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进化法则结合起来,对技术系统进化路线进行提炼,根据其进化层次关系构建一种树状信息模型,即进化树;并鉴于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柚子皮相关产品较少,因此以柚子皮加工产品为例构建进化树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柚子皮相关产品发展已经从婴儿期向成长期转变,目前相关专利较多且其中有一部分专利还未转化为产品,绝大部分专利对应的相关产品在市场上还较为小众;通过柚子皮产品进化树可以明显发现4个主要的技术/产品的未来方向,包括开发出气态的柚子皮产品、通过“系统扩展—裁剪路线”和组件裁剪路线删减或替换原有系统中的元素获得新产品、通过引入新物质和应用场景或删减/替换原有系统元素组合得到新产品、针对不同功能成分特性设计不同类型的产品。由此可见,基于TRIZ结合专利分析的技术/产品专利预测方法同样能够达到传统的利用专利技术生命周期、S曲线和专利地图等方法的效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鲲鹏   李伟  
立足消费者视角,构建拓展的技术接受模型,针对泉州市商超消费者群体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析食品区块链溯源系统消费者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技术接受模型能有效预测消费者使用态度与意愿,“感知安全与隐私”“技术信任”二项拓展变量,是影响消费者使用态度的重要因素。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谈毅  冯宗宪  
美欧激素牛肉贸易纠纷引发出一个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问题。目前各国对此有很多争议,本文在简要阐述转基因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在此问题上所处的困境,并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秋石  时洪洋  
在食品安全治理领域,单纯的市场机制抑或政府机制无法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完善政府、市场和第三方组织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治理新机制。应通过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以整顿干部队伍"四风"的勇气和胆识,加强食品安全规制和对规制者的规制,建立对明知故犯的问题食品生产经营者终身禁商的严惩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企业自律机制,同时应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闻媒体等第三方组织参与食品安全治理行为,防止对食品企业正当利益的肆意侵犯,从而有效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