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8)
- 2023(2024)
- 2022(2041)
- 2021(2188)
- 2020(1870)
- 2019(4831)
- 2018(4599)
- 2017(7776)
- 2016(4021)
- 2015(4775)
- 2014(4543)
- 2013(4645)
- 2012(4495)
- 2011(4308)
- 2010(4350)
- 2009(4154)
- 2008(4083)
- 2007(3080)
- 2006(2800)
- 2005(2626)
- 学科
- 济(19487)
- 经济(19475)
- 管理(10218)
- 业(10118)
- 企(8602)
- 企业(8602)
- 方法(8030)
- 数学(7108)
- 数学方法(7064)
- 中国(6045)
- 关系(4828)
- 贸(4633)
- 贸易(4631)
- 财(4608)
- 易(4481)
- 农(3991)
- 学(3953)
- 地方(3596)
- 制(3218)
- 融(3134)
- 金融(3134)
- 对外(3015)
- 经济关系(2868)
- 银(2810)
- 业经(2806)
- 银行(2800)
- 行(2692)
- 外经(2680)
- 对外经济(2661)
- 和(2617)
- 机构
- 大学(56736)
- 学院(54397)
- 济(23983)
- 研究(23571)
- 经济(23561)
- 管理(19517)
- 中国(18106)
- 理学(16729)
- 理学院(16421)
- 管理学(16087)
- 管理学院(15974)
- 科学(13390)
- 京(12482)
- 所(12397)
- 财(11253)
- 研究所(11182)
- 中心(10155)
- 农(9211)
- 财经(8573)
- 范(8539)
- 院(8501)
- 师范(8483)
- 北京(8306)
- 经(7939)
- 江(7899)
- 业大(7446)
- 师范大学(7172)
- 农业(7167)
- 经济学(6949)
- 科学院(6769)
- 基金
- 项目(34786)
- 科学(27335)
- 基金(25768)
- 研究(24917)
- 家(22808)
- 国家(22607)
- 科学基金(18745)
- 社会(16157)
- 社会科(15233)
- 社会科学(15230)
- 基金项目(13616)
- 省(12240)
- 自然(12058)
- 自然科(11798)
- 自然科学(11794)
- 教育(11748)
- 自然科学基金(11608)
- 划(11155)
- 资助(10469)
- 编号(9371)
- 成果(8328)
- 部(8185)
- 重点(8132)
- 发(7217)
- 教育部(7081)
- 创(6988)
- 课题(6973)
- 科研(6860)
- 大学(6714)
- 国家社会(6632)
共检索到95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潘广辉
冷战的结束使俄美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对手变伙伴,合作加斗争。两国在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军事、科技与教育等领域展开了前所未有的配合与协作,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发展。但因双方的根本利益不可调和,两国在意识形态、北约东扩、军备控制、经济问题、独联体问题等方面又存在种种矛盾和斗争,给双边关系蒙上了阴影。尽管“9·11”事件之后俄美关系有所改善,但认为其已根本改善为时尚早。若即若离是冷战后俄美关系最主要的特征。
关键词:
俄美关系 合作 斗争 若即状态 若离状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潘广辉
冷战时期,基于东西方对抗与美苏争霸的大背景,苏朝关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苏联也以支持朝鲜作为其远东战略前沿的方式,确立了在朝鲜半岛的主角地位。冷战后,俄罗斯与朝鲜的关系渐趋冷淡乃至恶化,俄罗斯在朝鲜半岛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其对半岛的影响力也一度下降。普京执政以来,实行东西方并举又有所侧重的全方位外交,大幅度调整了俄罗斯的远东政策,使其与朝鲜的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俄朝关系达到最终和解并向良性方向发展仍需要双方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俄朝关系 朝鲜半岛 外交战略 国家利益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范来忠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超
冷战后美台关系得到发展 ,而美台军事关系是美台实质关系的核心。本文首先回顾了冷战后美台军事关系的发展历程 ,然后剖析了冷战后美台军事关系得以提升的原因。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核心 ,美台发展军事关系必然会给中美关系、两岸关系带来消极影响。本文指出了美台军事关系发展的影响和限度 ,笔者最后探讨了中国的对策。
关键词:
冷战后 美台军事关系 中美关系 两岸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钟振明 张爽
冷战之后的美欧关系将如何发展 ?怎样理解美欧关系中存在的竞争与合作行为 ?本文从考察 2 0世纪美国对欧洲政策中存在的两个连续性特点出发 ,分析了冷战后美国对欧洲在经济一体化和政治联合方面持续的努力可能产生的反应 ,从而试图在学理上揭示美欧关系由于双方政策原则的分歧而面临的深层次矛盾。
关键词:
美欧关系 美对欧政策 欧洲一体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丁跃进
二战以来,美日关系经历了一个由父子关系到兄弟关系再到夫妻关系的转变。展望21世纪的美日关系,美日将进入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但以竞争为主的时代。从长期来看,美日同盟关系将会发生质变。在西方发达国家间,美日互为敌手的可能性最大
关键词:
美日同盟,异质性国家,离心倾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邹传锋
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和欧洲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结束,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政治与安全环境,从而导致了欧洲与世界范围内力量配置的严重失衡与重新结合。战后四十多年来,美国通过北约组织,一直以盟主的身份牢牢地控制着美欧关系的主动权。而西欧各国因在欧洲安全问题上有求于美国,也不得不依从和认可美国在政治和军事上的领导地位,并在双方的经济交往和合作中常被迫作出让步和牺牲。而今,苏联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永茂
十年风雨路 比较天地宽安阳钢铁公司副总经理王永茂《比较》是一种声音。改革与发展是时代的最强音。《比较》穿过不同的时空,用凝重而超前的声音,给我们传递一个个改革的重音,共鸣起发展的合声,为我们的时代鼓与呼,显示了独有的穿透力。《比较》是一面镜子。世界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恩东
台湾对美游说活动历史悠久 ,基础较好 ,目标明确 ,协调有力 ,方式多样 ,影响较大 ,成效明显 ,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有不利影响。冷战后 ,台湾对美游说活动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 ,值得研究、关注。同时 ,为减少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对中美关系的不利影响 ,中国大陆应加强对美民间外交
关键词:
游说 民间外交 美国国会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俊生
中美作为对朝鲜半岛局势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大国,两者没有实质性合作是包括朝核问题在内的朝鲜半岛问题久拖不决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中国为通过和平对话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半岛的和平与稳定进行了持之以恒的努力。但由于朝鲜所要的安全保障与良好的国际环境只有美国能满足,没有美国的合作,中国的努力只能体现为劝和以及在危机爆发时"降温"。美国不仅推卸应承担的责任,渲染所谓的"中国责任论",甚至宣称中国对朝政策本身就是问题的一部分。背后的原因不仅在于半岛的适度紧张能服务于美国东北亚其他的广泛安排,而且也在于中美在半岛问题上的目标优先性、政策手段选择等方面的区别。从未来看,朝鲜期待的摆脱国际社会孤立彻底获得国家安全,以及发展经济解决民生问题获得更大政权安全,必须与中美合作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在体会与解决朝鲜关切的基础上,中美合作促使朝鲜"两利相权取其重"实现"弃核"并促使其调整经济,仍是解决问题之道。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周淇
冷战结束之后,一些冷战中被忽视的问题,如恐怖主义、武器控制、贩毒问题、移民问题,以及人权问题等,日益凸显。其中人权问题尤其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议题。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是,目前国际社会对人权的关注只是暂时性的,还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建华
20世纪末,南斯拉夫在苏东剧变大潮的冲击中发生着深刻的体制变迁,联邦最终在民族分离主义危机中彻底解体。地处欧洲火药桶中心的南斯拉夫国家分裂引起的战乱自然引起外部国际力量的各种反应。同时,世界各大国和国际集团也从各自利益和战略意图出发,进行纵横捭阖的干预,甚至从调停者变成了参与者、主导者。由此90年代南斯拉夫民族问题明显呈现国际化的特征,成为错综复杂的冷战后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发展的多棱镜。
关键词:
南斯拉夫 民族问题 国际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春法 周圣葵
自冷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冷战格局崩溃,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尽管经济全球化在短期内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冲击或者问题,但是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是一种机会而不是挑战,“度”和“结构”的把握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南北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发展中国家加入全球化进程的重要方式和必然选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淑兰 赵树行
与冷战时期的相互淡漠相比,冷战后印韩关系迅速发展,21世纪以来急剧升温。促成两国关系迅速发展的因素包括两国的相互认知、两国的亚洲战略、美国的亚太战略部署以及亚太局势的变化。印韩关系的迅速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影响亚洲的政治安全局势和亚洲经济共同体的构建前景。有鉴于此,中国应该将全球战略的重点转向亚洲,重新思考亚洲国际秩序的建构。
关键词:
印度 韩国 关系 美国 中国 亚太 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