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87)
2023(11983)
2022(10670)
2021(10337)
2020(8715)
2019(20008)
2018(19679)
2017(37605)
2016(20411)
2015(23111)
2014(23176)
2013(22749)
2012(20909)
2011(18678)
2010(18560)
2009(17137)
2008(17072)
2007(14931)
2006(13001)
2005(11324)
作者
(59366)
(49075)
(48734)
(46425)
(31258)
(23603)
(22471)
(19536)
(18678)
(17623)
(16988)
(16477)
(15448)
(15413)
(15118)
(15035)
(14815)
(14771)
(13909)
(13901)
(12152)
(11973)
(11968)
(11171)
(11112)
(11037)
(10897)
(10797)
(9909)
(9709)
学科
(76820)
经济(76715)
(60543)
管理(59473)
(48316)
企业(48316)
方法(37771)
数学(32371)
数学方法(31870)
(22365)
中国(22031)
(21953)
业经(17642)
(17426)
农业(15642)
(15446)
地方(15373)
理论(15292)
(13981)
财务(13906)
财务管理(13875)
(13641)
银行(13602)
(13465)
贸易(13458)
企业财务(13168)
(13073)
(12892)
(12784)
技术(12732)
机构
大学(289255)
学院(287022)
管理(116409)
(107540)
经济(104893)
理学(100539)
理学院(99444)
管理学(97536)
管理学院(97033)
研究(91901)
中国(71750)
(61932)
科学(59023)
(52495)
(45971)
(45269)
业大(43309)
中心(42728)
研究所(41859)
财经(41708)
(41274)
北京(39474)
(38130)
(37865)
师范(37750)
农业(35495)
(34254)
(33489)
财经大学(31159)
经济学(31043)
基金
项目(197751)
科学(154521)
研究(144545)
基金(142541)
(123883)
国家(122803)
科学基金(105640)
社会(88909)
社会科(84027)
社会科学(84006)
(77196)
基金项目(75883)
自然(69831)
自然科(68212)
自然科学(68197)
自然科学基金(66950)
教育(66519)
(65000)
编号(59681)
资助(59410)
成果(48651)
重点(43512)
(42995)
课题(40927)
(40713)
(40658)
创新(37913)
科研(37806)
大学(37168)
项目编号(37131)
期刊
(116209)
经济(116209)
研究(85452)
中国(55171)
学报(46632)
科学(42379)
管理(42018)
(40998)
(39793)
大学(35436)
教育(34326)
学学(33248)
农业(28635)
(26988)
金融(26988)
技术(25636)
财经(19655)
业经(18511)
经济研究(17479)
(16535)
图书(16249)
理论(15168)
问题(14695)
(14397)
科技(14363)
实践(14143)
(14143)
技术经济(13947)
(13874)
现代(12755)
共检索到418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怀瑞  田思钰  邓国胜  
以分配正义为方法论策略,从风险分配正义和能力正义两个进路分别探讨顶梁柱公益保险项目对贫困户贫困风险的消除和转移作用及对其可行能力的提升作用,并采用准实验法对比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两种作用上的区别,最终将二者进行了理论意义上的统一,建构出"风险-能力耦合"策略框架。这一框架在避免贫困的恶性循环、实现"风险转移-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方面作用显著。在精准扶贫的攻坚阶段,面对"最难啃的硬骨头","风险-能力耦合"的扶贫将成为解决这一痛点和难点的有效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雪丽  彭怀雪  
“后扶贫时代”,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程为治理相对贫困、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有效路径。以“全周期管理”视角揭示二者耦合机理后发现: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是在行政力量推动和系统需求的双向驱动下,借助非遗产业得以实现的。参与主体退出、资源支持中断、利益协调失败等会影响非遗助力精准扶贫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选择相对成熟的非遗产业项目、推动地方政府由“划桨人”向“掌舵人”的角色转变、建立多元主体需求导向下的激励机制、强化利益协调机制等有助于推动非遗助力精准扶贫项目的良性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钟小东  
文章基于熵权法构建适用于该区域二者耦合关系分析的耦合度模型,对海南省2013~2017年的生态旅游和精准扶贫多指标进行分析,评价近年来生态旅游与精准扶贫的关系及发展趋势,并结合二者的权重值和耦合评价值的变化趋势对其未来耦合关系发展做出评价。结果表明:(1)海南省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于2013~2017年间基本呈上升趋势,受政策推动力影响及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其综合发展水平的变化态势都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程度。(2)海南省生态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耦合度于2013~2017年间,经历了勉强协调到严重失调、再到基本协调,协调作用总体由弱变强,发展态势良好,但整体协调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素素  孙黎  
职业教育是推动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实施职业教育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加强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的对接,能够帮助贫困人口树立积极的脱贫致富观,打破贫困代际传递常态化的窘状。然而,当前职业教育依然面临着社会性歧视、基础条件薄弱、办学与招生体制滞后、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难以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长效保障。鉴于此,应加强优化外部环境,构建有利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社会氛围;加大资源投入,提升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能力;改革职业教育办学与招生体制,实现对贫困人口的精准聚焦;重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夯实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基础;创新扶贫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深度耦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明强  许汉泽  
党建与扶贫需要在基层治理实践中相互促进是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层及基层的共识。基于湘西茶乡的个案研究发现,精准扶贫和基层党建之间相互嵌套所形成的治理机制蕴含着不同于既有理论的新模式。通过强化党员责任、党员干部输入以及"党支部+合作社"的基层实践策略,基层在扶贫领域形成了政党主导式扶贫,在党建领域建构了实践型党建,两者之间产生双向再生产的新型耦合秩序。相对于"国家—社会"关系范式,这种新型耦合秩序在宏观层面更契合"政党—国家"的制度环境,在微观层面更符合当前农村基层治理的日常工作实际。从农村基层治理供给侧改革的角度讲,精准扶贫与基层党建之间的新型耦合秩序为农村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治理结构,成为农村治理现代化的主要方向之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斌  王婷  
文章提出"生态使命性贫困"和"生态使命贫困地区"两个概念。基于系统工程视角,对精准扶贫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主要矛盾进行了辨析,从目标、内涵、功能三个方面对二者的耦合机制进行探讨,建立了生态使命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理论框架。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态使命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性关系。结果表明:制约该类地区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是生态保护系统相较于精准扶贫系统的优先隶属地位引起的区域资源倾斜;贵州省两个系统之间当前处于较好的耦合协调状态,并有向优质耦合协调等级升级的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伟  翟琴  
解读精准扶贫的内涵和分析乡村生态旅游的效应,可以发现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在时间、空间、主(客)体和目标等方面存在紧密的耦合机理。因而可以从精准识别生态旅游扶贫对象,精准规划生态旅游扶贫项目,精准发力生态旅游扶贫项目建设,精准实施生态保护措施等方面建立乡村生态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联动路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吴茜  
在精准扶贫政策的议程设置中,存在着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三股动力源流。一系列指标形式的变化和现行情况的反馈信息使问题源流凸显。政策共同体即政府官员、两会代表和学者专家提出政策备选方案的意见和主张,进一步形成政策源流。政治源流作为主导因素对精准扶贫议程状态又起了促进作用。当问题、政策建议和政治汇合时就会打开"政策之窗",进而推动精准扶贫政策的变迁和溢出效应的产生。我国在精准扶贫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政治结构对源流起着主导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琼  
[目的]基于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发展现状,从两者的耦合发展角度对其耦合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协调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以乡村旅游发展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上体现的价值与精准扶贫在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社会发展和乡村生活环境改善上的成果组成耦合系统,通过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其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结果]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度在0.3~0.7之间,处于中等耦合阶段,其中2010—2011年为低度耦合协调水平, 2012—2014年为中度耦合协调水平, 2015—2016年为高度耦合协调水平,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结论]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使其与精准扶贫在全面小康建设中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全面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实现旅游扶贫最佳效果,达到高度耦合阶段的关键;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发展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但两者均未达到成熟阶段,应重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农村文化开发等影响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发展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夏方舟  张东昇  严金明  
研究目的:针对当前"多规合一"面临障碍和精准扶贫诉求,探索融合精准扶贫诉求的县域"多规合一"规划结构耦合路径,为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多目标优化模型。研究结果:"多规合一"规划结构耦合模型可基于战略、数量、空间和治理结构耦合建立规划结构耦合目标框架,战略结构耦合需梳理各个规划"轻重缓急"战略导向,理顺厘清战略主次关系;数量结构耦合要求明确规划底数"存量",统筹分配确定自然资源"底量"、"流量"和"变量",并依据"价值量"寻求耦合最优解;空间结构耦合应基于"线—面—点"的空间逻辑,形成优先保证底线、合理安排分区、优化配置项目的耦合思路;治理结构耦合要求对各个规划的实施保障措施进行整合、创新和择优,优化解决治理机制矛盾和强化规划实施保障。研究结论:本文尝试构建的"战略—数量—空间—治理"规划耦合模型能够实现多个规划间战略结构层级化、数量结构五量化、空间结构多维化和治理结构择优化,尤能彰显治国理政重大战略导向和迫切发展诉求,能够为破解规划融合障碍、构建规划结构耦合系统框架和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随之,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务院机构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随之,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务院机构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唐金成  曹斯蔚  
农产品"保险+期货"模式对转移农产品市场风险,实现农业和农民稳定增收,特别是对贫困农民转移市场风险,实现"十三五"扶贫攻坚和精准脱贫目标作用重大。而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工具的创新,"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在实操过程中也衍生出新的风险因素。论文从"保险+期货"模式助力精准扶贫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其面临的定价倒挂、操作困难、基差严重、流动性弱、违约可能性高、系统性波动、流程断裂七大风险,借鉴了美国农业保险与期货市场发展的先进经验,从精准扶贫视角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唐金成  曹斯蔚  
农产品"保险+期货"模式对转移农产品市场风险,实现农业和农民稳定增收,特别是对贫困农民转移市场风险,实现"十三五"扶贫攻坚和精准脱贫目标作用重大。而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工具的创新,"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在实操过程中也衍生出新的风险因素。论文从"保险+期货"模式助力精准扶贫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其面临的定价倒挂、操作困难、基差严重、流动性弱、违约可能性高、系统性波动、流程断裂七大风险,借鉴了美国农业保险与期货市场发展的先进经验,从精准扶贫视角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姣玥  王林雪  
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我国反贫困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国家提出要实施精准扶贫,为有效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本文提炼出六种典型的精准扶贫模式,对其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识别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精准扶贫模式的选择矩阵模型,从而规避风险,达到扶贫效果最大化,实现脱贫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