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05)
2023(6553)
2022(5338)
2021(4956)
2020(4330)
2019(9599)
2018(9397)
2017(18675)
2016(10091)
2015(10889)
2014(11014)
2013(10839)
2012(9845)
2011(8886)
2010(9067)
2009(8420)
2008(8588)
2007(7929)
2006(6798)
2005(6481)
作者
(29159)
(24091)
(24082)
(22915)
(15451)
(11582)
(10986)
(9293)
(9194)
(8838)
(8321)
(8241)
(7712)
(7703)
(7687)
(7607)
(7219)
(7051)
(6894)
(6807)
(5940)
(5823)
(5784)
(5523)
(5499)
(5494)
(5441)
(5110)
(4940)
(4730)
学科
(37395)
经济(37351)
(33167)
管理(29973)
(25715)
企业(25715)
方法(19551)
数学(17593)
数学方法(17398)
(14047)
(13940)
(13878)
银行(13866)
(13241)
(12229)
金融(12227)
中国(11982)
(10894)
保险(10802)
(9608)
财务(9598)
财务管理(9568)
(9563)
企业财务(9264)
(8011)
(7480)
贸易(7470)
业经(7340)
(7337)
(7266)
机构
大学(142528)
学院(140405)
(59995)
经济(58665)
管理(55451)
理学(46554)
理学院(46090)
研究(45933)
管理学(45337)
管理学院(45061)
中国(43771)
(34450)
(29207)
财经(26950)
科学(25530)
(24687)
中心(23515)
(23028)
(22967)
(21196)
财经大学(20656)
研究所(20468)
经济学(19710)
业大(19198)
北京(18499)
(18374)
金融(18083)
农业(17907)
经济学院(17803)
(17157)
基金
项目(91134)
科学(72715)
基金(70016)
研究(63330)
(61412)
国家(60932)
科学基金(53070)
社会(42489)
社会科(40393)
社会科学(40379)
基金项目(36267)
自然(35603)
自然科(34914)
自然科学(34905)
自然科学基金(34338)
(33014)
资助(29992)
教育(29016)
(28633)
编号(23631)
(21397)
重点(20141)
成果(19562)
教育部(18783)
(18717)
(18343)
国家社会(18278)
科研(17973)
人文(17817)
(17417)
期刊
(63036)
经济(63036)
研究(45837)
(28745)
金融(28745)
中国(28132)
(28043)
学报(22462)
管理(21063)
科学(20296)
(20113)
大学(17449)
学学(16898)
财经(14610)
农业(12710)
(12305)
经济研究(10492)
技术(9776)
教育(8707)
理论(8686)
业经(8606)
问题(7954)
实践(7779)
(7779)
(7348)
统计(7227)
财会(6976)
(6856)
(6527)
技术经济(6515)
共检索到220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征  
信用风险转移工具的创新为金融中介提供了分散风险的灵活手段,但过度风险分担也导致激励扭曲。本文从合约设计中"风险分担"与"提供激励"内在冲突的分析入手,推导风险分担的约束条件,以此作为理论支撑,剖析信用风险转移的激励稀释效应和内生激励优化机制的局限性,以及风险转移链的复杂结构对代理问题的放大效应,阐释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脆弱性,进而为市场信息环境的监管改进提供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湘勤  陈建华  
金融企业家是金融系统中最为活跃的能动因素,金融企业家利用系统中的非对称信息、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偏差进行的市场操控、过度创新是导致金融脆弱性的微观基础;金融监管制度设计中的激励冲突是扭曲金融企业家行为进而导致金融脆弱性的制度根源。基于这一框架,本文对美国次贷危机成因进行了重新认识,并从监管激励冲突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及其对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启示。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鹏涛  赵紫剑  王昱崴  
以P2P行业脆弱性为分析基础,通过梳理金融脆弱性的文献,在国内首次构建衡量P2P网贷市场金融脆弱性的金融压力指数——P2PCFSI,并得出以下结论:P2PCFSI能较好地测度网贷市场的金融脆弱性;金融压力变动对风险事件变动具有预测作用。为了降低金融压力,短期内应加强网贷市场风险事件的监管,参照网贷压力指数预期市场风险;长期看应完善平台运作机制,降低网贷市场自身的脆弱性,并注重平台参与者素质教育,提升参与者的风险应对能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征  
金融合约设计的核心问题是优化资金供求双方对投资项目经营风险的分配格局。合约主体的风险配置受到"风险分担"与"提供激励"双重动机的驱动,二者彼此冲突。本文基于对合约设计和选择理论相关争议的分析,推导金融合约优化风险配置的基本准则和风险分担的约束条件,剖析合约交易的多维背景因素对风险配置效应的影响和权衡,进而比较代表性金融合约的风险配置模式和不同交易背景下的合约选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熊婉婷  曾瑞  
新冠疫情的暴发把各国政府债务水平推向历史新高,发达经济体长期以来的“低通胀、低利率”局面出现逆转,陷入债务困境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数量不断增加,国际社会开始担忧再度出现类似拉美主权债务危机的系统性风险。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构建了一个分析主权债务风险和评估国别脆弱性的整体性框架。首先,根据2022年政府债务负担指标取值的历史相对水平可知,全球债务负担水平仍属于中等范畴,但部分经济体已进入高风险区间,且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比发达经济体面临更加严峻的流动性风险。其次,采用债务动态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类型经济体政府债务负担水平决定因素的差异,并且探讨了通胀和利率上升等新变化对其主权债务风险的影响。相比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更容易因为外部冲击而陷入债务困境,而且难以借助通胀和财政调整手段来缓解主权债务风险。最后,结合两类经济体主权债务风险来源的差异,分别设计了短期脆弱性评估框架,并给出各国脆弱性排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彦平  
供应链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导致供应链脆弱性问题的产生。企业界追求供应链精益化的趋势,使得企业抵抗突发事件和不可抗力事故的能力逐步弱化,并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实施供应商早期参与、加强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等方法和策略,有助于供应链脆弱性的降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冀  祝伟  王亚柯  
本文基于期望效用理论构建新的家庭经济脆弱性分析框架,研究死亡风险对我国城市家庭消费的总体影响和异质性影响,为如何规避死亡风险的决策提供证据。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居民家庭普遍存在由死亡风险导致的经济脆弱性且比较严重,家庭经济脆弱性程度在20%以上的家庭占全部样本家庭的65%以上;死亡风险导致的家庭消费波动性显著高于消费水平的下降,这意味着采用保险来规避死亡风险比储蓄更有效。尽管家庭持有的寿险保障与面临的经济脆弱性匹配性较好,但寿险持有量不充分且寿险的有效性因家庭异质性存在差异,对3人家庭和35—44岁家庭作用最有效。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脆弱性分析框架不仅能有效度量死亡风险对居民家庭消费和福利的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长永  
农民目前生活在土地保障、家庭保障、集体保障、社会保障以及社会互助等层层保障网的保护下显得非常安全,但实际上这种"安全"是非常脆弱的。文章认为,农民生活安全的脆弱性源于农民生活保障弱风险承受能力下风险多元化的扰动,并提出加强内部支撑能力和外部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建立农业风险预防与保障机制,以降低农民生活安全的脆弱性,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志军  
作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一种手段,信用风险转移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欧美国家有相当大的发展,其工具范围不断扩大,参与机构逐渐增多,市场交易额逐年提高。本文在此着重介绍信用风险转移的工具特征、参与者特征以及市场发展状况,以期对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曼  
转移负担是造成中国养老保险体系脆弱性的重要原因。责任边界不清和国家潜在的制度承诺是诱发多方参与主体向养老保险体系转移负担的制度性根源。在这一体制下,各理性主体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通过多条通道向养老保险体系转移负担,从而加剧了养老保险体系的支付危机及其脆弱性。只有清晰界定养老保险体系的责任边界,通过建立"标准退休人制度"和权利与责任相对应的"差异性准入"制度,才能恢复养老保险制度的"排他性"功能。如果这一步能够实现,工伤、特殊工种和职业病等险种内部化劳动安全成本的机制将自动形成,中国养老保险体系中的转移负担问题将会得以解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政  涂晓枫  卜林  
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包括风险贡献与风险敞口两个方面,前者反映其系统重要性,后者反映其系统脆弱性,两者不可偏废其一。文章基于CoVaR的统一框架,首次采用ΔCoVaR和Exposure-ΔCoVaR方法,对我国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进行全面度量,评估其系统重要性与脆弱性。研究发现,我国银行和保险部门的系统重要性高于证券部门,证券部门的系统脆弱性则高于银行和保险部门,而且这种部门间差异在时间维度上持续存在。四家大型商业银行的系统重要性较高而系统脆弱性较低,少数金融机构则同时具有较高的系统重要性与脆弱性。此外,资产规模和杠杆率分别是机构系统重要性与脆弱性的重要影响因素,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规模对其系统脆弱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其系统重要性的影响不显著。文章的研究对于我国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安士伟  万三敏  李小建  
在对国内外城市脆弱性及其评价体系的研究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城市脆弱性综合评价模型,将其设定为四个目标层,即资源脆弱性、生态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各目标层的脆弱性则设定为敏感性、适应性、应对力三个因子的综合函数,使评价模型能更全面地评价城市的脆弱性,同时,又能反映出各城市脆弱性的主要症结,为风险控制提供思路。通过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脆弱度进行测量,发现总体脆弱性呈降低趋势,与区位密切相关,同时也找出了各城市的脆弱性风险主导因子,据此,提出河南不同省辖市降低城市脆弱性的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臧旭恒   项泽兵  
我国家庭部门面临来自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导致的经济风险,亟需一个测度指标来对其进行预警。不同于从风险成因出发的测度方法,文章从经济风险产生的结果出发,构建了一个反映异质性家庭生活水平变动的经济脆弱性测度模型,结合CHFS2015―2019年三期调查数据得到我国家庭经济脆弱性状况,最终从地区和家庭层面大致得到防范与化解经济风险的方向。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2015年后,我国家庭具有经济脆弱性的情况较为普遍,其中,贫困脆弱家庭占比逐期下降,高生活水平脆弱家庭占比迅速上升;从地区层面看,2015年地区间在经济脆弱家庭占比方面的横向差距较为明显,随后差距逐期缩小,同时,大部分地区家庭经济脆弱性状况的纵向变动与全国的情况类似。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各地区防范与化解经济风险的方向有所不同;从家庭特征层面看,户主性别对家庭经济脆弱性的影响逐渐减小,经济脆弱性会随着户主的受教育水平、金融知识以及健康水平的提高而有所缓解。因此,缩小城乡差异,提高家庭成员的受教育水平、金融知识,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引导家庭适度投资、适当地维系社会关系等均是家庭层面防范与化解家庭经济风险的方向。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学森  汪刘凯  李慧宗  王向前  
围绕绿色供应链脆弱性的内涵,从绿色供应链的内部风险、外部风险和链间运行风险三个角度系统识别出绿色供应链脆弱性包含的主要风险因素。经过严格分析,制定绿色供应链脆弱性表现量表(1个维度,3个测量项)和绿色供应链脆弱性风险因素量表(15个维度,27个测量项)。在此基础上,经过多次迭代、修正、检验,最终构建出绿色供应链脆弱性风险因素的14条传导路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学森  汪刘凯  李慧宗  王向前  
围绕绿色供应链脆弱性的内涵,从绿色供应链的内部风险、外部风险和链间运行风险三个角度系统识别出绿色供应链脆弱性包含的主要风险因素。经过严格分析,制定绿色供应链脆弱性表现量表(1个维度,3个测量项)和绿色供应链脆弱性风险因素量表(15个维度,27个测量项)。在此基础上,经过多次迭代、修正、检验,最终构建出绿色供应链脆弱性风险因素的14条传导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