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44)
- 2023(5267)
- 2022(4556)
- 2021(4481)
- 2020(3917)
- 2019(9226)
- 2018(9110)
- 2017(19063)
- 2016(9897)
- 2015(11265)
- 2014(11331)
- 2013(10978)
- 2012(9689)
- 2011(8708)
- 2010(8979)
- 2009(8438)
- 2008(8597)
- 2007(7790)
- 2006(6770)
- 2005(6373)
- 学科
- 济(40676)
- 经济(40642)
- 业(30325)
- 管理(27171)
- 方法(25032)
- 企(24460)
- 企业(24460)
- 数学(23233)
- 数学方法(22750)
- 银(19172)
- 银行(19027)
- 行(17672)
- 制(15646)
- 中国(12379)
- 融(12294)
- 金融(12294)
- 财(11193)
- 险(11017)
- 保险(10926)
- 业务(10683)
- 度(10268)
- 制度(10258)
- 银行制(8858)
- 务(8410)
- 财务(8381)
- 财务管理(8364)
- 农(8119)
- 企业财务(7958)
- 理论(7765)
- 业经(7592)
- 机构
- 大学(134983)
- 学院(134507)
- 济(58432)
- 经济(57208)
- 管理(56422)
- 理学(47553)
- 理学院(47174)
- 管理学(46148)
- 管理学院(45920)
- 中国(43363)
- 研究(38376)
- 财(30836)
- 京(28042)
- 财经(24230)
- 银(23706)
- 银行(22688)
- 经(22085)
- 行(21129)
- 科学(20915)
- 中心(20657)
- 江(20397)
- 经济学(19225)
- 农(19094)
- 融(18587)
- 财经大学(18536)
- 所(18333)
- 金融(18285)
- 北京(18044)
- 经济学院(17446)
- 州(17113)
- 基金
- 项目(85873)
- 科学(68382)
- 基金(64786)
- 研究(61327)
- 家(55013)
- 国家(54636)
- 科学基金(48701)
- 社会(40305)
- 社会科(38307)
- 社会科学(38297)
- 基金项目(33073)
- 自然(32399)
- 省(32360)
- 自然科(31745)
- 自然科学(31740)
- 自然科学基金(31206)
- 资助(29661)
- 教育(29244)
- 划(27058)
- 编号(24446)
- 部(19526)
- 成果(18816)
- 重点(18796)
- 创(17891)
- 教育部(17477)
- 人文(17098)
- 科研(16821)
- 大学(16798)
- 国家社会(16770)
- 创新(16751)
共检索到209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彩虹
风险资本率与商业银行的存款规模陈彩虹一、风险资本率对商业银行的存款规模有制约作用,在确定的风险资本率下,增加存款只有增加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作用,没有增加经营收益的作用。商业银行的管理中心问题是资产负债结构。现根据表1来计算商业银行的资本率与风险资本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魏灿秋
从资本配置的角度进行风险管理,目前国内外商业银行采用了呆账准备金、资本充足率和存款保险制度三道防线。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无统一的理论框架和模型来定量描述呆账准备金、资本充足率和存款保险制度三者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关系。为使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更加精确化、定量化,本文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本质出发,提出了用损失准备金、风险资本和存款保险制度作为商业银行从资本配置角度进行风险管理的统一的理论框架和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金宝 任若恩
在实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前提下,商业银行的损失实际上是由商业银行的股东和存款保险机构共同承担的,损失准备金、风险资本和存款保险构成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本文从分析商业银行的资本配置与存款保险定价的关系出发,通过拟合商业银行的损失分布,提出了存款保险定价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能较充分地利用监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关于商业银行资本配置和风险评估方面的信息,数据比较容易获得,对估计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保险费率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损失准备金 风险资本 存款保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于卫兵 亓帅
最近两三年间,我国商业银行正在快速发行结构性存款产品,超过了同期外资银行的发行数量。但是由于其发展尚未成熟,银行端的操作与信息披露工作并不完善。尤其是在信息披露方面,各银行的信息透明度不高,使得银行自身及客户难以进行更好的风险防范。本文在分析上市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信息披露的基础上,指出了其不足并提出了有关建议,旨在促进信息披露的风险防范作用充分发挥。
关键词:
结构性存款 信息披露 商业银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旸 黄锟
文章分别运用RV模型、预期损失定价模型和基于资本配置的定价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定价进行实证测算,通过对比分析三个模型的实证结果,发现基于资本配置的定价方法更适合用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保险定价,并得出合理的费率水平在0.220个基点之间。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学民 吴仰儒
本文提出了基于效用理论和无赔款优待的两种新的存款保险定价模型,在效用理论模型下给出了商业银行和存款保险机构共同接受的费率区间。利用预期损失模型真实测算了各商业银行存款保险费率及保费;由于外部环境与各商业银行规模、管理水平的不同,故适宜采取差别费率的方式;在混合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预期损失模型测算的保险费率,针对中国的商业银行提出并设计了嵌入无赔款优待模型的费率模式和参考费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旸 黄锟
文章分别运用RV模型、预期损失定价模型和基于资本配置的定价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定价进行实证测算,通过对比分析三个模型的实证结果,发现基于资本配置的定价方法更适合用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保险定价,并得出合理的费率水平在0.2~20个基点之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均坦 耿欣 彭江波
在考虑市场风险的情况下,当前城商行的实际规模已经超过了其最优规模。进一步研究表明,利率浮动水平和存贷比例都会对城商行实际规模偏离最优规模的程度产生影响。因此,监管部门应当围绕维护金融稳定和服务实体经济目标,在推进金融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市场风险对城商行的冲击,并通过差别性调控对城商行规模控制进行引导和激励。对资本充足、中小企业贷款占比高的城商行,可放松其利率管制水平和存贷比限制,以通过资本充足率的适度下降换取高收益。对于资本充足率和中小企业贷款占比都比较低的城商行,则坚持利率和存贷比管制,加大其规模收缩的压力。
关键词:
城商行 市场风险 利率 存贷比 最优规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金霞 姜世涛
存款保险制度被公认为现代金融安全网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其本身存在着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委托代理问题。因此如何利用完善的制度设计,尤其是存款保险费率的选择模式以及具体测算就成为关键因素。自1993年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基金"构想以来,我国对建立存款保险的研究力度逐年深入。但国内现有对存款保险费率的研究文献存在照搬国外已有模型、分析指标应用不恰当,研究结论差异过大等诸多问题,不仅未能达到确定我国存款保险费率适当水平的目的,反而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本文在应用Morton期权定价基本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对该模型的评价缺陷和现实监管评级要求,选取样本指标对测算费率进行修正,这是一种创新性研究方法。通过回归...
关键词:
存款保险 定价模型 费率测算 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梁媛
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提供了隐含担保 ,可将之看作是隐性的存款保险。以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取代隐性的存款保险 ,对国有商业银行有什么意义 ?本文的分析表明 ,建立正式的存款保险制度有助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
关键词:
存款保险 国有商业银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磊 黄薇
存款保险费率和资本充足率都是评价商业银行风险的重要指标,它们基于不同的理论,但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本文用多个银行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两类指标的异同,首先用偏微分方程计算了中国上市银行的存款保险费率,其次分别用Kendall协同系数检验和ROC曲线图的方法对两类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评价,比较了两个指标的时间序列演变轨迹,最后分析了演变的原因并对后续研究作出展望。
关键词:
存款保险费率 资本充足率 比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卫梦洁 李静萍
目前国际和国内的金融经济基本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数字普惠金融已经成为影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从数字普惠金融角度,基于存款和贷款结构的联合视角,选取2011—2021年中国52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会削弱商业银行的中介职能,进而显著增加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且在股权和产业结构下存在异质性特征;数字普惠金融会恶化商业银行存款和贷款结构,从而增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提升作用会随着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程度的提高而减弱。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全面监管金融活动,鼓励商业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和差异化信用风险管理,以期推动商业银行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雪萍 张成虎
基于12家商业银行1997~2005年间的数据,对商业银行信息技术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和最优投入规模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技术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是正的,且其大小受银行规模和时间的影响;四大商业银行信息技术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小于中小规模商业银行;银行整体的信息技术资本边际生产率随时间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四大商业银行信息技术投资已经超过了最优规模,而中小商业银行尚未达到最优规模。四大商业银行应该着重提高信息技术资本的利用率,完善互补机制,而中小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的投资量。研究结果证明,当前“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并不成立。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息技术 边际生产率 最优规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超
考虑到渐近单风险因子模型(ASRF)的局限性,监管部门在资本监管二支柱部分特别提出了有关集中度风险的评估要求。本文以非预期损失模型为基础,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有关定义,提出了覆盖地区、行业集中风险、借款人集中风险和信用风险缓释工具集中风险的经济资本计量模型,并且分析了各类集中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有助于商业银行开展量化风险评估工作,分析和判断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实际承担的风险大小。
关键词:
集中度风险 商业银行 经济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