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44)
- 2023(14139)
- 2022(11829)
- 2021(10820)
- 2020(9398)
- 2019(21503)
- 2018(20695)
- 2017(40437)
- 2016(21938)
- 2015(24977)
- 2014(25172)
- 2013(25141)
- 2012(23633)
- 2011(21379)
- 2010(21772)
- 2009(20813)
- 2008(21124)
- 2007(19235)
- 2006(17020)
- 2005(15850)
- 学科
- 济(109049)
- 经济(108928)
- 管理(72951)
- 业(67561)
- 企(56131)
- 企业(56131)
- 方法(44025)
- 财(39277)
- 数学(39019)
- 数学方法(38723)
- 中国(27921)
- 制(26215)
- 农(24649)
- 地方(23133)
- 务(22187)
- 财务(22153)
- 财务管理(22090)
- 业经(21139)
- 企业财务(21110)
- 银(19477)
- 银行(19450)
- 学(19288)
- 融(18582)
- 金融(18578)
- 行(18396)
- 体(17859)
- 贸(16632)
- 贸易(16621)
- 易(16075)
- 农业(15316)
- 机构
- 大学(326656)
- 学院(324615)
- 济(149029)
- 经济(146119)
- 管理(124305)
- 研究(110893)
- 理学(105154)
- 理学院(104072)
- 管理学(102610)
- 管理学院(101983)
- 中国(90792)
- 财(80462)
- 京(67343)
- 科学(61793)
- 财经(59670)
- 所(56232)
- 经(53865)
- 中心(50934)
- 江(50377)
- 研究所(49701)
- 农(49027)
- 经济学(48332)
- 财经大学(44034)
- 经济学院(43348)
- 北京(42904)
- 业大(42382)
- 院(39078)
- 州(38911)
- 农业(38058)
- 范(37842)
- 基金
- 项目(201633)
- 科学(159313)
- 基金(149093)
- 研究(148446)
- 家(127993)
- 国家(126986)
- 科学基金(109382)
- 社会(98294)
- 社会科(93199)
- 社会科学(93173)
- 基金项目(78031)
- 省(76671)
- 自然(67985)
- 教育(67589)
- 自然科(66391)
- 自然科学(66370)
- 自然科学基金(65223)
- 划(63996)
- 资助(61850)
- 编号(58686)
- 成果(49219)
- 部(46466)
- 重点(45323)
- 发(42718)
- 制(41842)
- 国家社会(41510)
- 创(41232)
- 教育部(40689)
- 课题(40570)
- 性(39421)
- 期刊
- 济(173265)
- 经济(173265)
- 研究(107182)
- 财(69104)
- 中国(66336)
- 管理(46576)
- 学报(46105)
- 农(44369)
- 科学(42898)
- 融(40693)
- 金融(40693)
- 大学(36035)
- 学学(34452)
- 财经(32133)
- 经济研究(28890)
- 农业(28460)
- 经(27484)
- 技术(26635)
- 教育(24578)
- 业经(24101)
- 问题(22131)
- 贸(18158)
- 技术经济(17945)
- 统计(16690)
- 财会(16687)
- 理论(16438)
- 国际(15701)
- 会计(15646)
- 世界(15462)
- 版(14995)
共检索到511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卫平 伍中信 陈凤英
风险资本市场财务治理是借助财务契约在风险资本投资者、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之间配置剩余财务索取权和剩余财务控制权,是为了降低三者之间产权交易成本而设计的一种制度装置。在上述财务治理主体中,兼有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二重身份的风险资本家是最重要的财务治理主体。从总体上讲,风险企业的财务控制权呈现出明显的状态依存性。我国风险企业财务治理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是:在主要的财务治理主体之间建立剩余财务收益权和剩余财务控制权对称性的制度安排,进而健全风险企业的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
关键词:
风险资本 财务治理 交易成本 契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琼
本文将我国城市化道路分为“政府发动型”、“农村推进型”和“市场导向型” ,与之相对应的具体城市化道路模式分别为非城市化的工业化道路、小城镇优先发展道路和大城市优先发展道路。并在此基础上 ,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说明“政府发动型”城市化能够顺利地演变为“农村推进型”城市化 ,但却很难进一步转变为“市场导向型”城市化。要实现“市场导向型”城市化制度变迁 ,则必须实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健
20世纪80年代起,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等逐步运用到政府预算研究中。产权理论认为,为约束政府的预算行为,需要对产权进行清晰的界定。从委托—代理理论角度,政府预算体现为社会公众与政府所形成的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预算协议和预算分配也是一种交易,在预算过程中充满了机会主义、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等现象,交易费用理论非常易于引入到政府预算研究中。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晶 蓝庆新
行政性垄断虽然对社会经济有着多方面的消极影响 ,但却可以存在 ,对此诺斯悖论给予了完好的诠释。诺斯悖论说明国家具有双重性 ,即始终面对着产出最大化和统治者租金最大化的双重矛盾。行政垄断的存在就在于国家的消极性在起作用。本文从财政收入 ,利益集团等角度分析了行政垄断存在的机理 ,并指出转变政府职能是打破行政垄断的关键。
关键词:
诺斯悖论 行政垄断 政府职能转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景峰 刘英
主流经济学对国际贸易的理论研究一直是沿着“比较优势”这一主线进行的,目前还没有一个理论能很好地解释全部的贸易现象,与当代贸易现实更存在较大差异,因为严格的理论假设简化掉了很多重要因素,而这正是新制度经济学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交易成本理论引进到贸易理论研究中来,并在生产成本和贸易成本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度成本和制度收益的概念,力图使贸易研究更接近现实。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新制度经济学 交易成本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严文兵 夏洪涛 阙方平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金融市场是一种制度形式,培育与发展市场实际上就是市场制度的引入与变迁过程。因此,建立完善的制度是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的主题。目前,我国票据市场正处于市场制度选择向市场制度设置的过渡阶段,存在一系列的制度性缺陷和阻碍,必须由政府出面组织实施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做好各项基础性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票据市场 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昉
最大诚信原则脱胎于诚信原则,但与诚信原则有本质区别。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诚信原则适用于自由竞争市场下,专业化和分工不发达的个人交易、民事活动;最大诚信原则适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下,专业化和分工发达的非个人交易、商事活动。最大诚信原则通过界定信息的产权,解决保险活动中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交易费用,进一步推进商事活动的专业化和分工,实现交易的简便、迅捷和安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显未
意识形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派的重要理论工具,制度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及其经济功能的有界性为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了起始空间。在制度环境中承载着重要角色的意识形态,存在着两种变迁的方式,并且在其变迁过程中极易表现出与其他制度安排不同的路径依赖。从对意识形态理论的探讨中,可以发现意识形态对社会成员的经济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圣民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契约理论和井田制时期有关历史史实、资料分析解释井田制度兴衰的整个过程,这种分析方法是基本可行的。但诺斯的部分观点,即人口压力和通货膨胀因素促使契约向自由化方向转变,在解释中国井田制衰落时是不成功的。诺斯的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分析中国井田制兴衰历史时,要做部分修正。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制度变迁 井田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缪艳娟
本文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构建内控规范实施机制分析框架,指出内控规范的实施效果与其实施机制、非正式内控水平密切相关,而所采取的实施机制的强弱则与非正式内控水平负相关。针对当前我国非正式内控制度水平较低的现实,应对内控规范采取强实施机制。本文分析发现我国现有内控实施机制单一、残缺,故必须从法律、法规、公司治理准则、监管政策等不同层次构建一套相互衔接的、以奖惩机制为核心的内控实施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军
信用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关系,其作用的发挥与社会制度密不可分,是社会制度绩效的集中体现。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存在的“信用缺失”是“制度失灵”的结果。因此,制度创新是构建我国市场经济信用关系的关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冬梅
地方公债属于政府债务的范畴, 它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由于我国历史和国情的原因至今没有允许地方政府独立发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公共财政理论的深入发展, 这一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我国地方公债发行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燕纯 韩书成 李丹 熊建华
[目的]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梳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变迁过程,并对"三权"各自的权能进行分析,针对现存集体所有权主体缺失、土地承包权权能混乱、土地经营权性质不清等问题解释其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运用文献综述法、对比法对农村土地试行"三权分置"后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各自权能进行划分和界定,理顺三者关系。[结果](1)"三权分置"是农村土地产权权能的进一步分解与细化,集体所有权被赋予更完整的土地所有权能;(2)"三权分置"过程中承包地流转路径得到进一步强化,打破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成员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