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96)
2023(13028)
2022(10599)
2021(9710)
2020(8233)
2019(18139)
2018(17528)
2017(34489)
2016(18371)
2015(19955)
2014(19389)
2013(19114)
2012(17022)
2011(14556)
2010(14504)
2009(14013)
2008(14484)
2007(12899)
2006(11233)
2005(10243)
作者
(51388)
(42829)
(42798)
(40276)
(27415)
(20535)
(19422)
(16724)
(16174)
(15096)
(14558)
(14165)
(13645)
(13386)
(13356)
(12929)
(12826)
(12752)
(12440)
(12218)
(10645)
(10615)
(10046)
(9820)
(9580)
(9540)
(9483)
(9416)
(8344)
(8327)
学科
(95446)
(87243)
企业(87243)
(77651)
经济(77546)
管理(76572)
方法(36735)
(33461)
业经(29343)
数学(28407)
数学方法(28282)
(27496)
财务(27493)
财务管理(27460)
(26466)
企业财务(26095)
农业(19196)
中国(18744)
(18730)
技术(17406)
(15485)
(15027)
(14172)
贸易(14165)
(14050)
(13826)
理论(13767)
(13753)
银行(13722)
(13355)
机构
学院(264566)
大学(258196)
(114512)
管理(112867)
经济(112701)
理学(97621)
理学院(96817)
管理学(95809)
管理学院(95337)
研究(76040)
中国(65945)
(57785)
(51551)
财经(46396)
(46279)
科学(43470)
(42383)
业大(38819)
(38699)
(36769)
农业(36585)
中心(36157)
经济学(34957)
财经大学(34729)
商学(33457)
商学院(33186)
研究所(32919)
经济学院(31920)
北京(31370)
经济管理(30471)
基金
项目(174714)
科学(140479)
基金(131912)
研究(125438)
(114418)
国家(113368)
科学基金(100338)
社会(85472)
社会科(81117)
社会科学(81095)
基金项目(70528)
(67858)
自然(65338)
自然科(63950)
自然科学(63933)
自然科学基金(62923)
(55855)
教育(55823)
资助(52249)
编号(47934)
(41159)
(40270)
(39210)
重点(38444)
创新(36772)
成果(36246)
(36136)
国家社会(36122)
(34942)
人文(34565)
期刊
(125463)
经济(125463)
研究(73467)
(50949)
管理(45256)
中国(43933)
(42815)
学报(37865)
科学(36695)
(30014)
金融(30014)
大学(29611)
学学(29051)
农业(28904)
财经(23698)
业经(22919)
技术(21277)
(20237)
经济研究(20042)
(17960)
财会(17085)
问题(16291)
技术经济(15375)
会计(14042)
现代(13719)
商业(13609)
教育(13218)
(13038)
(12830)
世界(12386)
共检索到380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彭涛  黄福广  李少育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程度更高,通常创业型中小企业的代理成本更严重。风险资本作为创业企业的主要股权投资者,区别于其他类型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被投资企业公司治理,对公司创始人大股东和管理层实施监督和激励,为保护其自身利益,风险资本有能力和动机缓解代理冲突。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通过分析风险资本的双重治理角色,从公司治理视角考察风险资本对企业两类代理成本的影响。以2004年至2013年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形成一个非平衡面板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方法中的固定效应模型,检验风险资本利用公司治理机制降低企业代理成本的有效性,并进一步考察家族企业对风险资本影响企业代理成本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依据两类代理成本测量,风险资本支持的企业代理成本更低。(2)风险资本通过持有股份比例和董事会席位比例降低代理成本。(3)创业家族企业调节风险资本对代理成本的影响,风险资本深度参与非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对代理成本的降低作用更加明显。(4)采取更换代理成本测量指标和区分风险资本与私募股权等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上述结果依然成立;利用工具变量法、Heckman两阶段和双重差分方法克服潜在的内生性问题,结论保持不变。基于风险资本投资于创业企业的特点,分析代理成本的表现形式,论证风险资本对企业可能产生的两类代理成本的影响机制,发现风险资本可以有效监督创始人和职业经理人,研究结果对风险资本如何控制代理成本以及上市企业如何优化治理结构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梅宁  崔娟  
在导致企业信用风险的因素中,除去常见的企业财务风险、行业风险、区域风险等,还有一类是由于企业不当经营投资行为而造成的信用风险,如企业将贷款挪作他用,从事高风险的投资或项目建设;或企业进行大量低效益投资。最终都将损害债权人利益。事实上,由于银企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银行难以及时监测企业经营行为,企业的经营行为往往成为产生和影响信用风险的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以  汪争云  杨夏妮  
本文以2012-2016年沪深两市A股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及Bootstrap法,分析了公司治理机制对代理成本的影响以及公司治理机制、代理成本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类代理成本在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股权制衡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第二类代理成本在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但不显著。两类代理成本在独立董事比例、高管股权激励分别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间不存在中介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晓光  
文章以2012—2016年沪深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机制对企业投资羊群行为的影响,以及代理成本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企业投资羊群行为源于管理层代理问题,代理成本与企业投资羊群行为程度显著正相关,公司治理机制能够有效抑制企业投资羊群行为;进一步研究表明,代理成本在公司治理与企业投资羊群行为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初步揭示了企业投资羊群行为的形成机制与治理机制,并从微观层面解释了我国房地产行业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房地产行业"去库存"的调控政策提供了理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姚文韵  郭艳红  
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竞争力能否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资本市场能否健康发展。本文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代理成本"分析视角,构建公司内部治理各变量与公司竞争力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与公司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提升公司竞争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肖美英  汪路龙  伍中信  
企业纵向边界扩大后,代理人面临的产品竞争压力与风险会减小,代理人与所有者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进一步加深,同时代理人拥有更大的控制权。因此,企业纵向边界扩大将会给代理人侵占所有者利益带来更多的机会,导致高额的代理成本。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纵向边界越大,代理成本越大。有效的企业治理可以缓解因纵向边界扩大而带来的代理问题:股权集中、股权制衡、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及管理层薪酬对降低代理成本有积极作用,而董事会会议次数、独立董事人数、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工作地点一致性、专业委员会、管理层持股比例则没有体现出明显的治理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宁  
本文分析了风险投资对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和代理成本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以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为样本,分别对其IPO前和IPO后两个阶段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风险投资能够对目标企业信息披露实现有效监督,提升其会计信息透明度;风险投资的参与对企业的治理和管理运营具有内生的监管效应,可以降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代理成本。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不同特征的风险投资(机构)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性,联合风险投资和高声誉的风险投资机构能够发挥较好的监督和认证职能,而国有背景风险投资由于市场化运作滞缓,代理成本较高,监督职能发挥并不充分。该结论表明,风险企业在引入风险投资时,会更加青睐声誉高、社会关系网络广泛的风投,而针对国有背景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外部投资者不应该盲目追逐,而应进行全面的调研分析和客观判断。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以  吕玉言  杨夏妮  
以往文献对现金持有价值影响因素的探讨中,还没有加入合约实施效率这一重要指标。基于2012—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代理成本对企业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以及两者间关系在不同地区合约实施效率下的变化,并进一步研究了代理成本在合约实施效率对现金持有价值影响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代理成本会降低企业现金持有价值,但合约实施效率的提升会抑制代理成本对企业现金持有价值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合约实施效率对企业现金持有价值产生正向影响,并且代理成本在合约实施效率影响现金持有价值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研究对政府改善地区制度环境和企业规范内部治理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祝娟   陈冬华  
西方对公司治理的理解长期停留在制度主义层面,研究也相应地囿于机制设计与机制创新的范畴,但其制度改进的边际收益已明显不尽如人意,而西方主流学界并未反思和转变思路。有鉴于此,文章试图恢复真实世界中的交易场景,立足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澄廓当下公司治理研究之上的西方自由主义笼罩,从中华传统文化之“善”的范畴,致力公司治理新知识的创造,发轫构建理论新体系。文章将经理人内在道德纳入公司治理分析框架,探讨其对经理人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以及对监督机制的影响,为经理人内在道德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提供理论解读。研究发现,经理人内在道德与代理成本负相关;内在道德水平达到一定水准后,代理成本消失,并产生代理收益。研究阐释了中华文化中“德主刑辅、礼法合治”内外并举式中国之治的部分学理,有助于理解中华文明基础上的公司治理理路,阐释其背后新文明形态的文化源流及其与中国历史上的经济繁荣之间的关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陆迁  
阐述了我国集体林业企业代理的监督成本高、约束成本高、代理人行为不当导致的代理成本高,分析了代理成本高的原因在于政企不分、产权主体缺位,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代理人缺位等,提出通过改革集体林业企业产权制度、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竞争性的企业家(代理人)市场等降低我国集体林业企业代理成本的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迁  朱捷  
我国乡镇企业治理结构本质上是一种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型企业治理结构,乡镇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其实质是一种行政性的委托代理制,在这种企业治理结构下,存在政企不分、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监督制约机制、代理人缺位等问题,致使我国乡镇企业代理成本较高,应通过改革乡镇企业集体产权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完善竞争性的企业家市场等措施,提高我国乡镇企业代理效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谭维佳  徐莉萍  
本文从委托代理问题的角度实证检验企业捐赠的动机。本文发现,代理成本与企业捐赠正相关,而公司治理机制可以缓解企业捐赠的代理问题,但是,这些结果主要体现在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具体地讲,在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代理成本越高,企业捐赠金额越高;董事会规模越大,企业捐赠越多;股权越集中、高管持股比例越高,企业捐赠越少。而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高管持股会抑制企业捐赠。此外,独立董事持股比例以及公司所在地的外部治理环境也影响着企业捐赠,但实证结果不符合代理理论预测。本文的研究有效地控制了内生性和替代性假设问题,为企业捐赠的代理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也为规范和引导企业捐赠行为提供了直接的参考依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金鑫  雷光勇  王文忠  
企业社会捐赠既可能是公司代理问题加重的体现,也可能是企业的政治资本投资。文章通过分析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08年数据发现,一方面,企业社会捐赠表现为代理问题的加重和代理成本的增加,且在国有企业更加突出;另一方面,社会捐赠成为企业的政治投资战略及获取资源的有效方式,非国有企业通过捐赠获取的政治资本更多,且在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获取政治资本的能力更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侯江玲  
文章选取2011—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分析代理成本对不同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并考察政府补贴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类代理成本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其中对国有企业资本配置的抑制作用最强,而在民营企业中,对非家族企业的抑制作用强于家族企业;第二类代理成本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也存在抑制效应,但仅存在于民营企业中。企业政府补贴对第一类代理成本与资本配置效率的负相关存在逆向调节效应,对第二类代理成本与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不存在调节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凌士显  白锐锋  
董事高管责任险是公司金融与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其治理职能并未得到一致的认可。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混合截面最小二乘法、Heckman两阶段分析法及倾向得分样本匹配等多种方法实证检验了董事高管责任险的多个变量与上市公司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高管责任险的引入、引入时间长度、保险金额及相对保险金额等变量能够有效地降低上市公司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成本,表明董事高管责任险具有激励效应和监督效应,是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同时,根据产权性质分组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