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26)
2023(9871)
2022(8165)
2021(7365)
2020(6328)
2019(14144)
2018(13932)
2017(27377)
2016(13911)
2015(14920)
2014(14657)
2013(14691)
2012(12994)
2011(11235)
2010(11439)
2009(11153)
2008(11506)
2007(10539)
2006(9291)
2005(8659)
作者
(37089)
(31104)
(31018)
(29043)
(19859)
(14518)
(13982)
(11790)
(11726)
(11096)
(10433)
(10372)
(9953)
(9554)
(9442)
(9345)
(9329)
(8998)
(8686)
(8681)
(7548)
(7400)
(7397)
(7131)
(6916)
(6915)
(6834)
(6805)
(5999)
(5956)
学科
(83824)
(76858)
企业(76858)
(64957)
经济(64883)
管理(64068)
方法(30875)
业经(25745)
(24638)
数学(23173)
数学方法(23077)
(21706)
(19921)
财务(19914)
财务管理(19900)
技术(19179)
企业财务(18861)
中国(16606)
农业(16000)
(15761)
技术管理(13556)
(12971)
理论(12949)
(12804)
银行(12802)
(12503)
(12154)
(12058)
贸易(12048)
(11892)
机构
学院(203178)
大学(196186)
(94330)
经济(92925)
管理(92282)
理学(78916)
理学院(78387)
管理学(77774)
管理学院(77398)
研究(53657)
中国(50588)
(46461)
(38652)
财经(36794)
(33420)
(31058)
经济学(28620)
(27929)
科学(27714)
商学(27700)
商学院(27471)
财经大学(27197)
中心(26078)
经济学院(25944)
经济管理(25024)
业大(24792)
(24527)
(24458)
北京(24000)
农业(21579)
基金
项目(128069)
科学(105533)
基金(97129)
研究(96990)
(81056)
国家(80317)
科学基金(73935)
社会(67361)
社会科(64099)
社会科学(64082)
基金项目(51673)
(51341)
自然(46397)
自然科(45491)
自然科学(45486)
自然科学基金(44857)
教育(42482)
(40098)
资助(38626)
编号(37031)
(34281)
(33072)
创新(30855)
(28818)
国家社会(28088)
(27432)
重点(27221)
(27159)
成果(27090)
人文(26797)
期刊
(106773)
经济(106773)
研究(61987)
管理(41547)
(39767)
中国(36598)
(26601)
(26286)
金融(26286)
科学(23237)
业经(20594)
技术(19665)
学报(19539)
财经(19084)
农业(18091)
大学(17091)
经济研究(16944)
学学(16605)
(16414)
技术经济(14299)
问题(13135)
(12716)
商业(12323)
财会(12210)
现代(11269)
教育(11205)
(10491)
科技(10385)
(10118)
会计(10056)
共检索到305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龚光明  田源  
文章利用创业板2009—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在区分一级和二级市场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风险资本、承销商声誉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一级市场上风险资本持股比例能显著削弱IPO定价效率,说明在我国"追求声誉假说"比"认证假说"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更大,而这一关系在二级市场中并不成立;一级市场上风险资本的声誉越高,IPO定价效率越高,而二级市场上的结论则相反;一级市场上高声誉的承销商能削弱风险资本持股比例与IPO定价效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但二级市场上并没有得到类似结论。总之,风险资本和承销商声誉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在一级和二级市场上不同,这一结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创业板一级、二级市...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雨晨  林洪  
基于2009—2011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研究了以承销业绩衡量的承销商声誉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承销商声誉的破发补偿效应。研究发现,在我国创业板市场中,承销商声誉对IPO抑价率没有显著影响,而新股上市首日的破发现象将导致投资者对新股承销商的认可度下降,这种承销商声誉的破发补偿效应将显著降低该承销商随后所承销新股的IPO抑价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见丽  
文章以2010年12月31日前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153家公司为研究样本,重点考察承销商声誉对创业板公司IPO融资超募以及超募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通过对高声誉承销商和低声誉承销商影响效果的实证分析发现:(1)承销商声誉与融资超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高声誉承销商支持公司的IPO融资能力更强,能够获得更高的超募率和更多的超募资金,因而融资超募更为严重;(2)承销商声誉与超募资金使用效率呈负相关关系。高声誉承销商支持公司的超募资金使用效率,明显低于低声誉承销商支持公司,表明高声誉承销商支持公司非效率使用超募资金的倾向更加突出。研究表明,在我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的背景下,承销商声誉机制的约束作用难以得到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鹏程  周孝华  
构建了一个两期承销商收益模型,用相对行业市盈率反映市场条件,研究了不同声誉的承销商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IPO定价机制。以2005—2012年中国A股市场的IPO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声誉承销商为提高声誉对当期承销的IPO进行保守定价,低声誉承销商以最大化当期承销收入为目标对IPO进行激进定价。这种定价机制导致:相对于低声誉承销商,高声誉承销商承销的IPO有更高的首日收益和更好的长期市场表现;在高估值市场条件下,高声誉承销商承销IPO的首日收益与市场条件显著正相关,而IPO的长期市场表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叶莉  应秀杰  王峥  
本文将声誉成本因素引入了承销商利润模型,以此考察我国承销商的定价决策过程,分析声誉成本和超额配售选择权对IPO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确定了不同认购情况及预期市场表现下的最优股票发行价格;从数理角度证明了承销商声誉、超额配售选择权的存在将促使承销商降低发行价格。研究还表明承销商的声誉越好,声誉成本对承销商的影响越大;投资者情绪也可以通过影响承销商声誉间接作用于承销商定价决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强  张宝  
作者利用中国创业板市场2009年~2011年200只IPO样本数据,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情绪、承销商声誉与融资超募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情绪和承销商声誉对IPO融资超募比例有显著正向影响,机构投资者情绪越高,承销商声誉越高,IPO融资超募比例也就越高。为了确保模型估计结果的有效性,这里选取了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替代变量做了稳健性检验,结果支持实证结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泓  赵震宇  
本文实证研究了承销商声誉对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的IPO定价、初始回报和长期回报的影响。研究发现不管是在自由定价还是在管制市盈率的条件下,承销商声誉对IPO定价和初始回报都没有影响,但是承销商声誉对IPO公司的长期回报有显著的影响,承销商声誉越高,IPO公司的长期回报也越高。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郭海星  万迪昉  吴祖光  
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运用剩余收益评估模型控制IPO公司的内在价值,对我国创业板IPO过程中承销商的定价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证券市场效率不高的背景下,不完善的声誉机制无法约束承销商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承销商第三方认证功能弱化,发行价格偏离内在价值,不能有效降低发行人和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承销商的机会主义行为造成发行人和承销商的利益趋同。在发行价格与抑价程度不存在显著关系的情况下,配合承销商的机会主义行为采取高报价策略争取配售份额是询价投资者的占优选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程兰东  易志高  
本文以2006—2014年上市的1107家A股IPO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承销商声誉对公司媒体报道、进而对IPO首日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1)媒体关注与IPO首日抑价正相关;(2)承销商通过媒体报道这一中间传导环节提高新股首日抑价;(3)IPO承销商声誉有助于公司获得更高的媒体关注,特别是来自地方性媒体的关注,2009年6月IPO发行政策改革后,承销商声誉对媒体关注影响增强。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并理解金融中介对资产定价影响的内在机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程兰东  易志高  
本文以2006—2014年上市的1107家A股IPO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承销商声誉对公司媒体报道、进而对IPO首日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1)媒体关注与IPO首日抑价正相关;(2)承销商通过媒体报道这一中间传导环节提高新股首日抑价;(3)IPO承销商声誉有助于公司获得更高的媒体关注,特别是来自地方性媒体的关注,2009年6月IPO发行政策改革后,承销商声誉对媒体关注影响增强。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并理解金融中介对资产定价影响的内在机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程兰东  易志高  
本文以2006—2014年上市的1107家A股IPO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承销商声誉对公司媒体报道、进而对IPO首日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1)媒体关注与IPO首日抑价正相关;(2)承销商通过媒体报道这一中间传导环节提高新股首日抑价;(3)IPO承销商声誉有助于公司获得更高的媒体关注,特别是来自地方性媒体的关注,2009年6月IPO发行政策改革后,承销商声誉对媒体关注影响增强。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并理解金融中介对资产定价影响的内在机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邱冬阳  孟卫东  
文章选取2006年~2008年深圳中小板市场IPO公司为样本,应用对比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实证研究了承销商声誉及其对应的IPO抑价之间的关系,结论是IPO公司上市首日抑价程度与承销商声誉是负相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江会  
市场为高声誉承销商提供比低声誉承销商更高的承销服务费用是对承销商建立和保持市场声誉、提高承销服务质量的一种补偿和激励,因而也是确保证券发行市场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机制。文章利用中国证券发行市场上的数据资料检验了我国承销商声誉与承销服务费用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虽然我国承销费用率与承销商声誉值正相关,但是不同声誉等级承销商之间的承销服务价格差别很小,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承销商声誉资本的形成,也弱化了声誉机制对我国承销商行为的约束力,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缺乏市场化的承销服务费用率的形成机制。有鉴于此,文章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放松当前对承销服务费用的管制,建立市场化的承销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春铃  陈峥嵘  
本文认为,考虑到中国IPO市场的特殊背景,承销商声誉的形成高度依赖于证券监管力量。本文实证结果显示,中国IPO市场承销商声誉的阶段性积累虽已初具雏形,但并没有形成明朗的分化,承销商声誉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仍处于缺位状态。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取向和外部约束力量的增强,是中国承销商声誉阶段演进的动力。同时,IPO市场上监管制度的缺陷以及由此导致的监管效率低下、市场约束机制弱化,是阻碍承销商声誉阶段性推进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江会  尹伯成  易行健  
本文利用中国证券发行市场上的数据资料检验了我国承销商声誉与IPO企业质量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认证中介理论”和Chemmanur-Fulghieri模型所表明的承销商声誉与IPO企业质量之间正相关的关系在我国证券发行市场中被扭曲,因此投资者通过承销商的声誉等级来区分发行企业质量的信息甄别机制在我国证券发行市场基本上不存在。这种情形致使我国承销商的信息生产功能和“认证中介”职能严重缺位,这是导致我国证券发行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投资者“逆向选择行为”普遍、低质量发行企业充斥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认为,管理层改变这种状况的政策取向应包括IPO企业筛选机制的市场化、承销服务费用的市场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