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02)
- 2023(3260)
- 2022(2785)
- 2021(2734)
- 2020(2369)
- 2019(5240)
- 2018(5140)
- 2017(10250)
- 2016(5397)
- 2015(5783)
- 2014(5657)
- 2013(5496)
- 2012(5073)
- 2011(4655)
- 2010(4609)
- 2009(4543)
- 2008(4586)
- 2007(3832)
- 2006(3346)
- 2005(3203)
- 学科
- 业(19284)
- 济(16682)
- 经济(16648)
- 管理(15782)
- 企(12523)
- 企业(12523)
- 险(10812)
- 保险(10720)
- 方法(9456)
- 数学(8272)
- 数学方法(8184)
- 农(8150)
- 银(6899)
- 银行(6899)
- 中国(6759)
- 行(6506)
- 制(6309)
- 财(6006)
- 农业(5516)
- 融(4951)
- 金融(4951)
- 各种(4484)
- 种类(4365)
- 类型(4362)
- 各种类型(4342)
- 务(4212)
- 财务(4209)
- 财务管理(4195)
- 企业财务(4026)
- 制度(4023)
- 机构
- 大学(75361)
- 学院(73643)
- 管理(33858)
- 济(31401)
- 经济(30794)
- 理学(29056)
- 理学院(28784)
- 管理学(28322)
- 管理学院(28194)
- 中国(22883)
- 研究(21772)
- 财(17343)
- 京(15661)
- 农(14586)
- 财经(13582)
- 经(12467)
- 科学(11875)
- 中心(11788)
- 业大(11259)
- 农业(11122)
- 江(11001)
- 财经大学(10357)
- 所(10139)
- 北京(9761)
- 经济管理(9691)
- 研究所(9033)
- 融(8975)
- 经济学(8882)
- 金融(8850)
- 州(8578)
- 基金
- 项目(49099)
- 科学(40212)
- 基金(38819)
- 研究(35649)
- 家(33880)
- 国家(33595)
- 科学基金(29826)
- 社会(24338)
- 社会科(22897)
- 社会科学(22891)
- 基金项目(20631)
- 自然(20005)
- 自然科(19599)
- 自然科学(19596)
- 自然科学基金(19297)
- 省(16776)
- 资助(15873)
- 教育(15822)
- 编号(15124)
- 划(14828)
- 成果(11929)
- 部(11695)
- 国家社会(10554)
- 教育部(10407)
- 人文(10333)
- 重点(10206)
- 制(9911)
- 创(9727)
- 科研(9633)
- 大学(9463)
共检索到112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蔡莹枢 张滨 邹晓娟 李辉婕
[目的]为促进种粮大户采取气象灾害适应行为,对粮食安全保障提供政策参考建议。[方法]利用种粮大户870份微观数据,基于“知—信—行”理论模型,采用Oprobit模型深入研究风险认知与个人信念对种粮大户气象灾害适应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风险认知和个人信念对种粮大户采取气象灾害适应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个人信念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风险偏好、心理韧性负向调节风险认知对种粮大户采取气象灾害适应行为的影响;高健康水平状况下,种粮大户的风险认知及个人信念显著影响其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的采纳;个人信念在和周围村民关系较好及参与村内集体活动较多的情况下对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的采纳影响更显著。[结论]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可通过强化信息服务,提升种粮大户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信念水平,增加种粮大户气象灾害应对自我效能;纠正心理偏差,促进种粮大户气象灾害适应行为采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士云 陈传静 江激宇 鲍静 宋浩楠
随着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的上升以及粮食价格的波动,种粮大户面临的风险日趋加大。风险的实际发生,既可能产生风险损失,从而约束种粮大户未来的决策行为;也可能带来风险收益,对种粮大户的决策行为产生激励作用。文章运用风险效应理论阐释了粮食规模经营风险对种粮大户规模选择行为的作用机理,利用安徽省403户种粮大户的问卷调研数据,建立多元排序选择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对种粮大户规模行为选择具有较强的约束效应,而政策风险表现出诱惑效应,但不显著;资产专用性风险对种粮大户行为选择的诱惑效应占主导,经营管理风险以约束效应为主,财务风险表现为约束效应,但不显著。研究丰富了农业规模经营风险理论,其结论对种粮大户规模经营风险防控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晓龙 陈宗兴 霍学喜
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已经成为稳定苹果种植户收入,促进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陕西、山东、甘肃和河南4个苹果主产省的45个村庄与931个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分层模型对苹果种植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96.67%的样本农户苹果生产受到气象灾害影响,其中85.92%的农户采用了适应性行为,但对包括覆膜、防冻剂等新型适应性措施的采用比例较低;村庄和农户层次的因素共同影响苹果种植户适应气象灾害的行为;村庄层次的苹果种植面积占比、基础设施供给情况,农户层次的户主风险类型、家庭规模、生产特征等因素正向影响农户采取适应性行为,而县年平均温度负向影响农户采取适应性行为;农户采取事前预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激宇 张士云 李博伟 马小茜
基于安徽省21个产粮大县403个种粮大户的问卷调查,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分析框架,构建序次Logit模型检验种粮大户的风险感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在检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解释结构模型(ISM),探究各因素对农户风险感知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技术培训频率、重大亏损经历和家庭务农人口对种粮大户风险感知水平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盈利动机强度、政策鼓励、家庭成员态度、农田基础设施完善程度、规模经营经验、市场风险应对能力、当期盈利对种粮大户风险感知水平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农田基础设施、过往亏损经历、当期盈利和技术培训频率是影
关键词:
种粮大户 风险感知 计划行为理论 安徽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金枝 龙方
基于粮食主产区湖南、山东两省436份种粮大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分类Logit模型实证分析价值认知、制度环境对种粮大户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影响及代际差异,并检验制度环境在价值认知影响种粮大户行为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价值认知对种粮大户质量安全控制行为有正向作用,其中社会价值认知对中生代种粮大户的影响更为显著,生态价值认知对新生代种粮大户的影响更为显著;引导制度、激励制度对种粮大户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具有正向作用,其中引导制度对新生代和中生代种粮大户的影响更为显著,而约束制度对老一代种粮大户质量安全控制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制度环境是种粮大户价值认知与质量安全控制行为之间的重要调节变量,约束制度和激励制度在价值认知对老一代种粮大户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影响中有负向调节效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金枝 龙方
基于粮食主产区湖南、山东两省436份种粮大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分类Logit模型实证分析价值认知、制度环境对种粮大户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影响及代际差异,并检验制度环境在价值认知影响种粮大户行为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价值认知对种粮大户质量安全控制行为有正向作用,其中社会价值认知对中生代种粮大户的影响更为显著,生态价值认知对新生代种粮大户的影响更为显著;引导制度、激励制度对种粮大户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具有正向作用,其中引导制度对新生代和中生代种粮大户的影响更为显著,而约束制度对老一代种粮大户质量安全控制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制度环境是种粮大户价值认知与质量安全控制行为之间的重要调节变量,约束制度和激励制度在价值认知对老一代种粮大户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影响中有负向调节效应。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潘小军 张忠斌 蒲成毅
全球气候变化下极端气象灾害频发,农业深受影响,作物产量不稳,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本文构建1998~2012年间四川省甘蔗气象灾害风险发育与传递的改进蛛网模型和多因子计量模型,分析发现甘蔗产量依次与蔗糖价格、温度、降水量、播种面积等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上年蔗糖价格每单位百分点的增减平均会导致甘蔗产量133 490个百分点的同向增减,每单位百分点的温度升高平均可增产甘蔗58 208个百分点,降水量与种植面积尽管也呈正向影响,两者的影响力度却相比其他都小。另外,还发现甘蔗气象灾害风险发育与传递机理呈"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象灾害发生→农作物产量变化→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经济社会发展风险"的规律。对提高区域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振华 李明文 王昱 江金启
保护性耕作对我国"藏粮于地"战略的顺利实施有重要意义,为了揭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决策机制,本研究采用二元Logit模型,基于辽宁省"百村千户"的调研数据,以种粮大户为例分析技术示范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种粮大户而言,通过技术示范可降低其风险预期,提高预期收益,进而会提升种粮大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的概率。本研究更换模型、方法和样本也表明该结论是稳健的。政策启示是在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过程中,技术示范户的推广、示范有显著的作用,是一个可以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艳飞 徐羽 徐刚
为了解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2000—2013年安徽省粮食作物单产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利用拉格朗日插值方法估算气象灾害损失量;利用信息扩散理论评估了安徽省各地市粮食作物气象灾损风险。结果显示:1)气象灾害是安徽省粮食减产的主要因素,2003、2007、2012和2013年粮食作物气象灾损较为严重,年损失总量均在400万t以上;2)安徽省粮食作物气象灾害风险等级以低风险和小风险为主。低风险区主要位于安徽省中南部,小风险区域遍及中北部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明如 代康宁
气象灾害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粮食生产气象风险评估与风险区域划分是开展粮食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科学基础。文章采取HP滤波方法将湖北省粮食产量分解成为粮食的趋势产量与气象产量,利用粮食产量的变异系数、歉年减产率、灾年风险概率与综合气象风险指标对湖北省粮食气象风险进行评估与区域划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晓容 王春乙 张继权 温煦
[目的]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冷害、干旱、涝害是造成该地区玉米产量不稳定的主要气象灾害,本文旨在准确、定量评估东北玉米不同发育阶段和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风险,为区域农业生产规划、气象灾害的预防和减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形成机理,利用构建的东北玉米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发育阶段及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对播种—七叶、七叶—抽雄、抽雄—乳熟、乳熟—成熟4个发育阶段冷害、干旱、涝害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人类防灾减灾能力4要素分别进行评价,对发育阶段及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区划...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祥 淮建军
农业气象灾害多风险评估对于防灾减灾、制定风险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80—2015年陕西省农业气象灾害年度统计资料和2015—2018年农户调研数据,运用贝叶斯网络、贝叶斯分层模型(BHM)等多风险评估方法,分析陕西省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趋势、灾害间相互作用以及生计资本对于不同作物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0—2015年陕西省洪涝的灾害率和灾害强度显著下降,斜率分别为0.17%、0.7%,冷冻的灾害率显著上升,斜率为0.25%,干旱和风雹灾害无明显变化;(2)干旱和洪涝显著影响其他灾害,各种灾害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3)增加有效灌溉面积率、农作物种植面积、农村用电量和农用磷肥施用折纯量等生计资本指标,可以显著降低脆弱性。本文有助于提高农户对农业气象灾害的适应能力,为预防和治理农业气象灾害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霍治国 李世奎 王素艳 刘锦銮 薛昌颖
基于灾害风险分析的原理,论文提出了我国几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法。包括一年生农作物、多年生果树减产率序列的构建技术,不同致灾因子、致灾指标序列的构建技术,灾害风险估算模型的构建技术;致灾损失(减产率)的风险评估技术,致灾指标的风险评估技术,减灾措施降低灾害风险的评估技术。通过对1961~2000年逐日气象资料与产量、灾情资料的相关分析研究,筛选出适用于北方地区冬小麦干旱、东北地区玉米和水稻冷害、江淮地区冬小麦和油菜涝渍、华南地区香蕉和荔枝寒害风险评估的主要致灾因子、致灾等级、致灾指标及其对应的减产率。以北方地区冬小麦干旱、华南地区香蕉和荔枝寒害风险评估为例,给出了针对一年生农作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晓容 王春乙 张继权 温煦
【目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面临着一种以上气象灾害的威胁。目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普遍是以单一灾种对承灾体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无法反映真实气象条件下农业生产面临的综合风险;作物在不同发育时期或发育阶段遭受气象灾害对最终产量的影响有所不同。本文以东北地区玉米为例,研究基于作物不同发育阶段多种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技术体系。【方法】将东北玉米生育期划分为播种—七叶、七叶—抽雄、抽雄—乳熟、乳熟—成熟4个发育阶段,把冷害、干旱、涝害作为3种主要气象灾害,利用玉米发育期、气象、土壤、作物面积和产量等多元资料,根据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形成机制,以一定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由自然灾害危险性、承灾体的...
关键词:
东北玉米 冷害 干旱 涝害 风险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维军 巩在武
气象灾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文章构建了气象灾害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1993-2005年我国气象灾害数据评价了各年份气象灾害指数。研究表明,13年间,气象灾害程度最严重的是1998年、1996年和1994年,气象灾害程度最轻的是2000和2001年。其研究对于探讨气象灾害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