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63)
- 2023(9234)
- 2022(7733)
- 2021(7279)
- 2020(5935)
- 2019(12941)
- 2018(12763)
- 2017(23480)
- 2016(13030)
- 2015(14817)
- 2014(14960)
- 2013(13941)
- 2012(12617)
- 2011(11228)
- 2010(11539)
- 2009(10295)
- 2008(10071)
- 2007(9167)
- 2006(8045)
- 2005(6995)
- 学科
- 济(44386)
- 经济(44343)
- 管理(34131)
- 业(28758)
- 企(21654)
- 企业(21654)
- 财(18613)
- 中国(18172)
- 地方(15538)
- 方法(15055)
- 农(13919)
- 数学(12608)
- 数学方法(12429)
- 制(11681)
- 财政(10960)
- 险(10912)
- 理论(10862)
- 保险(10821)
- 业经(10580)
- 银(10159)
- 银行(10154)
- 行(9625)
- 政(9132)
- 融(8957)
- 金融(8955)
- 农业(8724)
- 教育(8605)
- 教学(8347)
- 学(8180)
- 地方经济(8082)
- 机构
- 学院(169400)
- 大学(158683)
- 济(60018)
- 经济(58280)
- 管理(58188)
- 研究(51043)
- 理学(47645)
- 理学院(47081)
- 管理学(46091)
- 管理学院(45780)
- 中国(44344)
- 财(37044)
- 京(33737)
- 科学(31308)
- 江(28886)
- 财经(25711)
- 中心(25391)
- 所(25063)
- 技术(24995)
- 职业(24891)
- 州(23879)
- 范(23603)
- 师范(23398)
- 经(23113)
- 研究所(21841)
- 农(21423)
- 北京(21241)
- 业大(19746)
- 院(19175)
- 财经大学(18716)
- 基金
- 项目(104562)
- 研究(85334)
- 科学(81553)
- 基金(70170)
- 家(58943)
- 国家(58369)
- 社会(50767)
- 科学基金(50499)
- 社会科(47659)
- 社会科学(47651)
- 省(45030)
- 教育(41808)
- 编号(39750)
- 基金项目(36311)
- 划(36220)
- 成果(32354)
- 自然(30028)
- 自然科(29273)
- 自然科学(29266)
- 课题(28928)
- 自然科学基金(28673)
- 资助(28380)
- 年(25653)
- 重点(24304)
- 发(23420)
- 项目编号(23168)
- 性(22542)
- 创(21989)
- 规划(21745)
- 部(21710)
- 期刊
- 济(74943)
- 经济(74943)
- 研究(54637)
- 中国(42988)
- 教育(32498)
- 财(30834)
- 管理(21111)
- 融(21048)
- 金融(21048)
- 学报(20736)
- 农(20050)
- 技术(19358)
- 科学(18641)
- 大学(16080)
- 学学(14348)
- 职业(14344)
- 业经(13552)
- 农业(13426)
- 财经(12290)
- 经济研究(11958)
- 图书(11750)
- 经(10480)
- 坛(10102)
- 论坛(10102)
- 技术教育(9062)
- 职业技术(9062)
- 职业技术教育(9062)
- 书馆(8768)
- 图书馆(8768)
- 问题(8615)
共检索到270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德福
在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背景下,解决当前高职思政课建设面临的潜在或现实风险问题至关重要。要坚持科学理论武装,防范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侵蚀;构建高职思政课建设风险防控机制,用制度防范风险;培养造就一支德行和能力过硬的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防范能力不足风险;抵制和批判西方错误人生价值观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防范风险发生。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课 风险意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德慧
高职院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明确"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课教师的主体责任,积极推进"课程思政"试点工作,凝练好"课程思政"的德育目标、思政元素和教学技巧,系统设计"课程思政"递进教学路径,突出价值引领、工匠精神培育、企业文化融入等职业教育特色,构建理论课和专业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格局。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邱秋云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政课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更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体现,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实现服务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要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强化职业道德品质培养、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注重人文关怀,突出对学生德育、能力、情感教育,更好地发挥其育人作用。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教学目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飞 李建铁 周晶 黄心怡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大思政课”为视角,首先简单概述“大思政课”的特征及价值,然后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教育理念过于传统陈旧、教育主体认知不足、实践教学和大学生社会实践融合度不高、考核评价机制过于单一的问题,最后结合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应对策略,以大力推进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实践育人实效性。
关键词:
大思政课 高职 思政课实践教学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晓群 齐爱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任务,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在对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就"概论"课教学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探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连会斌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在其价值属性上体现出国家认同教育的政治属性、责任教育的教育属性、国民素质教育的社会属性、新时代教育的历史属性。运用项群理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关注到高职院校自身所具备的特性,即专业体系的复杂性、教育体系的职业教育性、学历体系的连贯性。以当前高职院校常开设的专业类别为例,依据项群理论,尝试归纳、总结不同专业大类之间所具备的思政元素,据此构建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实践框架,并提出相应的推进路径:加强课程思政基础设计,推进项群理论全面融入;筑牢课程思政实践环节,支撑课程思政有序建设;健全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保障课程思政稳步推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荟洁 黄海菲
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打破高职院校思政课"单兵作战"的窘境,推进"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模式。在"大思政""强思政"的思维下构建"课程思政",聚焦育人队伍教育素养提升、教育方法与载体创新融合、全方位育人实践协同推进,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石 田洪芳
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是"大思政"观的体现,也是增加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抓手。推进"课程思政",应考虑高职院校与研究型高校的差异,处理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通过各学科课程的思政资源开发,改进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确立制度与考核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实现"课程思政"。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青年学生认知规律。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高职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田洪芳
文章阐述了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概念,分析了高职思政课教育价值理性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如教育形式单一,没有"因势而新";教育内容陈旧,不能"因时而进";考核评价方式传统,没有"因事而化"。进而从实施"体系转化、问题导向、生态优化"的高职思政课教育机制,整体优化"引领学校文化、参与项目任务、分段点面结合"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以"凸显主体、注重过程"为理念,实施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案三方面构建了价值理性视域下高职思政课立体育人模式。最后阐明了价值理性视域下高职思政课立体育人模式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视域 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 立体育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路才 才晓茹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不能适应新形势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教学困境,教学效果不理想。主体间性理论改变了主客二分的传统教育模式,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借鉴主体间性理论成果,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对提高高职生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主体间性 思政课 教学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康贤 林丽芳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为制造强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在技能型社会建设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要加强对技能型人才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在教学中,要着重从教学内容、教师素质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德技并修,树立技能报国、技能强国的远大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成为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人才,主动承担历史使命。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高职院校 思政课教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鹏 吴之声
中国梦是当前凝聚国人力量、指导人们行为的精神旗帜,也为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育指明了方向。学科实践在每一门学科的发展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别是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且具有自身特殊规律的高职思政课,其中国梦的教育更应该借力于学科实践。要着眼于高职思政课学科实践中的课堂教学实践、校园活动实践、社会生活实践,强调教师要在课堂情境中融入中国梦内涵,让学生在校园活动中认同中国梦精神和在社会生活中践行中国梦要求,充分发挥学科实践在高职思政课中国梦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梦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课 实践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小荣
作为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主渠道,高职院校思政课要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内容价值优势及立德树人的作用,创新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途径。具体途径是:完善思政课堂内容设计,以理论涵养学生职业精神;完善思政课实践环节,强力培塑学生职业精神;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多维多方培育学生职业精神。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瑞鹏
在高职院校,完全理论式的思政课教学往往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采用PBL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加有益于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PBL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瑞荣 吴琪
“课程思政”是将学科教育与思政教育进行结合的教育理念,旨在实现“学中想”“学中做”与“学中立”,同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思政素质。土木类专业作为培养基建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贯彻“课程思政”理念优化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必要性与必须性,可以为推动中国基建事业发展做出贡献,进一步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由阚雅玲名师工作室编写、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21年7月出版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一书,重点探讨“课程思政”如何开展落实,内容取材于真实案例与教学经历,所总结出的课程思政理念、路径、方法等具有较强参考价值,能为土木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帮助与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