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56)
- 2023(14273)
- 2022(11632)
- 2021(10774)
- 2020(9159)
- 2019(20509)
- 2018(20035)
- 2017(38550)
- 2016(20570)
- 2015(22541)
- 2014(21953)
- 2013(22261)
- 2012(20348)
- 2011(18192)
- 2010(18365)
- 2009(17643)
- 2008(17893)
- 2007(16048)
- 2006(14311)
- 2005(13009)
- 学科
- 济(94496)
- 经济(94382)
- 业(94306)
- 企(74984)
- 企业(74984)
- 管理(69260)
- 农(46232)
- 方法(42508)
- 数学(34696)
- 数学方法(34549)
- 业经(30635)
- 农业(30534)
- 财(30092)
- 中国(26721)
- 制(21679)
- 务(21391)
- 财务(21386)
- 财务管理(21364)
- 贸(20713)
- 贸易(20701)
- 企业财务(20322)
- 易(20312)
- 技术(17523)
- 策(17087)
- 银(16763)
- 银行(16731)
- 行(16023)
- 体(15851)
- 划(15216)
- 融(15183)
- 机构
- 学院(303715)
- 大学(298866)
- 济(142424)
- 经济(140390)
- 管理(123738)
- 理学(106780)
- 理学院(105829)
- 管理学(104641)
- 管理学院(104103)
- 研究(100074)
- 中国(85158)
- 农(65512)
- 财(64743)
- 京(60934)
- 科学(56606)
- 财经(51966)
- 农业(50594)
- 所(49996)
- 业大(48115)
- 经(47631)
- 中心(46184)
- 研究所(45155)
- 江(44316)
- 经济学(44300)
- 经济学院(40297)
- 财经大学(38531)
- 北京(38128)
- 经济管理(35984)
- 商学(35376)
- 商学院(35069)
- 基金
- 项目(199357)
- 科学(159622)
- 基金(151184)
- 研究(143095)
- 家(132186)
- 国家(130944)
- 科学基金(113656)
- 社会(98396)
- 社会科(93251)
- 社会科学(93223)
- 基金项目(79989)
- 省(75387)
- 自然(72690)
- 自然科(71155)
- 自然科学(71133)
- 自然科学基金(70012)
- 划(62564)
- 教育(62165)
- 资助(61232)
- 编号(54508)
- 部(46036)
- 业(44612)
- 创(44162)
- 重点(43813)
- 发(42862)
- 国家社会(42375)
- 成果(41451)
- 创新(40637)
- 教育部(39710)
- 人文(39180)
共检索到455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何邦路 吴秀敏 吉锐 曾洁
本文基于风险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利用2016—2020年中国对72个国家(地区)的农业直接投资数据,实证检验了东道国农业投资风险对中国对外农业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1)现阶段中国对外农业直接投资既不是单纯的风险规避也不是完全的风险偏好,而是同东道国农业投资风险呈倒U形关系。现阶段中国在大部分国家的农业投资处于风险寻求的“黄金期”(倒U形曲线左侧的样本约占72.78%)。(2)企业营业收入水平削弱了东道国农业投资风险和中国对外农业直接投资规模间的倒U形关系,企业的“趋利”现象使得其对风险的敏感度整体下降,进入和退出东道国市场的速度均有所减缓,放大了风险。(3)中介机制检验表明,东道国农业投资风险通过改变东道国制度质量进而影响中国对其农业直接投资规模。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丽丽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进入东道国市场的风险偏好与规避问题,研究发现,整体上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会选择风险相对较低的市场,表现出明显的风险规避特征。东道国经济和金融风险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但政治风险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的影响并不显著。私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国家风险反应较为敏感,而国有企业对东道国的国家风险的反应并不明显。基于此,中国对外投资企业应科学评估东道国国家风险和政治风险,政府应该给予对外投资企业风险提示和政策支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逸 李源 梁育填 程敏英
旅游业是风险敏感度高的行业,然而较少研究将东道国风险纳入旅游业OFDI区位选择的分析框架中,学界对东道国风险与OFDI的关系亦未达成定论。基于此,文章使用2004—2015年我国旅游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检验各类东道国风险对旅游业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探析东道国风险在不同国家发展水平、地理距离与文化距离下的作用差异。研究发现:(1)我国旅游业跨国投资整体上呈现出显著地域性的风险规避倾向。其中政治风险的负面影响程度最大,社会文化风险的负面影响次之,经济金融风险的影响不显著。(2)较高的国家发展水平、较近的地理距离与文化距离能够有效缓解东道国风险对旅游OFDI的阻碍作用。研究完善了旅游业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证实了东道国风险对OFDI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差异,有助于进一步澄清我国OFDI的风险偏好悖论现象,推动了OFDI风险研究的深化。在实践方面,研究有助于为行业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海外投资建议和风险管控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尹兴宽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生产在我国占有着重要的位置,随着时代发展步伐的加快,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也出现了变化,我国农业发展加大了和国外一些国家的合作,而且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涉及的企业也越来越多,我国企业到国外投资项目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这对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国外一些国家的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众多的投资商走出国门,去争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但是投资就存在风险,我国企业到国外投资受到境外的多重风险的威胁,怎样化解投资带来的风险,是摆在政府和投资者们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的投资者对投资风险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做好风险来临的应急准备,将会影响我国的...
关键词:
企业 境外投资 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蔡承彬
本文利用"中国全球投资追踪"数据库,采用面板离散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风险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工程项目投资总体上存在风险偏好,更倾向于投资经济风险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但分样本来看,中国企业工程项目投资呈现出明显的风险偏好,而对外直接投资则没有明显的投资风险偏好。这说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整体呈现高风险偏好主要是由于工程项目投资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屏蔽效用。其次,本文的研究结果还显示,不论是对外直接投资还是工程项目投资,东道国(地区)市场规模、企业综合税率均是影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潘镇 金中坤
本文将政治因素纳入制度分析框架,考察了双边政治关系和东道国制度风险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机制和效应。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2003-2013年在117个国家直接投资数据的分析,本文发现:(1)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趋于流向政治关系好和制度风险高的东道国;(2)政治关系和制度风险的效应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着明显的差异;(3)在制度风险大的东道国,良好的政治关系作为一种替代性的制度安排,减弱了在东道国经营的不确定性,有效地促进了对外直接投资,而在制度风险小的东道国,良好的政治关系没有带来对外直接投资的明显增加,更多地起到了对东道国环境的补充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晨 张素各 刘贯春
以2009—2020年中国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系统考察家族企业形成方式如何影响其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发现,创业家族企业与改制家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明显差异,前者更倾向于在东道国以新设实体的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而且投资规模更大。特别地,当家族所有权较高、家族化年限较短以及董事不存在海外背景时,家族企业形成方式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更强。进一步地,机制检验表明改制家族企业具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其投资决策更加审慎、稳健。相较而言,创业家族企业具有更强的创业导向和风险偏好,承担风险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意愿更强。在克服模型内生性、排除竞争性解释和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研究验证了家族企业形成方式的组织印记效应,有助于理解家族企业之间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差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秦琳贵 储怡士
本文基于2005~2016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34个国家海外直接投资数据,利用异质性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考察了我国海外直接投资的效率水平以及东道国金融生态对投资效率和投资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金融生态多样性使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海外直接投资效率仅为42.1%;东道国金融发展规模不利于我国海外直接投资效率,但是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而金融机构存贷比和不良贷款率的作用则恰恰相反,东道国政府的稳定性和政府管理的质量有利于提高我国提升对其投资效率并降低投资风险;我国海外直接投资效率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西亚和中东欧地区的相对较高,东盟、中亚和南亚地区相对较低,对高收入国家的海外直接投资效率远高于对中低收入国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聂名华
近年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深远影响,许多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动荡加剧,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投资环境中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导致海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显著加大。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从而使我们面临的投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永中 赵奇锋
本文基于2004~2013年中国对115个国家的直接投资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国家风险和投资动机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本文结论为:(1)东道国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金融风险变量的估计系数均显著为负,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偏好政治、经济和金融风险较高的国家。(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具有明显的市场寻求和资源寻求动机,以及一定程度的战略资产寻求动机,但效率寻求动机不明显。分国家类型看,中国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具有明显的市场寻求、资源寻求和战略资产寻求动机,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除市场寻求动机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娇辉 王伟 谭娜
针对当前中国OFDI的"制度风险偏好"问题,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流量数据,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视角,使用面板分位数模型考察东道国制度风险与中国OFDI区位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所谓"制度风险偏好"并不是绝对的,当使用相对制度质量指标,并且控制东道国资本密集度与自然资源丰富程度的影响后,"制度风险偏好"消失,并呈现出与主流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完全相符的风险规避特征。因此,"制度风险偏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OFDI更多地流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自然资源更为丰富的区域造成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邦路 雷志樱 吴秀敏
[目的]探究现阶段中国对外农业投资对东道国的生态效应,对于回应中国践行国际合作的绿色投资之路至关重要。[方法]基于2016—2020年中国对71个国家农业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利用扩展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揭示了中国对外农业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并考察东道国能源结构在其中的中介机制。[结果](1)当前,中国对外农业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呈“U”型关系,中国对外农业直接投资较小时对东道国农业碳排放发挥抑制作用,当投资规模越过阈值时则发挥促进作用,这一结论打破了西方媒体长期抹黑中国对外农业投资是“制造污染”的谬论,深刻回应了中国一直以来践行互利共赢的绿色贸易之路的事实;(2)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U”型关系在农业生产规模较小的国家更明显;分位数回归发现,随着东道国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增加,投资活动对东道国发挥农业碳排放减排效应的阈值提前到来;(3)东道国能源结构在中国对外农业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关系中发挥主要中介作用,中国对外农业投资的绿色技术溢出加快了东道国能源结构的转变进而影响东道国的农业碳排放强度。[结论]中国对外农业投资对东道国农业碳减排效应明显,绿色投资现象是存在的。但受到投资规模的影响,不同投资规模下兼具发挥抑制与促进两方面的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伟涛
基于风险偏好和投资动因视角检验了东道国不确定性、国家风险对国际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及异质性。研究发现,东道国不确定性对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具有抑制作用且不随投资动因影响而扭曲;市场规模、资源禀赋、创新源等投资动因强化了国际直接投资的风险偏好;不同类型国家不确定性、国家风险等因素对国际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得出要把握世界不确定性变化趋势、健全境外投资风险管控机制、平衡好投资动因实现和风险承担等政策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丙利
文章利用2003年~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东道国国家风险对中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总体来看,中国企业OFDI并没有风险偏好的特点;东道国风险对不同动机的OFDI影响不同,资源寻求型OFDI具有风险偏好的特点,而市场寻求型OFDI则有明显的风险规避意识,战略资产寻求型OFDI与东道国风险则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东道国风险反应不同,国有企业OFDI属于风险偏好型,而民营企业则是风险规避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余官胜
中国对外开放的加深和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将逐步使民营企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对外直接投资地位,而研究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风险偏好态度也是关系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对外直接投资样本充分和行为丰富的温州民营企业进行实证研究,采用东道国的多个经济和政治风险指标发现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倾向于经济风险较高的东道国,同时也选择政治风险较低的东道国,说明民营企业在外直接投资中是东道国经济风险的偏好者,但却是政治风险的规避者。进一步地,文章的分位数回归结果发现随着民营企业对东道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差异,对东道国的风险态度和选择也有所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东道国引资偏好”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分析
东道国恐怖活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及其区位偏好转移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偏好于东道国服务业发展吗?——基于170个国家(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东道国劳工标准会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吗?
东道国负面舆论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吗?——基于GDELT大数据的检验
东道国风险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一带一路”沿线43国的考察
东道国工会组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
政治风险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东道国与母国两个维度的实证分析
东道国开放度对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影响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研究——基于东道国国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