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75)
- 2023(15034)
- 2022(12752)
- 2021(11940)
- 2020(10198)
- 2019(23210)
- 2018(23081)
- 2017(44899)
- 2016(24290)
- 2015(27151)
- 2014(26917)
- 2013(26459)
- 2012(23710)
- 2011(21308)
- 2010(21220)
- 2009(19502)
- 2008(18911)
- 2007(16278)
- 2006(13930)
- 2005(12093)
- 学科
- 济(92374)
- 经济(92274)
- 管理(70424)
- 业(69998)
- 企(57262)
- 企业(57262)
- 方法(48021)
- 数学(42523)
- 数学方法(41821)
- 中国(24764)
- 农(24276)
- 财(23184)
- 业经(20555)
- 学(20469)
- 贸(17973)
- 贸易(17966)
- 易(17481)
- 地方(16645)
- 制(16584)
- 理论(16522)
- 农业(16052)
- 务(15448)
- 银(15378)
- 财务(15368)
- 财务管理(15340)
- 银行(15314)
- 技术(14979)
- 和(14499)
- 企业财务(14473)
- 行(14457)
- 机构
- 大学(341027)
- 学院(340415)
- 管理(138418)
- 济(130018)
- 经济(127222)
- 理学(121156)
- 理学院(119871)
- 管理学(117360)
- 管理学院(116794)
- 研究(108199)
- 中国(82302)
- 京(71922)
- 科学(71260)
- 农(60041)
- 财(58597)
- 业大(56439)
- 所(54379)
- 研究所(50296)
- 中心(49722)
- 财经(47999)
- 农业(47767)
- 江(47467)
- 北京(44950)
- 经(43721)
- 范(42169)
- 师范(41639)
- 院(39323)
- 州(39043)
- 经济学(38245)
- 技术(36478)
- 基金
- 项目(242614)
- 科学(189418)
- 基金(176113)
- 研究(169741)
- 家(155740)
- 国家(154507)
- 科学基金(132643)
- 社会(105884)
- 社会科(100419)
- 社会科学(100390)
- 省(95476)
- 基金项目(93549)
- 自然(90374)
- 自然科(88341)
- 自然科学(88316)
- 自然科学基金(86692)
- 划(80736)
- 教育(78267)
- 资助(74020)
- 编号(68595)
- 重点(53988)
- 成果(52997)
- 部(52042)
- 创(50598)
- 发(50081)
- 科研(47229)
- 创新(47197)
- 课题(46677)
- 计划(46035)
- 大学(44428)
- 期刊
- 济(131863)
- 经济(131863)
- 研究(94273)
- 学报(59988)
- 中国(58981)
- 农(53032)
- 科学(52666)
- 管理(48495)
- 大学(44552)
- 财(42656)
- 学学(42458)
- 农业(36607)
- 教育(33798)
- 技术(29512)
- 融(29502)
- 金融(29502)
- 业经(23004)
- 经济研究(22118)
- 财经(22010)
- 业(19210)
- 经(18592)
- 科技(17706)
- 版(16892)
- 问题(16878)
- 技术经济(16386)
- 业大(16339)
- 理论(16213)
- 统计(16090)
- 图书(16081)
- 商业(15838)
共检索到473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书娟 张子刚 黄洋
构建了基于双源渠道的二级供应链模型,考虑供应链双方的风险态度,分析比较了两种不同的运作模式,电子渠道单独由制造商控制的竞争模式和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合作模式,得到了制造商和零售商采取合作模式的解析条件。借助数值分析,探讨了风险态度对供应链双方利润和运作模式选择的影响,考察了合作模式下的利润分配机制。研究表明直销渠道最优价格和零售渠道最优价格不受零售商和制造商是否合作的影响,但受到供应链双方风险规避度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合作将达到Pareto最优。
关键词:
双渠道 风险规避 供应链 合作模式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虹 周晶
针对具有风险规避特征的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分析非竞争环境下双渠道供应链中产品在不同渠道的最优定价;研究存在替代产品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原双渠道供应链中风险规避型参与者的定价决策以及替代产品决策者的最优定价;探讨双渠道中参与者的风险规避度对其定价决策的影响,分析表明随着参与者风险规避度的增大,供应链中各渠道的最优定价都减小,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期望收益也随之减小;借助数值分析,研究竞争对风险规避型参与者决策的影响,并对模型中各关键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市场竞争会减弱参与者风险规避特征对其决策产生的影响,提高参与者的定价,增加参与者的收益。在参数的敏感度分析中,用来反...
[期刊] 预测
[作者]
方青 任亮 张子刚 邵嫄
本文研究了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风险规避型零售商主导的双渠道供应链的定价策略问题。首先,建立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的均值-方差模型;其次,对比分析两种决策模式下的最优决策。分析表明,零售商双渠道价格随着零售商风险规避系数和市场需求波动标准差的增加而降低,而制造商批发价格变化与此相反;另外,当市场基本需求量大于某一数值时,分散决策下的双渠道价格分别高于集中决策下相应渠道的价格,反之亦然。此外,当零售商的风险厌恶程度在某个区间取值时,集中决策时的整个供应链的期望效用大于分散决策时的期望效用,反之亦然。最后,进行数值
关键词:
双渠道 风险规避 零售商主导 供应链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道平 谷春晓 张博卿
在生产商与零售商均具有风险规避行为并且生产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研究双渠道供应链的定价决策问题。首先,依据决策者效用最大化建立信息对称下的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最优定价决策。其次,分析了生产成本信息不对称下生产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决策,求解出精炼贝叶斯定价的存在条件。最后,对生产成本进行价值分析,研究发现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生产商在一定情况下可以通过隐藏生产成本信息而获利;零售商的期望效用低于信息对称下的最优期望效用,因此零售商具有激励生产商共享生产成本信息的意愿。
关键词:
双渠道 信息不对称 风险规避 定价决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红春 林彩凤
基于市场需求不确定引起的制造商和零售商风险规避行为,建立制造商主导的两种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回收模型,利用Stackelberg博弈论相关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分析,重点探讨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程度对回收价格、回收量以及期望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商和零售商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大,会使两个模型中的制造商和零售商均提高回收价格,从而导致回收量的增加;两个模型回收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零售商风险规避程度的高低;制造商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大会带来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的增加,但零售商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大则会带来制造商利润的增加和零售商自身利润的减少;两个模型中制造商利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零售商风险规避程度的高低,而零售商利润的高低则同时取决于零售商和制造商风险规避程度的高低。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浦徐进 诸葛瑞杰 包含
考虑市场需求为随机的两级供应链,以零售商是风险中性及公平中性决策者时的博弈结果为参照,研究零售商风险规避和公平关切对供应链运作的影响,并对由一个风险中性及公平中性的制造商和一个风险规避及公平关切的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提出了协调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零售商风险规避和公平关切改变了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的定价策略,影响了零售商、制造商以及供应链整体的期望利润大小;对于一个风险中性及公平中性的制造商和一个损失规避及公平关切的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可以设计恰当的收益共享契约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和优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汪和平 严啸宸 赵丹 李艳
在网络直销和网络分销两种双渠道销售模式下,考虑传统零售商风险规避行为和后疫情时代消费者行为的结构性变化,运用Stackelberg博弈和均值-方差理论,分析双渠道模式对供应链成员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传统零售商风险规避行为会导致制造商设置更高的批发价获取利润,传统零售商会采取降价策略以规避风险,网络零售最优价格是否受传统零售商风险规避行为影响与选择的渠道模式有关。进一步分析消费者“搭便车”行为和零售偏好,发现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定价决策还与市场需求有关,传统零售商应积极扩大市场需求以减缓风险规避行为对自身利润的影响。
关键词:
双渠道 风险规避 搭便车 定价决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健 渠珂 田歆 高莹 蔡宝祥
供应链金融商业模式通过场景创新实现价值创造。在供应链金融中,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是解决好信用传递和风险问题。本文旨在探索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的动因、路径、作用机理以及风险规避措施。首先,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是由场景创新驱动的商业运作模式创新;同时,场景创新过程中可能引发信用传递风险。本文借助“橙分期”的案例分析,提出供应链金融场景创新型商业模式,探讨这种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作用机理及信用传递机制创新机理与风险规避手段。力图给供应链金融行业以更多“场景创新”理念上的启示,从而更好地推进供应链实体经济与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贵容 刘枚 袁娜
主要研究不同风险规避系数对二级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首先对比分析了不同风险规避系数对主从决策模型和联合决策模型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问题,最后提出用收益共享机制来协调供应链,并通过数值分析进一步分析风险规避系数对收益共享系数的影响。
关键词:
风险规避 二级供应链 收益共享 最优决策
[期刊] 预测
[作者]
史思雨 孙静春
在双渠道供应链中,风险规避型供应商和有资金约束零售商如何定价是决策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均值-方差准则建立供应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得出零售商分别选择银行贷款和延迟支付时各参与方的最优定价,并进一步比较两种融资模式下决策结果的差异。研究表明:无论零售商选择哪种融资模式,各参与方定价均随供应商风险规避程度的升高而降低,直销价格和零售价格均随融资利率的升高而升高。批发价格受利率的影响在不同融资模式中表现出不同特点,还与供应商风险规避程度有关。只有当供应商的风险规避程度超出一定范围,各参与方在银行贷款模式下的定价才会低于延迟支付中的情形,从而使零售商的期望需求处于相对更高的水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钟明
运用期望-方差模型研究了风险厌恶情况下双渠道供应链的决策模式,分析了集中式和分散式供应链的价格决策,讨论了风险厌恶水平对制造商和零售商价格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风险厌恶的双渠道供应链的产品价格会低于风险中性的双渠道供应链的产品价格,与集中式决策的供应链比较,分散式决策供应链中的垂直和水平竞争会导致渠道无效率。
关键词:
供应链 双渠道 决策模式 风险厌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颜波 刘艳萍 李鸿媛
考虑一条由风险规避型零售商主导的"单制造商-单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通过求解供应链系统在分权决策模式下最大效用的Karush-Kuhn-TucKer(KKT)条件,得到供应链在需求扰动前后的最优定价和生产、销售决策、扰动规模、风险规避系数、市场份额对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扰动规模、风险规避系数、市场份额组合下,供应链的最优决策不同。需求扰动前后供应链中的决策变量与零售商风险规避系数的关系相同。在需求扰动时,供应链的最优决策变量相比稳定环境下的决策值会发生变动,但需要调整的量都是需求变动量的线性函数。系统的原始最优生产量具有鲁棒性,存在一个稳健区间使需求发生扰动时供应链无需调整生产计划。...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虹 周晶
针对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研究单零售渠道下的定价以及供应链协调的批发价策略。进一步通过均值-方差分析,考虑供应商是风险规避者时,建立直销渠道的条件,直销渠道下的定价和协调供应链的批发价契约。结果表明,供应商在单渠道和双渠道情况下,需采用不同的批发价契约实现供应链的协调。数值仿真说明,风险规避的供应商只有在期望效用增加时才会选择建立直销渠道,否则即使期望收益增加也不能激励供应商建立双渠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亿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拉式"模式生产的改革和供应链整合趋势的发展,大型制造业的"脱媒"冲击使传统的流通组织的运行逐渐陷入薄利困境。面对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的去中间化,流通组织的新出路是供应链的逆向整合。本文对当前全球大型流通组织的供应链管理经验进行了相关分析和研究,总结归纳了当前零售制造业的优势,针对零售制造业存在的局限,结合供应链逆向整合的中间化需求,分析了分工合作机制在流通业效率整体上增强的具体意义和机制。从渠道到供应链视角对流通组织的分化、转型思路进行剖析,并对流通组织进行重构,提出了新的流通制造业模式,其对传统的流通组织具有补充和优化的作用。具体来说,处于初步成长阶段的中小型零售企业可以依附大型流通组织进行供应链的逆向整合,大型制造业虽然采取"脱媒"运行,但为了提高逆向整合的效率,通常会采取再中间化的手段,这也为流通组织的改造提供了机遇。
关键词:
“拉式”模式 逆向整合 去中间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亿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拉式"模式生产的改革和供应链整合趋势的发展,大型制造业的"脱媒"冲击使传统的流通组织的运行逐渐陷入薄利困境。面对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的去中间化,流通组织的新出路是供应链的逆向整合。本文对当前全球大型流通组织的供应链管理经验进行了相关分析和研究,总结归纳了当前零售制造业的优势,针对零售制造业存在的局限,结合供应链逆向整合的中间化需求,分析了分工合作机制在流通业效率整体上增强的具体意义和机制。从渠道到供应链视角对流通组织的分化、转型思路进行剖析,并对流通组织进行重构,提出了新的流通制造业
关键词:
“拉式”模式 逆向整合 去中间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