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40)
- 2023(14835)
- 2022(12709)
- 2021(11706)
- 2020(10096)
- 2019(22675)
- 2018(22272)
- 2017(42827)
- 2016(22760)
- 2015(25313)
- 2014(24357)
- 2013(23615)
- 2012(21399)
- 2011(19021)
- 2010(18788)
- 2009(17417)
- 2008(16630)
- 2007(14259)
- 2006(12111)
- 2005(10485)
- 学科
- 济(90752)
- 经济(90648)
- 管理(64057)
- 业(62427)
- 企(50480)
- 企业(50480)
- 方法(48263)
- 数学(43451)
- 数学方法(42928)
- 财(25862)
- 中国(24437)
- 农(22618)
- 贸(21480)
- 贸易(21475)
- 易(20964)
- 业经(18809)
- 学(17437)
- 制(16396)
- 务(16296)
- 财务(16255)
- 财务管理(16211)
- 地方(16033)
- 企业财务(15385)
- 银(14956)
- 农业(14945)
- 银行(14916)
- 融(14799)
- 金融(14796)
- 行(14137)
- 理论(13940)
- 机构
- 大学(312339)
- 学院(310244)
- 济(128174)
- 经济(125851)
- 管理(122783)
- 理学(106992)
- 理学院(105911)
- 管理学(103904)
- 管理学院(103355)
- 研究(98636)
- 中国(77886)
- 京(63233)
- 财(60759)
- 科学(59903)
- 农(49488)
- 财经(49378)
- 所(47571)
- 中心(47415)
- 业大(45699)
- 经(45274)
- 江(44870)
- 研究所(43526)
- 经济学(41246)
- 农业(39412)
- 北京(38417)
- 范(38259)
- 师范(37750)
- 经济学院(37656)
- 财经大学(37310)
- 院(36385)
- 基金
- 项目(219689)
- 科学(174846)
- 基金(163904)
- 研究(157263)
- 家(143360)
- 国家(142254)
- 科学基金(123495)
- 社会(102603)
- 社会科(97447)
- 社会科学(97421)
- 基金项目(85960)
- 省(84195)
- 自然(81246)
- 自然科(79472)
- 自然科学(79446)
- 自然科学基金(78040)
- 教育(73498)
- 划(71855)
- 资助(68092)
- 编号(62117)
- 重点(49667)
- 部(49486)
- 成果(49061)
- 创(46170)
- 发(45835)
- 科研(43718)
- 国家社会(43691)
- 创新(43241)
- 教育部(43194)
- 课题(42010)
共检索到442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胡冬梅 潘世明
本文基于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深圳和黄埔港15大类8位数HS编码出口商品月度单价,构建面板模型,研究经两港出口至美、德、英和日本商品的汇率传递效应及汇率预期对厂商定价的影响。实证显示,即期汇率传递率较高,厂商定价对人民币即期升(贬)值较敏感,且国别差异显著;出口商根据本币预期升(贬)值幅度相应调高(低)报价,以规避汇率风险。因此,汇率波动向出口商品本币价格的传导实际上存在两个渠道,当市场普遍预期未来汇率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即使即期名义汇率保持稳定,预期的改变可能已经悄然传导到价格上,并实际地影响到贸易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文争为
本文基于月度单位出口价值和汇率数据,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2005年6月-2008年12月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出口价格的短期汇率传递率的行业和国别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出口的314个HS4行业的平均汇率传递率和整体汇率传递率都很高,接近于完全传递,但不同行业的汇率传递率差异非常大,其中有14个HS4行业的按市场定价系数大于0.5,且涵盖食品、化工、纺织、钢铁、机械等多个HS1行业。在对15个HS2行业10大贸易伙伴按市场定价系数进行的国别差异估计中,发现我国出口对美国存在明显的按市场定价行为,对其他贸易伙伴汇率传递率近似完全传递。这意味着试图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改善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政策效...
关键词:
出口汇率传递率 行业差异 国家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冬梅 郑尊信 潘世明
本文从出口企业微观定价的角度,采用高度分解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针对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由深圳港出口美国的部分8位数HS编码商品月度单价,研究在人民币升值期间出口商品的汇率传递效应、汇率传递在不同商品上的异质性以及出口厂商定价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所研究出口商品的平均汇率传递率较高,接近完全传递,但传递率因商品类别而有重大差异。纺织服装等简单技术出口商品存在不完全传递,机电产品等中高技术商品则有过度传递现象。此外,汇制改革对部分出口厂商的定价行为确实产生了影响。边际成本和汇率变化是影响出口价格的重要因素,但两者对不同商品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别。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学彬 李世刚 芦东
本文基于22种HS分类出口商品的面板数据,按照行业特征对其进行分类,考察了2001年1月至2007年8月间中国出口商品总体和各行业分类的汇率传递率,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出口商的盯市能力。结论显示:基于比较优势、加工贸易特征、市场结构和世界市场竞争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各行业面对人民币汇率升值时的出口价格传递是极不相同的,表现出不同的盯市能力: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具备超强的盯市能力,在人民币升值时出口商能降低本币出口价格;而以加工贸易为特征的一些高科技制造业存在不完全汇率传递现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万晓莉 陈斌开 傅雄广
本文在局部均衡框架下建立了引入进口关税的成本加成模型分析国外出口厂商的定价行为,并构建了我国各产业的进口价格、名义有效汇率和国外出口商生产成本指数,利用分布滞后模型首次对各产业的汇率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发现: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各产业进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都存在很大差异。以采掘、皮革、冶金和纺织为主的资源类产品的进口价格传递弹性普遍较高,甚至超过具有高附加值的机械产业。资源类中以进口稀有金属为主的采掘业长期传递弹性最高。短期内,几乎所有产业的外国出口厂商都会通过调整成本加成来吸收汇率变动;而在长期,汇率变动基本上对各产业进口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传递,尤其资源类产业更倾向于采取生产方货币定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晓华 张婧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市场分割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出口厂商依市场定价模型,分析了汇率变动对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不完全传递效应产生的微观原因,并将其应用于对中国出口商品汇率传递程度的实证检验。本文选取中国12种出口商品,利用相关数据分析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变动对出口价格变动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是不完全的,出口厂商通过调整价格加成率来改变人民币出口价格,部分吸收了汇率变动对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价格的影响。
关键词:
依市场定价 最优价格 不完全传递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文莉 伍晓光 杨大鹏
本文在垂直型FDI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国际双头垄断模型,试图研究粘性机制下汇率冲击和劳动成本冲击对出口品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粘性机制下,汇率波动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较之弹性机制下的传递效应更为"减弱"。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汇率"低传导率"现象可能与其在国际分工中的附加值较低以及价格粘性有密切关系。综合考虑内部和外部冲击,粘性机制下跨国企业出口价格的综合传导弹性在传导方向和程度上均具有不确定性,与传统的"不完全性传导"观点有所差异。
关键词:
价格粘性 传递效应 跨国公司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文争为
本文采用单方程动态分布滞后和VAR两种模型,实证估计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价格总指数的动态传递效应。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价格传递不完全,其动态特征为先快速完全传递,然后逐步回调,1年累积传递率约为0.5。长期的人民币汇率出口价格传递率呈上升趋势。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边际成本无显著影响。这意味着汇率不完全传递削弱了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支出转换效应,但人民币的持续升值长期来看会提高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调节作用。我国出口普遍选择美元计价且对出口市场依赖性强的特点使我国出口定价行为更多反映了供给而非需求方面的因素,我国出口商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能力非常弱。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晓琴 刘国峰
本文构建了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中国汇率传递的理论分析框架,探索人民币汇率传递对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差异产生的影响。通过VAR模型对传递效应的分析,本文发现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价格受人民币汇率升值产生的负面影响要大于资本密集型商品,本币升值客观上促进了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结论是: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存在不完全传递,传递程度的差异对我国出口商品和相关产业的结构调整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汇率传递效应 出口价格 结构调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杜运苏
本文利用分布滞后模型、协整、向量自回归等方法,研究了三种主要贸易方式的出口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传递。结果显示,一般贸易出口价格的传递弹性大于进料加工出口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对一般贸易出口的负面影响明显大于进料加工出口。而来料加工装配出口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比较有限,更主要受世界需求、国内劳动力成本等影响。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具有较强的滞后效应,渐进式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利于降低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冲击。
关键词:
出口价格 汇率传递 贸易方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向训勇 陈婷 陈飞翔
本文旨在从企业异质性视角出发,分析出口贸易中人民币汇率传递的运行机理。在考虑了进口中间投入份额和企业生产率这两个主要的企业异质性特征后,利用2000-2006年高度细化的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本文从微观层面对人民币汇率传递进行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传递率非常高,同时,进口中间投入份额通过边际成本影响企业对冲外汇率风险的能力,而企业生产率通过价格加成影响企业调整价格加成率的能力,两者共同作用对企业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产生显著的影响,企业生产率越高、进口中间投入份额越大,汇率传递率越低。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马宇
本文运用混合回归(pooling regression)的方法,研究了1999-2005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化对家电行业出口商品价格的传递效应。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家电行业出口企业吸收了汇率变化对商品价格影响的6.5%,在1999-2001年度汇率升值期间有所提高,达到8.3%。这意味着1999-2005年我国家电出口企业具有较低的市场定价能力。对于我国家电行业来说,汇率变化对出口商品价格的传递系数超过0.9,也就是说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90%以上都传递到国外市场,企业很难通过改变成本加成比例来减少目标市场的价格波动,这与我国家电企业利润率偏低的情况相符合。因此,人民币汇率升值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丹 华圆
本文采用中国对28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出口的面板数据,对比分析了2005年汇改前后人民币名义汇率波动风险和实际汇率波动风险对中国出口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后发现:无论是汇改前还是汇改后的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风险对中国的出口均未产生显著影响;而汇改后,人民币名义汇率波动风险却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由此可见,相对于实际汇率波动风险而言,名义汇率波动风险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更显重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邹宏元 张杰 王挺
本文编制了19个主要出口行业的分行业名义有效汇率,进而分析我国分行业汇率传递的不完全性、非对称性、时变性、短期动态性等特征。研究表明:第一,在19个出口行业中有6个行业存在显著的不完全汇率传递;第二,这6个行业中有5个行业的汇率传递未表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性;第三,这6个行业在本次金融危机前后均出现了汇率传递系数的显著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分行业汇率能够更有效地反映我国分行业出口价格传递的动态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商品价格影响研究——基于汇率不完全传递理论视角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出口企业应对汇率波动吗——基于汇率传递视角的研究
全面风险管理与股价崩盘风险:基于信息传递和信号效应双重视角的实证分析
美元汇率对美国进出口商品价格传递率的实证分析
不完全汇率传递与出口企业定价能力研究——基于企业生产组织行为视角
通胀环境下汇率的出口价格传递效应——基于平滑转换误差修正模型的研究
论汇率变动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中国、日本、东盟、德国经验数据比较研究
汇率传递对中国出口价格的影响——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
人民币汇率水平变动和波动对中美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
价格粘性机制下汇率变动对出口价格的传递门限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