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02)
2023(15154)
2022(13265)
2021(12742)
2020(10667)
2019(24537)
2018(24168)
2017(46754)
2016(25224)
2015(28535)
2014(27908)
2013(27591)
2012(25223)
2011(22717)
2010(22525)
2009(21101)
2008(20731)
2007(18059)
2006(15971)
2005(14513)
作者
(70448)
(57957)
(57735)
(54968)
(37034)
(27705)
(26381)
(22695)
(22165)
(20819)
(19815)
(19751)
(18285)
(18044)
(18018)
(17967)
(17378)
(16965)
(16609)
(16551)
(14283)
(14210)
(14004)
(13217)
(12963)
(12902)
(12893)
(12779)
(11621)
(11319)
学科
(97710)
经济(97587)
管理(72902)
(70774)
(58175)
企业(58175)
方法(46397)
数学(40668)
数学方法(40213)
中国(30609)
(28585)
(25827)
(25523)
(25244)
银行(25097)
(23625)
业经(21346)
(20554)
贸易(20537)
(20060)
(19321)
金融(19319)
(19167)
(19151)
财务(19095)
财务管理(19055)
企业财务(18120)
地方(17270)
农业(16801)
理论(15991)
机构
大学(350927)
学院(348395)
(144568)
经济(141549)
管理(139288)
理学(119353)
理学院(118119)
研究(116986)
管理学(116211)
管理学院(115601)
中国(98434)
(75092)
(69448)
科学(69428)
(58071)
财经(55417)
中心(54088)
(52746)
研究所(52578)
(50512)
(49821)
北京(48404)
业大(48071)
(44450)
经济学(44290)
师范(44101)
(42018)
财经大学(41537)
(41311)
农业(41309)
基金
项目(232691)
科学(183557)
研究(172627)
基金(170678)
(147253)
国家(146056)
科学基金(126059)
社会(109980)
社会科(104205)
社会科学(104178)
基金项目(90184)
(87750)
自然(81053)
自然科(79182)
自然科学(79163)
教育(78965)
自然科学基金(77754)
(74440)
资助(71485)
编号(70470)
成果(57491)
(52559)
重点(51548)
(48626)
(48073)
课题(47664)
教育部(45717)
国家社会(45280)
创新(44893)
人文(44505)
期刊
(156057)
经济(156057)
研究(111873)
中国(65886)
(53197)
学报(50698)
管理(49988)
科学(48081)
(47910)
(46719)
金融(46719)
大学(38731)
教育(36568)
学学(36299)
农业(32109)
技术(28097)
财经(27328)
经济研究(25795)
业经(24501)
(23193)
问题(20189)
理论(18491)
图书(17695)
(17596)
(16724)
实践(16676)
(16676)
技术经济(16505)
国际(15653)
现代(15277)
共检索到525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孟飞  张晓岚  
本文采用2007年1月~2011年12月中国16家上市银行面板数据,首先,通过三因素风险估计模型对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进行分解;然后,通过构建随机边界成本函数,将风险因素引入银行效率的测算模型,利用单阶段估计技术,对风险、治理结构、市场结构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风险约束模型和无风险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考虑风险因素将导致无效率值的明显高估;在所有模型中,大型商业银行均显示出较强的成本优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袁鲲  饶素凡  
本文基于15家中国上市银行2003-2012年数据,应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考察了杠杆率约束对银行资本、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兼顾了杠杆率约束的资本监管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水平的不断提高与风险水平的逐步下降,银行资本变动与风险水平变动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面对越来越严的监管标准,监管压力不仅作用于资本相对不足的银行,同样也作用于资本充足性银行,资本水平较高的银行具有更强的资本补充能力,向目标资本水平调整的速度更快。本文认为,《巴塞尔协议Ⅲ》关于杠杆率与资本充足性相结合的监管精神强化了金融风险监管,对未来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及风险计量方法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寿康  戴亭园  
本文采用托宾Q值来衡量上市银行的特许权价值,基于分阶段动态回归模型,对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影响因素及其风险约束效应进行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外生性和内生性的银行特许权价值都有显著的风险约束效应;回归结果可以通过稳健性检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均坦  耿欣  彭江波  
在考虑市场风险的情况下,当前城商行的实际规模已经超过了其最优规模。进一步研究表明,利率浮动水平和存贷比例都会对城商行实际规模偏离最优规模的程度产生影响。因此,监管部门应当围绕维护金融稳定和服务实体经济目标,在推进金融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市场风险对城商行的冲击,并通过差别性调控对城商行规模控制进行引导和激励。对资本充足、中小企业贷款占比高的城商行,可放松其利率管制水平和存贷比限制,以通过资本充足率的适度下降换取高收益。对于资本充足率和中小企业贷款占比都比较低的城商行,则坚持利率和存贷比管制,加大其规模收缩的压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友传  
本文研究了监管资本约束下的中国银行业的风险行为与资本调整策略,发现监管压力并不影响我国银行业的风险行为,但对其资本调整策略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银行逼近法定最低资本要求时,主要通过调增附属资本的方式来提高其资本充足水平;而当银行违背监管资本要求时,监管压力对其资本调整则没有显著的影响,这表明资本监管不一定能达到降低银行风险行为的目的。鉴于统一的监管制裁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银行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局有必要对其实施分类的资本监管,并研究分类监管制裁行动和手段的可行性与适当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成洁  
本文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国银行在资本监管约束下的资本与风险调整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将资本监管压力分为惩罚压力与预警压力,资本充足率低于监管要求的银行面临惩罚压力,而达到监管要求但与监管要求之差低于其资本充足率的一个标准差的银行面临预警压力。研究发现,惩罚压力对银行资本与风险调整均没有显著影响,预警压力显著提高了资本缓冲不足银行的资本比例调整,对风险调整没有显著影响,显示出我国商业银行为达到资本监管要求,补充资本的同时又不放弃追求高风险高收益。进一步地,通过对资本补充机制的分析,发现银行较为依赖资本市场融资,内源性资本的内在激励和降低风险的约束机制尚未形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兴胜  
银行经营中涉及两类委托一代理关系,在金融支持政策下,国有银行被赋予了 利润最大化与金融支持双重职能。在双重委托目标约束下,不仅两类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委托、 代理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加严重,而且使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更为困难,代理人 风险因此增大。双重目标约束的根源在于国家一方面是自利的、另一方面也是面临竞争的,需 要尽量“利他”以赢得信任。国家目标的双重性决定了国有金融机构目标函数的二元性,这是 我国国有银行代理成本过高的最终根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海明  谭聪杰  佟仕富  
从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定义入手,利用样本银行1998~2007年的年度数据,阐述和分析了银行特许权价值的风险约束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银行特许权价值对银行的风险行为有很强的约束效应,即拥有较高特许权价值的银行不会倾向于采取过度冒险的经营行为,而那些特许权价值较低的银行会增加冒险经营的动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孔爱国  卢嘉圆  
本文用上市银行股价的非系统性波动代表银行治理的信息释放程度,治理越好,信息释放越多,非系统性波动越大。由交易者引起的波动又会向银行内部反馈信息,促使银行管理者调整经营,从而降低银行的破产风险,即市场交易产生市场约束。另一方面我们用上市银行的财务数据测度其破产风险,实证研究发现,股价的非系统性波动和银行的破产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银行治理越好,市场约束越有效。进一步,在有境外战略投资者参与的条件下,市场约束的作用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也就是说,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存在并没有显著地提高银行治理水平;此外,银行的所有权属性不同会造成其市场约束反应存在明显的差异。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杜莉  刘铮  
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商业银行面临巨大挑战,也存在机遇。在此背景下,强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约束是否影响其经营效率?本文以2012—2020年我国48家商业银行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构建全局参比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信用风险约束下的商业银行效率,以中国数字金融普惠发展指数为核心解释变量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由于数字金融本质上是基于技术进步驱动的金融创新行为,通过强化银行信用风险防控能力这一中介要素,促进了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此外,数字金融对银行经营效率的促进作用呈现异质性,对资产规模小、成立时间较短、非上市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更显著。因此,进一步明晰转型路径、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强化风险治理能力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再造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敬思  曹国华  
本文建立了一个资本约束加强与银行风险承担关系的理论模型,使用2009年至2013年我国53家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研究资本约束对银行风险承担的门限效应,并对商业银行内部经济资本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资本数量约束和资本质量约束对银行风险承担均存在门限效应。资本数量方面,资本充足率的门限值为11.95%。资本质量方面,核心资本占总资本比例的门限值为69.93%。当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占比低于相应的门限值时,加强资本约束会降低银行风险承担,反之则会增加或不能显著影响银行风险承担。此外,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对资本约束的敏感度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兵  朱宁  
本文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测度了2003~2009年中国11家上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约束下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对影响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宏观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优于大型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和不良贷款是银行无效率的主要来源;中国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高于大型商业银行,主要体现在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规模变化;外资银行的进入和M_2的供给增长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静  
对外贸易的发展离不开贸易融资的支持。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贸易融资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因此,商业银行开展贸易融资创新非常必要。本文在分析商业银行贸易融资创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创新贸易融资品种,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大力发展供应链贸易融资,防范融资风险;积极开展银行间合作,降低资金成本;重视信息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阐述了商业银行贸易融资创新的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贺国生  甘煜  
中国商业银行为什么存在着利率风险管理的弱化?这种选择是否满足于商业银行在约束条件下最优的理性行为?本文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具体约束条件的分析,从成本收益角度,在理论上解释了中国商业银行行为的理性选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友传  杨骏  
本文研究了银行次级债发行时的风险定价与市场约束情形。我们基于银行偿付结构中高级债、次级债、混合资本债和股权的优先清偿顺序,在银行资产价值的随机运动假设下,分别给出了银行对次级债债权人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以及次级债风险溢价的测度公式,并基于我国上市银行可观测的股权价值序列估计了其资产价值及其波动性,测度了发债银行在相对违约和绝对违约情形下的风险指标。在控制次级债的债项特征和债项主体特征后,研究了次级债的违约风险与其发行时的实际风险溢价间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次级债定价未能适当地对银行违约风险作出显著地逆向反应,其发行时的"风险定价"与市场约束要求不完全一致。为了增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