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51)
2023(7592)
2022(6371)
2021(6211)
2020(5495)
2019(12563)
2018(12604)
2017(24553)
2016(13575)
2015(15091)
2014(15162)
2013(14837)
2012(13191)
2011(11624)
2010(12147)
2009(11276)
2008(11513)
2007(10381)
2006(8919)
2005(8107)
作者
(38181)
(31654)
(31488)
(30061)
(20424)
(15064)
(14380)
(12438)
(11903)
(11593)
(10830)
(10821)
(10166)
(10118)
(9899)
(9763)
(9439)
(9303)
(9274)
(8954)
(7943)
(7810)
(7721)
(7302)
(7180)
(7146)
(7067)
(7015)
(6543)
(6172)
学科
(48600)
经济(48553)
管理(47063)
(44585)
(38161)
企业(38161)
方法(28062)
数学(24742)
数学方法(24196)
(16875)
中国(13769)
(12597)
财务(12549)
财务管理(12518)
(12021)
企业财务(11909)
(11169)
银行(11162)
(11060)
保险(10968)
理论(10833)
(10537)
(10382)
业经(10124)
(10015)
(8993)
金融(8993)
(8795)
(8248)
(7968)
机构
学院(182784)
大学(182326)
管理(75657)
(69651)
经济(67925)
理学(63311)
理学院(62633)
管理学(61213)
管理学院(60836)
研究(55101)
中国(48199)
(38619)
(37642)
科学(34738)
(28818)
财经(28772)
(28437)
(27878)
中心(27307)
业大(26688)
(26178)
研究所(25203)
北京(24289)
(23189)
农业(22672)
财经大学(21787)
(20694)
经济学(20669)
师范(20438)
技术(19898)
基金
项目(119859)
科学(94080)
基金(87620)
研究(83998)
(76748)
国家(76147)
科学基金(66130)
社会(52054)
社会科(49380)
社会科学(49361)
(47196)
基金项目(45570)
自然(45554)
自然科(44602)
自然科学(44592)
自然科学基金(43800)
教育(40349)
(39798)
资助(38319)
编号(33549)
重点(26927)
成果(26714)
(26264)
(25070)
科研(23608)
课题(23468)
(23440)
创新(23410)
教育部(22655)
计划(22489)
期刊
(74633)
经济(74633)
研究(52724)
中国(38562)
(32335)
管理(31406)
学报(28360)
科学(26320)
(24719)
(23071)
金融(23071)
大学(21743)
学学(20596)
教育(19050)
技术(18215)
农业(16326)
财经(14339)
(12168)
经济研究(11658)
(11275)
业经(11115)
统计(11104)
(10191)
财会(10167)
技术经济(9761)
决策(9154)
会计(8926)
(8827)
问题(8647)
理论(8581)
共检索到277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守川  任宇宁  
前瞻性是现代风险管理的重要特性。商业银行一般通过采用统计模型等工具和方法,对风险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前瞻性分析。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预测性分析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然而需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玉国  
近两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速换档期与结构调整阵痛期,区域经济风险与行业风险不断加大,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必须进一步提升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信贷风险管理的"指挥棒"作用,加快客户结构调整步伐,引导客户经理做"银行的客户",确保商业银行持续稳健发展。提高经济形势与业务风险研判能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朴  
不良贷款率指标被广泛应用于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实践,但在度量信用风险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银行单纯依靠它容易误判信贷资产面临的风险长期以来,国际银行界普遍将不良贷款率作为衡量信用风险的主要依据之一,各大银行在年报中都会较为详细地披露银行的贷款分类。然而,就反映资产质量变化的及时性和前瞻性而言,不良贷款率指标尽管通过努力可以做到及时,但难以做到前瞻。近期,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尽管有所上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范小云  史攀  王博  
传染性是系统性风险的重要特征,基于中国金融实践研究金融风险的事前传染对于健全系统性风险防范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意义重大。本文利用具有事前不确定性的网络模型研究中国银行系统的偿付能力风险传染,分析银行系统的崩溃机制,同时评估系统性风险水平变动情况。研究发现:破产不是损失传染的必要条件,银行对交易对手未来违约的预期有时会引发即期损失;银行对交易对手的价值重估具有网络效应,在外部冲击较大时会导致"估值踩踏"与银行系统崩溃;系统性风险主要受银行间关联性影响,2016年以来,随着金融监管加强,中国系统性风险总体水平显著降低;银行脆弱性与银行间杠杆有关,银行系统重要性与银行间资产规模有关。据此建议监管层要求银行制定明确的恢复与处置计划,稳定市场预期,避免"估值踩踏";同时加强同业创新监管,将银行同业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完善政策救助与政策干预框架,提高政策干预的科学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亚芬  
本文在过去趋势稳定性及未来存在不确定性的假定下,基于债务方程和VAR模型引入与债务规模相关的变量的随机性,运用蒙特卡罗方法获得债务负担率的概率分布并预测其未来值,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债务可持续性指数。在蒙特卡罗方法中极端事件只是众多实现值中的一个,将在很大程度上被平均,但是极端事件对可靠性的影响很大,所以本文将利用压力测试方法关注极端事件对债务负担率的影响,分别对实际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和赤字率激增两种情形进行压力测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瑜  马永驰  
新兴技术这柄“双刃剑”虽然给国家带来新发展动能,但也同时引发诸多社会风险,如何化解新兴技术社会风险成为新兴技术治理面临的难题。前瞻性治理研究为新兴技术社会风险化解提供了一些思考,但是相关研究较为分散和模糊,相关经验难以奏效。运用文本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聚焦治理主体、过程和结果3个要素,提炼新兴技术社会风险化解的前瞻性治理特征,并在中国情境下检验其适用性。结果表明,公众参与结果纳入既定政策议程、否决权、新兴技术公众参与法律法规等前瞻性特征得到专家一致认同,认为它们是新兴技术社会风险化解的必要条件。研究结论对提高新兴技术社会风险治理绩效具有一定理论启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棋  王玥  李鑫  
本文利用ARMA模型和VAR模型,对重要宏观经济指标、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规模与质量进行预测分析,对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和质量进行压力测试,并对指标间的波动特性及变化规律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宏观经济波动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增长和质量稳定均有显著影响。商业银行应加强基础数据的整理、储备,将土地、物业作为抵质押物的影响纳入压力测试范围,根据经济增长率、房贷增长率等关键指标的预测结果以及房贷规模和质量指标的压力测试结果,科学评估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规模和质量变迁对整体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方意  
基于经营业务视角,构建兼具直接关联性和间接关联性的网络模型,并以此构建适合度量中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指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依据指标有效性的3大标准,将构建的系统性风险指标与传统的5种网络模型指标和6种尾部依赖模型指标进行全面比较。实证结果显示:(1)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存在阶段性特征。低风险阶段主要由风险敞口和杠杆率等因素驱动,高风险阶段主要由间接关联性因素驱动。(2)相对于其他指标,本文的系统性风险指标具有敏感性、前瞻性、逆周期性等优势。(3)系统性风险有3个传染渠道,去杠杆降价抛售溢出渠道最为重要。随着外部冲击变化,传染渠道的重要性会发生变动,渠道变动的背后是系统性风险影响因素重要性发生变动。本文研究还发现,改善金融结构对于防范系统性风险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志祯  张玲玲  米天伊  丘诗萍  
自2022年底以来,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以爆炸式用户增长与网络传播的方式向公众宣告其诞生,并因其流畅的多轮次对话、对需求的准确理解、实用性高的文本(含程序代码)生成,受到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对于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型语言模型及其衍生应用的教育技术学思考,不能停留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使用建议的层面,还需更深入。其中的一个方向是探讨源自教学机器的适应性教学系统及其所支持的个性化学习对学校教学系统结构的可能影响。对ChatGPT教学行为的分析表明:在教学行为(活动、任务)层面,它能够进行对话辅导、技能训练、讲授演示、协同创作、交互评价等活动,但是缺少课时、单元、课程等上层结构,而作为其行为基础的“动作”,也面临可信性与准确性不高的挑战。尽管如此,ChatGPT表现出来的跨领域自然语言理解与生成能力仍为智能教学系统提供了新型“能力基座”,有望大范围改变智能教学系统的开发模式,提升其教学表现,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支撑。学校的教学系统是否会因此产生结构性变革?本文将“会不会”问题,分为“能不能”与“应该不应该”两个问题,分别从事实逻辑层面、实践价值层面进行探讨。分析表明,学校现有的分科课程、班级授课、教师主导等系统结构仍保持稳定,并未受已有的智能教学系统与慕课等资源太大的冲击;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教学自动化还需要补足“上层结构”,夯实“基础动作”;对于基础教育,学校教学系统的要素(如教师)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但系统结构很可能会保持稳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虹  韦鑫  余珮  
欧盟和美国分别是中国以出口额衡量的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美欧间的自由贸易安排难免会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运行产生影响。本文使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基于动态比较分析的视角,以美欧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作为冲击变量,模拟了TTIP对中国宏观经济和各行业产出和贸易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TTIP顺利建成实施,其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综合负面影响较为明显,会对中国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和服务业的产出和出口贸易造成负面冲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玉鹏  王茜  
前瞻性货币政策规则的传统GMM估计策略存在两个严重的参数识别问题,即由遗漏变量导致的工具变量非外生性问题以及参数的弱识别问题。本文构建前瞻性货币政策规则的参数识别框架:首先,在考虑时变均衡名义利率和时变通胀目标的前提下,通过求解典型的新凯恩斯模型,得到前瞻性货币政策规则中遗漏变量的表达式。其次,采用Forni et al.(2009)的动态因子模型从宏观经济变量中提取共同因子,将其作为前瞻性货币政策规则的控制变量,以解决由遗漏变量所致的工具变量非外生性问题。最后,为解决参数的弱识别问题,采用Bai&Ng(2008)的LARS-EN方法从宏观经济变量中分别提取对未来通胀率和产出缺口具有较强解释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耿亚莹  徐慧伦  谭小芬  
本文构建了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通过在货币政策规则中引入已预期的政策冲击来刻画前瞻性指引,然后利用美国数据分两步对模型参数进行贝叶斯估计,通过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分析,考察前瞻性指引的效果。结果表明,2008年第四季度至2018年第一季度,前瞻性指引能够解释产出、消费、投资、劳动和利率15%~45%的波动。当经济处于正常时期,前瞻性指引能够通过引导公众通胀预期,改变其当期的消费和投资决策,进而对当期的经济产出产生影响。同时,价格粘性程度和泰勒规则中通胀缺口与产出缺口的反应系数会影响前瞻性指引的效果。当经济处于衰退时期,零利率下限约束导致常规货币政策失效,前瞻性指引既可以降低经济衰退的程度,也可以推动经济复苏。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杜后扬  张兰波  
资本结构研究对以建立现代金融企业为目标的中国银行业十分重要。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股权回报率和平均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在转轨时期的前瞻性资本结构模型,并以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到资本结构管理的指标矩阵。这有利于合理确定银行的资本结构,满足投资者的股权回报要求,降低融资成本。国内其他类型的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改变参数的方式,以前瞻性资本结构模型建立适应各自规模和定位的估计区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晓东  李锡元  
针对前瞻性战略影响效应中存在的争议和对组织内部绩效影响机理不清晰的研究现状,通过对53家企业109个部门467员工的调研,采用配对和跨层的数据调研方式检验前瞻性战略在企业内部的影响过程和效应,同时分析前瞻性战略对团队和个体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前瞻性战略:(1)正向促进企业中团队的创新支持;(2)通过团队创新支持正向提升团队的创新和绩效,团队创新支持中介了前瞻性战略对团队创新和绩效的正向影响;(3)通过团队创新支持正向促进员工的创新和绩效,团队创新支持中介了前瞻性战略对个体创新和绩效的正向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马君潞  郭廓  
国内研究货币规则的文献大多依据"损失函数最小化"标准获得货币政策工具的决策准则,而鲜有从一般均衡模型不动点性质的角度评析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文章。本文将一个适用于我国转型时期的货币量规则引入一般均衡的MIU模型,拓展了传统的固定货币增长率的货币经济学模型。文章发现:消费者微观偏好和央行货币政策参数会对宏观经济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数据分析显示:我国经济系统获致的不动点为鞍点,即存在一条稳定的轨迹使经济系统收敛于均衡状态。文章建议,货币政策部门密切关注居民微观行为演进和央行货币规则微调对经济系统动态特性产生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